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7627发布日期:2019-08-27 20:29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手表除了能指示时间之外,现如今也能通过连接网络具有接收语音信息、拍照、导航等功能,这种手表被称为智能手表,正是因为智能手表这种多功能性,而且便于携带使用,智能手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但是智能手表依旧有一些缺陷,由于手表佩戴在手腕上,运动出汗、洗手、洗澡等都会使智能手表进水,而常见的智能手表都是用螺钉连接,但是表壳和底壳之间仍留有缝隙,导致水进入智能手表使元件生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在表壳和底壳连接处设有防水圈,而且在按键弹簧垫片下端也设有防水圈,更大程度上达到防水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手表领域,更具体是说是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包括表壳、防水按键、底壳和防水圈。表壳上设有螺柱、表带扣、按键孔和防水圈槽;防水按键上设有弹簧、弹簧垫片、防水垫圈和E令按键卡环;底壳上设有固定螺柱和固定螺孔;防水按键位于表壳上的按键孔内,并与表壳滑动连接,防水圈位于表壳的防水圈槽内,底壳上的固定螺柱套在表壳上螺柱上,底壳上端平面和表壳下端平面相接触,用螺钉通过底壳的固定螺孔将底壳和表壳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所述的表壳上螺柱的外壁直径和底壳上固定螺柱的内壁直径相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所述的表壳上防水圈槽的高度和防水圈的高度相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所述的防水按键的按键表面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所述的防水按键上的防水垫圈的材料为橡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所述的防水圈的材料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表壳和底壳连接处设有防水圈,而且在按键弹簧垫片下端也设有防水圈,更大程度上达到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表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表壳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底壳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防水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的防水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中:表壳1;螺柱11;表带扣12;按键孔13;防水圈槽14;防水按键2;弹簧21;弹簧垫片22;防水垫圈23;E令按键卡环24;底壳3;固定螺柱31;固底螺栓32;防水圈4。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图1-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手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在表壳和底壳连接处设有防水圈,而且在按键弹簧垫片下端也设有防水圈,更大程度上达到防水的效果,这种一种智能手表用防水结构包括表壳1、防水按键2、底壳3和防水圈4。

表壳1上设有螺柱11、表带扣12、按键孔13和防水圈槽14;防水按键2上设有弹簧21、弹簧垫片22、防水垫圈23和E令按键卡环24;底壳3上设有固定螺柱31和固定螺孔32;防水按键2位于表壳1上的按键孔13内,并与表壳1滑动连接,防水圈4位于表壳1 的防水圈槽14内,底壳3上的固定螺柱31套在表壳1上螺柱11上,底壳3上端平面和表壳1下端平面相接触,用螺钉通过底壳3的固定螺孔32将底壳3和表壳1连接。

表壳1上螺柱11的外壁直径和底壳3上固定螺柱31的内壁直径相等;表壳1上防水圈槽14的高度和防水圈4的高度相等;防水按键2的按键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水按键2上的防水垫圈23的材料为橡胶;防水圈4的材料为橡胶。

防水按键2安装到表壳1上的按键孔13内,智能手表元件放到表壳1内,再把防水圈4套在表壳1上的防水圈槽14内,将底壳3 上的固定螺柱31套在表壳1上的螺柱11上,压紧,使底壳3的上端平面和表壳1的下端平面相接触,并用螺钉通过底壳3上的固定螺孔 32将表壳1和底壳3连接固定起来,表壳1上端放置镜片,并用点胶机连接起来。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越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