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0339发布日期:2022-03-26 11:3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这个生活节奏越发快的时代,人们一方面注重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安全管理也更为注重,从而也更加关注出入口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除了我们常说的门禁管理系统以及停车场出入管理系统之外,使用通道闸设备的访客管理系统也逐步占据重要地位。
3.随着智能通道闸应用场景更加广泛,领域多样化,运用场景的不同,为加快人员流动通道闸同行速度也随着变快。但在使用过程中,因未能正确以及不恰当的使用,伴随而来的就是安全的问题。例如现在实行地铁翼闸小孩子免费通行,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与小孩同时通过翼闸门禁时有可能发生夹人事故,从而存在通道闸机安全性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通道闸机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包括两闸机座以及闸机门翼,所述闸机座内开设有闸机腔室,两闸机座相对一侧开设有与闸机腔室相连通的闸机孔,闸机门翼适配滑动连接在闸机孔处,还包括安全防夹模块;所述安全防夹模块包括:供电单元,供电单元连接于市电,用于提供电压;第一检测单元,连接于电源vcc,用于检测闸机门翼的活动区域是否存在人或物体,并输出红外检测信号;第二检测单元,连接于电源vcc,用于检测两闸机门翼之间的挤压力,并输出压力检测信号;plc控制器,连接于供电单元、第一检测单元与第二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接收第一检测单元输出的红外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单元输出的压力检测信号,将压力检测信号与预设的安全压力值进行比较,若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安全压力值和/或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或物体时,输出执行信号;执行单元,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并响应于执行信号,控制闸机门翼开关。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通行人员进行防夹保护时,首先通过第一检测单元检测闸机门翼的活动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或物体,接着检测两闸机门翼之间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检测信号以及红外检测信号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到plc控制器,然后plc控制器对传过来的压力检测信号与预设的安全压力值进行比较,当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安全压力值和/或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或物体时,表明当前两闸机门翼之间存在人或物体或闸机
门翼的活动区域存在人或物体,plc控制器控制执行单元进行输出响应,以控制闸机门翼的开关,从而减少发生闸机门翼夹人事故,进而达到了提高通道闸机安全性的效果。
6.可选的,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和变压器t,变压器t的一次侧线圈连接于市电,变压器t的二次侧线圈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压器t将市电降压后在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输出,以为检测单元、plc控制器、低温执行单元以及高温执行单元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供电。
8.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两闸机门翼的活动区域是否有人或物体的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的供电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输出红外检测信号。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两闸机门翼两侧,四个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围成活动区域,当检测到活动区域有人或物体,则输出红外检测信号,闸机门翼自动停止动作,直至人或物体离开防夹区域后,闸机门翼才继续关闭,从而达到了保护人或物体的效果。
10.可选的,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两闸机门翼之间挤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供电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输出压力检测信号。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人或者物体被闸机门翼夹住,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当前压力值大于安全压力值,闸机门翼自动停止关闭动作,同时启动开启动,直至人或者物体离开闸机门翼之间,从而达到了双重保护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plc控制器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端以及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收红外检测信号以及压力检测信号,当压力检测信号大于预设的安全压力值和/或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人或物体时,plc控制器输出执行信号。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红外线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传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时,plc控制器对两闸机门翼之间的安全压力值进行预设,plc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压力检测信号与安全压力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到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安全压力值和/或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人或物体时,向执行单元输出执行信号,以控制闸机门翼开启,减少发生人被夹伤的情况。
14.可选的,所述执行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转动轴,驱动电机设置于闸机腔室内且位于闸机门翼竖直一侧,转动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远离驱动电机一端与闸机门翼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供电端连接于电源vcc,驱动电机的控制端连接于plc控制器,并相应于执行信号。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接收到执行信号后,驱动电机控制转动轴顺时针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闸机门翼向靠近闸机座方向转动,闸机门翼从闸机孔处滑入闸机腔室内,进而达到了控制闸机门翼开启的效果。
