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家用电器、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83086发布日期:2023-01-17 22:2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功率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家用电器、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负载功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家用电器、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现今,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丰富,对电子设备中的负载功率进行精准地的调节控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可控硅作为一种功率调节器件,被广泛的应用于加热类电器的功率控制中。而可控硅调节功率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掉波控制方式和斩波控制方式,此两种方式都能使可控硅实现对负载功率的调节控制。
3.然而,由于器件本身、控制单元以及安规要求等限制,在加热类电器需要较小的功率时,该两种方式均存在有一定程度的缺陷。比如,若采用斩波控制方式来控制可控硅,且需要的负载功率较小时,可控硅的触发点则较接近于市电的过零点,而由于过零信号检测的延迟以及控制精度等问题,通常会出现可控硅的触发点直接与实际过零点重合,或者过了过零点而进入下一个电流正弦波周期,以致该可控硅不能进行触发或出现功率不稳定的情况,而不能实现所需的小功率。
4.而若采用掉波控制方式控制可控硅时,虽然不会出现上述斩波控制方式的问题,但是其实现较小功率是基于长时间的不导通,从而使得整个周期内的平均功率降低,而实际在可控硅触发的时间段内,负载的功率仍然较高;且由于安规要求中对于电源跌落方面的要求,这种控制方式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家用电器、存储介质,其中,该功率控制电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功率控制电路在所需负载功率较小时,易造成功控器件无法触发或出现功率不稳定的情况,以致不能实现所需的小功率;或,存在有电源跌落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其中,该功率控制电路包括:零点检测单元,零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接入的交流电的零点以生成零点信号;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耦接零点检测单元,用于接收零点信号,以基于零点信号确定触发信号的发送方式,并按照发送方式发送触发信号;其中,发送方式包括在控制周期内的第一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控制周期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半波周期数量的控制子周期;且发送方式包括在每一控制子周期内的第二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并重复进行第一次数后,进入下一个控制子周期,以重复进行第二次数;开关单元,开关单元耦接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开关单元还耦接于由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的电流通路中,以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改变导通状态,对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7.其中,功率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单元和光耦,零点检测单元包括于电源单元,光耦连接于电源单元和控制单元之间,以对电源单元和控制单元进行电气隔离。
8.其中,控制子周期以及在控制子周期内发送触发信号对应的导通周期均为半波周期的整数倍,且控制子周期不小于导通周期。
9.其中,每两个控制子周期包括的半波周期的数量不同,且对应的导通周期不同。
10.其中,第一次数不同于第二次数。
11.其中,控制周期包括的每一控制子周期对应重复进行的总次数不大于500次,且每一控制子周期对应重复进行的总时长不大于10秒。
12.其中,控制周期包括第一控制子周期、第二控制子周期以及第三控制子周期,第一控制子周期、第二控制子周期以及第三控制子周期对应的导通周期分别为第一导通周期、第二导通周期以及第三导通周期,且对应的重复进行的次数分别为第一重复次数、第二重复次数以及第三重复次数;其中,负载对应控制周期的实际工作功率为:p=(n1*x1+n2*x2+n3*x3)/(n1*y1+n2*y2+n3*y3)*p0;其中,x1为第一导通周期,x2为第二导通周期,x3为第三导通周期,n1为第一重复次数,n2为第二重复次数,n3为第三重复次数,y1为第一控制子周期,y2为第二控制子周期,y3为第三控制子周期,p0为负载的额定功率。