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加工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855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电缆加工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缆加工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工厂中的电缆加工温控装置大部分都是独立的控制系统, 自动一体化系统对于中小型的企业而言成本太高,并不适用,中小型企业目前都是简单的通过观察温度检测表凭着经验手动调节电缆加工时温度,误差比较大,而引进比较精确地温控控制系统成本太高,不适合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电缆加工温控装置,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设计的特性,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社会上中小型企业中电缆加工温控装置中手动调节电缆加工时温度误差较大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电缆加工温控装置,包括设温模块、驱动模块和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设温模块连接驱动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设温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10V,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2和电容C1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3的触点1和3,滑动变阻器R3的触点2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4的触点1,滑动变阻器R4的触点2接电阻R6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运放器Q1,运放器Q1的反相输入端接滑动变阻器R4的触点3,运放器Q1的正相输入端接电阻R7、R8的一端,运放器Q1的输出端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的一端、可控硅Q2的引脚2,可控硅Q2的引脚3接发热片P1的正极,电阻R7的另一端接热敏电阻RT1的一端,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和电阻R6、R2、电容C1的另一端共极接地。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采用手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作为温度设定装置,运放器Q1比较滑动变阻器的电位和热敏电阻RT1的电位输出的电位值锁定不变,在供电模块为加热片提供基电位的基础上,达到可以通过手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精确调温的目的。

2,驱动模块利用了运放器的比较运算的性质,直接利用运放器的比较输出的电压驱动加热片,避免了由电源直接驱动加热片带来的容易损坏元器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加工温控装置的电路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加工温控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电缆加工温控装置,人们可以通过设温模块设置需要加热的温度,设温模块输出电压控制驱动模块调节温度,设温模块输出电压的大小决定着驱动模块温度的高低,供电模块为发热片提供一个基电压;所述设温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10V,电阻R1将电源10V降压,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半波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2和电容C1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3的触点1和3,滑动变阻器R3的触点2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4的触点1,滑动变阻器R4的触点2接电阻R6的一端;其中滑动变阻器R4为手动调节的滑动变阻器R4,人们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4的阻值,从而改变滑动变阻器R4触点3的电位,供电模块为发热片提供一个基电压,在基电压的基础上,滑动变阻器R4的阻值可为发热片调节为6个档位,以0.5V为一档,共6档3V,温度调节每档是6华氏温度,即是6个档位代表着6个不同的温度值。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运放器Q1,运放器Q1的反相输入端接滑动变阻器R4的触点3,运放器Q1的正相输入端接电阻R7、R8的一端,运放器Q1的输出端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的一端、可控硅Q2的引脚2,可控硅Q2的引脚3接发热片P1的正极,电阻R7的另一端接热敏电阻RT1的一端,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和电阻R6、R2、电容C1的另一端共极接地;滑动变阻器R4触点3的电位既是运放器Q1的反相输入端的电位,温度低于/高于设定温度时,热敏电阻RT1的阻值高/低,即运放器Q1的反相输入端地电位高于/低于运放器Q1的正相输入端,运放器Q1比较后输出,电阻R8将一部分输出电位反馈至运放器Q1的正相输入端,在一定的小信号波动内输出锁定不变,通过可控硅Q2加载在加热片P1上,达到调节温度的效果。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缆加工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阻R9,电阻R9的一端接可控硅Q2的引脚1,电阻R9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2的负极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整流桥D3的引脚3,整流桥D3的引脚2和4接电源110V的正极和负极,整流桥D3的引脚1、稳压管D2的正极和发热片P1的负极;电源110V通过整流桥D3通过可控硅Q2为加热片提供一个基电压,稳压管D2起到稳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人们可以通过设温模块设置需要加热的温度,设温模块输出电压控制驱动模块调节温度,设温模块输出电压的大小决定着驱动模块温度的高低,供电模块为发热片提供一个基电压;滑动变阻器R4为手动调节的滑动变阻器R4,人们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4的阻值,从而改变滑动变阻器R4触点3的电位,供电模块为发热片提供一个基电压,在基电压的基础上,滑动变阻器R4的阻值可为发热片调节为6个档位,以0.5V为一档,共6档3V,温度调节每档是6华氏温度,即是6个档位代表着6个不同的温度值;运放器Q1比较后输出,电阻R8将一部分输出电位反馈至运放器Q1的正相输入端,在一定的小信号波动内输出锁定不变,通过可控硅Q2加载在加热片P1上,达到调节温度的效果。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