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温湿度环境箱及控制电路

文档序号:26276893发布日期:2021-08-13 19:3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可控温湿度环境箱及控制电路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具体地,涉及可控温湿度环境箱及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温湿度环境箱工作范围通常在一定高温和湿度下,而且工作条件单一,设置好目标参数后,环境箱工作使箱体内部达到指定温度或湿度,然后保持不变。另外,常用的温湿箱单纯的将试样放入环境箱体,验证试样在特定环境下的耐受能力。电子产品及相关新兴材料在湿热环境下工作,同时承受多种机械力,如摩擦,拉伸、压缩、弯曲等。考虑实际情况,工程材料在不同季节甚至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下,环境的温度、湿度也是不同的。高温湿热、极寒干燥现象都需要验证相关材料温度湿度循环变化下的力学性能,保证其服役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多功能的环境箱来满足试验要求。专利文献cn112014136a提供了一种环境模拟试验箱,包括箱体、加湿器和泄压阀;加湿器的水蒸气出口与箱体连通,用于调节箱体内的湿度;泄压阀的进口设于箱体的底部,用于调节箱体内的气压。专利文献cn105715795a公开了一种新型温度冲击环境试验箱密封装置,包括子母卡槽、加热带、密封条;其中,在对应的两个密封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子母卡槽,用于将密封面连接固定,每个子母卡槽均包括子槽和母槽;每子母卡槽两侧粘贴加热带;在对应的两个密封面外侧对称设置密封条。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温湿度环境箱及控制电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环境箱,包括:主环境箱体、固定支撑箱体、电机、高温控制单元、低温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控制仪表面板、温湿度仪和风扇;所述主环境箱体一侧连接所述固定支撑箱体一侧,所述固定支撑箱体靠近所述主环境箱体一侧内壁安装所述电机,所述固定支撑箱体连接所述电机并通过所述电机调节高度;所述主环境箱体靠近所述固定支撑箱体一侧内壁安装所述高温控制单元,所述主环境箱体垂直所述固定支撑箱体一侧安装所述低温控制单元,所述固定支撑箱体内部安装所述湿度控制单元;所述固定支撑箱体内部安装所述风扇,所述风扇分别连接所述高温控制单元、所述低温控制单元和所述湿度控制单元;所述固定支撑箱体一侧安装所述控制仪表面板,所述控制仪表面板连接所述温湿度仪并调控所述高温控制单元、所述低温控制单元和所述湿度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主环境箱体包括:环境箱开关门、可视窗、开关门锁扣、环境箱上下开口、支撑框架和齿条;所述主环境箱体设置为长方体,所述主环境箱体远离所述固定支撑箱体一侧安装所述环境箱开关门,所述环境箱开关门设置所述可视窗并通过所述可视窗观察所述主环境箱体内部,所述环境箱开关门与所述主环境箱体通过所述开关门锁扣闭合;所述主环境箱体竖直方向上下两侧设置所述环境箱上下开口,当工作时,试验夹具通过所述环境箱上下开口与试样连接;所述主环境箱体靠近所述固定支撑箱体一侧安装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外侧沿竖直方向安装所述齿条。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箱体包括:齿条导轨、滑轨、脚轮和转动齿轮;所述固定支撑箱体靠近所述主环境箱体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齿条导轨,所述齿条导轨两侧安装所述滑轨,所述支撑框架滑配连接所述滑轨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齿轮,所述齿条安置在所述齿条导轨中并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支撑箱体底部安装四个所述脚轮,所述脚轮设置带锁紧装置。优选地,所述高温控制单元包括加热器、风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器内部设置所述加热丝,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风道;所述加热器通过所述加热丝提供热量,所述热量通过所述风扇在所述风道内循环,所述主环境箱体通过所述热量在所述风道内循环实现均匀加热。