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端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727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端子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端子箱。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发电厂的户外端子箱有时会装设加热器或风扇,在天气潮湿或雨季时,起动加热器或风扇,达到驱潮和通风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加热器的工作时间长短不确定,有时工作时间长,或导致端子箱内的温度升高,影响电气端子元件的运行。另外风扇也只是一个方向吹,没有在端子箱内形成对流,通风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端子箱,实现端子箱内的空气对流,定时加热,起到驱潮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端子箱,包括:

端子箱本体,其顶部为斜坡式结构,所述端子箱本体顶部设有防雨罩;

温度检测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箱本体外部的第一凝露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端子箱本体内部的第二凝露传感器;

加热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箱本体内部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通风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箱本体内部的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

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端子箱本体内中部或所述端子箱本体的门板上,所述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凝露传感器及所述第二凝露传感器连接,所述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输出端连接小型断路器,所述小型断路器与所述加热装置回路和所述通风装置回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凝露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凝露传感器位于所述端子箱本体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分别位于所述端子箱本体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风扇位于所述端子箱本体顶部,所述出风风扇位于所述端子箱本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上设置液晶显示器及设备按钮,包括控制通风装置启动、停止、通风时间的按钮和控制加热装置启动、停止、加热时间、定时加热的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箱本体底部固定在基础支撑上,所述基础支撑位于地面上,地面下开设有电缆沟,所述基础支撑和所述电缆沟之间设置防火封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支撑为钢或混凝土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凝露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凝露传感器为HDP-07型凝露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加热器的工作时间、定时加热时间长短,可以控制风扇的工作时间;

2、设置两个风扇,一个进风,一个出风,实现端子箱内的空气对流,起到驱潮的效果;

3、端子箱本体顶部做成斜坡式结构,防止水滴滴落在端子上,并带有防雨罩进一步进行防护;

4、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端子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的控制示意图。

图中:

1、端子箱本体;2、防雨罩;3-1、第一凝露传感器;3-2第二凝露传感器;4-1、第一加热器;4-2、第二加热器;5、进风风扇;6、出风风扇;7、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8、基础支撑;9、防火封堵;10、电缆沟;11、小型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户外端子箱,包括端子箱本体1、温度检测装置、加热装置、通风装置、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7。

端子箱本体1顶部为斜坡式结构,端子箱本体1顶部设有防雨罩2。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端子箱本体1外部的第一凝露传感器3-1和设置在端子箱本体1内部的第二凝露传感器3-2。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端子箱本体1内部的第一加热器4-1和第二加热器4-2。通风装置包括设置在端子箱本体1内部的进风风扇5和出风风扇6。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7设置在端子箱本体1内中部或端子箱本体1的门板上,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7输入端与第一凝露传感器3-1及第二凝露传感器3-2连接,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7输出端连接小型断路器11,小型断路器11与加热装置回路和通风装置回路连接。

其中,第一凝露传感器3-1和第二凝露传感器3-2位于端子箱本体1的一侧。第一凝露传感器3-1和第二凝露传感器3-2为HDP-07型凝露传感器。第一加热器4-1和第二加热器4-2分别位于端子箱本体1的两侧。进风风扇5位于端子箱本体1顶部,出风风扇6位于端子箱本体1底部。

如图2所示,单片机定时控制装置7上设置液晶显示器及设备按钮,包括控制通风装置启动、停止、通风时间的按钮和控制加热装置启动、停止、加热时间、定时加热的按钮。可以设多个启动、停止的时间段及循环周期。通过凝露传感器检测湿度,测得一定湿度后,通过启动单片机定时控制器,的两路输出控制端,一路控制两个风机通风及通风时间长短,一路控制两个加热器的加热时间及定时加热。

端子箱本体1底部固定在基础支撑8上,基础支撑8位于地面上,地面下开设有电缆沟10,基础支撑8和电缆沟10之间设置防火封堵9。其中,基础支撑8为钢或混凝土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