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5773发布日期:2020-05-15 18:54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穿戴产品越来越广泛应用,尤其是智能手表。然而,智能手表待机时间短,一般智能性功能维持在1-2天左右,当智能手表没电时,显示屏就会自动熄灭,显示成黑屏,整个外观看起来比较单调,而且不美观。电池问题是目前行业的技术瓶颈,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

因此,现有的智能手表存在着当没电时,显示屏自动熄灭,功能单一,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手表存在着当没电时,显示屏自动熄灭,功能单一,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头和表带,所述表头包括:

开合结构,设于所述表头的表盘上方,被配置为采用开合片旋转的方式进行闭合或者打开,当闭合时,形成字面构造进行呈现,当打开时,呈现不同的立体构造;和

控制模组,与电机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电机转动,以带动所述开合结构按照预设速度进行闭合或者打开;并且当电池容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开合结构进行闭合。

优选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环形驱动体和执行单元,所述环形驱动体和所述执行单元相互配合工作。

优选地,所述环形驱动体包括转子、摩擦材料、定子以及压电陶瓷;

所述压电陶瓷被配置为将所述定子进行固定,且起到绝缘作用;所述转子被配置为与所述定子进行配合使用,并绕着所述定子进行旋转;所述摩擦材料设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之间,被配置为当所述转子绕着所述定子进行旋转时增加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支撑体、环形齿轮、开合片以及固定机构;

所述环形齿轮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开合片进行旋转;所述支撑体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开合片;所述固定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执行单元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组包括:

主控电路,与所述电机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反馈信号,驱动所述电机工作;

反馈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电池容量及所述开合片的位置,并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以及

电源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及所述反馈电路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主控电路及所述反馈电路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共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位置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具备预设电压值的交流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头和表带,所述表头设有开合结构和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采用所述控制模组驱动所述电机转动,以带动所述开合结构按照预设速度进行闭合或者打开;

采用所述控制模组获取电池容量;

当所述电池容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开合结构进行闭合,以使所述开合结构形成字面构造进行呈现。

优选地,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容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开合结构进行打开,以使所述开合结构呈现不同的立体构造。

上述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该智能手表包括表头和表带,表头包括开合结构和控制模组,控制模组驱动电机转动,以带动开合结构按照预设速度进行闭合或者打开,开合结构闭合时,形成字面构造进行呈现,开合结构打开时,呈现不同的立体构造;并且当电池容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模组控制开合结构进行闭合。由此实现了对增设的开合结构进行智能控制的效果,随时快捷开合,并在智能手表处于低电量时,开合结构自动闭合,形成字面,呈现出与传统手表一模一样的时尚漂亮外观,功能多样化,提升了用户体验感,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手表存在着当没电时,显示屏自动熄灭,功能单一,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应图1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开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应图2的环形驱动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应图2的执行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应图1的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模组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对应图5的主控电路的示例电路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灯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灯具的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上述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头10和表带20,该表头10包括开合结构101和控制模组102。

开合结构101设于表头10的表盘上方,被配置为采用开合片旋转的方式进行闭合或者打开,当闭合时,形成字面构造进行呈现,当打开时,呈现不同的立体构造。

控制模组102与电机连接,被配置为驱动电机转动,以带动开合结构101按照预设速度进行闭合或者打开;并且当电池容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开合结构101进行闭合。

具体地,在现有的智能手表的基础上,增设了开合结构101和控制模组102,其中,开合结构101设于表盘(也即是显示屏)的上方,控制模组102设于表头10的主体内部。控制模组102可以智能控制开合结构101的开合动作,并根据设计需要,控制其开合的停留位置,以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效果。同时,在智能手表处于低电量时,开合结构101会自动闭合,形成字面,呈现出和传统手表一模一样的时尚漂亮外观。

如图2所示,在上述的一种智能手表中,开合机构101包括环形驱动体103和执行单元104,环形驱动体103和执行单元104相互配合工作。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上述环形驱动体103包括转子1031、摩擦材料1032、定子1033以及压电陶瓷1034。

压电陶瓷1034被配置为将定子1033进行固定,且起到绝缘作用;转子1031被配置为与定子1033进行配合使用,并绕着定子1033进行旋转;摩擦材料1032设于转子1031和定子1033之间,被配置为当转子1031绕着定子1033进行旋转时增加摩擦力。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上述执行单元104包括支撑体1041、环形齿轮1042、开合片1043以及固定机构1044。

环形齿轮1042被配置为带动开合片1043进行旋转;支撑体1041被配置为支撑开合片1043;固定结构1044被配置为对执行单元104进行固定。

上述智能手表的工作原理为:上述电机为超声波电机或微型电机,当压电陶瓷1034获得可变的电压信号时,压电陶瓷1034会产生波纹状的高频振动,压电陶瓷1034上的齿轮定子1033则产生椭圆运动,通过摩擦力,推动环形转子1031顺着圆周方向旋转。当停止供电时,压电陶瓷1034停止工作。

由于将环形内齿轮1042与转子1031固定在一起,当转子1031进行转动时,会带动开合机构101的小齿轮1042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开合机构101闭合;当改变电极时,转子1031会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得开合机构101打开。