优选地,所述低温控制单元包括液氮进出阀门;所述液氮进出阀门连接铜管,所述铜管一端靠近所述风扇,所述液氮进出阀门控制液氮进出,所述液氮导入所述铜管并通过所述风扇在所述主环境箱体内循环降温。优选地,所述湿度控制单元包括加湿组件、补水组合和排水回路;所述补水组合包括:水槽、补水泵、补水杯和补水管路;所述水槽一端连接所述补水泵一端,所述补水泵另一端通过所述补水管路连接所述补水杯;所述补水杯通过所述补水泵和所述补水管路从所述水槽中补水,所述补水杯设置满水位开关阀和缺水位开关阀控制所述补水泵工作;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桶、加湿管、加湿泵和加湿器电极;所述加湿桶内部设置所述加湿器电极,所述加湿桶一端连接所述加湿管一端,所述加湿桶另一端连接所述补水杯;当所述加湿桶和所述补水杯等液位,所述补水杯自动所述加湿桶向补水,所述补水泵通过所述补水杯液位、所述满水位开关阀和所述缺水位开关阀控制工作频率;所述加湿桶通过所述加湿器电极加热产生水蒸气,所述水蒸气通过所述加湿泵和所述加湿管导入所述主环境箱体,所述风扇带动所述水蒸气循环均匀调整湿度,所述加湿管采用柔性软管;所述排水回路包括:排水通道、过滤层和排水回路;水汽在所述主环境箱体冷凝后形成积液,所述积液通过所述排水回路回流至所述水槽,所述排水回路和所述水槽之间设置所述过滤层并通过所述过滤层过滤;所述水槽通过所述排水通道向外排水。优选地,所述主环境箱体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湿度仪;所述控制仪表面板处安装控制仪表,所述温湿度仪连接所述控制仪表;优选地,当所述高温控制单元工作时,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温湿度仪将数据传递给所述控制仪表,所述控制仪表连接并根据数据控制所述加热器工作;当所述低温控制单元工作时,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温湿度仪将数据传递给所述控制仪表,所述控制仪表连接并根据数据控制所述液氮进出阀门开关频率;当所述湿度控制单元工作时,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温湿度仪将数据传递给所述控制仪表,所述控制仪表连接并根据数据控制所述加湿桶工作频率。优选地,所述主环境箱体内安装温控开关,所述控制仪表安装超温报警保护设备及定时设备,所述控制仪表连接所述温控开关,当所述主环境箱体温度超温,所述超温报警保护设备报警,所述控制仪表控制断开所述温控开关;所述主环境箱体内安装湿度控制开关,所述湿度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仪表,当所述主环境箱体湿度超限,所述控制仪表通过所述湿度控制开关关闭所述加湿桶和加湿泵;所述水槽和所述主环境箱体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主环境箱体设置内外两层并在内外两层之间设置保温层;当工作时,所述环境箱上下开口填充保温材料;所述环境箱开关门靠近所述主环境箱体边缘处设置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采用硅胶材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包括:加热控制电路、加湿控制电路、风扇电路、液氮相电路、压缩机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和补水泵电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加湿控制电路、所述风扇电路、所述液氮相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电路和所述补水泵电路并联并连接qf;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ssr1和所述加热器串联,所述加湿控制电路包括ssr2和所述加湿桶串联,所述风扇电路包括ssr4和所述风扇串联,所述液氮相电路包括ssr3和所述液氮进出阀门,所述直流电源电路包括sa和所述控制仪表串联,所述补水泵电路包括ka3和所述补水泵串联;运行电路、故障电路和所述控制仪表并联;所述运行电路包括y1和ka串联,所述故障电路包括y2和hr串联;所述ssr1包括s1+和s1-,所述s1+设置为加热控制正反馈,所述s1-设置为加热控制负反馈;所述ssr2包括s2+和s2-,所述s2+设置为加湿控制正反馈,所述s2-设置为加湿控制负反馈;所述ssr3包括s3+和s3-,所述s3+设置为低温控制正反馈,所述s3-设置为低温控制负反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可以高精度高稳定的控制主环境箱体高温、低温和湿度,控制面板可以设置程序控制相关参数,按一定速率升高降低温湿度做为循环试验工况。2、本发明可以使试验工装夹具穿过环境箱上下预留孔,试验件通过夹具连接置于主环境箱体内部。