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边框的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9991发布日期:2020-04-24 18:2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边框的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控器,尤其是一种无边框的温控器。



背景技术:

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温控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种类的温控器应用在家电、电机、制冷或制热等众多产品中。温控器一般采用ntc热敏传感器或者热电偶作为温度检测元件,它的原理是:将ntc热敏传感器或者热电偶设计到相应电路中,ntc热敏传感器或者热电偶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就会产生相应的电压电流改变,再通过微控制器对改变的电压电流进行检测、量化显示出来,并做相应的控制。数字温度控制器具有精确度高、灵敏度好、直观、操作方便等特点。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大部分温控器整机有边框,屏幕也有边框,边框不但不利于外观美化,没有视觉冲击力,缺乏无科技感,而且边框和按钮之间的缝隙容易积尘,造成细菌的滋生,甚至导致温控器故障。此外,时常出现按键容易出现脱位的情况,一些面积较大的按键还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形,影响温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边框的温控器,该控温器不易积尘,按键稳固且接触良好,视觉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边框的温控器,主要由显示控制面、定位结构、中框和第一电路板组成,所述显示控制面通过所述定位结构固定并覆盖在所述中框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中框内:所述显示控制面由透光板、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组成,所述第一按键位于所述透光板之上,其形状为正方形,其外沿套在所述中框的外沿外,其悬臂结构为弹性臂结构;所述电路板中间设有按钮,所述按钮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碰;所述定位结构由位于所述中框上的4个定位弹片组成,所述定位弹片与所述第一按键内的凹槽相匹配;所述透光板固定位于所述第一按键下方的所述中框上,所述透光板下方2个角设有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的外沿将所述中框的外沿覆盖。

所述定位结构通过靠近所述第一按键四个角的定位弹片,可以限制第一按键的移动方向在z轴方向(垂直方向),只能向按钮方向活动,不能在(x和y)左右方向活动。

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透光板将所述中框全覆盖,不留边框,避免边框的空隙积尘。

优选的,所述中框位于所述第一按键四边的下方设有平衡杆结构,所述平衡杆分为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第三平衡杆和第四平衡杆,所述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第三平衡杆和第四平衡杆均为凸字形,分别插入所述中框内壁的通孔内固定,并与所述第一按键的四周边沿连接。

所述平衡杆使得无论从所述第一按键包括4个边沿和4个角在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使所述第一按键触碰到所述按钮,触发按键功能。其原理在于第一按键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向下,受力点下方的平衡杆会带动其他平衡杆同时向下,各平衡杆均向下活动时,带动整个第一按键往下活动挤压按钮,从而触动按钮。

优选的,相邻的2根所述平衡杆之间设有减震棉。

所述减震棉有助于降低外力的冲击,对外力的缓冲可以同时保护电路板和第一按键。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热敏感应器,所述热敏感应器的测温端位于所述第二按键旁,由所述透光板覆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板由所述透光板覆盖的地方设有电子显示器,所述电子显示器为无边框电子显示器。

所述透光板允许所述电子显示器的发光字体,电路板主体不发光,电路板主体的元器件通过透光板不可视。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电路板、电源盒和安装钢板,所述电源盒包括电源盒上盖和电源盒下盖,所述电源盒上盖的上方装有安装钢板,所述安装钢板的上方装有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电源盒上盖和电源盒下盖之间的地方,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为l型按键,所述第一按键的表面积是所述第二按键或所述第三按键表面积的10倍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温控器的第一电路板和所述透光板将所述中框全覆盖,且电路板位于所述中框内,使得整个温控器不留边框,避免边框的存在使得边框的空隙积尘,不但有效防止细菌的滋生,而且增加温控器在视觉上的美观。另外,由于定位结构对第一按键的4个角固定好,一方面避免第一按键松脱,一方面还可以限制第一按键的移动方向在z轴方向(垂直方向),只能向按钮方向活动,不能在(x和y)左右方向活动,确保按键受到按压时,正确无误的触碰到按钮。此外,由于凸字形的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第三平衡杆和第四平衡杆分别插入所述中框内壁的通孔内固定,并与第一按键的四周边沿连接,使得第一按键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向下,受力点下方的平衡杆会带动其他平衡杆同时向下,各平衡杆均向下活动时,带动整个第一按键往下活动挤压按钮,从而触动按钮,有效避免按键对按钮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中,11-第一按键,13-第二按键,15-第三按键,17-透光板,19-热敏感应器,20-中框,21-第一平衡杆,22-第二平衡杆,23-第三平衡杆,24-第四平衡杆,25-减震棉,26-通孔,31-第一电路板,33-第二电路板,35-按钮,37-电子显示器,40-安装钢板,51-电源盒上盖,53-电源盒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边框的温控器,主要由显示控制面、定位结构、中框20和第一电路板31组成,显示控制面通过定位结构固定并覆盖在中框20上,第一电路板31位于中框31内:显示控制面由透光板17、第一按键11、第二按键13和第三按键15组成,第一按键位11于透光板17之上,其形状为正方形,其外沿套在中框20的外沿外,其悬臂结构为弹性臂结构;第一电路板31中间设有按钮35,按钮35的顶部与第一按键11触碰;定位结构由位于中框上的4个定位弹片组成,定位弹片与第一按键11内的凹槽相匹配;透光板17固定在位于第一按键11下方的中框20上,透光板17下方2个角设有第二按键13和第三按键15,第二按键13和第三按键15的外沿将中框20的外沿覆盖。

