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9417发布日期:2022-03-19 22: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天线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主控制器、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为主控制器提供电源;所述天线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与外部设备数据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并将其通过所述天线辐射出去,或者,用于将通过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外部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与所述上壳体匹配安装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pcb板的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有电源指示灯模块、通信指示灯模块、故障指示灯模块、输入指示灯模块和输出指示灯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指示灯模块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指示灯模块、故障指示灯模块、输入指示灯模块、输出指示灯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3和电阻r45;其中,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通过电阻r45接入电源模块、负极接地;所述通信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4和电阻r46;其中,发光二极管d24的负极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正极通过电阻r46接入33v电源;所述故障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5和电阻r47;其中,发光二极管d25的负极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正极通过电阻r47接入33v电源;所述输出指示灯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7和电阻r49;其中,发光二极管d27的负极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正极通过电阻r49接入33v电源;所述输入指示灯该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26和电阻r48;其中,发光二极管d26的负极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正极通过电阻r48接入33v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包括芯片m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7、开关sw1、二极管d5和插接头j1;芯片m2的端口8通过电容c15接地,端口32接地,端口31与插接头j1的端口3电性连接,端口10外接33v电源,端口9接地,端口29及端口27接地,端口28通过电容c14与天线电性连接;电容c16的一端接入芯片m2的端口28与电容c14之间、另一端接地;电容c20的一端接入电容c14与天线之间、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5的一端接入电容c14与天线之间、另一端接地,并且二极管d5与电容c20形成并联电路;天线的接地端接地;芯片m2的端口10还通过由电容c17、电容c18和电容c19组成的滤波电路接地;芯片m2的端口11接地,端口19与开关sw1电性连接;开关sw1的一端通过电阻r17接入vcc33,另一端接地;芯片m2的端口19还通过电容c13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插接头j2、电阻r18和电阻r19;其中,插接头j2的端口1通过电阻r18与芯片m2的端口5电性连接、端口1海通沟电阻r19与芯片m2的端口6电性连接;插接头j2的端口4与芯片m2的端
口5电性连接、端口3与芯片m2的端口6电性连接;插接头j2的端口2接地、端口1还接入33v电源;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的插接头j2与外部设备数据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或者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数据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的插接头j2传输给外部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有输入检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vdc检测模块和短路及断路检测模块;其中,输入检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vdc检测模块和短路及断路检测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二极管d14、芯片u5和芯片u6;其中,芯片m2的端口46与芯片u6的端口1电性连接,芯片u6的端口2接地;芯片u6的端口3通过电阻r27接入33v电源、端口1通过电阻r28接入24vg;电阻r30的一端与芯片u5的端口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5的端口4电性连接;电阻r29的一端与芯片u5的端口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端in电性连接;电容c24的一端接入芯片u5的端口3与电阻r29之间、另一端接地;电容c25的一端接入电阻r29与输入端in之间、另一端接地;输入端in与测试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向输入检测模块发送数据信号,以实现输入功能测试;芯片u5的端口4通过电容c26接地,端口4通过电阻r32接地,端口4通过二极管d14与芯片u6的端口3接地;芯片u6的端口3通过电阻r33接地,端口4接地,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5电性连接,端口2接地;电阻r31的一端接vcc33、另一端接入芯片m2的端口45与芯片u6的端口1之间;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包括电容c2、电阻r22、电阻r23和芯片u10;其中,芯片u10的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1电性连接,端口2接地,端口3通过电阻r22接入b+端,端口4接地;电容c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芯片u10的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1之间;电阻r23的一端接入vcc33、另一端与芯片u10的端口1电性连接;所述短路及断路检测模块包括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芯片u7、芯片u8和二极管d20;其中,芯片u7的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4电性连接、端口2接地,端口3通过电阻r39接入24vvg,端口4接入vo端;其中,vo端与外部检测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向短路及断路检测模块输入信号,以实现断路或短路测试;电阻r41的一端接入vcc33、另一端接入芯片m2的端口44与芯片u7的端口1之间;电容c2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芯片m2的端口44与电阻r41之间;电阻r40的一端与芯片u7的端口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7的端口4电性连接;电容c30的一端接入芯片u7的端口3与电阻r39之间、另一端与芯片u7的端口4电性连接;二极管d20的一端与电容c30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8的端口3电性连接;电容c32的一端与芯片u8的端口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8的端口4电性连接;电阻r43的一端与芯片u8的端口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8的端口4电性连接;电阻r42的一端与芯片u8的端口3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入24vg;芯片u8的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0电性连接,端口2接地;电容c3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
