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压器温控器的多温区现场快速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768发布日期:2019-02-10 23:1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用于变压器温控器的多温区现场快速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温控器的多温区现场快速校准装置,具体用于为油面温控器的检测提供温场。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中,电力变压器是主要的设备之一,其中油浸式变压器的油温及油面是否正常是关系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变压器用油面温控器是保证这一参数的关键器材。变压器用油面温控器快速检定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为了检测油面温控器的数值是否精准,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热工用温场,也就是用于提供校准温度的加热槽组件(属于热工温场的一种);现有加热槽组件设计了非常复杂的升温降温组件,如此一来,理论上是可以提供任一温度值的温场,以此达到通用的目的;但是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大部分油面温控器的每次校准都是需要测量三个不同温度区间的准确度,也就是采用现有加热槽组件是需要先测最低温度区间的准确度,然后继续加热,当达到第二温度区间时测量第二温度区间内的准确度,然后继续加热,当达到第三温度区间的时测量校准第三温度区间内的准确度;这个过程可以看到需要很长的加热等待时间,造成了校准效率的大大降低;而且,一旦需要重新测定低温度区间的准确度时,就需要散热或者制冷降温,结构复杂,等待时机太长。三个温度区间,一般是75-85摄氏度之间的某个温度,常见为80摄氏度;;85-95摄氏度之间的某个温度,常见为90摄氏度;以及95-130摄氏度之间的某个温度,常见为100摄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压器温控器的多温区现场快速校准装置,其通过包含三个加热槽来实现三个温区的同时满足,有助于快速的实现单个变压器温控器的多温区校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变压器温控器的多温区现场快速校准装置,包含加热槽组件和用于收纳油槽组件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包含箱体和用于封闭箱体顶部开口的箱盖;所述箱体内包含用于收纳加热槽组件的加热槽组件腔和配件腔;

所述加热槽组件包含铰接安装在壳体顶部两侧的提手,所述箱盖朝向箱体的表面铺装有缓冲垫,缓冲垫上开设有箱盖关闭后用于嵌入提手的提手嵌入槽;

所述加热槽组件还包含用于提升加热槽温度的环形加热组件;所述加热槽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导热板,导热板上均布有散热片;所述加热槽的前后两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加热槽组件的壳体的底面为底板支架,底板支架对应左右两侧的散热片的位置的开设有用于固定散热风扇的散热风扇安装孔,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片和所述底板支架上表面之间;

所述加热槽包含横截面为圆环型的相对固定的第一加热槽、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第二加热槽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槽的外径,第三加热槽的内径大于第二加热槽的外径;第一加热槽的高度大于第二加热槽的高度,第二加热槽的高度大于第三加热槽的高度;第一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一环形加热组件,第二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二环形加热组件,第三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三环形加热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热槽、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的上表面平齐;第一加热槽、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之间通过隔热件相互隔开且相对固定;所述第一环形加热组件安装在第一加热槽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加热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环形加热组件安装在第二加热槽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三加热槽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环形加热组件、第二环形加热组件和第三环形加热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含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加热组件,每个半圆形加热组件沿着远离第一加热槽中心的方向依次设置通电后加热的加热片、加热组件隔热板、加热组件保温板和加热组件保护罩;加热组件隔热板、加热组件保温杯和加热组件保护罩均延伸至位于相邻两个加热槽之间的区域;所述加热片、加热组件隔热板、加热组件保温板和加热组件保护罩分别与对应的加热槽的外表面形状一致;所述加热片、加热组件隔热板、加热组件保温板和加热组件保护罩相互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环形加热组件中的两个半圆形加热组件之间设置间隙;卡箍将两个半圆形加热组件相互卡紧,所述卡箍通过卡扣实现打开和卡紧;每个环形加热组件上的卡箍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靠近环形加热组件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槽组件包含前面板,加热槽组件的前面板上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标准温度计的标准温度计输入接口;所述加热槽组件还包含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由加热槽组件的壳体内部电连接所述标准温度计输入接口;所述加热槽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标准温度计和油面温控器的温度计温包的定位槽;所述主控制器与环形加热组件、标准温度计以及散热风扇控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支架开设散热风扇安装孔的位置为凸起的平台;所述底板支架中心安装所述调节螺栓;所述底板支架上安装的散热风扇的数量为八个;加热槽组件的壳体的后部为后壳,壳体的前面板靠近底部位置为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为斜面结构,壳体的顶部设置用于固定加热槽的顶盖;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设置四个底脚;所述主控制器设置在隔热板与后壳之间的空间内,隔热板与前面板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显示屏和驱动电路板,显示屏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和角度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槽的内径为60-70mm;加热槽的高度为80mm-120mm;第一加热槽的温度区间为95-130℃;第二加热槽的温度区间85-95℃;第三加热槽的温度区间为75-85℃;所述标准温度计输入接口为串口,所述标准温度计为包含有数据存储的数字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变压器温控器的多温区现场快速校准装置,包含加热槽组件和用于收纳油槽组件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包含箱体和用于封闭箱体顶部开口的箱盖;所述箱体内包含用于收纳加热槽组件的加热槽组件腔和配件腔;设置收纳箱能够让搬运过程更加的可靠;本实用新型设计加热槽组件腔和配件腔来分别放置对应组件,使得加热槽组件可靠被嵌入;嵌入后我们考虑到加热槽组件的便捷拿出设计了提手,提手由于必须在加热槽组件上方,通过铰接结构可以让工作状态的加热槽组件的提手不遮挡使用空间,提手由于位于加热槽组件上方,箱盖闭合时我们设计的箱盖的提手嵌入槽可靠的将提手限位,整体结构非常紧凑。

