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5025发布日期:2020-04-14 19:4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菜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能炒菜机。



背景技术:

炒菜机能够自动完成菜肴制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因而得到快速发展。现有炒菜机直接使用交流电作为供电电源,特别是家用炒菜机使用市电交流电作为供电电源,但市电交流的电压为220v,电流最大为10a,所以仅能提供2200w的最大加热功率。2200w的最大加热功率可实现煮、蒸等功率消耗小的菜肴,但对于需要爆炒的菜肴,2200w的功率无法实现,从而使一些需要爆炒的菜肴无法制作或者因火候不到导致口味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储能炒菜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储能炒菜机,包括交流供电电路和加热电路,所述交流供电电路连接并为所述加热电路供电,还包括储能模块、电池充电电路和电池放电电路;

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电池充电电路连接所述交流供电电路,为所述储能模块充电;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电池放电电路连接所述加热电路,为所述加热电路供电。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充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mcu、驱动芯片ic、电流互感器ct1、第一开关器件k1、第二开关器件k2、第三开关器件k3、第四开关器件k4以及二极管整流电路db1;

所述控制芯片mcu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所述驱动芯片ic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k1、第二开关器件k2、第三开关器件k3以及第四开关器件k4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k1和第二开关器件k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供电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k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k3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k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器件k4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k3和第四开关器件k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交流供电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k1和第三开关器件k3的连接点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所述第二开关器件k2和第四开关器件k4的连接点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k1和第三开关器件k3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k2和第四开关器件k4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流互感器ct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二极管整流电路db1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为所述储能模块充电。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k1、第二开关器件k2、第三开关器件k3以及第四开关器件k4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mos管、功率三极管、可控硅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k1为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所述第二开关器件k2为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所述第三开关器件k3为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所述第四开关器件k4为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集电极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交流供电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发射极和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交流供电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集电极;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的引脚20,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的引脚13,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的引脚18,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的引脚15;

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和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连接点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的引脚19,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和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连接点连接所述驱动芯片ic的引脚14;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和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和所述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二输入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电池充电电路还包括位于所述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之间的充电电流检测电路,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包括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第三电解电容ec3、二极管d1;

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6;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7通过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所述电容c6连接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三电解电容ec3连接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11连接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mcu的充电电流采集引脚cd_i_ch;

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8连接供电电压vcc,所述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8通过所述电容c4接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电池充电电路还包括位于所述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的充电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充电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电容c5;

所述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通过依次串联连接的所述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连接所述控制芯片mcu的充电电压采集引脚cd_u_ch,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通过串联所述电阻r5和电阻r7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5连接所述电阻r5和电阻r7的连接点,所述电阻r5和电阻r7的连接点接地;

所述电池充电电路还包括位于所述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的开关管q1,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开关管q1的连接所述控制芯片mcu的控制引脚d_mos。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电池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二极管d3、开关管pq1、电容c1、电阻r1;

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连接所述开关管pq1的源极,所述开关管pq1的漏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加热电路;所述开关管pq1的源极通过串联所述电容c1和电阻r1连接所述开关管pq1的漏极;所述开关管pq1的栅极连接控制芯片mcu的控制引脚d_mos;

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l2连接所述加热电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电池放电电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感l2之间的放电电流检测电路,所述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电阻r25、电阻r27、电阻r29、电容c26、电容c7、电容c9、第一电解电容ec1、二极管d2;

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所述加热电路;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通过所述电容c26连接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6;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7通过连接所述电阻r2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5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7连接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所述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所述电容c9连接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c1连接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29连接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放电电流采集端;

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8连接供电电压vcc,所述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8通过所述电容c7接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电池放电电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的放电电压检测电路,所述放电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6、电阻r28、电容c8;

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依次串联连接的所述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连接放电电压采集端,所述电阻r24的第一端通过串联所述电阻r6和电阻r28连接所述电阻r24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8连接所述电阻r6和电阻r28的连接点,所述电阻r6和电阻r28的连接点接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炒菜机中的电机控制电路、垃圾处理控制电路、人机交互电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为连接的各个电路供电。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炒菜机,所述储能模块为锂电池组、铅酸电池组、法拉第电容中的一种。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炒菜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储能炒菜机包括交流供电电路、加热电路、储能模块、电池充电电路和电池放电电路,交流供电电路连接并为加热电路供电,储能模块通过电池充电电路连接交流供电电路,为储能模块充电;储能模块通过电池放电电路连接加热电路,为加热电路供电。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炒菜机可在爆炒时为加热电路提供大功率输出,从而实现爆炒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炒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放电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放电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包括交流供电电路和加热电路,交流供电电路连接并为加热电路供电。该储能炒菜机还包括储能模块、电池充电电路和电池放电电路,储能模块通过电池充电电路连接交流供电电路,为储能模块充电;储能模块可在炒菜机无需加热状态下进行充电,或在炒菜机使用市电直接为加热单元供电时进行充电。储能模块通过电池放电电路连接加热电路,为加热电路供电。作为选择,在需要爆炒时,可单独使用储能模块为加热电路供电,也可同时使用交流供电电路和储能模块为加热电路供电。

