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0374发布日期:2020-03-20 05:1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就是将建筑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音视频技术等融入到建筑本身,为用户提供更为快捷、高效、安全的家居体验。智能家居系统运用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种家居设备,例如:空调、电视机、微波炉、热水器、家居报警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组成一个统一协调的、可以相互沟通的整体系统,使家居环境“动起来”,具备一定程度的智能,可以和用户进行交互,同时对家居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实行统一的监管,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申请公布号为cn11037444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开闭进行室内通风的智能家居窗户系统,该智能家居窗户系统包括步进电机、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模块、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pm2.5检测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超声波传感器模块、窗户滤网、集尘盒、窗框、窗体、合页、移动控制终端、连接杆、集尘盒封盖、收尘口、推杆电机和除尘杆组成;移动控制终端可显示室内温度、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室外环境pm2.5浓度、空气湿度和集尘盒内灰尘厚度。该智能家居窗户系统可以对室内、室外环境控制和掌握。

但是,对于下述使用环境,上述智能家居窗户系统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炎热的夏季,人们常使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为了防止夜间受凉,人们常在夜间对空调进行定时,以使其自动关闭。但是,空调关闭后,因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含氧量会迅速降低,人们醒来后会感到头晕脑胀,严重降低了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以解决因空调关闭后室内空气不流而导致用户睡眠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窗户控制机构、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实现空调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窗户控制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窗户控制机构用于打开和关闭窗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以在空调关闭时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打开窗户、在空调打开时控制窗户控制机构关闭窗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户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电机,所述固定杆用于与窗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转轴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用于与窗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窗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为l形结构件。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布置在窗户外的pm2.5传感器,所述pm2.5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pm2.5传感器的信号,并在室外pm2.5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窗户控制机构关闭窗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实现外界设备与空调的通信连接,以通过外界设备控制空调开关。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空调开关。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甲醛传感器,所述甲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甲醛传感器的信号,并在室内甲醛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打开窗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布置在室外的雨水传感器,所述雨水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雨水传感器的信号,并在下雨时控制所述窗户控制机构关闭窗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室内安装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夜间空调自动关闭时,控制器接收到空调关闭信号,并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打开窗户,从而实现了室内外空气流通,避免了因关闭空调而导致空气不流通的问题。当空调打开时,控制器接收到空调打开的信号,并控制窗户控制机构关闭窗户,从而避免了因未关闭窗户而导致空调效果差、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窗户控制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pm2.5传感器,当室外pm2.5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窗户控制机构关闭窗户。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夏季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空调打开;冬季当窗户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空调打开。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甲醛传感器,当室内甲醛浓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打开窗户通风,以达到降低室内甲醛浓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雨水传感器,当降雨时,控制器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控制窗户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窗户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框;2、固定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控制器、窗户控制机构、无线通信模块。

窗户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杆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以及第三连杆5,其中,窗框1内部具有安装电机的安装孔。电机固定在安装孔内。固定杆2固定在窗框1上,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固定杆2铰接,第一连杆3与固定杆2的转轴与电机的转轴止转连接,电机转动时,驱动第一连杆3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为l形结构件,第一连杆3远离固定杆2的一端与第二连杆4铰接。第二连杆4与窗体固定连接,第三连杆5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4的中间位置,另一端与固定杆2铰接。第一连杆3转动时,第一连杆3带动第二连杆4转动,第三连杆5用于限制第二连杆4的转动角度。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均安装在室内,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室内空调设备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将将空调设备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如空调打开时),无线通信模块可将空调打开这一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同时,无线通信模块还可以将控制器的控制指令传输给空调,以达到通过控制器控制空调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窗户控制机构中的电机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通过向伺服电机发送指令,达到控制伺服电机转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获取空调的使用状态,当空调关闭时,控制器向窗户控制机构中的电机发送指令,电机转动并带动窗户转动,以使窗户打开。当空调处于打开状态时,控制器向窗户控制机构中的电机发送指令,电机转动并带动窗体转动,以使窗户关闭。

本实施例中,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pm2.5传感器,pm2.5传感器安装在窗户外侧,用于实时监测室外pm2.5的浓度。控制器中预设pm2.5浓度设定值,室外的pm2.5传感器将实时监测到的pm2.5浓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pm2.5传感器的信息并与pm2.5设定值进行比较,当pm2.5传感器监测的pm2.5浓度达到或高于pm2.5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窗户控制机构动作,关闭窗户。防止了室外的pm2.5进入室内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实施例中,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室内,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且与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夏天时控制器内预设夏季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温度高于夏季温度时,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开启空调平。冬季时控制器内预设冬季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温度低于冬季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空调打开。

本实施例中,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甲醛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安装在室内,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甲醛浓度,甲醛传感器还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内预设甲醛浓度设定值,甲醛传感器向控制器室内甲醛浓度信息。当室内甲醛浓度高于甲醛浓度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打开窗户,以达到降低室内甲醛浓度的目的,从而避免了因室内甲醛浓度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实施例中,智能家居系统还包括雨水传感器,雨水传感器安装在室外,且与控制器电连接。雨水传感器实时监测是否下雨,控制器接收来自雨水传感器的信号,并在外面下雨时通过控制窗户控制机构关闭窗户。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还能够与外界设备连接,外界设备可以是手机或平板,实现外界设备与空调设备的通信,以使通过外界设备控制空调。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室内安装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夜间空调自动关闭时,控制器接收到空调关闭信号,并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打开窗户,从而实现了室内外空气流通,避免了因关闭空调而导致空气不流通的问题。当空调打开时,控制器接收到空调打开的信号,并控制窗户控制机构关闭窗户,从而避免了因未关闭窗户而导致空调效果差、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窗户控制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pm2.5传感器,当室外pm2.5浓度高于pm2.5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窗户控制机构关闭窗户。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夏季当室内温度高于夏季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空调打开;冬季当窗户室内温度低于冬季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空调打开。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甲醛传感器,当室内甲醛浓度达到甲醛浓度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打开窗户通风,以达到降低室内甲醛浓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雨水传感器,当降雨时,控制器控制窗户控制机构控制窗户关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