所述加热槽组件还包含用于提升加热槽温度的环形加热组件;所述加热槽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导热板,导热板上均布有散热片;所述加热槽的前后两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加热槽组件的壳体的底面为底板支架,底板支架对应左右两侧的散热片的位置的开设有用于固定散热风扇的散热风扇安装孔,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片和所述底板支架上表面之间;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可以让加热槽的冷却更加的迅速;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槽包含横截面为圆环型的相对固定的第一加热槽、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第二加热槽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槽的外径,第三加热槽的内径大于第二加热槽的外径;第一加热槽的高度大于第二加热槽的高度,第二加热槽的高度大于第三加热槽的高度;第一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一环形加热组件,第二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二环形加热组件,第三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三环形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包含三个加热槽,因此可以提供三个温区,这样三个温区测量时能够更加快捷,无需等待不同温区之间的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三个加热槽为嵌套式结构,因此结构更加的紧凑;每个加热槽具备自己的环形加热组件,温度控制相对独立,能够可靠提供对应的的温区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槽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槽组件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槽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槽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加热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加热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0-加热槽组件,201-配件腔,202-加热槽组件腔,203-提手,204-提手嵌入槽,205-缓冲垫,206-箱盖,207-显示面板,208-前面板,209-后壳,210-底脚,211-右散热片,212-导热板,213-显示屏,214-驱动电路板,215-底板支架,216-散热风扇安装孔,217-左散热片,218-主控制器,219-顶盖,220-加热槽,221-隔热板,223-散热风扇;231-加热片,232-加热组件隔热板,233-加热组件保温板,234-加热组件保护罩,235-接线头;

2201-第一加热槽,2202-第二加热槽,2203-第三加热槽,2204-第一环形加热组件,2205-第二环形加热组件,2206-第三环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7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变压器温控器的多温区现场快速校准装置,包含加热槽组件200和用于收纳油槽组件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包含箱体和用于封闭箱体顶部开口的箱盖206;所述箱体内包含用于收纳加热槽组件200的加热槽组件腔22和配件腔201;

所述加热槽组件包含铰接安装在壳体顶部两侧的提手203(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槽组件包含置于加热槽组件腔内的部分和置于配件腔内的部分,配件腔一般是放置可以有加热槽组件中拆下的线束和非工作状态使用的配件),所述箱盖朝向箱体的表面铺装有缓冲垫205,缓冲垫上开设有箱盖关闭后用于嵌入提手的提手嵌入槽204;

所述加热槽组件还包含用于提升加热槽220温度的环形加热组件(此处所述的环形加热组件就是指下述的第一环形加热组件、第二环形加热组件和第三环形加热组件;对应的,此处所述的加热槽就是指下述的第一加热槽,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该描述方式是概述的描述,使得表述更加简洁);所述加热槽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导热板212,导热板上均布有散热片(导热板和散热片的配合组装是为了散热,散热过程一般出现在非工作状态或者临时需要降温的状态);所述加热槽(此处所述加热槽,即时至三个加热槽相对固定后的整体结构)的前后两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隔热板221;所述加热槽组件的壳体的底面为底板支架215,底板支架对应左右两侧的散热片(左散热片217和右散热片211)的位置的开设有用于固定散热风扇223的散热风扇安装孔216,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片和所述底板支架上表面之间;