作为选择,储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锂电池组、铅酸电池组、法拉第电容等。

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可在爆炒时为加热电路提供大功率输出,从而实现爆炒功能。

实施例

参考图2,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中充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mcu、驱动芯片ic、电流互感器ct1、第一开关器件k1、第二开关器件k2、第三开关器件k3、第四开关器件k4以及二极管整流电路db1。控制芯片mcu连接驱动芯片ic;驱动芯片ic分别连接第一开关器件k1、第二开关器件k2、第三开关器件k3以及第四开关器件k4的控制端;第一开关器件k1和第二开关器件k2的输入端连接交流供电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第一开关器件k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器件k3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器件k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器件k4的输入端;第三开关器件k3和第四开关器件k4的输出端连接交流供电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第一开关器件k1和第三开关器件k3的连接点连接驱动芯片ic,第二开关器件k2和第四开关器件k4的连接点连接驱动芯片ic。

第一开关器件k1和第三开关器件k3的连接点连接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开关器件k2和第四开关器件k4的连接点连接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二输入端;电流互感器ct1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整流电路db1连接储能模块,为储能模块充电。

作为选择,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中第一开关器件k1、第二开关器件k2、第三开关器件k3以及第四开关器件k4包括但不限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mos管、功率三极管、可控硅等,本实施例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开关器件可参考本实施例实施。

具体的,第一开关器件k1为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第二开关器件k2为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第三开关器件k3为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第四开关器件k4为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

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集电极和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的集电极连接交流供电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发射极和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发射极连接交流供电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集电极,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集电极。

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栅极连接驱动芯片ic的引脚20,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的栅极连接驱动芯片ic的引脚13,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栅极连接驱动芯片ic的引脚18,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栅极连接驱动芯片ic的引脚15。

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和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连接点连接驱动芯片ic的引脚19,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和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连接点连接驱动芯片ic的引脚14;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和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的连接点连接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和第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的连接点连接电流互感器ct1的第二输入端。

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中电池充电电路还包括位于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之间的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包括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第三电解电容ec3、二极管d1。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储能模块;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通过电容c3连接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6;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7通过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9连接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c6连接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第三电解电容ec3连接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1连接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5,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控制芯片mcu的充电电流采集引脚cd_i_ch;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8连接供电电压vcc,充电电流检测芯片u1的引脚8通过电容c4接地。

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中电池充电电路还包括位于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的充电电压检测电路,充电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电容c5。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通过依次串联连接的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连接控制芯片mcu的充电电压采集引脚cd_u_ch,电阻r4的第一端通过串联电阻r5和电阻r7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电阻r4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5连接电阻r5和电阻r7的连接点,电阻r5和电阻r7的连接点接地。

电池充电电路还包括位于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的开关管q1,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二极管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储能模块,开关管q1的连接控制芯片mcu的控制引脚d_mos。

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中电池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二极管d3、开关管pq1、电容c1、电阻r1,储能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电感l1连接开关管pq1的源极,开关管pq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加热电路;开关管pq1的源极通过串联电容c1和电阻r1连接开关管pq1的漏极;开关管pq1的栅极连接控制芯片mcu的控制引脚d_mos。储能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电感l2连接加热电路。

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中电池放电电路还包括设置在储能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感l2之间的放电电流检测电路,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电阻r25、电阻r27、电阻r29、电容c26、电容c7、电容c9、第一电解电容ec1、二极管d2。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储能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加热电路;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通过电容c26连接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6;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7通过连接电阻r25的第一端,电阻r25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27连接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容c9连接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第一电解电容ec1连接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29连接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5,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放电电流采集端。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8连接供电电压vcc,放电电流检测芯片u2的引脚8通过电容c7接地。

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中电池放电电路还包括设置在储能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的放电电压检测电路,放电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6、电阻r28、电容c8。储能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依次串联连接的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连接放电电压采集端,电阻r24的第一端通过串联电阻r6和电阻r28连接电阻r24的第二端,电阻r24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8连接电阻r6和电阻r28的连接点,电阻r6和电阻r28的连接点接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中储能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储能炒菜机中的电机控制电路、垃圾处理控制电路、人机交互电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为连接的各个电路供电。

本实施例的储能炒菜机可在爆炒时为加热电路提供大功率输出,从而实现爆炒功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