16.可选的,所述闸机门翼表面固设有保护软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软套的材质为聚氨酯(pu)发泡软性材料,在人员触碰到闸机门翼时,人员肢体与闸机门翼发生触碰,易使得人员肢体受伤,保护软套的设置不仅有助于保护人员肢体受到伤害,同时还有助于降低闸机门翼表面的磨损,从而达到了保
护人员肢体、闸机门翼的效果。
18.可选的,安全防夹模块还包括:反向检测单元,连接于电源vcc,用于检测闸机座出口处与进口处的通行人员的通行顺序,并输出方向检测信号;plc控制器,连接于反向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方向检测信号,并将方向检测信号与预设的人员检测顺序进行比对,输出报警执行信号;报警单元,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报警执行信号,并对响应于报警执行信号进行报警输出。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向检测单元包括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分别固设于通道闸机的进口处与出口处,当通行人员a由闸机进口处进入通道闸机再由闸机出口处出来时,方向检测信号的值为“10”,当通行人员由闸机出口处进入通道闸机再由闸机进口处出来时,方向检测信号为“01”,plc控制器通过判断当前方向检测信号值判断通行人员是否为反方向进行入通道闸机,若检测到当前方向检测信号为“01”,则输出报警执行信号,并将报警执行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收到信号后,进行报警响应,以告诫当前通行人员请勿方向通过,达到了通道闸机通行通畅的效果。
20.可选的,所述两闸机座相对一侧开设有多个与闸机腔室连通的散热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使用时,驱动电机内的用电线路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散热孔的设置有助于热量散发,从而达到了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的效果。
22.可选的,所述散热孔处固设有防尘网。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进行工作时,外界的灰尘易沿着散热孔进入到闸机腔室内,因此防尘网的设置有助于对外界的灰尘进行阻拦,减少灰尘进入到闸机腔室的情况发生,从而达到了维护闸机腔室整洁的效果。
24.在驱动电机带动着密封板进行转动时,密封板表面易于闸机座表面产生磨损,从而导致密封板对降温通道开口的密封性降低,防磨层的设置有助于降低密封板表面的磨损,达到了保护密封板以及维持降温通道开口密封性的效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通过设置安全防夹模块,在对通行人员进行防夹保护时,首先通过第一检测单元检测闸机门翼的活动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或物体,接着检测两闸机门翼之间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检测信号以及红外检测信号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到plc控制器,然后plc控制器对传过来的压力检测信号与预设的安全压力值进行比较,当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安全压力值和/或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或物体时,表明当前两闸机门翼之间存在人或物体或闸机门翼的活动区域存在人或物体,plc控制器控制执行单元进行输出响应,以控制闸机门翼的开关,从而减少发生闸机门翼夹人事故,进而达到了提高通道闸机安全性的效果;2. 通过设置反向检测单元,反向检测单元包括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分别固设于通道闸机的进口处与出口处,当通行人员a由闸机进口处进入通道闸机再由闸机出口处出来时,方向检测信号的值为“10”,当通行人员由闸机出口处进入通道闸机再由闸机进口处出来时,方向检测信号为“01”,plc控制器通过判断当前方向检测信号值判断通行人员是否为反方向进行入通道闸机,若检测到当前方向检测信号为“01”,则输出报警执行信号,并将报警执行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收到信号后,进行报警响应,
以告诫当前通行人员请勿方向通过,达到了通道闸机通行通畅的效果;3. 通过设置保护软套装置,保护软套的材质为聚氨酯(pu)发泡软性材料,在人员触碰到闸机门翼时,人员肢体与闸机门翼发生触碰,易使得人员肢体受伤,保护软套的设置不仅有助于保护人员肢体受到伤害,同时还有助于降低闸机门翼表面的磨损,从而达到了保护人员肢体、闸机门翼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旨在展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的活动区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的安全防夹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的供电线路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闸机座;2、闸机门翼;3、闸机腔室;4、闸机孔;5、安全防夹模块;6、供电单元;61、桥式整流电路;7、第一检测单元;8、第二检测单元;9、plc控制器;10、执行单元;11、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2、驱动电机;13、转动轴;14、保护软套;15、反向检测单元;16、报警单元;17、散热孔;18、防尘网;19、第二红外线传感器、20、电流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参照图1和图3,包括两闸机座1以及闸机门翼2,闸机座1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闸机腔室3,两闸机座1相对一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与闸机腔室3相连通的闸机孔4,闸机门翼2适配滑动连接在闸机孔4处,闸机门翼2表面固设有保护软套14,保护软套14的材质为聚氨酯(pu)发泡软性材料,在人员触碰到闸机门翼2时,人员肢体与闸机门翼2发生触碰,易使得人员肢体受伤,保护软套14的设置不仅有助于保护人员肢体受到伤害,同时还有助于降低闸机门翼2表面的磨损,从而达到了保护人员肢体、闸机门翼2的效果。
30.参照图4和图5,闸机座1内还设置有安全防夹模块5,安全防夹模块5具体包括:供电单元6、第一检测单元7、第二检测单元8、反向检测单元15、plc控制器9、报警单元16以及执行单元10,其中,供电单元6包括桥式整流电路61和变压器,变压器t的一次侧线圈连接于市电,变压器t的二次侧线圈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61的交流输入端,变压器t将市电降压后在通过桥式整流电路6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输出,以为第一检测单元7、第二检测单元8、plc控制器9以及执行单元10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供电。在对通行人员进行防夹保护时,首先通过第一检测单元7检测闸机门翼2的活动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或物体,接着检测两闸机门翼2之间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检测信号以及红外检测信号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到plc控制器9,然后plc控制器9对传过来的压力检测信号与预设的安全压力值进行比较,当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安全压力值和/或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或物体时,表明当前两闸机门翼2之间存在人或物体或闸机门翼2的活动区域存在人或物体,plc控制器9控制执行单
元10进行输出响应,以控制闸机门翼2的开关,从而减少发生闸机门翼2夹人事故,进而达到了提高通道闸机安全性的效果。
