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33201发布日期:2022-05-07 13:1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与流程
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dc-dc充电机主电路模型建立方法,具体为一种三电平双向 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2.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试验为控制单元试验提供了便利,缩短了调试周期,降低了试验成本。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主电路的数学建模。为了最大程度的验证控制单元的功能和性能,需搭建精度较高的主电路数学模型。
3.目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主电路通常采用matlab仿真软件的simpowersystems模块库中的自带的元器件和开关模块搭建而成。由于matlab 仿真软件的simpowersystems模块库中的自带的igbt/diode为电气模型,考虑了寄生参数,模型较复杂,所以通常用作离线仿真。在实时在线仿真中,如果用 simpowersystemss模块库中的元器件模块搭建主电路,由于模型复杂计算量大,仿真步长不高。如果要提高仿真精度,就要将模型编译后下载到fpga板卡,而 simpowersystems模块库不能实现编译下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主电路建模方法,模型简单、计算量小,且能编译下载到fpga板卡供实时仿真用,以解决simpowersystems模块库搭建的主电路模型复杂、无法下载的问题。
5.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将三电平dc-dc双向充电机主电路分不同部分分块建模,各部分分别建模后再组合起来。
6.上述的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三电平dc-dc双向充电机主电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双向dc-dc部分,第二部分为输入侧部分,第三部分为输出滤波部分,第四部分为输出侧部分。
7.上述的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
8.对于双向dc-dc部分,建模过程为:首先根据充电还是放电工况进行判断,如果是充电工况,则根据g1和g4脉冲开关状态得出输入侧电流i1、i2和桥臂电压 u
ab
关于输入电流i
dc
和输入侧上下电容电压u1、u2的表达式,g1和g4脉冲开关状态为00、10、01、11时,i1为i
dc
、i
dc-i
l
、i
dc
、i
dc-i
l
,i2为i
dc
、i
dc
、i
dc-i
l
、 i
dc-i
l
;u
ab
为uo/0、u1、u2、u1+u2,u
ab
在脉冲开关状态为00时,若i
l
≤0, u
ab
为uo,若i
l
〉0,u
ab
为0;如果是放电工况,根据g1和g4脉冲开关状态得出输入侧电流i1、i2和桥臂电压u
ab
关于输入电流i
dc
和输入侧上下电容电压u1、 u2的表达式,在放电工况下,g1和g4脉冲开关状态为00、10、01、11时,i1为 i
dc-i
l
、i
dc
、i
dc-i
l
、i
dc
,i2为i
dc-i
l
、i
dc-i
l
、i
dc
、i
dc
,u
ab
为uo/u
dc
、u2、u1、 0,u
ab
在脉冲开关状态为00时,若i
l
≤0,u
ab
为uo,若i
l
〉0,u
ab
为u
dc
;该部分中吸收电容部分模型为:其中c1、 c2输入侧两个吸收电容,i1、i2为输入侧电流,r1、r2为均压慢放电阻,u1、u2为输入侧上下两个
吸收电容电压;
9.输入侧部分,建模过程为:对于线路电阻r
line
,有 u
dc-(u1+u2)=r
line
·idc
,充电工况时,u
dc
为输入量;放电工况时在直流侧带负载电阻r
load
,则u
dc
=r
load