接入芯片u8的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0之间;电阻r44的一端接入33v电源、另一端接入电容c31与芯片u8的端口1;所述vdc检测模块包括电容c1、电阻r20、电阻r21和芯片u9;其中,芯片u9的端口1与芯片m2的端口47电性连接,端口2接地,端口4接地,端口3通过电阻r20接入24v+;电阻r21的一端接入33v电源、另一端与芯片u9的端口1电性连接;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芯片m1的端口47与芯片u9的端口1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检测及充电模块、33v电源模块、24v电源模块、5v电源模块和电池;其中,33v电源模块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用于当外部电源存在时,将外部电源转换为33v电源;所述24v电源模块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用于当外部电源存在时,将外部电源转换为24vg,或当外部电源不存在时,将电池的电源转换为24vg;所述5v电源模块与24v电源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外部电源存在时,将系统内部产生的24v电源转换为5v电源;所述电源检测及充电模块,用于在外部电源存在时,为电池充电,或,用于当外部电源不存在时,向外输出5v电源、33v电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检测及充电模块包括芯片u2、发光二极管d4、三极管q1、三极管q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4和电容c9;其中,芯片u2的端口6输出5v电源,端口5接地,端口4通过电阻r8接地,端口1通过电阻r4接地,端口3通过发光二极管d4,电阻r10输出33v电源,端口与三极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源极与电池电性连接,栅极通过电阻r9与三极管q3的漏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3的源极接地、三极管q3的栅极均通过电阻r12及电阻r14接地;三极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11接入电阻r12与电阻r14之间;电容c9的一端接入电阻r14与电阻r12之间、另一端与电池的电源端电性连接;芯片u2的端口2接入外部电源vchg;所述33v电源模块包括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阻r15、电阻r16和芯片u3;其中,芯片u3的端口1接入外部电源vchg,端口2接地,端口通过由电容c10及电容c11组成的滤波电路接地,端口4通过电阻r16接地,端口5输出33v电源,端口5还通过电阻r15与电阻r16电性连接,端口5还通过电容c12接地;所述24v电源模块包括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33、电容c34、电阻r5、芯片u4、二极管d9、二极管d10和二极管d8;其中,芯片u4的端口1通过电阻r5输出24v电源,端口2接地,端口5接入外部电源vcgh;电容c21、电容c22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均与芯片u4的端口5电性连接;芯片u4的端口4与变压器tr2的端口6电性连接、端口3通过电阻r13与变压器tr2的端口6电性连接;二极管d9的一端接入外部电源vchg、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10与变压器tr2的端口6电性连接;电容c13的一端与二极管d9的一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9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芯片u4的端口4还与变压器tr2的端口8电性连接;变压器tr2的端口1通过二极管d8输出24v电源,端口3接地;电容c33的一端与二极管d8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34的一端与二极管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一端接地、一端接入电阻r5与芯片u4的端口1之间;所述5v电源模块包括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芯片u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变压器tr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24;其中,芯片u1的端
口1通过电阻r1接入vcc24,端口2接地,端口5接入vcc24,端口3通过电阻r3与变压器tr1的端口3电性连接,端口4与变压器tr1的端口3电性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芯片u1的端口5电性连接、负极通过二极管d3与芯片u1的端口4电性连接;电容c8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变压器tr1的端口8电性连接、负极输出vcc5;变压器tr1的端口6接地;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的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均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性连接;电容r2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联网型输入输出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天线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主控制器、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为主控制器提供电源;所述天线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与外部设备数据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发射信号并将其通过所述天线辐射出去,或者,用于将通过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外部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设备的数据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便携式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叶恭良 蔡金 姜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巨感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2/3/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