所述加热槽220包含横截面为圆环型的相对固定的第一加热槽2201、第二加热槽2202和第三加热槽2203;第二加热槽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槽的外径,第三加热槽的内径大于第二加热槽的外径;第一加热槽的高度大于第二加热槽的高度,第二加热槽的高度大于第三加热槽的高度;第一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一环形加热组件2204,第二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二环形加热组件2205,第三加热槽的外表面安装第三环形加热组件2206。本实施例通过圆弧型的结构以及相对尺寸关系实现了三个加热槽的相互嵌套组装,非常节省体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隔热材料来相互隔热来保证不同加热槽内温区的稳定,当然,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隔热结构。

优选的,如图4、5、6、7所示:所述第一加热槽2201、第二加热槽2202和第三加热槽2203的上表面平齐;第一加热槽、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之间通过隔热件相互隔开且相对固定;所述第一环形加热组件安装在第一加热槽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加热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环形加热组件安装在第二加热槽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三加热槽的下方。上表面平齐时,校准测量过程都是在同一水平面进行温控器温包的放置,非常便捷;每个对应的环形加热组件都按照在与另外的加热槽互不影响的位置,使得组装结构非常简单,也非常便于维护;这是本实施例的环形加热组件的安装优势。

优选的,如图4、5、6、7所示:所述第一环形加热组件、第二环形加热组件和第三环形加热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含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加热组件,每个半圆形加热组件沿着远离第一加热槽中心的方向依次设置通电后加热的加热片231、加热组件隔热板232、加热组件保温板233和加热组件保护罩234;加热组件隔热板、加热组件保温杯和加热组件保护罩均延伸至位于相邻两个加热槽之间的区域;所述加热片、加热组件隔热板、加热组件保温板和加热组件保护罩分别与对应的加热槽的外表面形状一致;所述加热片、加热组件隔热板、加热组件保温板和加热组件保护罩相互粘接。本实施例让环形加热组件集成了加热和隔热功能,因此结构更加紧凑,隔热也更加的可靠。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片或者环形加热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为环形结构的加热器,只要加热温度范围符合测量要求即可;当然,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其中,隔热板、保温杯分为为隔热材料和保温材料制作;保护罩采用高强度隔热材料制作,为了防止内部的加热片损坏。

优选的,如图4、5、6、7所示:每个环形加热组件中的两个半圆形加热组件之间设置间隙;卡箍将两个半圆形加热组件相互卡紧,所述卡箍通过卡扣实现打开和卡紧;每个环形加热组件上的卡箍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靠近环形加热组件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本实施例的卡箍和卡扣让环形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使用更加稳定。

优选的,如图1、2、3所示:所述加热槽组件包含前面板208,加热槽组件的前面板上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标准温度计的标准温度计输入接口;所述加热槽组件还包含主控制器218,所述主控制器由加热槽组件的壳体内部电连接所述标准温度计输入接口;所述加热槽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标准温度计和油面温控器的温度计温包的定位槽;所述主控制器与环形加热组件、标准温度计以及散热风扇控制连接。本实施例的主控制器作为集中控制,其可以采用嵌入式ARM处理器,对于风扇的控制、加热的控制以及读取油面温控器的电路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处理。

优选的,如图1、2、3所示:所述底板支架开设散热风扇安装孔的位置为凸起的平台;所述底板支架中心安装所述调节螺栓;所述底板支架上安装的散热风扇的数量为八个;加热槽组件的壳体的后部为后壳209,壳体的前面板靠近底部位置为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为斜面结构,壳体的顶部设置用于固定加热槽的顶盖219;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设置四个底脚;所述主控制器设置在隔热板与后壳之间的空间内,隔热板与前面板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显示屏213和驱动电路板214,显示屏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和角度对应。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加热槽的内径为60-70mm;加热槽的高度为80mm-120mm;第一加热槽的温度区间为95-130℃;第二加热槽的温度区间85-95℃;第三加热槽的温度区间为75-85℃;所述标准温度计输入接口为串口,所述标准温度计为包含有数据存储的数字温度计。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