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指挥中心用中央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898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挥中心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急指挥中心用中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常会发生一些紧急事故,很多时候需要使用应急指挥中心来组织进行应急措施。现有的应急指挥中心用中央控制系统大部分使用的是整块屏幕,不利于全方位观察现场情况,同时室内的光线不能自动调整,自动化程度低,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应急指挥中心用中央控制系统,采用了拼接屏代替了整块屏幕,可以全方位观察现场情况,有利于指挥救援工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指挥中心用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会议室监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拼接屏的输入端,且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话筒的输出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音箱的输入端,处理器与无线传输设备双向电连接,无线传输设备与移动终端双向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窗帘的输入端和照明灯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与存储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变压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端分别与摄像头的输出端和拾音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移动终端的输出端电连接扬声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线传输设备与云端存储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应急指挥中心用中央控制系统,采用了拼接屏代替了整块屏幕,可以全方位观察现场情况,有利于指挥救援工作,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可以使指挥中心与现场工作人员实时联系,存储器用于存储工作信息,云端存储器可以进行云端备份,数据保存更加方便,电动窗帘和照明灯可以调节会议室内的光线强度,便于观察拼接屏,同时设有光敏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光线强度,并自动控制电动窗帘和照明灯的开关,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指挥中心用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为常用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会议室监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且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拼接屏的输入端,便于观察现场情况,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话筒的输出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音箱的输入端,且处理器与无线传输设备双向电连接,无线传输设备与移动终端双向电连接,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可以使指挥中心与现场工作人员实时联系,移动终端的输入端分别与摄像头的输出端和拾音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移动终端的输出端电连接扬声器的输入端,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窗帘的输入端和照明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动窗帘和照明灯可以调节会议室内的光线强度,便于观察拼接屏,处理器与存储器双向电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工作信息,无线传输设备与云端存储器双向电连接,云端存储器可以进行云端备份,数据保存更加方便,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变压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光敏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光线强度,并自动控制电动窗帘和照明灯的开关,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采用了拼接屏代替了整块屏幕,可以全方位观察现场情况,有利于指挥救援工作。

在使用时: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和拾音器收集现场情况并通过无线传输设传送相应信号到处理器,处理器分析处理后将影像显示在拼接屏上,并通过音箱播放现场音频,光敏传感器检测会议室内的光线强度并传送相应信号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光线强度智能控制电动窗帘和照明灯的开关,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拼接屏代替了整块屏幕,可以全方位观察现场情况,有利于指挥救援工作,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可以使指挥中心与现场工作人员实时联系,存储器用于存储工作信息,云端存储器可以进行云端备份,数据保存更加方便,电动窗帘和照明灯可以调节会议室内的光线强度,便于观察拼接屏,同时设有光敏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光线强度,并自动控制电动窗帘和照明灯的开关,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