3、主环境箱体可以上下调整离地高度来适应不同型号规格的试验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可控温湿度环境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环境箱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控温湿度环境箱工作原理图;图4为可控温湿度环境箱控制电路图(一);图5为可控温湿度环境箱控制电路图(二);图中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控温湿度环境箱,包括:主环境箱体1、固定支撑箱体10、电机13、高温控制单元、低温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控制仪表面板7、温湿度仪24和风扇22;主环境箱体1一侧连接固定支撑箱体10一侧,固定支撑箱体10靠近主环境箱体1一侧内壁安装电机13,固定支撑箱体10连接电机13并通过电机13调节高度;主环境箱体1靠近固定支撑箱体10一侧内壁安装高温控制单元,主环境箱体1垂直固定支撑箱体10一侧安装低温控制单元,固定支撑箱体10内部安装湿度控制单元;固定支撑箱体10内部安装风扇22,风扇22分别连接高温控制单元、低温控制单元和湿度控制单元;固定支撑箱体10一侧安装控制仪表面板7,控制仪表面板7连接温湿度仪24并调控高温控制单元、低温控制单元和湿度控制单元。主环境箱体1包括:环境箱开关门2、可视窗3、开关门锁扣4、环境箱上下开口5、支撑框架12和齿条15;主环境箱体1设置为长方体,主环境箱体1远离固定支撑箱体10一侧安装环境箱开关门2,环境箱开关门2设置可视窗3并通过可视窗3观察主环境箱体1内部,环境箱开关门2与主环境箱体1通过开关门锁扣4闭合;主环境箱体1竖直方向上下两侧设置环境箱上下开口5,当工作时,试验夹具通过环境箱上下开口5与试样连接;主环境箱体1靠近固定支撑箱体10一侧安装支撑框架12,支撑框架12外侧沿竖直方向安装齿条15。固定支撑箱体10包括:齿条导轨6、滑轨9、脚轮11和转动齿轮14;固定支撑箱体10靠近主环境箱体1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齿条导轨6,齿条导轨6两侧安装滑轨9,支撑框架12滑配连接滑轨9并通过螺钉8固定,电机13输出轴连接转动齿轮14,齿条15安置在齿条导轨6中并与转动齿轮14啮合;固定支撑箱体10底部安装四个脚轮11,脚轮11设置带锁紧装置。如图3所示,高温控制单元包括加热器21、风道211和加热丝212;加热器21内部设置加热丝212,加热器21连接风道211;加热器21通过加热丝212提供热量,热量通过风扇22在风道211内循环,主环境箱体1通过热量在风道211内循环实现均匀加热。低温控制单元包括液氮进出阀门16;液氮进出阀门16连接铜管,铜管一端靠近风扇22,液氮进出阀门16控制液氮进出,液氮导入铜管并通过风扇22在主环境箱体1内循环降温。湿度控制单元包括加湿组件、补水组合和排水回路;补水组合包括:水槽17、补水泵18、补水杯19和补水管路193;水槽17一端连接补水泵18一端,补水泵18另一端通过补水管路193连接补水杯19;补水杯19通过补水泵18和补水管路193从水槽17中补水,补水杯19设置满水位开关阀191和缺水位开关阀192控制补水泵18工作;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桶20、加湿管201、加湿泵和加湿器电极202;加湿桶20内部设置加湿器电极202,加湿桶20一端连接加湿管201一端,加湿桶20另一端连接补水杯19;当加湿桶20和补水杯19等液位,补水杯19自动加湿桶20向补水,补水泵18通过补水杯19液位、满水位开关阀191和缺水位开关阀192控制工作频率;加湿桶20通过加湿器电极202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加湿泵和加湿管201导入主环境箱体1,风扇22带动水蒸气循环均匀调整湿度,加湿管201采用柔性软管;排水回路包括:排水通道171、过滤层172和排水回路173;水汽在主环境箱体1冷凝后形成积液,积液通过排水回路173回流至水槽17,排水回路173和水槽17之间设置过滤层172并通过过滤层172过滤;水槽17通过排水通道171向外排水。主环境箱体1内安装温度传感器241和湿度传感器242,温度传感器241和湿度传感器242连接温湿度仪24;控制仪表面板7处安装控制仪表23,温湿度仪24连接控制仪表23;当高温控制单元工作时,温度传感器241通过温湿度仪24将数据传递给控制仪表23,控制仪表23连接并根据数据控制加热器21工作;当低温控制单元工作时,温度传感器241通过温湿度仪24将数据传递给控制仪表23,控制仪表23连接并根据数据控制液氮进出阀门16开关频率;当湿度控制单元工作时,湿度传感器242通过温湿度仪24将数据传递给控制仪表23,控制仪表23连接并根据数据控制加湿桶20工作频率。