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式孵育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5882发布日期:2019-08-16 21:3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式孵育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孵育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式孵育仪。



背景技术:

试剂卡孵育器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经济实惠等特点,可应用于医疗、食品、动物和化学检测等领域,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国内外不同厂家的试剂卡存在尺寸大小、孵育时间的差异,且市面上的孵育仪不能同时满足不同的孵育温度,故在使用不同的试剂卡时,均需配备相应的卡式孵育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空间浪费。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180146.4”,公开日为2018年04月06日,名称为“一种试剂卡孵育器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试剂卡孵育器结构。该结构包括前壳体、后壳体、主板支撑柱、放置试剂卡的卡托、加热模块、温控模块,所述前壳体、后壳体可拆卸地贴合连接,所述前壳体包括显示各个卡托内温度和孵育时间的显示板、调节温度和孵育时间的按键板、卡托槽,所述主板支撑柱连接在卡托内,所述卡托连接在卡托槽内,所述显示板位于卡托槽两侧,所述按键板与温控模块连接,所述温控模块与加热模块连接,所述加热模块与卡托槽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试剂卡孵育器结构,与传统的孵育器相比,具有可孵育干式试剂、孵育时间更短、可单独计时适应不同样本的孵育和插卡自动计时等优点。

上述实用新型所述的孵育器结构一次只能孵育同种温度要求的试剂卡,当需要孵育另一温度条件下的试剂卡时,则需要配备另一台相应的孵育器,或是等待既有的试剂卡孵育完毕后再调节温度以适应新的试剂卡,不能同时满足不同的孵育温度要求,使用起来极为不便;且该孵育装置未设置外盖,不符合生物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卡式孵育仪,该仪器能够同时孵育不同温度试验条件的试剂卡,可靠方便,适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式孵育仪,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并排设置有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之间通过设置隔热板相互隔离,所述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均包括孵育槽、卡托、保温外盖、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控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设置在孵育槽底部,所述每个孵育单元内的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分别与其对应的控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孵育槽为铝制盒体,孵育槽外壁包裹有一层隔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显示模块包括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孵育槽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外壳表面的数字显示屏和控制键,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数字显示屏以及控制键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元件和翅片散热器,翅片散热器设置在半导体元件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元件和孵育槽底面之间设有导热件,导热件一面紧贴孵育槽底面,另一面紧贴半导体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卡托安装在孵育槽上方,且与孵育槽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卡托上等距平行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剂卡的卡托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壳体两侧对应设有通风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外盖铰接在外壳上,保温外盖为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为真空隔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温材料为酚醛泡沫材料、聚氨酯材料或橡塑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并排设置有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两个孵育单元之间通过设置隔热板相互隔离,所述每个孵育单元均包括孵育槽、卡托、保温外盖、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控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设置在孵育槽底部,所述每个孵育单元内的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分别与其对应的控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上述结构设置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可以根据实验条件需求不同,分别调节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在一台孵育仪上同时孵育不同试验条件的试剂卡,使用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半导体元件作为冷源或热源,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切换供电方向,即可轻松实现制冷和加热功能,具有节能环保,安装方便,控制精确,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孵育槽为铝制盒体,半导体元件与孵育槽底部还安装有导热件,上述设置可使热量在孵育槽上的传导更加快速均匀,孵育槽外壁设置有隔温材料,可提高保冷或保温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孵育槽与卡托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更换含有相应大小卡托槽的卡托,以满足不同尺寸的试剂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空间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其中,

1、外壳;2、孵育槽; 3、隔热板;4、隔温材料;5、散热装置;6、通风格栅;7、卡托槽;8、控制显示模块;9、电源模块;10、数字显示屏;11、控制键;12、控制电路板;13、温度传感器;14、半导体元件;15、导热件;16、卡托;17、保温外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卡式孵育仪,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并排设置有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之间通过设置隔热板3相互隔离,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优选地,所述隔热板3为真空隔热板;所述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均包括孵育槽2、卡托16、保温外盖17、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控制显示模块8和电源模块9,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设置在孵育槽2底部,所述每个孵育单元内的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分别与其对应的控制显示模块8和电源模块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9为控制显示模块8和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供电,电源模块9可以与市电连接,也可以使用蓄电池。

优选地,所述控制显示模块8包括控制电路板12、设置在孵育槽2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13以及设置在外壳表面的数字显示屏10和控制键11,控制电路板1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3、数字显示屏10以及控制键11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数字显示屏10可以显示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所述控制键11包括控制开关、温度设定按键和时间设定按键。所述数字显示屏10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3和控制键11之间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孵育单元,可以根据实验条件需求不同,分别调节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在一台孵育仪上同时孵育不同试验条件的试剂卡,使用更方便,也节省了资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优选地,所述控制显示模块8包括控制电路板12、设置在孵育槽2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13以及设置在外壳表面的数字显示屏10和控制键11,控制电路板1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3、数字显示屏10以及控制键11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键11包括控制开关、温度设定按键和时间设定按键,所述数字显示屏10可以显示控制键11设定的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

优选地,所述孵育槽2为铝制盒体,铝制材料可使热量传导更加快速均匀;孵育槽2外壁包裹有一层隔温材料4,可进一步提高保冷或保温效果,优选地,所述隔温材料4为酚醛泡沫材料、聚氨酯材料或橡塑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卡托16安装在孵育槽2上方,且与孵育槽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卡托16上等距平行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剂卡的卡托槽7,所述卡托16与孵育槽2为螺栓连接或卡扣连接。可以通过更换孵育槽2上的卡托,以匹配不同大小的试剂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空间浪费。

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元件14和翅片散热器5,翅片散热器5设置在半导体元件14下方,壳体上的通风格栅6用于热量交换。所述半导体元件14与控制电路板12电连接,半导体元件14和孵育槽2底面之间设有导热件15,所述导热件15一面紧贴孵育槽2底面,另一面紧贴半导体元件14,优选地,所述导热件15为铝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元件14正向通电制热,反向通电制冷,具有节能环保,安装方便,控制精确,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半导体元件14可通过温度传感器13自动切换电流方向进而实现自动温度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为热电偶或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13将孵育槽2内的实时温度值反映在数字显示屏10上。

在上述结构中,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且都有各自独立的控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两个孵育单元同时制冷、同时制热和一个制冷另一个制热等孵育需求。

工作原理:分别开启孵育单元A和孵育单元B的控制开关,启动孵育仪,分别调节温度设定按键设定孵育温度,对孵育槽2进行预热(保冷),当数字显示屏显示达到孵育温度值时,预热(保冷)完成;然后打开保温外盖17,将需要不同孵育温度的试剂卡分别放入对应的卡托槽7内,盖上保温外盖17,使孵育单元形成密闭空间;最后通过时间设定按键设定孵育时间。

孵育仪孵育时间的调节范围为1-60min,调节精度为1min,孵育温度的调节范围为0℃-50℃,调节精度为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