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7788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时尚内衣,连体裤袜等很多都采用无接缝面料生产,其产品很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现有的针织用的小圆机工作原理和普通大圆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它们最大差别在于针筒、针数以及针路的不同,但生产出来的布匹大小一样。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小圆机裁切边角料相对较少,面料利用率较高,电机功率小,电能损耗少,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小圆机更加适用。小圆机主要是用于生产无接缝内衣、裤腿和特殊门幅面料。现有小圆机是采用被动固定方式,因为送纱量不会变化,所以布匹输出量及卷布张力也都不会变化,生产出来的布匹呈圆柱直筒型。采用上述小圆机编织内衣或裤腿,因为送纱量及卷布量采用一个控制装置同步控制的,所以在制作成品时无法根据人体的曲线做相应的调整,且存在纱线的浪费。制作成品只能依靠布匹的弹性以适合人体的曲线,所以穿着束缚感强,非常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分组控制送纱量和卷布量,且卷布量随着送纱量改变而改变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人机交互单元、主控制单元和机构执行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罗拉转速的编码器和计数器,所述编码器和计数器均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包括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机构执行单元包括送纱电机和卷布电机,所述送纱电机经所述送纱电机驱动器与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卷布电机经所述卷布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显示模块采用液晶显示屏。通过上述改进,可以直观地观察小圆机的工作情况,有助于检测小圆机的工作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触摸屏、按键、USB接口和以太网接口,所述触摸屏、按键、USB接口和以太网接口均连接在所述主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上。通过上述改进,方便控制、调整小圆机的工作,且还有利于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的更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包括数据储存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数据储存模块连接。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将小圆机工作时的数据和人工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储存,方便随时调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通过编码器检测小圆机上罗拉转速,以及计数器统计小圆机上罗拉转转过的圈数,编码器和计数器又与主控制单元,实现有效地检测、记录小圆机的工作数据;通过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又与主控制单元连接;可实现直观地观察小圆机整机的工作情况。而且,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机构执行单元包括送纱电机和卷布电机,送纱电机经送纱电机驱动器与第一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卷布电机经卷布电机驱动器所述与第二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可实现小圆机上送纱电机和卷布电机分组控制,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综上所述,可得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上送纱电机和卷布电机分组控制,又根据送纱量的变化会造成布匹输出量及卷布张力也不同,所以可实现生产出来布匹的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其能够分组控制送纱量和卷布量,且卷布量随着送纱量改变而改变,因而能够编织成根据人体的曲线的无接缝内衣、裤腿等,同时有效地减少纱线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一种控制方式结构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另一种控制方式结构框图。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检测单元;11-编码器;12-计数器;2-人机交互单元;21-显示模块;22-输入模块;3-主控制单元;31-第一控制模块;32-第二控制模块;33-数据储存模块;4-机构执行单元;41-送纱电机驱动器;42-送纱电机;43-卷布电机驱动器;44-卷布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1、人机交互单元2、主控制单元3和机构执行单元4,检测单元1、人机交互单元2和机构执行单元4均与主控制单元3连接。具体的,检测单元1包括用于检测罗拉转速的编码器11和计数器12,编码器11和计数器12均与主控制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人机交互单元2包括显示模块21和输入模块22,显示模块21与主控制单元3的输出端连接,输入模块22与主控制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单元3包括第一控制模块31和第二控制模块32;机构执行单元4包括送纱电机42和卷布电机44,送纱电机42经送纱电机驱动器41与第一控制模块31的输出端连接,卷布电机44经卷布电机驱动器43与第二控制模块32的输出端连接。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送纱电机42和卷布电机44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如图2所示,优选的,显示模块21采用液晶显示屏。通过上述改进,可以直观地观察小圆机的工作情况,有助于检测小圆机的工作情况。如图2所示,优选的,输入模块22包括触摸屏(图中未给出)、按键(图中未给出)、USB接口(图中未给出)和以太网接口(图中未给出),触摸屏、按键、USB接口和以太网接口均连接在主控制单元3的输入端上。通过上述改进,方便控制、调整小圆机的工作,且还有利于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的更新。这里的按键还可以采用键盘,通过键盘进行输入数据。如图2所示,优选的,主控制单元3还包括数据储存模块33,第一控制模块31和第二控制模块32均与数据储存模块33连接。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将小圆机工作时的数据和人工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储存,方便随时调用。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送纱量的变化会造成布匹输出量及卷布张力也不同,进而实现生产出来布匹的改变。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控制模块31控制和改变送纱电机42的送纱量,第二控制模块32又根据送纱电机42变化控制卷布电机44工作,即控制卷布电机44的卷布张力。在运行中,通过第一控制模块31实时变化的送纱方式的独立送纱系统配合一个可以在运行中实时变化的卷布系统改变原来小圆机被动固定方式。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可以在运行中实时变化的卷布系统,两者配合运行。小圆机纺织成圈的工作原理:在布料不同的段位置,主动控制纱线的给予量和纱线张力可控制布匹在不同段位置生产不同的大小、及不同的弹性范围。由上述小圆机纺织成圈的工作原理可知:只要控制好各个段位置的纱线给予量和张力,就能够根据人体部位曲线生产出贴身的内衣及裤腿等布料,且节省一定量的纱线。本实用新型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如图2所示,首先编码器11和计数器12将检测和记录的数据传给主控制单元3,主控制单元3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储存,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显示模块21显示数据;通过输入模块22的触摸屏、按键等进行直接或间接输入数据,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单元3的第一控制模块31和第二控制模块32,第一控制模块31控制送纱电机42工作;第二控制模块32控制控制卷布电机44工作。第二种如图3所示,首先编码器11和计数器12将检测和记录的数据传给主控制单元3,主控制单元3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储存,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显示模块21显示数据;通过输入模块22的触摸屏、按键等进行直接或间接输入数据,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单元3的第一控制模块31,第一控制模块31控制送纱电机42工作;送纱电机42将信号传递给第二控制模块32,第二控制模块32控制控制卷布电机44工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通过编码器11检测小圆机上罗拉转速,以及计数器12统计小圆机上罗拉转转过的圈数,编码器11和计数器12又与主控制单元3,实现有效地检测、记录小圆机的工作数据;通过显示模块21、输入模块22又与主控制单元3连接;可实现直观地观察小圆机整机的工作情况。而且,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单元3包括第一控制模块31和第二控制模块32,机构执行单元4包括送纱电机42和卷布电机44,送纱电机42经送纱电机驱动器41与第一控制模块31输出端连接,卷布电机44经卷布电机驱动器43所述与第二控制模块32输出端连接,可实现小圆机上送纱电机42和卷布电机44分组控制,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综上所述,可得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上送纱电机42和卷布电机44分组控制,又根据送纱量的变化会造成布匹输出量及卷布张力也不同,所以可实现生产出来布匹的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小圆机纱线卷布控制系统,其能够分组控制送纱量和卷布量,且卷布量随着送纱量改变而改变,因而能够编织成根据人体的曲线的无接缝内衣、裤腿等,同时有效地减少纱线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