主环境箱体1内安装温控开关,控制仪表23安装超温报警保护设备及定时设备,控制仪表23连接温控开关,当主环境箱体1温度超温,超温报警保护设备报警,控制仪表23控制断开温控开关;主环境箱体1内安装湿度控制开关,湿度控制开关连接控制仪表23,当主环境箱体1湿度超限,控制仪表23通过湿度控制开关关闭加湿桶20和加湿泵;水槽17和主环境箱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主环境箱体1设置内外两层并在内外两层之间设置保温层;当工作时,环境箱上下开口5填充保温材料;环境箱开关门2靠近主环境箱体1边缘处设置密封条,密封条采用硅胶材质。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包括:加热控制电路、加湿控制电路、风扇电路、液氮相电路、压缩机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和补水泵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加湿控制电路、风扇电路、液氮相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和补水泵电路并联并连接qf;加热控制电路包括ssr1和加热器21串联,加湿控制电路包括ssr2和加湿桶20串联,风扇电路包括ssr4和风扇22串联,液氮相电路包括ssr3和液氮进出阀门16,直流电源电路包括sa和控制仪表23串联,补水泵电路包括ka3和补水泵18串联;运行电路、故障电路和控制仪表23并联;运行电路包括y1和ka串联,故障电路包括y2和hr串联;ssr1包括s1+和s1-,s1+设置为加热控制正反馈,s1-设置为加热控制负反馈;ssr2包括s2+和s2-,s2+设置为加湿控制正反馈,s2-设置为加湿控制负反馈;ssr3包括s3+和s3-,s3+设置为低温控制正反馈,s3-设置为低温控制负反馈。实施例2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优选例。高温控制单元包括加热器21、温度传感器241、温湿度仪24和风扇22;低温控制单元包括液氮进出阀门16、温度传感器241、温湿度仪24和风扇22;湿度控制单元包括加湿组件、补水组合、排水回路、湿度传感器242和温湿度仪24。主环境箱体1,外观为立方体形式,包括箱体外框、箱体内腔和环境箱开关门2。固定支撑箱体10为落地式结构,用于固定支撑主环境箱体1,同时内部安装电控系统硬件设施。电控系统集成高温、低温、湿度信号,控制仪表面板7实现试验环境参数设置、控制和错误问题报警反馈。安装高度调节结构位于固定支撑箱体10,可以根据环境箱使用场合调节主环境箱体1实际离地高度。主环境箱体1背面固定连接支撑框架12,正面为带可视窗3的环境箱开关门2,主环境箱上下开口5可以穿过试验夹具,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241和湿度传感器242。环境箱开关门2上设有开关门锁扣4,用于连接主环境箱体1和环境箱开关门2。环境箱开关门2四周布置优质密封胶,保证环境箱的封闭性。加热器21和风扇22位于主环境箱体1背部内壁,液氮进出阀门16安装在主环境箱体1侧面,温湿度仪24位于控制仪表23。控制仪表面板7显示屏位于固定支撑箱体10一侧。湿度控制单元安装在固定支撑箱体10内部,通过柔性软管将去离子水加湿输入主环境箱体1。固定支撑箱体10底部安装四个带锁紧装置的脚轮11,便于整体搬运和确保工作时的稳定性。控制仪表23连接温度传感器241和湿度传感器242,直接控制高温、低温、湿度功能单元。控制仪表面板7上设置相关参数,以一定程序步骤高精度高稳定的控制升温、降温、加湿。外接电源插座开关包括接地线,控制仪表面板7具有超温报警保护及定时功能,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支撑框架12上安装竖直方向上的齿条15,转动齿轮14在电机13驱动下转动带动齿条15上下运动,起到调节主环境箱体1离地高度作用。支撑框架12在高度调节两侧滑轨9上下运动,高度调节两侧滑轨9与固定支撑箱体10连接,而且齿条15也约束在高度调节齿条导轨6内上下运动。电机13和转动齿轮14安装在固定支撑箱体10内部的平台上。支撑框架12上分布固定螺钉8,在调整好主环境箱体1的高度后拧紧螺钉8,起物理固定作用。主环境箱体1材质选用优质不锈钢板,在内外两层间有较厚的保温层,使箱体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试验时,环境箱上下开口5处塞入保温材料,确保主环境箱体1内部温度的稳定性。环境箱开关门2通过开关门锁扣4能达到良好的闭合效果。密封条采用硅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老硬化特点,高温低温高湿环境下,不易变形、破裂、发粘。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操作,保持设备平稳安放,使主环境箱体1不发生倾倒。固定支撑箱体10与主环境箱体1直接相连。加热器21内设置加热丝212,加热丝212位于主环境箱体1背面,加热丝212通电后产生热量用于加热。风扇22靠近加热丝212,加热时风扇22工作,热空气在主环境箱体1循环运动,使主环境箱体1均匀加热。温湿度仪24与温度传感器241连接,根据温度传感器241的测量温度反馈控制加热器21工作。