(-i
dc
);
10.输出滤波部分,模型为:l1、 l2为滤波电感,u0为中间电压,i
l
为电感电流,r为慢放电阻;
11.输出侧部分,模型为:其中, i
battery
为充电电流,u
battery
为充电电压,r
battery
为电池电阻;当预充电接触器ak和主接触器k的状态为00、10、01、11时,其值为0、触器k的状态为00、10、01、11时,其值为0、chr为预充电电阻。
12.上述的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各部分模型组合后封装为一个模块,连接不同的输入、输出模块,具有通用性。
13.上述的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主电路模型在充电、放电工况脉冲占空比全范围适用,具有通用性。
14.上述的一种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主电路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的xilinx模块库中的元器件和开关模块搭建。本主电路模型可编译,可下载,可应用于在线仿真,配合控制器进行半实物联调。
15.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半实物联调的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建模方法,采用了分块建模的方式,实现了充电机主电路数学模型的搭建,提供了半实物测试的主电路模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三电平dc-dc双向充电机主电路拓扑图。
17.图2为双向dc-dc部分电路图。
18.图3为模式判断示意图。
19.图4为充电工况下的模型图。
20.图5为放电工况下的模型图。
21.图6为充、放电模式选择模型图。
22.图7为输入侧部分电路图,其中a代表buck充电工况,b代表boost放电工况。
23.图8为输入侧模型示意图。
24.图9为为输入侧模型中积分器模型示意图。
25.图10为输出滤波部分示意图。
26.图11为输出滤波模型示意图。
27.图12为输出侧充电部分电路图。
28.图13为输出侧充电部分模型图。
29.图14为三电平dc-dc双向充电机主电路数学模型图。
30.图15为充电工况d=0.4时仿真波形。
31.图16为充电工况d=0.6时仿真波形。
32.图17为放电工况d=0.4时仿真波形。
33.图18为放电工况d=0.6时仿真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34.三电平dc-dc双向充电机主电路拓扑如图1所示,输入侧由两个吸收电容c1、 c2和均压慢放电阻r1、r2组成,经过四个开关管s1□
s4,到滤波电感l1、l2和滤波电容c以及慢放电阻r到输出侧,再通过预充电回路与电池连接起来。其中, ak为预充电接触器,chr为预充电电阻,k为主接触器。本发明仅对虚线框内部分分块建模,分为四部分分别建模。
35.第一部分为双向dc-dc部分,如图2所示,首先根据充电还是放电工况进行判断,如果是充电工况,则根据g1和g4脉冲开关状态得出输入侧i1、i2和桥臂电压u
ab
关于输入电流i
dc
和输入侧上下电容电压u1、u2的表达式,如表1;如果是放电工况,根据g1和g4脉冲开关状态得出输入侧i1、i2和桥臂电压u
ab
关于输入电流i
dc
和输入侧上下电容电压u1、u2的表达式,如表2;表中,i
l
为电感电流。
36.表1充电工况
[0037][0038]
表2放电工况
[0039]
[0040][0041]
对于电容c1和电阻r1[0042][0043]
同样对于电容c2和电阻r2[0044][0045]
三电平双向dc-dc部分通过根据工况不同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逻辑简单,数学关系清晰,占用资源少;充电工况根据脉冲的高低归纳出g1+2g4有且只有四种情况,以此作为i1、i2和u
ab
的判断条件,每种情况都有唯一解;放电工况根据脉冲的高低归纳出g2+2g3有且只有四种情况,以此作为i1、i2和u
ab
的判断条件,每种情况都有唯一解。
[0046]
第二部分为输入侧,充电时模型输入u
dc
,放电时直流侧带负载电阻r
load
,如图7。
[0047]
对于线路电阻r
line
,有u
dc-(u1+u2)=r
line
·idc

[0048]
充电工况时,u
dc
为输入量;放电工况时在直流侧带负载电阻r
load
,则 u
dc
=r
load

(-i
dc
)。
[0049]
第三部分为输出滤波部分,如图10所示,对于输出滤波电容和电感,有其中u0为中间电压,i
l
为电感电流。
[0050]
第四部分为输出侧部分,如图12所示,对于输出侧,有其中,r
line
为线路电阻,i
battery
为充电电流, u
battery
为充电电压,r
battery
为电池电阻,根据ak和k的状态,有所不同,如表3所示。
[0051]
表3值
[0052][0053]
将以上四部分组合起来,即为整个三电平双向dc-dc充电机主电路数学模型。
[0054]
具体实施实例
[0055]
搭建上述三电平dc-dc双向充电机主电路数学模型后,设置参数为:线路电阻r
line
=0.01ω;输入侧电容c1=c2=1.85mh;电阻r1=r2=30kω;滤波电感 l1=l2=1.5mh;滤波电容c=1mf;慢放电阻r=30kω;预充电电阻chr=22ω;仿真步长ts=1us。然后分别进行充电、放电工况下脉冲占空比d≤0.5和d》0.5共四种工况下的仿真验证。
[0056]
1)充电工况,脉冲占空比d=0.4
[0057]
输入端接三相不控整流电源,线电压幅值1500v,频率50hz。
[0058]
输出端接电阻,阻值4.6ω。
[0059]
其仿真波形如图15所示。
[0060]
2)充电工况,脉冲占空比d=0.6,其仿真波形如图16所示。
[0061]
3)放电工况,脉冲占空比d=0.4
[0062]
输出端接直流电源1020v,内阻0.01ω。
[0063]
输入端接负载电阻rload=5ω。
[0064]
其仿真波形如图17所示。
[0065]
4)放电工况,脉冲占空比d=0.6
[0066]
其仿真波形如图18所示。
[0067]
三电平dc-dc双向充电机主电路建模,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8]
1)采用分块建模的方式,将主电路拆分为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分别建模后再连接起来,降低了建模难度;
[0069]
2)各部分模型的逻辑清晰,结构简单,容易验证;
[0070]
3)三电平双向dc-dc部分的开关管采用逻辑建模,模型简单,占用资源较少;
[0071]
4)本模型可封装为一个模块,连接不同的输入、输出模块,具有通用性;
[0072]
5)模型可编译下载到fpga板卡,可配合控制器进行实时仿真验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