31.参照图2和图5,第一检测单元7包括用于检测两闸机门翼2的活动区域是否有人或物体的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第一红外传感器分别固设于闸机座1靠近闸机门翼2两侧,且四个第一红外传感器呈矩形分布,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的供电端与桥式整流电路61的输出端连接,并输出红外检测信号。四个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围成活动区域,当检测到活动区域有人或物体,则输出红外检测信号,闸机门翼2自动停止动作,直至人或物体离开防夹区域后,闸机门翼2才继续关闭,从而达到了保护人或物体的效果。
32.参照图4和图5,第二检测单元8包括用于检测两闸机门翼2之间挤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供电端与桥式整流电路61的输出端连接,并输出压力检测信号。当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发生故障时,人或者物体被闸机门翼2夹住,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当前压力值大于安全压力值,闸机门翼2自动停止关闭动作,同时启动开启动,直至人或者物体离开闸机门翼2之间,从而达到了双重保护的效果。
33.参照图4和图5,plc控制器9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61的输出端,plc控制器9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的输出端以及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收红外检测信号以及压力检测信号,当压力检测信号大于预设的安全压力值和/或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检测到人或物体时,plc控制器9输出执行信号。在对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与压力传感器传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时,plc控制器9对两闸机门翼2之间的安全压力值进行预设,plc控制器9根据接收的压力检测信号与安全压力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到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安全压力值和/或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检测到人或物体时,向执行单元10输出执行信号,以控制闸机门翼2开启,减少发生人被夹伤的情况。
34.参照图2和图4,反向检测单元15包括用于检测闸机座1出口处与进口处的通行人员的通行顺序的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9,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9分别固设于闸机座1的进口处以及出口处,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9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plc控制器9,从而将检测到方向检测信号通过输出端口发送至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接收到方向检测信号,并将方向检测信号与预设的人员检测顺序进行比对,输出报警执行信号。例如:若通行人员a由闸机进口处进入通道闸机再由闸机出口处出来,方向检测信号的值为“10”,则表示当前通行人员a通信方向正确,若通行人员由闸机出口处进入通道闸机再由闸机进口处出来,方向检测信号为“01”,则表示通行人员b通信方向有误,预先在plc控制器9内设置人员检测顺序“10”,判断当前方向检测信号值是否为“10”,若检测到当前方向检测信号为“01”,则输出报警执行信号。
35.参照图2和图4,安全防夹模块5还包括强电流检测单元20,其中,强电流检测单元20包括用于检测电流大小的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61的输出端,电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plc控制器9,从而将检测到电流检测信号通过输出端口发送至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接收到电流检测信号,并将电流检测信号与预设电流强度进行比对,若当前电流检测信号大于预设电流强度时,向执行单元10输出执行信号,以控制闸机门翼2开启。在行人在通过闸机过程中,若出现逆行或者尾随的情况,且逆行人员或尾随人员刚好闯入到活动区域内,刚好没有被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1红外识别到,这个时门翼关闭,当夹到人时,门翼遇阻产生反弹的力,驱动电机12遇阻电流变强,电流传感器检
测到当前电流值强度大于预设电流强度时,闸机门翼2自动停止关闭动作,同时启动开启动,直至人或者物体离开闸机门翼2之间,从而在第一检测单元7与第二检测单元8出现检测故障时,电流检测单元20通过电流强度大小判断门翼之间是否有阻碍物,达到了提高系统容错率的效果。
36.参照图4,报警单元16包括蜂鸣器,蜂鸣器的供电端连接于电源vcc,蜂鸣器的输入端连接于plc控制器9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报警执行信号,并对响应于报警执行信号进行声音报警输出,以告诫当前通行人员请勿反向通过,达到了通道闸机通行通畅的效果。
37.参照图3和图4,执行单元10包括驱动电机12以及转动轴13,驱动电机12固设于闸机腔室3内且位于闸机门翼2竖直一侧,转动轴13沿水平方向与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13远离驱动电机12一端与闸机门翼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2的供电端连接于电源vcc,驱动电机12的控制端连接于plc控制器9,并相应于执行信号。在驱动电机12接收到执行信号后,驱动电机12控制转动轴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闸机门翼2向靠近闸机座1方向转动,闸机门翼2从闸机孔4处滑入闸机腔室3内,进而达到了控制闸机门翼2开启的效果。
38.参照图1,两闸机座1相对一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多个与闸机腔室3连通的散热孔17,且多个散热孔17处固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防尘网18。在驱动电机12使用时,驱动电机12内的用电线路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散热孔17的设置有助于热量散发,达到了对驱动电机12进行散热的效果,同时防尘网18的设置有助于对外界的灰尘进行阻拦,减少灰尘进入到闸机腔室3的情况发生,从而达到了维护闸机腔室3整洁的效果。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通道闸机的智能防夹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对通行人员进行防夹保护时,首先通过第一检测单元7检测闸机门翼2的活动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或物体,接着检测两闸机门翼2之间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检测信号以及红外检测信号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到plc控制器9,然后plc控制器9对传过来的压力检测信号与预设的安全压力值进行比较,当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安全压力值和/或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或物体时,表明当前两闸机门翼2之间存在人或物体或闸机门翼2的活动区域存在人或物体,plc控制器9控制执行单元10进行输出响应,以控制闸机门翼2的开关,从而减少发生闸机门翼2夹人事故,进而达到了提高通道闸机安全性的效果。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