用液氮作为制冷媒介,液氮进出阀门16控制液氮进出,细铜管连接液氮进出阀门16,铜管出口靠近风扇22。降温时风扇22工作,冷空气在主环境箱体1循环运动,使主环境箱体1均匀降温。温湿度仪24与温度传感器241连接,根据温度传感器241的测量温度反馈控制液氮进出阀门16工作。加湿组件包括:加湿桶20、加湿管201、加湿泵和加湿器电极202;水进入加湿桶20后,加湿器电极202通电把水加热产生蒸汽。在加湿泵加压作用下,使加湿桶20中的蒸汽进入主环境箱体1改变空气湿度。水槽17、补水泵18、补水杯19和补水管路193;补水泵18不断从水槽17中抽水通过补水管路193向加湿桶20补水。主环境箱体1里的水汽沉降后通过排水回路173回流到水槽17,水槽17中安装过滤层172来去除回流水中杂质后向加湿桶20补水。湿度传感器242测量主环境箱体1内湿度,与控制仪表23连接反馈控制加湿桶20的工作频率。加湿桶20液位和补水杯19液位等高,补水杯19自动向加湿桶20补水。补水杯19液位作为反馈信号控制补水泵18的工作频率,满水位开关阀191和缺水位开关阀192控制补水泵18工作。水槽17选用不锈钢制作,如果主环境箱体1长期不用,水槽17通过排水通道171向外排水。湿度传感器242包括一对安装靠近的、形状相同的温度表,干球温度表测气温,湿球温度表包有浸透蒸馏水的脱脂纱布,根据干湿球温度差测相对湿度。如果箱内温度超温,会断开温控开关停止加热,设备具有超温报警保护及定时功能。低温试验前,若环境湿度较高,需要先进行除湿。加湿桶20如果缺水,水位低于标准液位线,补水泵18工作向加湿桶20加水,防止加湿桶20干烧。湿度超限后,加湿桶20和补水泵18暂停工作。环境箱设备如需夜间运行,需要将水槽17里的水加满。做湿度试验时,间隔一定时间后需要向水槽17加水。温湿环境箱可以程序复合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保持恒定温度或湿度,也可以循环升温降温或改变湿度。电控系统采用进口可程控温湿度控制器,液晶屏显示,具有pid自协调,确保主环境箱体1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控制高低温度和湿度。设备必须安全接地,以确保安全及保证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禁止试样爆燃性、可燃性及高腐蚀性物质。控制电路中,先将sa开关闭合,控制仪表23面板通电后工作;面板设置好参数后,点运行,y1开关闭合,指定功能模块开始工作。加热控制命令下,ssr1开关闭合,加热器21工作;同时ssr4开关闭合,风扇22工作。s1+为加热控制正反馈,表示开始加热,s1-为加热控制负反馈,表示停止加热,由主环境箱体1内温度传感器241及温湿度仪24控制;加湿控制命令下,ssr2开关闭合,加湿桶20工作;同时ssr4开关闭合,风扇22工作。s2+为加湿控制正反馈,表示开始加湿,s2-为加湿控制负反馈,表示停止加湿,由主环境箱体1内湿度传感器242及温湿度仪24控制;加湿控制命令下,ka2闭合,补水泵18处于待工作状态;满水位开关阀191和缺水位开关阀192控制补水泵18工作。缺水状态下,缺水位开关阀192工作,开关q闭合,补水泵18工作向补水杯19加水;缺水状态下,满水位开关阀191工作,开关q脱开,补水泵18暂停工作;低温控制命令下,ssr3开关闭合,液氮进出阀门16工作;同时ssr4开关闭合,风扇22工作。s3+为低温控制正反馈,表示打开液氮进出阀门16使液氮进入环境箱,s1-为低温控制负反馈,表示关闭液氮进出阀门16,由主环境箱体1内温度传感器241及温湿度仪24控制。其它控制中,控制命令发生故障下,hr报错并在控制仪表23面板显示相应信息编号;相位控制中,三相交流电电缆接线错误下,kφ开关闭合,并在控制仪表23面板报错显示。根据实施例2取得如下所示实验效果:实验1,试样放置高温60℃,保持10小时。仪表“菜单”画面,点击“运转设定”;选择“程序运行”,回到“菜单”界面,点击“程序设定”;点击“程序编辑”,在空白的程序组输入下表1内容;回到“菜单”页面,点击“运行”。待机set表示温度误差0.5℃范围内继续下一个程序段落。段数温度湿度小时分钟待机160--01set260--10表1实验1程序设置实验2,试样放置高温60℃,湿度90%rh,保持10小时;然后低温0℃,保持8小时;再在高温40℃,运行6小时结束。仪表“菜单”画面,点击“运转设定”;选择“程序运行”,回到“菜单”界面,点击“程序设定”;点击“程序编辑”,在空白的程序组输入下表2内容;回到“菜单”页面,点击“运行”。待机set表示温度误差0.5℃范围内,湿度误差1%rh范围内继续下一个程序段落。如果实验2需要重复循环5遍,可以在“循环设定”中按照表3设置。表示按照实例2的程序组段落1到段落6重复循环5次。段数温度湿度小时分钟待机1609001set260901030--01set40--8540--01set640--6表2实验2程序设置开始结束次数165表3循环程序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模块、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