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9698发布日期:2019-12-21 02:1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消费者从产品的功能和外观依赖,转化成为对产品智能化体验的依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但目前对人体的联网和人机交互的技术相关研究较多,但形成的产品也非常少,尤其是应用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目前在智能穿戴领域对于佩戴者的动作状态进行获取和通过佩戴者的姿态动作控制其他设备或者将人体的姿态信息上传到云平台或者互联网或者将姿态信息变化控制其他电子产品,这一类的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型产品比较少,这一类产品应用到小型化加工成智能穿戴产品将人体姿态动作联网的产品更少。急需一种能够实现对于佩戴者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传输加以利用的电路系统,以应用于智能穿戴领域。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以实现可以采集到佩戴者的各种姿态信息,并实现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包括六轴数据采集芯片、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的cpu处理器芯片、与cpu处理器芯片连接的天线组件、与cpu处理器连接的电源管理系统、与电源管理系统连接的电池、与电源管理系统连接的存储系统和与cpu处理器芯片连接的显示屏模块,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三十插脚与第一振荡器连接,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三十插脚与第三十一插脚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cpu处理器芯片第三十一插脚接地,cpu处理器芯片的第四十八插脚、第三十六插脚和第十三插脚均与管理系统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一插脚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十四插脚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三插脚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二十三插脚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二插脚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二十一插脚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四插脚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十七插脚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九插脚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十八插脚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十插脚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二十二插脚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十一插脚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二十插脚连接,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十一插脚和第十二插脚均与天线组件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lfxo时钟源晶振电路、晶振电路和dc/dc调节电路,lfxo时钟源晶振电路、晶振电路和dc/dc调节电路均与cpu处理器芯片连接。

优选地,lfxo时钟源晶振电路包括第二振荡器、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电容,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二插脚同时与第二振荡器一端和第十一电容一端连接,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三插脚同时与第二振荡器另一端和第十二电容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一电容另一端和地连接。

优选地,晶振电路包括第一振荡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三十五插脚同时与第一振荡器一端和第二电容一端连接,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三十四插脚同时与第一振荡器另一端和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另一端和地连接。

优选地,dc/dc调节电路包括第二振荡器、第三振荡器和第十电容,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四十七插脚通过第二振荡器与第三振荡器一端连接,第三振荡器另一端同时与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四十六插脚和第十电容一端连接,第十电容另一端同时与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四十五插脚和地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与cpu处理器芯片连接的触摸模块。

优选地,cpu处理器芯片型号为nrf52832。

优选地,六轴数据采集芯片型号为bmi160。

本发明的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尤其适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内,有益效果如下:可以采集到佩戴者的各种姿态信息,并可将佩戴者的姿态信息和数据进行发送,以达到人体姿态的识别和远程采集,方便云平台或者其进行蓝牙连接的产品对人体姿态的数据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中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中cpu处理器芯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中触摸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所应用的智能穿戴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智能穿戴设备内的电路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7为人体姿态动作矢量分解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为本发明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发明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中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中cpu处理器芯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400,包括六轴数据采集芯片u2、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的cpu处理器芯片u1、与cpu处理器芯片u1连接的天线组件、与cpu处理器连接的电源管理系统、与电源管理系统连接的电池、与电源管理系统连接的存储系统和与cpu处理器芯片连接的显示屏模块,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三十插脚ant与第一振荡器l1连接,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三十插脚ant与第三十一插脚vss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c3,cpu处理器芯片的第四十八插脚vdd、第三十六插脚vdd和第十三插脚vdd均与电源管理系统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一插脚sdo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十四插脚p0.11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三插脚ascx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二十三插脚p0.20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二插脚asdx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二十一插脚p0.18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四插脚int1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十七插脚p0.14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九插脚int2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十八插脚p0.15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十插脚oscb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二十二插脚p0.19连接,六轴数据采集芯片的第十一插脚osdo与cpu处理器芯片的第二十插脚p0.17连接。本发明的新型六轴姿态检测与姿态识别的控制系统,尤其适用于智能穿戴设备300内,有益效果如下:可以采集到佩戴者的各种姿态信息,并将这些姿态信息进行数据上传,比如上传至云平台或者与其进行蓝牙连接的相关设备上。其中,电源管理系统、电池、存储系统和显示屏模块均属于现有技术。内部设置有蓝牙模块的cpu处理器芯片u1可理解为支持蓝牙5.0的芯片;具体地,cpu处理器采用nrf52832芯片,属于现有芯片,该芯片运算速度快,能耗小,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多的广播包数据量,支持蓝牙5.0。其中,天线组件如图3所示,nfc1和nfc2均表示天线组件,属于现有天线结构,天线组件同时与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十一插脚p0.09和第十二插脚p0.10连接;以扩大蓝牙连接的适用距离。

具体地,图1中六轴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六轴数据模块芯片,采用bmi160芯片,是属于现有芯片,芯片集成了惯性测量单元3轴重力加速度计和低功耗3轴陀螺仪,将人体姿态矢量分解成六个分矢量,分别采集人体动作的六个分矢量并采集计算其数据(如图7所示)。

优选地,还包括lfxo时钟源晶振电路、晶振电路和dc/dc调节电路,lfxo时钟源晶振电路、晶振电路和dc/dc调节电路均与cpu处理器芯片连接。如图3所示,优选地,lfxo时钟源晶振电路包括第一蓝牙连接电路、第二蓝牙连接电路和第三蓝牙连接电路,第一蓝牙连接电路包括第二振荡器x2、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二插脚p0.00/xl1同时与第二振荡器一端和第十一电容一端连接,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三插脚p0.01/xl2同时与第二振荡器x2另一端和第十二电容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一电容另一端和地连接。优选地,晶振电路包括第一振荡器x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三十五插脚xc2同时与第一振荡器一端和第二电容一端连接,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三十四插脚xc1同时与第一振荡器另一端和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另一端和地连接。优选地,dc/dc调节电路包括第二振荡器l2、第三振荡器l3和第十电容c10,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四十七插脚dcc通过第二振荡器与第三振荡器一端连接,第三振荡器另一端同时与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四十六插脚dec4和第十电容一端连接,第十电容另一端同时与cpu处理器芯片上的第四十五插脚vss和地连接。上述优选实施例对于蓝牙连接模块进行具体电路结构限定,以将支持蓝牙5.0的cpu处理器芯片实现蓝牙功能,实现与其他设备,比如手机,进行数据传输,以将所采集到的用户的实时信息发送至手机上,实现监控功能。如图4所示,优选地,还包括与cpu处理器芯片连接的触摸模块;利用了233dh单键触摸ic,实现触控功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