腕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88647发布日期:2020-05-19 21:5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腕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揭示涉及腕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腕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表系以屏幕取代传统手表的表盘及指针,当屏幕亮起时,屏幕能仿真传统手表之表盘及指针以显示时间信息,且该屏幕亦可显示其他时间以外之信息。但智慧手表为省电的关系,手臂不动时,屏幕保持关闭状态而呈现一片漆黑,妨害时间信息的表达,未能像传统手表有即看即得时间信息的方便性。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揭示提供一种腕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其具有传统手表表达时间的方便性,亦可藉隐藏屏幕表达表达其他信息的能力。

本揭示之腕表装置包括:一上盖;一外壳;一下盖,该上盖、该外壳及该下盖由上而下依序组成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一表盘,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部份透明或全部透明;至少一实体指示器,设置于该表盘上方;一显示膜,形成于该表盘之一下表面;以及一显示器,设置于该显示膜下方、位于该表盘之透明部份下方并至少具有一第一状态以及一第二状态,该显示器根据一控制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状态或该第二状态。于该第一状态中,该显示器被开启而产生一光源,该光源使得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于该第二状态中,该显示器被关闭而不产生该光源,该显示器及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不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

本揭示之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中,该腕表装置包括一上盖、一外壳、一下盖、一表盘、至少一实体指示器、一显示膜、以及一显示器,该上盖、该外壳及该下盖由上而下依序组成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导电膜形成于该上盖之一下表面,该表盘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部份透明或全部透明,该至少一实体指示器设置于该表盘上方,该显示膜形成于该表盘之一下表面,该显示器设置于该显示膜下方且位于该表盘之透明部份下方,该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包括:该显示器接收一控制指令;以及该显示器根据该控制指令切换至一第一状态或一第二状态,于该第一状态中,该显示器被开启而产生一光源,该光源使得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于该第二状态中,该显示器被关闭而不产生该光源,该显示器及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不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

本揭示之腕表装置及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中,该显示器可根据该控制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状态(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或该第二状态(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不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且该显示器亦不被看见)。

为让本揭示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之腕表装置的上视图。

图2显示图1之腕表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显示图1之腕表装置沿线段aa’的剖面图。

图4显示图1之腕表装置沿线段bb’的剖面图。

图5显示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之控制单元、移动终端以及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之导电膜贴附于上盖之示意图。

图7显示图6之范围a之放大图。

图8显示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之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显示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之腕表装置的上视图,图2显示图1之腕表装置的爆炸图,图3显示图1之腕表装置沿线段aa’的剖面图,图4显示图1之腕表装置沿线段bb’的剖面图。

该腕表装置包括一上盖10、一导电膜12、一表盘14、至少一实体指示器(如实体的时针、分针和秒针)16、一显示膜18、一显示器20、一机芯22、一功能模块24、一外壳26、一龙头28、一电池30以及一下盖32。

该上盖10、该外壳26及该下盖32由上而下依序组成以形成一容置空间34。该上盖10、该外壳26和该下盖32用以保护该指示装置内部的机械及/或电子组件。

较佳地,该上盖10为透明之材质(例如玻璃件),该导电膜12形成贴附于该上盖10之一下表面。要说明的是,该导电膜12具有短距离通信功能。较佳地,该导电膜12为高透光结构,当该导电膜12形成于该上盖10之下表面后,该上盖10及该导电膜12的组合仍具有透光特性,可让使用者透过该上盖10观看时间时不会感受到该透明导电膜12的影响。

要说明的是,该上盖10及该导电膜12的组合不具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该表盘14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4中且部份透明或全部透明。该表盘包括一实体的时间刻度140(例如一点至十二点)设置于该表盘14上方。该指示器16由该机芯22驱动,进而与该表盘14上的时间刻度140配合来显示时间。

本揭示之特点在于该腕表装置包括该显示膜18及该显示器20。该显示膜18形成贴附于该表盘14之一下表面并具有一穿透率。

该显示器20设置于该显示膜18下方并至少具有一第一状态以及一第二状态。该显示器20根据一控制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状态或该第二状态。

更明确地说,于该第一状态中,该显示器20被开启而会产生一光源,该光源使得该显示器20所显示之该影像能透过该显示膜18而被看见。也就是说,于该第一状态中,该显示膜18之该穿透率能让该显示器20所显示之该影像(及该显示器20)被看见。该影像例如但不限于文字、数字图形或多媒体影像。

于该第二状态中,该显示器20被关闭而不会产生该光源,该显示器20所显示之该影像不能透过该显示膜18而被看见。也就是说,于该第二状态中,该显示膜18之该穿透率能使该显示器20及该显示器20所显示之该影像(及该显示器20)不被看见。

也就是说,但当该显示器20关闭而不发光时,用户因该显示膜18而看不到该显示器20及其所显示之该影像。

因此,该显示膜18(假设为黑色)不能太厚或太薄,该显示膜18太厚则完全阻挡该显示器20所产生之光源。该显示膜18太薄则会让使用者看到该显示器20而导致不美观。

为了能控制该显示膜18之厚度,该显示膜18之厚度必须要缓慢成长及形成。气体是密度最小之相,其密度远小于固体之密度或液体之密度,故利用气相沉积(vapordeposition)来控制该显示膜18为较佳的方法。

于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膜18为一有机材料,该有机材料以气相沉积制成并附着于该表盘之该下表面。该气相沉积包括染料升华(sublimation)、颜料升华或颜料之气相沉积。金属之气相沉积(vapordeposition)、金属溅镀(sputtering)亦为该显示膜18其他可行的制造方式。

该显示器20可以但不限于为一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oled)。

该指示器16及该机芯22由马达所驱动,当该指示器16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时,时针、分针和秒针可对应各别的马达或单一马达。

