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料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805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料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配料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料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配料控制系统的规模变大,基于现有架构的的配料控制器布线难度也越来越大,难于处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样化的功能需要。进而,过多的节点都受控于一核心处理元件,处理速度慢,不能满足控制系统实时性的要求,造成在配料速度要求比较快时的控制精度比较低的情况。此外,现有的配料控制器多数无可编程功能,通用性能低;出现了各种类型自动化控制设备。虽各生产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在相互借鉴之下大体的控制方式都较为雷同。但都存在控制环节繁多复杂且死板,设备配件零散多样的缺点,而且控制线路复杂维护困难,故障率高,且维修复杂。

由于配料设备的生产基本都是必须根据客户的实际生产使用要求进行定制,定制功能和各种接口连接死板,在后期维护中,万一有某一个点故障,如若修理就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进入设备内部程序,专业性高,技术难度大,有悖于简单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而且施工时间长,很容易影响到正在施工的工程,甚至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同时无法在日后生产扩容后将新的配料设备加入到控制系统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功能高度集成、接口容量大、控制程序快速先进、便于日后功能扩展的配料控制器,所述配料控制器由前后两个箱体扣合组成,前后两箱体之间的扣合处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所述配料控制器的箱体内部设有两块集成板:MAIN板和POWER板,二者通过排插近距离的连接在一起,所述POWER板四周设有带内螺纹的中空的铜柱,对应的MAIN板设有螺丝孔,通过螺丝穿过螺丝孔将MAIN板固定在POWER板的铜柱上,使两块集成板成为一个装配整体;所述前箱体的前面板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9个安装柱,所述POWER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前箱体的安装柱上;

所述POWER板上部设有模拟量采集端口,中部设有开关量光耦输出端口,下部的最右侧设置有电源模块并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模块为控制器各功能模块提供电源,电源模块的左侧为开关量输出扩展通道端口,下部的最左侧为开关量输入端口及相对应开关量输入状态指示灯,所述POWER板的中间位置设有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通讯指示灯,上述各端口和指示灯均在前箱体的前面板的相应位置的开口处露出;

所述MAIN板的上部集成有模拟量滤波放大模块和AD转换单元,二者连接所述POWER板上的模拟量采集端口,此处采用国际先进的采集芯片,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和抗干扰的能力,下部的左侧为存储模块、中间为CPU模块、存储模块右侧为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CPU的控制运行指令和各种数据,并可通过外接电子设备对控制程序进行修改和添加,CPU模块为控制器的控制中心,接受各种采集来的信号并通过各输出模块对外部配料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所述通讯模块包括RS485/232通讯模块、TCP/IP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的通讯接口在前箱体的前面板露出。通过两块大的集成板:MAIN板和POWER板使用排插进行短距离连接将各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小的区域中,只需一个简单的金属盒体盛装即可。模拟量采集端口与称重、压力、温度、电流等模拟量传感器相连采集相关信号数据;开关量光耦输出端口与继电器板相连控制外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执行机构实现配料系统中各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电源模块,把24V电源变压转化为直流5V和直流3V电压,为各功能元件提供合适电压;开关量输入端子口与配料系统的外部按钮、行程开关、感应限位器、运行反馈等相连接收各设备的运行数据及时掌握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各功能模块通过CPU模块控制完成配料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口共有12路通道,各通道为5针式插接口。多个采集通道,满足多工况监控的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量光耦输出端口的数量为4个,每个端口为DB-25针接口。保证可以同时对多种配料系统设备进行有效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量输入端口共有24个针式接口,相应的设有24个状态指示灯,所述24个针式接口分成3组,分别是8针、7针、9针3组接口,每组针式接口的最后设有一个公共端口COM。保证可以实时接收配料系统中多点的实时运行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后箱体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前箱体的前面板贴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在前面板露出端口的位置开有大小相应的孔,所述保护膜在前面板露出指示灯位置为透明的。保护膜可进行美化、对各接口指示灯进行标注,并起到保护各指示灯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配料控制器用两块大集成模块通过短距离的插接代替传统控制系统中复杂的控制器设置及繁琐的接线,同时引用可编程的CPU模块、先进的采集芯片和多端口的采集、输入/输出模块实现对复杂配料系统的有效控制,同时减少了日常生产使用中维修维护的难度,并可在日后进行生产扩容时将新添加的设备添加到控制系统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功能强大、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1前箱体、2后箱体、4安装支架、11安装柱、31模拟量采集端口、32开关量光耦输出端口、33开关量输入端口、34开关量输出扩展通道端口、35电源接口、36通讯接口、37网络接口、38开关量输入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配料控制器的实施例,配料控制器包括前箱体1和后箱体2,前后两箱体扣合在一起,后箱体在扣合处向内凹陷,以便于二者的扣合,扣合处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配料控制器的箱体内部设有两块集成板:MAIN板和POWER板,二者通过排插近距离的连接在一起,POWER板四周设有带内螺纹的中空的铜柱,对应的MAIN板设有螺丝孔,通过螺丝穿过螺丝孔将MAIN板固定在POWER板的铜柱上,使两块集成板成为一个装配整体;前箱体的前面板的内表面均匀分布有9个安装柱11,POWER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前箱体的安装柱11上;

POWER板上部设有12个模拟量采集端口31,各通道为5针式插接口;中部设有4个开关量光耦输出端口32,每个端口为DB-25针接口;下部的最右侧设置有电源模块并设有电源接口35,电源模块为控制器各功能模块提供电源,电源模块的左侧为开关量输出扩展通道端口34;下部的最左侧为开关量输入端口33及相对应开关量输入状态指示灯38,开关量输入端口共有24个针式接口,24个针式接口分成3组,分别是8针、7针、9针3组接口,每组针式接口的最后设有一个公共端口COM。相应的设有24个状态指示灯38,POWER板的中间位置设有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通讯指示灯,上述各端口和指示灯均在前箱体的前面板的相应位置的开口处露出;

MAIN板的上部集成有模拟量滤波放大模块和AD转换单元,二者连接所述POWER板上的模拟量采集端口,此处采用国际先进的采集芯片,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和抗干扰的能力,下部的左侧为存储模块、中间为CPU模块、存储模块右侧为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CPU的控制运行指令和各种数据,并可通过外接电子设备对控制程序进行修改和添加,CPU模块为控制器的控制中心,接受各种采集来的信号并通过各输出模块对外部配料设备发送控制指令,通讯模块包括RS485/232通讯模块、TCP/IP通讯模块,RS485/232通讯模块的通讯接口36和TCP/IP通讯模块的网络接口37在前箱体的前面板露出。

后箱体2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上开有安装孔。

前箱体1的前面板贴有保护膜,保护膜在前面板露出端口的位置开有大小相应的孔,保护膜在前面板露出指示灯位置为透明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配料控制器在应用时模拟量采集端口与称重、压力、温度、电流等模拟量传感器相连采集相关信号数据;开关量光耦输出端口与继电器板相连控制外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执行机构实现配料系统中各设备的自动化运行;电源模块,把24V电源变压转化为直流5V和直流3V电压,为各功能元件提供合适电压;开关量输入端子口与配料系统的外部按钮、行程开关、感应限位器、运行反馈等相连接收各设备的运行数据及时掌握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各功能模块通过CPU模块控制完成配料工作。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及发明创造说明内容所做出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