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2724发布日期:2020-09-11 21:23阅读:1383来源:国知局
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接点信号大多数通过继电器,即通过继电器线圈的吸合或者释放来控制继电器的输出端,进而实现干接点信号的闭合和断开。现有的方案中,使用的继电器为单路继电器,单路继电器可以实现干接点输出的控制,但却无法确定继电器是否成功闭合,输出的信号是否成功,电路的可靠性低。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及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及装置,在控制干接点信号输出的同时,能够反馈干接点信号输出是否成功,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开关模块及反馈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反馈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还用于连接干接点输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闭合或断开;当所述开关模块闭合时,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输出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反馈模块反馈成功的输出结果;当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时,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不输出所述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反馈模块反馈失败的输出结果。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双路继电器,所述双路继电器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及所述第八引脚为所述双路继电器内部的线圈的两端引出,所述第八引脚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引脚接地,所述第三引脚连接所述反馈模块,所述第四引脚用于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五引脚用于连接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六引脚用于连接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引脚用于连接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的第一端;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闭合时,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四引脚连通,所述第五引脚与所述第六引脚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连通,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输出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反馈模块反馈成功的输出结果;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时,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连通,所述第六引脚与所述第七引脚连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不输出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反馈模块反馈失败的输出结果。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源的大小为3.3v。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一个极板,所述电容的另一个极板连接所述第八引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八引脚,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闭合时,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输出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发光二极管点亮;当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时,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不输出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发光二极管熄灭。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反馈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引出检测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五电阻及第六电阻;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八引脚,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第六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及发射极;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三极管导通,所述开关模块闭合;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三极管截止,所述开关模块断开。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接点输出的控制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及装置,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的闭合或断开,进而控制干接点输出模块是否输出干接点信号,且反馈模块能够反馈成功或失败的输出结果,因此在控制干接点信号输出的同时,能够反馈干接点信号输出是否成功,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100,包括控制模块10、开关模块20及反馈模块30。

所述控制模块10连接所述开关模块20,所述开关模块20连接所述反馈模块30,所述开关模块20还用于连接干接点输出模块40;所述控制模块1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20闭合或断开;当所述开关模块20闭合时,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输出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反馈模块30反馈成功的输出结果;当所述开关模块20断开时,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不输出所述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反馈模块30反馈失败的输出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100,控制模块10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20的闭合或断开,进而控制干接点输出模块40是否输出干接点信号,且反馈模块30能够反馈成功或失败的输出结果,因此在控制干接点信号输出的同时,能够反馈干接点信号输出是否成功,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20包括双路继电器k,所述双路继电器k包括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第三引脚3、第四引脚4、第五引脚5、第六引脚6、第七引脚7及第八引脚8;所述第一引脚1及所述第八引脚8为所述双路继电器k内部的线圈的两端引出,所述第八引脚8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0,所述第二引脚接地gnd,所述第三引脚3连接所述反馈模块30,所述第四引脚4用于连接第一电源vcc1,所述第五引脚5用于连接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的第三端p3,所述第六引脚6用于连接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的第二端p2,所述第七引脚7用于连接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的第一端p1。

当所述控制模块10控制所述开关模块20闭合时,所述第三引脚3与所述第四引脚4连通,所述第五引脚5与所述第六引脚6连通,所述第二端p2与所述第三端p3连通,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输出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反馈模块30反馈成功的输出结果;当所述控制模块10控制所述开关模块20断开时,所述第三引脚3与所述第二引脚2连通,所述第六引脚6与所述第七引脚7连通,所述第一端p1与所述第二端p2连通,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不输出干接点信号且所述反馈模块30反馈失败的输出结果。

具体的,第一电源vcc1的大小为3.3v,第一电源vcc1也可以为其他的小电压控制,如5v。可以理解,干接点输出模块40为开关或是按键,干接点输出模块40包括第一端p1、第二端p2及第三端p3,当开关模块20断开时,第六引脚6与第七引脚7连通,即第一端p1与第二端p2是默认连接的,不输出任何信号,且第三引脚3与所述第二引脚2连通,反馈模块30接地gnd,反馈模块30反馈失败的输出结果;而开关模块20闭合后,第五引脚5与第六引脚6连通,即第二端p2与第三端p3连通,干接点输出模块40输出干接点信号,且第三引脚3与所述第四引脚4连通,反馈模块30接入第一电源vcc1,反馈模块30反馈成功的输出结果。

本实施方式中,开关模块20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电容c;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电源vcc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cc2,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的一个极板,所述电容c的另一个极板连接所述第八引脚8。可以理解,第二电源vcc2可以与第一电源vcc1为同一电源,均为3.3v;第一电阻r1用于分压,第二电阻r2及电容c用于滤除电路的噪声,防止对第二电源vcc2的干扰。

具体的,所述开关模块20还包括续流二极管d1,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八引脚8,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负极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cc2,续流二极管d1保护双路继电器k,当双路继电器k断开后,实现对其内部的线圈中的电流进行泄放。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模块30包括第三电阻r3及发光二极管d2;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引脚3,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gnd;

当所述控制模块10控制所述开关模块20闭合时,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输出干接点信号,所述第三电阻r3连通所述第一电源vcc1,所述发光二极管d2点亮,即反馈成功的输出结果;当所述控制模块10控制所述开关模块20断开时,所述干接点输出模块40不输出干接点信号,所述第三电阻r3接地gnd,所述发光二极管d2熄灭,即反馈失败的输出结果。

本实施方式中,反馈模块30还包括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引脚3,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引出检测端out_check。具体的,检测端out_check可以连接mcu(microcontrolunit,微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检测端out_check的电平为高电平或低电平,能够判断干接点信号的成功或失败的输出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10包括三极管q、第五电阻r5及第六电阻r6;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c连接所述第八引脚8,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b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b及发射极e。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三极管q导通,所述开关模块20闭合;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三极管q截止,所述开关模块20断开。可以理解,控制信号通过gpio(general-purposeioports,通用io口)输入,即通过gpio的方式控制开关模块2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五电阻r5为限流电阻,防止三极管q的基极b的电流偏大,第六电阻r6为下拉电阻,实现对基极b的电位下拉,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接点输出的控制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100。可以理解,干接点输出的控制装置可以为包括开关或按键的任何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100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装置,且均能够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干接点输出的控制电路100及装置,控制模块10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20的闭合或断开,进而控制干接点输出模块40是否输出干接点信号,且反馈模块30能够反馈成功或失败的输出结果,因此在控制干接点信号输出的同时,能够反馈干接点信号输出是否成功,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