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692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051077.1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中,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控制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与发动机输出轴的分离或结合;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将来自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动力传递至变速器输出轴;位于两根输入轴与两根中间轴之间的多个档位齿轮组实现变速;集成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上的电机安装在变速器壳体的外部,而电机输出齿轮位于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第一中间轴或第二中间轴上其中一个档位的从动齿轮常啮合,实现电机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集成设置与动力连接。该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纯电动、发动机单独驱动、发动机与电机共同驱动、行车充电、制动能量回收、发动机驻车起动、发动机行车起动等多种工作模式,现有技术不能够实现汽车混合动力后通过物联网进行自动驾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以解决不能够实现汽车混合动力后通过物联网进行自动驾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结构包括视频摄像头、激光测距仪、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后车载雷达、后轮、后轴、电池组、前轮、前车载雷达、前轴、燃油发动机、车体;

所述的车体底部首尾两端设有前轴和后轴,所述的前轴和后轴为圆柱体和车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前轴左右两侧设有前轮,所述的前轮为圆形和前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后轴左右两侧设有后轮,所述后轮为圆形和后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前轴和燃油发动机相配合,所述的后轴和电池组相配合,所述的车体前端均匀等距设有三个前车载雷达,所述的前车载雷达为圆形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的车体尾部表面上均匀等距设有三个后车载雷达,所述的后车载雷达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的车体顶部设有激光测距仪,所述的激光测距仪和车体焊接,所述的激光测距仪下方设有视频摄像头,所述的视频摄像头固定在车体车顶处,所述的激光测距仪左侧设有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的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和车体相连接;

所述的激光测距仪包括旋转陀螺头、滤光镜、红外滤光镜、支撑座、支撑旋转导柱,所述的支撑座为U型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旋转导柱,所述的支撑旋转导柱为圆柱体和支撑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旋转导柱顶端设有旋转陀螺头,所述的旋转陀螺头为圆锥体和支撑旋转导柱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陀螺头表面上设有滤光镜和红外滤光镜,所述的滤光镜设于红外滤光镜上方,所述的滤光镜和红外滤光镜固定在旋转陀螺头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滤光镜内设有镜头组和光电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红外滤光镜内设有激光二级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车载雷达、后车载雷达、视频摄像头、激光测距仪和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通过导线贯穿车体与电池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激光测距仪和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轮和后轮轮毂中心位置设有微型传感器,负责监控车辆是否偏离了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的卫星地图路线,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组为三元锂电池,优点是相同体积内存储的电量更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了能够实现汽车混合动力后通过物联网进行自动驾驶,且具有安全保证,汽车上设有电池组和燃油发动机,实现汽车混动行驶,电池组能够对后轴进行驱动,燃油发动机能够对前轴进行驱动,通过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能够接收卫星地图信息,利用激光测距仪能够对实际路况及来往车辆进行激光测距,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上设有前车载雷达、后车载雷达和视频摄像头能够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激光测距仪结构示意图。

图中:视频摄像头-1、激光测距仪-2、旋转陀螺头-201、滤光镜-202、红外滤光镜-203、支撑座-204、支撑导柱-205、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后车载雷达-4、后轮-5、后轴-6、电池组-7、前轮-8、前车载雷达-9、前轴-10、燃油发动机-11、车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结构包括视频摄像头1、激光测距仪2、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后车载雷达4、后轮5、后轴6、电池组7、前轮8、前车载雷达9、前轴10、燃油发动机11、车体12;所述的车体12底部首尾两端设有前轴10和后轴6,所述的前轴10和后轴6为圆柱体和车体1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前轴10 左右两侧设有前轮8,所述的前轮8为圆形和前轴10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后轴6左右两侧设有后轮5,所述后轮5为圆形和后轴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前轴10和燃油发动机11相配合,所述的后轴6和电池组7相配合,所述的车体12前端均匀等距设有三个前车载雷达9,所述的前车载雷达9 为圆形固定在车体12上,所述的车体12尾部表面上均匀等距设有三个后车载雷达4,所述的后车载雷达4固定在车体12上,所述的车体12顶部设有激光测距仪2,所述的激光测距仪2和车体12焊接,所述的激光测距仪 2下方设有视频摄像头1,所述的视频摄像头1固定在车体12车顶处,所述的激光测距仪2左侧设有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所述的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和车体12相连接;所述的激光测距仪2包括旋转陀螺头201、滤光镜202、红外滤光镜203、支撑座204、支撑旋转导柱205,所述的支撑座 204为U型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旋转导柱205,所述的支撑旋转导柱205 为圆柱体和支撑座2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旋转导柱205顶端设有旋转陀螺头201,所述的旋转陀螺头201为圆锥体和支撑旋转导柱20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陀螺头201表面上设有滤光镜202和红外滤光镜203,所述的滤光镜202设于红外滤光镜203上方,所述的滤光镜202和红外滤光镜203固定在旋转陀螺头201凹槽内,所述的滤光镜202内设有镜头组和光电元件,所述的红外滤光镜203内设有激光二级管,所述的前车载雷达9、后车载雷达4、视频摄像头1、激光测距仪2和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 3通过导线贯穿车体12与电池组7连接,所述的激光测距仪2和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相配合,所述的前轮8和后轮5轮毂中心位置设有微型传感器,负责监控车辆是否偏离了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接收的卫星地图路线,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所述的电池组7为三元锂电池,优点是相同体积内存储的电量更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测距仪2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汽车上设有电池组7和燃油发动机11,实现汽车混动行驶,汽车上的电池组7能够对后轴6进行驱动从而驱动后轴6两侧后轮5,燃油发动机11能够对前轴10进行驱动从而驱动前轴10两侧前轮8,通过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能够接收卫星地图信息,利用激光测距仪2上滤光镜202和红外滤光镜203形成折射角能够对实际路况及来往车辆进行激光测距,实现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上设有前车载雷达9、后车载雷达4和视频摄像头1能够保证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且后轮5和前轮8上设有微型传感器,负责监控车辆是否偏离了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接收的卫星地图路线。

本实用新型的视频摄像头1、激光测距仪2、旋转陀螺头201、滤光镜 202、红外滤光镜203、支撑座204、支撑导柱205、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后车载雷达4、后轮5、后轴6、电池组7、前轮8、前车载雷达9、前轴10、燃油发动机11、车体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够实现汽车混合动力后通过物联网进行自动驾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为了能够实现汽车混合动力后通过物联网进行自动驾驶,且具有安全保证,汽车上设有电池组7和燃油发动机11,实现汽车混动行驶,电池组7能够对后轴6 进行驱动,燃油发动机11能够对前轴10进行驱动,通过卫星无线信号接收器3能够接收卫星地图信息,利用激光测距仪2能够对实际路况及来往车辆进行激光测距,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上设有前车载雷达9、后车载雷达 4和视频摄像头1能够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的支撑座204为U型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旋转导柱205,所述的支撑旋转导柱205为圆柱体和支撑座2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旋转导柱205顶端设有旋转陀螺头201,所述的旋转陀螺头201为圆锥体和支撑旋转导柱20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陀螺头201表面上设有滤光镜202 和红外滤光镜203,所述的滤光镜202设于红外滤光镜203上方,所述的滤光镜202和红外滤光镜203固定在旋转陀螺头201凹槽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