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其中,该家用电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其中,该功率控制方法是通过控制单元改变开关单元的导通状态,以对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的方法,该功率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单元获取接入的交流电的零点对应生成的零点信号;其中,交流电用于通过开关单元给负载供电;基于零点信号在控制周期内的第一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向开关单元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开关单元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改变导通状态,对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其中,控制周期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半波周期数量的控制子周期,且每一控制子周期内的第二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对应发送触发信号,并重复进行第一次数后,进入下一个控制子周期,以重复进行第二次数。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功率控制电路包括:零点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开关单元;其中,控制单元用于接收零点检测单元检测接入的交流电的零点,而生成并发送的零点信号,以基于该零点信号确定触发信号的发送方式,并按照发送方式向开关单元发送触发信号,该开关单元耦接于由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的电流通路中,以能够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改变导通状态,进而对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该发送方式具体包括在控制周期内的第一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控制周期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半波周期数量的控制子周期;且发送方式包括在每一控制子周期内的第二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并重复进行第一次数后,进入下一个控制子周期,以重复进行第二次数,以能够通过细分多个控制子周期,而更灵活,更细致地实现从小功率到全功率的负载功率调节输出;且通过以一个半波周期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的控制最小周期单元,也有效地避免了电源跌落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安规的要求。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8.图1是本技术功率控制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在开关单元的控制下给负载供电的交流电在一个控制周期内的电压波形示意图;
20.图3本技术功率控制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本技术功率控制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本技术功率控制电路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采用图5中的功率控制电路对负载进行加热的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在开关元件的控制下给负载供电的交流电在一个控制周期内的电压波形示意图及负载温度变化示意图;
24.图7是本技术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5.图8是本技术功率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6.图9是本技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不冲突的可以任意结合。
28.请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功率控制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功率控制电路10包括:零点检测单元11、控制单元12以及控制单元12。
29.其中,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电路10具体可安装于电子设备,比如,热式水壶、电陶炉、电饭煲、煎烤机等需要调节负载功率的家用电器中,以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通过该功率控制电路10对相应的负载进行精细化的功率控制,从而实现更优质的功能服务。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功率控制电路10具体还可以安装于其他任一合理类型的电子设备中,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30.具体地,零点检测单元11外接一给负载进行供电的交流电,以能够检测出接入的该交流电的电压幅值零点,以生成零点信号。
31.可理解的是,该交流电具体可以是50hz或60hz的正弦波交流市电输出,且相应的零点信号可以为与该交流电同频同相的方波信号。即该方波信号的零点与该交流电的零点相同,且交流电的电压为正时,方波信号也为正电压,交流电的电压为负时,方波信号也为负电压。其中,该方波信号可以是50hz或60hz,也可以是50hz或60hz的正整数倍频率,且是与该交流电同相或反相的方波信号。
32.在一实施例中,该零点检测单元11具体包括光耦,以能够通过该光耦检测出外接交流电的电压幅值零点,以生成零点信号。
33.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2耦接于该零点检测单元11,以用于接收零点检测单元11发送的零点信号,以能够基于该零点信号确定向控制单元12发送触发信号的起止时间,也即具体的发送方式,进而能够按照当前确定的发送方式向控制单元12发送触发信号。