定位结构通过靠近第一按键四个角的定位弹片,可以限制第一按键的移动方向在z轴方向(垂直方向),只能向按钮方向活动,不能在(x和y)左右方向活动。

第一电路板31和透光板17将中框20全覆盖,不留边框,避免边框的空隙积尘。

其中,中框20位于第一按键11四边的下方设有平衡杆结构,平衡杆分为第一平衡杆21,第二平衡杆22,第三平衡杆23和第四平衡杆24,第一平衡杆21,第二平衡杆22,第三平衡杆23和第四平衡杆24均为凸字形,分别插入中框20内壁的通孔26内固定,并与第一按键11的四周边沿连接。

平衡杆使得无论从第一按键11包括4个边沿和4个角在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第一按键11触碰到按钮35,触发按键功能。其原理在于第一按键11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向下,受力点下方的平衡杆会带动其他平衡杆同时向下,各平衡杆均向下活动时,带动整个第一按键11往下活动挤压按钮35,从而触动按钮35。

具体的,相邻的2根平衡杆之间设有减震棉25。减震棉25的数量为4个以上,其形状为长方体。

减震棉25有助于降低外力的冲击,对外力的缓冲可以同时保护第一电路板31和第一按键11。

具体的,第一电路板11还包括热敏感应器19,热敏感应器19的测温端位于第二按键旁13,由透光板17覆盖。热敏感应器19对室内温度进行探测。

更具体的,第一电路板31由透光板17覆盖的地方设有电子显示器37,电子显示器37为无边框电子显示器37。

透光板17允许电子显示器37的发光字体穿透,电路板主体不发光,电路板主体的元器件通过透光板17不可视。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度数为发光字体,可以穿透透光板17。

由于温控器的第一电路板31和透光板17将中框20全覆盖,且第一电路板31也位于中框20内,使得整个温控器不留边框,避免边框的存在使得边框的空隙积尘,不但有效防止细菌的滋生,而且增加温控器在视觉上的美观。

另外,由于定位结构对第一按键11的4个角固定好,一方面避免第一按键11松脱,另一方面还可以限制第一按键11的移动方向为z轴方向(垂直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按键11只能向第一电路板31的按钮35方向活动,不能在(x和y)左右方向活动,确保第一按键11受到按压时,正确无误的触碰到按钮35。

如图3所述,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为:

还包括第二电路板33、电源盒和安装钢板40,电源盒包括电源盒上盖51和电源盒下盖53,电源盒上盖51的上方装有安装钢板40,安装钢板40的上方装有第一电路板31;第二电路板33固定在电源盒上盖51和电源盒下盖53之间的地方,第二电路板33与第一电路板31电连接。

具体的,第二按键13和第三按键15为l型按键,第一按键11的表面积是第二按键13或第三按键15表面积的10倍以上。

第一按键11可用于温控器的开关,第二按键13和第三按键15可用于调节温度的升降。

以上2种实施方式,由于凸字形的第一平衡杆21,第二平衡杆22,第三平衡杆23和第四平衡24杆分别插入中框20内壁的通孔26内固定,并与第一按键11的四周边沿连接,使得第一按键11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向下,受力点下方的平衡杆会带动其他平衡杆同时向下,各平衡杆均向下活动时,带动整个第一按键11往下活动挤压按钮35,从而触动按钮,有效避免按键因面积过大而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形。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