图5示出了对应图1的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模组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控制模组102包括主控电路1021、反馈电路1022以及电源电路1023。

主控电路1021与电机105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反馈信号,驱动电机105工作。

反馈电路1022与主控电路1021连接,被配置为获取电池容量及开合片的位置,并输出反馈信号至主控电路1021。

电源电路1023与主控电路1021及反馈电路1022连接,被配置为对主控电路1021及反馈电路1022进行供电。

图6示出了对应图5的主控电路的示例电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主控电路1021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感l2。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管s1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管s3的输入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接入电源电路1023,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共接并与电机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管s2的输出端、第四开关管s4的输出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共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开关管s2的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第一电感l2的第一端共接,第三开关管s3的输出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四开关管s4的输入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以及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共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均与电机105连接。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均包括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

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以及基极分别对应开关管的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受控端;

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以及栅极分别对应开关管的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受控端。

上述主控电路的工作原理为: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可承受一定的反向电压,分别用于保护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以及第四开关管s4不被击穿。

当电机105的驱动电路输出一个需要开合结构101开合的反馈信号时,系统会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以及第四开关管s4的导通截止状态,例如: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截止,超声波马达或微型电机马达会启动,带动开合机构101的大齿轮进行转动,然后带动叶片齿轮进行旋转,达到叶片关闭状态;又例如: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超声波马达或微型电机会获得一个反向的马达启动信号,带动开合机构101的大齿轮进行反向转动,然后带动叶片齿轮进行旋转,达到叶片开启状态。

通过上述主控电路1021,可以进行相位控制或调频控制从而控制开合机构101的开合快慢速度调节,从而实现不同设计的字面效果。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反馈电路1022包括位置编码器1024,位置编码器1024与电机105连接。采用位置编码器1024记忆出脉冲的个数,以反馈开合片1043的位置信号,在执行旋转的动作时,可以反馈目前旋转叶片打开的具体位置;并且可根据设计的需要,从而自由控制开合片1043的开合位置。

并且,根据锂电池的放电特征曲线,确定电压与电量的对应关系,反馈电路1022将采集到的电压数据换算成剩余电量的百分比,当采集到的电池剩余电量低于所设定的阀值(总电池容量的15%左右电量)时,会输出一个高电平电压给到超声波电机或微型电机上,以驱动智能手表的开合机构101自动关闭。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电源电路1023包括具备预设电压值的交流电源,该预设电压值为5.5v~12v。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灯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该智能手表包括表头10和表带20,所述表头10设有开合结构101和控制模组102,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采用控制模组驱动电机转动,以带动开合结构按照预设速度进行闭合或者打开;

s102.采用控制模组获取电池容量;

s103.当电池容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开合结构进行闭合,以使开合结构形成字面构造进行呈现。

具体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4.当所述电池容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开合结构进行打开,以使所述开合结构呈现不同的立体构造。

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方法是基于上述智能手表的,因此关于智能手表中的开合结构和控制模组的功能描述及原理说明可参照图1至图6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图8示出了上述一种智能灯具的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具体为:

首先,可通过旋转按键启动开合操作,或者是根据反馈电路采集到的电压数据换算成剩余电量的百分比,当采集到的电池剩余电量低于所设定的阀值,也即是低于15%的电量,则产生相关的信号信息至主控电路;接着,系统给出关闭开合结构指令,输出驱动信号;再根据驱动信号,驱动超声波电机或微型电机进行工作,以使智能手表的开合机构101自动关闭。当判断电量大于预设阈值,则控制开合结构打开。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该智能手表包括表头和表带,表头包括开合结构和控制模组,控制模组驱动电机转动,以带动开合结构按照预设速度进行闭合或者打开,开合结构闭合时,形成字面构造进行呈现,开合结构打开时,呈现不同的立体构造;并且当电池容量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模组控制开合结构进行闭合。由此实现了对增设的开合结构进行智能控制的效果,随时快捷开合,并在智能手表处于低电量时,开合结构自动闭合,形成字面,呈现出与传统手表一模一样的时尚漂亮外观,功能多样化,提升了用户体验感,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手表存在着当没电时,显示屏自动熄灭,功能单一,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在本文对各种器件、电路、装置、系统和/或方法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很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如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总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方式可在没有这样的特定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实例中,详细描述了公知的操作、部件和元件,以免使在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文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例子,且因此可认识到,在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且并不一定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各种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一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等的引用意为关于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实施方式中”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的适当地方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因此,关于一个实施方式示出或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组合,而没有假定这样的组合不是不合逻辑的或无功能的限制。任何方向参考(例如,加上、减去、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边、右边、向左、向右、顶部、底部、在…之上、在…之下、垂直、水平、顺时针和逆时针)用于识别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内容,且并不产生限制,特别是关于实施方式的位置、定向或使用。

虽然上面以某个详细程度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做出很多变更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连接参考(例如,附接、耦合、连接等)应被广泛地解释,并可包括在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连接参考并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耦合且彼此处于固定关系中。“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的使用应被广泛地解释并用于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例子,且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意图是包含在上述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事务应被解释为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做出在细节或结构上的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