34.其中,该开关单元13耦接控制单元12,以能够接收控制单元12发送的触发信号,且该开关单元13还耦接于由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的电流通路中,以能够在其接收到的触发信号的作用下改变导通状态,比如,在接收到该触发信号时导通,而在未接收到该触发信号时关断,从而实现对负载的工作状态的控制。
35.例如,当设定开关单元13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导通,而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关闭,则可理解的是,开关单元13在未接收到来自于控制单元12发送的触发信号时,其相应的与控制单元12实现电连接的引脚在通电后,将处于高电平状态,也即此时开关单元13正处于关闭状态,而当控制单元12向开关单元13发送一低电平信号时,便可驱动开关单元13导通,以进而导通相应的负载,从而对该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开关单元13还可以是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导通,而在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并在此不再进一步赘述。
36.可选地,该控制单元12可以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12)电路,或单片机,或微处理芯片等任一合理的具有程序控制的处理器中的一种,以能够根据其加载的程序数据确定向开关单元13发送触发信号的发送方式。
37.可选地,该开关单元13可以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且具体可以是双向开关管器件,以能够以交流电的一个半波周期为控制步进,也即最小控制周期进行负载功率的调节控制。其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简称mos管,也称为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38.在本实施例中的mos管可以为p沟道的mos管或n沟道的mos管,其主要特点是在金属栅极与沟道之间有一层二氧化硅绝缘层,因此而具有很高的输入电阻,mos管在导通时会在两个高浓度的n型扩散区间形成一n型导电沟道。其中,n沟道增强型mos管必须在其栅极上施加正向偏压,且只有栅源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才有导电沟道产生的n沟道mos管;n沟道耗尽型mos管是指在不加栅压(栅源电压为零)时,就有导电沟道产生的n沟道mos管。
39.mos管作为开关元件时,工作在截止或导通这两种工作状态,而由于mos管是电压控制元件,因此其主要是由其栅源电压vgs来决定的其工作状态。以nmos管为例,因nmos的特性,其vgs在大于一定的电压值便会导通,因而可适用于源极接地时的情况(低端驱动),通常只需要其栅极电压达到一定值,例如4v或10v就可以驱动nmos管导通。而pmos的特性是其vgs在小于一定的电压值时,便会导通,因而可适用于源极接电源vcc时的情况(高端驱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能够通过调节发送给开关单元13的触发信号的发送时机及其相应电平状态的方式来控制开关单元13的导通与否,从而实现对负载的工作状态的调节。
40.根据上面描述的mos管的工作原理可知,若控制单元12持续发送触发信号,则开关单元13将始终处于导通状态,且负载的等效电压即为交流电的等效电压,该交流电在一个交流电的周期内为一个完整的波形输出,即此时负载处于开启状态;若一直持续不发送触发信号,则开关单元13一直不导通,负载的等效电压为0,该交流电在一个交流周期内的等效电压近似为零,即此时负载处于关闭状态。
4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可以根据相应的发送方式确定触发信号相对于交流电的零点的发送时刻,并结合零点信号所提供的交流电的零点来确定触发信号的具体发送时刻,以依此发送该触发信号。
42.其中,按照电压的方向,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具体可以被分为2个半波周期,对应相位分别为0~180
°
以及180
°
~360
°
。在本实施例,对负载进行功率控制的控制步进,也即最小控制周期是以一个半波周期为基准的。则可理解的是,控制单元12具体可以是选择任意整数个半波周期向开关单元13发送触发信号,以在发送有触发信号的半波周期导通开关单元13,而在未发送触发信号的半波周期关断开关单元13,进而对负载进行功率控制。
43.具体地,该控制单元12向开关单元13发送触发信号的方式包括在控制周期内的第一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而该控制周期又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半波周期数量的控制子周期。
44.可理解的,该控制周期可视为具有多个连续的半波周期的基本单元,以在确定一个该控制周期对应的发送方式后,能够依据相同的发送方式重复进行相应的触发信号的发送。
45.可选地,该控制周期包括的半波周期的数量可以为500、600或700等任一合理的数量,而第一设定数量不大于该控制周期包括的半波周期的数量,且具体可以是200、300或400等任一合理的数量,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46.其中,为实现对负载更精细的功率控制,也即对应能够实现的负载功率更多、更全,进一步将该控制周期划分为至少两个控制子周期,则可理解的,至少两个控制子周期对应连续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周期。且至少两个控制子周期具有不同的半波周期数量。
47.可选地,该控制周期具体可以包括2个、3个或6个等任一合理数量的控制子周期,比如,在其具有2个控制子周期时,该2个控制子周期可分别包括2个半波周期和3个半波周期,或分别包括其他任一合理数量的半波周期,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48.进一步地,该发送方式还具体包括在每一控制子周期内的第二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并重复进行第一次数后,进入下一个控制子周期,以重复进行第二次数。其中,每一控制子周期对应的发送方式可理解为一种控制模式,以在其中的一个控制子周期采用同一控制模式重复进行一次或多次后,进入下一种控制模式,并再重复进行一次或多次,以此类推,从而完成整个控制周期。