该龙头28设置于该腕表装置之侧面,用户可以透过旋转该龙头28上的旋钮来调整时间、设定闹铃时间或设定一选择指令。该选择指令用于产生上述控制指令。

该电池30可以提供该显示器20、该机芯22及该功能模块24之至少一者所需的电力,该电池30可以为一次性电池或可充式电池。

该功能模块24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4中,如图2所示,该功能模块24包括一电性连接基板240和设置在电性连接基板240上之一控制单元242。请参阅图5,图5显示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之控制单元242、一移动终端40以及该显示器20的示意图。本揭示之控制单元242包括一处理器2420、至少一传感器2422、一无线通信单元2424及一触碰侦测单元2426。

该无线通信单元2424电性连接至该处理器2420,用于透过图2之该导电膜12与该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通信。该移动终端40具有一无线信号收发器42以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收发器42例如可为蓝芽(bluetooth)收发器或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收发器。要说明的是,该功能模块24也可设置于该腕表装置之表带。

该至少一传感器2422电性连接至该处理器2420并用于感测执行在该腕表装置之一手势,该手势例如但不限于敲击、滑动、震动等等。

该功能模块24还可包含一记忆单元2428,该记忆单元2428用于储存该处理器2420所需之相关数据,该记忆单元2428亦可整合于该处理器2420。

该触碰侦测单元2426电性连接至该导电膜12及该处理器2420。当使用者在图2之该上盖10或其上方执行一动作时(例如点击该上盖10或在该上盖10上滑动),该触碰侦测单元2426用于透过该导电膜12感测一信号变化(例如电流变化),该信号变化为执行在该上盖10或该上盖上方之该动作所产生,该处理器2420用于接收该信号变化并根据该信号变化输出该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显示器20切换至该第一状态或该第二状态。

或者,该至少一传感器2422感测执行在该指示装置之一手势(例如点击该上盖10或在该上盖10上滑动),该处理器2420根据该手势输出该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显示器20切换至该第一状态或该第二状态。

或者,该处理器2420根据该使用者透过该龙头28设定之该选择指令输出该控制指令,以控制该显示器20切换至该第一状态或该第二状态。

如上所述,该导电膜12用于感测该信号变化,请参阅图6以及图7,图6显示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之导电膜12贴附于上盖10之示意图,图7显示图6之范围a之放大图。

如图6所示,该导电膜12为网格状之导电膜,实际上为极细之金属线所形成之网格状,故使用者并不会看到网格状之导电膜12,使用者看到的导电膜近似透明。

该导电膜12可包括一通信部120以及一感应部122。该通信部120形成贴附于该上盖10之下表面的一部分,该感应部122形成贴附于该上盖10之下表面的其他部分。该通信部120与该感应部122为电性断开。该通信部120电性连接于该无线通信单元1824与该移动终端40之间,且用于传送及接收该无线通信单元2424与该移动终端40之间的信号。该感应部122电性连接至该触碰侦测单元2426,且用于将该信号变化(例如电流变化)透过一信号传送部36传送至图5之该触碰侦测单元2426。

该通信部120与该感应部122的制作方式可以先在该上盖10之下表面形成一导电膜,然后再经由雷射图案化(laserpatterning)将该完整的导电膜分割成该通信部120与该感应部122,该感应部122藉由微小之缝隙与该通信部120区分,该感应部122与该通信部120不会互相影响。

此外,于图6之实施例中,该感应部122分成一第一区域1220以及一第二区域1222,该第一区域1220及该第二区域1222为电性断开,当用户从该第一区域1220滑动到该第二区域1222时,该第一区域1220之该感应部122可以传送信号变化给该触碰侦测单元2426,该第二区域1222之该感应部122可以传送信号变化给该触碰侦测单元2426,该处理器2420解读该两者的信号变化并根据该两者的信号变化输出对应的指令,以控制该显示器20切换至该第一状态或该第二状态。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感应部122可以不分成两区域而仅有一区域。于又一实施例中,该感应部122可以分成复数个彼此电性断开的区域,且该些区域的面积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请参阅图8,图8显示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之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该腕表装置包括一上盖、一外壳、一下盖、一表盘、至少一实体指示器、一显示膜、以及一显示器,该上盖、该外壳及该下盖由上而下依序组成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表盘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至少一实体指示器设置于该表盘上方,该显示膜形成于该表盘之一下表面,该显示器设置于该显示膜下方。该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操作。

操作s10中,该显示器接收一控制指令。

操作s20中,该显示器根据该控制指令切换至一第一状态或一第二状态。

于该第一状态中,该显示器被开启而产生一光源,该光源使得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

于该第二状态中,该显示器被关闭而不产生该光源,该显示器及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不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

于一实施例中,该腕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导电膜以及一控制单元,该导电膜形成于该上盖之一下表面,该控制单元包括一处理器以及一触碰侦测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导电膜及该处理器。该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包括:该触碰侦测单元用于透过该导电膜感测一信号变化,该信号变化为执行在该上盖或该上盖上方之该动作所产生,该处理器用于接收该信号变化并根据该信号变化输出该控制指令。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腕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导电膜以及一控制单元,该导电膜形成于该上盖之一下表面,该控制单元包括一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传感器电性连接至该处理器,该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包括:该至少一传感器用于透过该导电膜感测执行在该腕表装置之一手势,该处理器根据该手势输出该控制指令。

于又一实施例中,该腕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龙头设置于该腕表装置之侧面以及一处理器,该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包括:该处理器根据透过该龙头设定之一选择指令输出该控制指令。

本揭示之腕表装置及腕表装置之操作方法中,该显示器可根据该控制指令切换至该第一状态(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或该第二状态(该显示器及该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不能透过该显示膜而被看见)。

综上所述,虽然本揭示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揭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揭示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