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瓷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瓷釉坯烧成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电瓷是以铝矾土、高岭土、长石等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类应用于电力工业系统的瓷绝缘子,包括各种线路绝缘子和电站电器用绝缘子,以及其它带电体隔离或支持用的绝缘部件。电瓷在生产过程中,光坯经喷釉、上砂后干燥,合格釉坯入窑,经过高温焙烧成瓷。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需要对窑炉内温度进行监控,由于烧制环境复杂多变,温度传感器检测信号的精确度和传输的稳定性都有待提升。
[0003]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瓷釉坯烧成温控装置。
[0005]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瓷釉坯烧成温控装置,包括温度采样电路和相位补偿电路,所述温度采样电路包括用于采集窑炉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经rc滤波后送入运放器u1中进行同相放大;所述相位补偿电路包括运放器u2,运放器u2对u1的输出信号进一步放大,并在放大过程中形成相位补偿,最后再经rc滤波后送入控制器中。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1的同相输入端,并通过电容c1接地,运放器u1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vd1连接电阻r2、r3的一端和运放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2的同相输入端。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运放器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接地,运放器u2的输出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5、电容c2连接变阻器rp1的引脚1、3, 变阻器rp1的引脚2接地,运放器u2的输出端还通过电阻r6连接电阻r7、电容c3的一端和控制器的输入端,电阻r7、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0008]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09]
1.温度传感器对窑炉内温度进行采集,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温度采样电路运用rc滤波对检测信号进行降噪,初步降低外界噪声干扰,然后送入运放器u1中进行同相放大,极大地提升检测信号强度;
[0010]
2.运相位补偿电路在运放过程中,不仅可以去除外界杂波造成的高频干扰,还由于其超前补偿作用,提高对温度检测信号放大输出的稳定性;运放器u2的输出信号最后经电容c3滤波后输出到控制器中,最大限度提高了温度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3]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4]
一种电瓷釉坯烧成温控装置,包括温度采样电路和相位补偿电路,温度采样电路包括用于采集窑炉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经rc滤波后送入运放器u1中进行同相放大。相位补偿电路包括运放器u2,运放器u2对u1的输出信号进一步放大,并在放大过程中形成相位补偿,最后再经rc滤波后送入控制器中。
[0015]
温度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1的同相输入端,并通过电容c1接地,运放器u1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vd1连接电阻r2、r3的一端和运放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u2的同相输入端。
[0016]
运放器u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接地,运放器u2的输出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5、电容c2连接变阻器rp1的引脚1、3, 变阻器rp1的引脚2接地,运放器u2的输出端还通过电阻r6连接电阻r7、电容c3的一端和控制器的输入端,电阻r7、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温度传感器对窑炉内温度进行采集,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该电信号首先送入电阻r1、电容c1形成的rc滤波中进行降噪,初步降低外界噪声干扰,然后送入运放器u1中进行同相放大,极大地提升检测信号强度。运放器u2对运放器u1的输出信号进行次级放大,在放大过程中,电容c2的使用使运放器u2的输出具有了低通的功能,不仅可以去除外界杂波造成的高频干扰,还由于其超前补偿作用,提高对温度检测信号放大输出的稳定性。运放器u2的输出信号最后经电容c3滤波后输出到控制器中,最大限度提高了温度检测的准确度。控制器将温度检测信号转换成数字量后计算出窑炉内的实时温度,并对窑炉内温度进行实时调节,从而保证烧制温度始终处于设置范围内,提升电瓷釉坯烧成品质。
[0018]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