49.可选地,该第一次数不同于第二次数,或同于第二次数,且可以分别为2次和3次,或5次和5次等任一合理的次数组合,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50.上述方案,通过使控制单元12向开关单元13发送触发信号的发送方式具体包括在控制周期内的第一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控制周期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半波周期数量的控制子周期;且该发送方式包括在每一控制子周期内的第二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并重复进行第一次数后,进入下一个控制子周期,以重复进行第二次数,以能够通过细分多个控制子周期,而更灵活,更细致地实现从小功率到全功率的负载功率调节输出;且通过以一个半波周期为开关单元13导通状态的控制最小周期单元,也有效地避免了电源跌落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安规的要求。
51.其中,控制子周期以及在控制子周期内发送触发信号对应的导通周期均为半波周期的整数倍,且控制子周期不小于导通周期。
52.可选地,每两个控制子周期包括的半波周期的数量不同,且对应的导通周期不同。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两个控制子周期分别对应的导通周期还可以相同,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53.可选地,该控制周期包括的每一控制子周期对应重复进行的总次数不大于500次。
54.可选地,每一控制子周期对应重复进行的总时长不大于10秒。
55.可选地,控制周期不大于20秒。
5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是在开关单元13的控制下给负载供电的交流电在一个控制周期内的电压波形示意图。其中,控制周期具体包括第一控制子周期、第二控制子周期以及第三控制子周期,第一控制子周期、第二控制子周期以及第三控制子周期对应的导通周期分别为第一导通周期、第二导通周期以及第三导通周期,且对应的重复进行的次数分别为第一重复次数、第二重复次数以及第三重复次数。
57.其中,负载对应控制周期的实际工作功率具体可以为:p=(n1*x1+n2*x2+n3*x3)/(n1*y1+n2*y2+n3*y3)*p0;
58.其中,x1为第一导通周期,x2为第二导通周期,x3为第三导通周期,n1为第一重复次数,n2为第二重复次数,n3为第三重复次数,y1为第一控制子周期,y2为第二控制子周期,y3为第三控制子周期,p0为负载的额定功率。
59.其中,y1、y2、y3、x1、x2以及x3均可理解为对应包括的半波周期的数量,且均为正整数;n1、n2以及n3也为正整数。
60.由此可知,当负载的额定功率为p0,也即负载的全功率为p0时,则该负载对应控制周期的实际工作功率p=(n1*x1+n2*x2+n3*x3)/(n1*y1+n2*y2+n3*y3)*p0。
61.可选地,第一控制子周期y1包括的半波周期数量为2,第二控制子周期y2包括的半波周期数量为3,第三控制子周期y3包括的半波周期数量为4,且相应的第一导通周期x1、第二导通周期x2以及第三导通周期x3包括的半波周期数量均为1。
6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周期中包括的控制子周期的数量还可以是5个或6个等任一合理的数量,而其中的每一控制子周期包括的半波周期数量还可以是其他任一合理的数量,且对应的实现的控制时序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此外,每一控制子周期对应的导通周期包括的半波周期数量也可以是其他任一合理的数量,且每两个导通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63.请参见图3,图3是本技术功率控制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本技术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功率控制电路10进一步包括电源单元101和光耦14。
64.具体地,该电源单元101包括零点检测单元11,该电源单元101用于外接交流电以为功率控制电路10提供工作电源,而零点检测单元11用于检测接入的交流电的零点以生成零点信号。
65.其中,电源单元101可以包括整流模块(图未示出),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可选地,电源单元101可以进一步包括升压模块(图未示出)和/或降压模块(图未示出),以用于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适合驱动功率控制电路10中各部件工作使用的直流电。
66.进一步地,光耦14连接于电源单元101和控制单元12之间,以能够对电源单元101
和控制单元12进行电气隔离,而防止外接交流电对仅能够使用弱电流的控制单元12造成损伤。
67.请参见图4,图4是本技术功率控制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8.在本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具体包括负载、双向开关管scr(相当于上述开关单元13)、第一电阻r1、零点检测器件oc(相当于上述零点检测单元11),光耦u、第二电阻r2以及微处理器mcu(相当于上述控制单元12)。
