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002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冲控制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脉冲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脉冲控制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针对不同的触发控制器所应用的具体领域,也对触发控制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除尘设备,要求脉冲控制器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并减少开关电源对控制板的干扰。目前,市场是的脉冲控制器输出通道固定,用户根据需要而采购相应通道数的控制器,当在通道数稍多一点时,传动的控制器根据通道数据增多而体积变得很大,现场不利于安装,而且一旦有通道损坏,则整台机器需停止维修,其它全部功能不能使用,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脉冲控制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冲控制器,它包括防尘盒、形成在所述防尘盒侧面的进出线孔、通过多根第一铜柱支撑在所述防尘盒内的单片机控制板以及通过多根第二铜柱支撑在所述单片机控制板上的开关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板包括主控CPU、与所述主控CPU相连接的继电器驱动模块、与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相连接的继电器输出模块、与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相连接的输出端子、与所述主控CPU相连接的数码管驱动模块、与所述数码管驱动模块相连接的数码管显示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CPU相连接的按键,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CPU、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和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脉冲控制器,通过采用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进行配合使得开关电源模块挂在单片机控制板上,使得它们相互独立以减小开关电源模块对单片机控制板的干扰;而且采用特定结构的单片机控制板使得数码管驱动模块与继电器驱动模块分别与主控CPU相连接,这样能够实现利用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对应工作的输出端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脉冲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脉冲控制器单片机控制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脉冲控制器,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板1、开关电源模块2、第一铜柱3、第二铜柱4、防尘盒5和进出线孔6等。

其中,进出线孔6形成在防尘盒5的侧面,用于电线的接入和输出。单片机控制板1通过多根第一铜柱3支撑在防尘盒5内,而开关电源模块2则通过多根第二铜柱4(第二铜柱4的高度小于第一铜柱3的高度)支撑在单片机控制板1上,这样能够使得开关电源模块2和单片机控制板1相互独立,以减小开关电源模块2对单片机控制板1的干扰;而且采用防尘盒,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可用于除尘设备。

而单片机控制板1则如图2所示,包括形成在基板上的主控CPU11、按键12、继电器驱动模块13、继电器输出模块14、输出端子15、数码管驱动模块16等;按键12与主控CPU11(用于控制整个脉冲控制器电路系统的输入输出)相连接,用于向其输入对应的电信号,设置脉冲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继电器驱动模块13则与主控CPU11相连接(通常是通过电路连接),可以选用常规的泰科多路继电器驱动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14(如常规的ADAM-4060)则通过电路与继电器驱动模块13相连接,这样可以通过继电器驱动模块13连接主控CPU11而驱动继电器输出模块14的输出,输出DC24V或者AC220V电压(继电器输出模块14的输出分为DC24V和AC220V切换;它最多有40路单独输出,可以任意设置输出路数,也可以将两个或者更多个脉冲控制器结连工作,用来扩展更多的输出);输出端子15与继电器输出模块14相连接,这样输出端子15上的接线可以经进出线孔6接入或输出。数码管驱动模块16(如TM1637)通过电路与主控CPU11相连接,数码管显示模块17(可购自信泰微电子)则通过电路与数码管驱动模块16相连接,显示脉冲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和设置参数,还能够实现在数码管显示模块17上对应显示工作的输出端子15。而开关电源模块2分别与主控CPU11、继电器输出模块14和数码管显示模块17相连接,提供它们所需的电源,采用现有常规的即可。该脉冲控制器还支持红外遥控设置,在使用过程中设置参数不需要拆开外壳,非常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