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2253发布日期:2022-05-26 04:4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十五度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因此我们需要用的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
3.现有的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安装机构较为固定,不易进行位置调节,从而降低安装效率,为此亟需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安装机构较为固定,不易进行位置调节,从而降低安装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后方安装有导轨,且导轨的内侧安装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外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轨的外壁安装有定位栓,所述调节块的一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安装有安装架。
6.所述壳体的外侧前方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外壁前方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侧安装有防尘网。
7.所述壳体的外侧下方安装有连接接头,且连接接头的内侧壁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设置有倒钩,所述连接接头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内侧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焊接有顶杆,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拉杆,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安装有防撞块。
8.优选的,所述导轨与调节块活动连接,且导轨的内侧尺寸与调节块的外侧尺寸相匹配。
9.优选的,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栓卡合连接,且定位栓贯穿并延伸至导轨的内侧。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架通过转轴与调节块旋转连接,且安装架以壳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1.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固定槽与壳体卡合连接,且控制面板的外侧为“凸”型结构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内侧与防尘网的外侧活动连接,且散热孔与防尘网为一一对应设置。
13.优选的,所述倒钩通过转动轴与连接接头旋转连接,且倒钩以连接接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导轨、调节块、定位孔、定位栓、转轴和安装架,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根据安装需求将调节块通过导轨进行上下滑动位置调节,调节完成后再将定位栓贯穿插入至导轨的内侧,与调节块外壁的定位孔进行固定,再将安装架通过转轴进行旋转位置调节,再将安装架与相邻固定件进行螺纹固定安装;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槽、控制面板、散热孔和防尘网,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检修时,将控制面板通过固定槽与壳体进行卡接拆装,再通过控制面板前方开设的散热孔,可以对壳体内部起到很好的通风散热效果,再通过安装在散热孔内部顶端的防尘网,避免了在通风散热时,灰尘对散热孔造成堵塞,影响散热效率;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接头、转动轴、倒钩、连接架、复位弹簧、顶杆和拉杆,在将相邻连接件插入连接接头内侧时,对倒钩进行挤压,使得倒钩与连接接头平行,再插入过后复位弹簧与顶杆对倒钩向内侧进行挤压锁紧,避免了出现连接接头与连接件之间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视结构剖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的零件连接结构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壳体;2、导轨;3、调节块;4、定位孔;5、定位栓;6、转轴;7、安装架;8、固定槽;9、控制面板;10、散热孔;11、防尘网;12、连接接头;13、转动轴;14、倒钩;15、连接架;16、复位弹簧;17、顶杆;18、拉杆;19、防撞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5.请参阅图1-4,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侧后方安装有导轨2,且导轨2的内侧安装有调节块3,导轨2与调节块3活动连接,且导轨2的内侧尺寸与调节块3的外侧尺寸相匹配,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根据安装需求将调节块3通过导轨2进行上下滑动位置调节,调节块3的外壁开设有定位孔4,导轨2的外壁安装有定位栓5,定位孔4与定位栓5卡合连接,且定位栓5贯穿并延伸至导轨2的内侧,调节完成后再将定位栓5贯穿插入至导轨2的内侧,与调节块3外壁的定位孔4进行固定,增加稳定性,调节块3的一端安装有转轴6,且转轴6的外壁安装有安装架7,安装架7通过转轴6与调节块3旋转连接,且安装架7以壳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再将安装架7通过转轴6进行旋转位置调节,再将安装架7与相邻固定件进行螺纹固定安装,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26.请参阅图1-4,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壳体1的外侧前方开设有固定槽8,且固定槽8的内侧安装有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通过固定槽8与壳体1卡合连接,且控制面板9的外侧为“凸”型结构设置,将控制面板9通过固定槽8与壳体1进行卡接拆装,控制面
板9的外壁前方开设有散热孔10,且散热孔10的内侧安装有防尘网11,散热孔10的内侧与防尘网11的外侧活动连接,且散热孔10与防尘网11为一一对应设置,再通过控制面板9前方开设的散热孔10,可以对壳体1内部起到很好的通风散热效果,再通过安装在散热孔10内部顶端的防尘网11,避免了在通风散热时,灰尘对散热孔10造成堵塞,影响散热效率。
27.请参阅图1-4,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分体控制设备,壳体1的外侧下方安装有连接接头12,且连接接头12的内侧壁安装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外壁设置有倒钩14,倒钩14通过转动轴13与连接接头12旋转连接,且倒钩14以连接接头1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的,连接接头12、转动轴13、倒钩14、连接架15、复位弹簧16、顶杆17和拉杆18,在将相邻连接件插入连接接头12内侧时,对倒钩14进行挤压,使得倒钩14与连接接头12平行,再插入过后复位弹簧16与顶杆17对倒钩14向内侧进行挤压锁紧,避免了出现连接接头12与连接件之间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连接接头12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架15,且连接架15的内侧安装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一端焊接有顶杆17,且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焊接有拉杆18,壳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防撞块19。
28.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我们将该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再通过设置的,导轨2、调节块3、定位孔4、定位栓5、转轴6和安装架7,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安装时,根据安装需求将调节块3通过导轨2进行上下滑动位置调节,调节完成后再将定位栓5贯穿插入至导轨2的内侧,与调节块3外壁的定位孔4进行固定,再将安装架7通过转轴6进行旋转位置调节,再将安装架7与相邻固定件进行螺纹固定安装,其次再通过控制面板9前方开设的散热孔10,可以对壳体1内部起到很好的通风散热效果,再通过安装在散热孔10内部顶端的防尘网11,避免了在通风散热时,灰尘对散热孔10造成堵塞,影响散热效率,最后再通过设置的,连接接头12、转动轴13、倒钩14、连接架15、复位弹簧16、顶杆17和拉杆18,在将相邻连接件插入连接接头12内侧时,对倒钩14进行挤压,使得倒钩14与连接接头12平行,再插入过后复位弹簧16与顶杆17对倒钩14向内侧进行挤压锁紧,避免了出现连接接头12与连接件之间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这样就完成了装置的使用过程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9.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