69.其中,接线端l和n分别对应外接交流电的火线和零线,并通过电源单元(图未示出)转换为+5v后,给功率控制电路中的各部件,比如,光耦u和微处理器mcu提供工作电源信号。负载的第一端连接交流电的零线端,负载的第二端连接双向开关管scr的第一端,双向开关管scr的第二端连接交流电的火线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以及零点检测器件oc的第一端,双向开关管scr的第三端连接光耦u的第四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光耦u的第六端,光耦u的第一端连接电源单元的+5v输出端,光耦u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零点检测器件oc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均连接至微处理器mcu。
70.其中,由上述功率控制电路(具体是微处理器mcu)对负载进行的功率控制算法具体具有如下特征:
71.以市电半波(市电频率50hz时,该市电半波为10ms,上述交流电)为功率控制步进,也即,每一功率控制子周期的步进为市电半波(10ms),且每一功率控制子周期内的导通周期的步进为市电半波(10ms)为例,则该功率控制子周期内的导通周期的时间不大于功率控制子周期所对应的时间。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市电频率为60hz时,则该市电半波对应为8.33ms,相应控制方式同50hz的市电半波所具有的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72.其中,双向开关管scr,比如,双向可控硅的开通和关断在市电过零时进行;且相应的功率控制是由1个以上的功率控制子周期,重复1次以上获得。
73.为方便理解,请结合参阅图2,以旨在实现的目标功率为pt,控制周期具体包括第一控制子周期y1、第二控制子周期y2、第三控制子周期y3、第四控制子周期y4、第五控制子周期y5、第六控制子周期y6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控制子周期y1内的第一导通周期为x1,第一控制子周期y1重复次数为n1;第二控制子周期y2内的第二导通周期为x2,第二控制子周期y2重复的次数为n2;第三控制子周期y3内的第三导通周期x3,第三控制子周期y3重复的次数为n3;第四控制子周期y4内的第四导通周期为x4,第四控制子周期y4重复的次数为n4;第五控制子周期y5内的第五导通周期为x5,第五控制子周期y5重复的次数为n5;第六控制子周期y6内的第六导通周期为x6,第六控制子周期y6重复的次数为n6。
74.则可知,每一控制子周期y(y1-y6中的任一个)的重复次数n(也即,n1-n6中的任一个)小于500;控制子周期y总时间不大于10秒;重复次数n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0或其他任一合理的正整数。
75.则可知,当负载的额定功率为p0时,对应输出功率p=(n1*x1+n2*x2+n3*x3+n4*x4+n5*x5+n6*x6)/(n1*y1+n2*y2+n3*y3+n4*y4+n5*y5+n6*y6)*p0。
76.在通过多个子周期组合的方式,可以得到小功率到全功率段内任意功率,输出功率p和目标功率pt的偏差小于10w,可实现功率的连续可调,以及精确的控温等功能。
77.其中,该输出功率p还可以由任意个功率控制子周期y组成,比如:
78.p=(n1*x1+n2*x2)/(n1*y1+n2*y2)*p0;
79.p=(n1*x1+n2*x2+n3*x3)/(n1*y1+n2*y2+n3*y3)*p0;
80.或,其他任一合理的组合计算方式。
81.其中,控制周期t大于等于每一控制子周期y的时间总和,且控制周期t总时长不大于20秒。
82.请参见图5,图5是本技术功率控制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83.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图4中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功率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q和加热器件。
84.其中,温度传感器q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微处理器mcu和加热器件,该加热器件包括于加热电器中,且具体可对应于负载。
85.可选地,该加热器件可以是加热电器中的锅或烤盘等任一合理的加热装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86.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结合参阅图6,图6是采用图5中的功率控制电路对负载进行加热的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在开关元件的控制下给负载供电的交流电在一个控制周期内的电压波形示意图及负载温度变化示意图。该功率控制电路具体集成于一加热电器中,加热电器根据设置的目标温度t,通过控制单元(也即微处理器mcu)控制加热装置(也即加热器件),以功率p0(额定功率)将物料加热至温度t1(t1《t)后,再控制加热装置以功率p将物料加热至温度t。
87.由此可知,通过在接近于目标温度t之前的温度t1时,对负载功率进行精细化控制,能够有效实现更优良的功能需求。
88.请参阅图7,图7是本技术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家用电器21包括功率控制电路211,而该功率控制电路211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10,在此不再赘述。
89.可选地,该家用电器21为热式水壶、电陶炉、电饭煲、煎烤机等任一合理的需要调节负载功率的电器中的一种,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90.请参阅图8,图8是本技术功率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91.s31:控制单元获取接入的交流电的零点对应生成的零点信号。
92.其中,该功率控制方法具体是通过一功率控制电路中的控制单元改变开关单元的导通状态,以对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的方法。
93.具体地,功率控制电路还包括零点检测单元,而该零点检测单元外接一给负载进行供电的交流电,以能够检测出接入的该交流电的电压幅值零点,以生成零点信号。控制单元连接该零点检测单元,以能够接收该零点检测单元发送的零点信号。
94.s32:基于零点信号在控制周期内的第一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向开关单元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开关单元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改变导通状态,对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95.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在接收到零点检测单元发送的零点信号后,基于该零点信号确定发送触发信号的起止时间,也即具体的发送方式,比如,在控制周期内的第一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向开关单元发送触发信号,进而能够按照当前确定的发送方式向控制单元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开关单元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改变导通状态,比如,在接收到该触发信号时导通,而在未接收到该触发信号时关断,从而实现对负载的工作状态的控制。
96.可理解的,该控制周期可视为具有多个连续的半波周期所对应的基础单元,以在确定一个该控制周期对应的发送方式后,能够依据相同的发送方式重复进行相应的触发信号的发送。
97.可选地,该控制周期包括的半波周期的数量可以为500、600或700等任一合理的数量,而第一设定数量不大于该控制周期包括的半波周期的数量,且具体可以是200、300或400等任一合理的数量,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98.其中,为实现对负载更精细的功率控制,也即对应能够实现的负载功率更多、更全,进一步将该控制周期划分为至少两个控制子周期,则可理解的,至少两个控制子周期对应连续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周期。且至少两个控制子周期具有不同的半波周期数量。
99.可选地,该控制周期具体可以包括2个、3个或6个等任一合理数量的控制子周期,比如,在其具有2个控制子周期时,该2个控制子周期可分别包括2个半波周期和3个半波周期,或分别包括其他任一合理数量的半波周期,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00.进一步地,该发送方式还具体包括在每一控制子周期内的第二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并重复进行第一次数后,进入下一个控制子周期,以重复进行第二次数。其中,每一控制子周期对应的发送方式可理解为一种控制模式,以在其中的一个控制子周期采用同一控制模式重复进行一次或多次后,进入下一种控制模式,并再重复进行一次或多次,以此类推,从而完成整个控制周期。
101.可选地,该第一次数不同于第二次数,或同于第二次数,且可以分别为2次和3次,或5次和5次等任一合理的次数组合,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02.请参阅图9,图9是本技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1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数据411,该程序数据411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任意一种功率控制方法。
103.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04.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105.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106.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
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07.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功率控制电路包括:零点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开关单元;其中,控制单元用于接收零点检测单元检测接入的交流电的零点,而生成并发送的零点信号,以基于该零点信号确定触发信号的发送方式,并按照发送方式向开关单元发送触发信号,该开关单元耦接于由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的电流通路中,以能够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改变导通状态,进而对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该发送方式具体包括在控制周期内的第一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控制周期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半波周期数量的控制子周期;且发送方式包括在每一控制子周期内的第二设定数量个半波周期发送触发信号,并重复进行第一次数后,进入下一个控制子周期,以重复进行第二次数,以能够通过细分多个控制子周期,能够更灵活,更细致地实现从小功率到全功率的负载功率的调节输出;且通过以一个半波周期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的控制最小周期单元,也有效地避免了电源跌落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安规的要求。
10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