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40290发布日期:2023-12-13 20:4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智能家居(smart home)是在物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例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小家电控制、安防系统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

2、为了让智能设备能够在相应的条件下更快捷地执行预定的操作,通常构建若干个智能控制场景。智能控制场景被定义为由某个触发条件触发的一系列预定义的针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操作。智能控制场景需要多个智能设备之间的相互联动,例如,通过设置特定的场景,用户可以向智能音箱发出语音指令,通过智能音箱来控制电视、台灯或者窗帘等智能设备的打开或者关闭。

3、随着智能家居的不断发展,用户家里的智能设备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些智能设备很可能来自于支持不同协议的生产厂商。由于各主力厂商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接入协议和服务平台来管理自己的智能设备,而现有的智能设备不具备跨平台能力,因此,只有支持同一协议的厂商的服务平台下的智能设备才能够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而不同协议的厂商的服务平台下的智能设备无法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以上原因对智能控制场景的构建造成了阻碍,不利于用户方便快捷的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导致用户的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不同服务平台下的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方便了用户对智能控制场景的构建,有利于用户方便快捷的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能够简化用户操作,并提升用户体验。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家居控制器判断预设的智能控制场景的触发条件是否被满足;当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时,所述家居控制器控制第一音箱播报供第二音箱拾取的第一语音指令,以通过语音控制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执行第一预设操作;其中,所述家居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音箱属于第一服务平台,所述第二音箱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属于第二服务平台,所述第一服务平台与所述第二服务平台不同。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使用两个智能音箱作为连通两个服务平台之间传输指令的桥梁。由于家居控制器与第一智能设备属于不同的服务平台,无法对其直接进行控制,本技术通过控制同一平台下的第一音箱向第一智能设备所在平台下的第二音箱播报语音指令,使得控制指令可以被跨平台传输至第一智能设备。进而使得家居控制器能够对属于另一平台的第一智能设备进行语音控制,即能够间接控制第一智能设备执行第一预设操作,由此实现了不同服务平台的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动作关联)。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能够使不同协议下的智能设备能够协同运行,解决了不同服务平台的协议层未开放合作的难题,解决当前终端智能设备多平台互不兼容的问题。用户通过该控制方法能够将不同平台下的智能设备应用于同一场景中,方便了用户对智能控制场景的构建,有利于用户方便快捷的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由此能够简化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5、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智能设备可以是任意的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电灯、智能门锁、智能窗、智能窗帘、智能摄像头、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插座、智能风扇、智能空调、智能电饭锅、智能冰箱、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晾衣机、报警器、空气加湿器、洗衣机、干衣机、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智能电视(智慧屏)、投影仪等任意智能家居设备。

6、根据第一智能设备的不同,执行的第一预设操作也不相同,例如,这里的第一预设操作可以是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智能设备(的某一功能)、调节第一智能设备的某个运行参数或者工作模式等等。

7、例如,对第一智能设备执行第一预设操作,可以是打开或者关闭智能电视、摄像头、扫地机器人、智能窗帘、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插座、智能风扇、智能电灯(台灯)、空气加湿器等。

8、再例如,对第一智能设备执行第一预设操作,可以是调节空调的温度、调节摄像头的工作模式、调节扫地机器人的清扫区域、调节智能电视的音量、调整智能电灯进入护眼(柔性光)模式等。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家居控制器判断预设的智能控制场景的触发条件是否被满足,包括:所述家居控制器根据用户的第二语音指令确定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所述第二语音指令指示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执行所述第一预设操作。

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二语音指令直接指示对第一智能设备执行第一预设操作。此时家居控制器获取到用户的第二语音指令时,将判断是否满足预设场景的触发条件。例如可以对该第二语音指令的语义进行解析,判断客户的意图是否是“对第一智能设备执行该第一预设操作”。或者也可以将该第二语音指令与预设的语音指令进行匹配(语义匹配或者相似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触发该智能控制场景。

11、对于用户而言,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服务平台的语音拾取设备(例如移动终端或者智能音箱)来输入第二语音指令以触发该智能控制场景,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第一服务平台的语音拾取设备实现对不属于第一服务平台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语音控制。此外,在常规情况下,用户通常还可以通过该语音拾取设备来对本平台(即第一服务平台)的各个智能设备进行语音控制。由此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同一个语音拾取设备来实现对属于不同的多个服务平台的智能设备的语音控制,该语音拾取设备可以作为家庭中多个品牌设备的语音交互的统一入口,简化了对智能家居的控制,方便用户的使用。本技术实施例可以通过预设场景指令集,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打通不同协议的生态设备之间的协同运行,解决了不同平台的协议层未开放合作的难题。

12、可选地,该语音拾取设备可以是与家居控制器通信连接并且具有语音拾取功能的任意智能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音箱等。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家居控制器控制第一音箱播报供第二音箱拾取的第一语音指令,包括:所述家居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音箱播报所述第二音箱的唤醒词;在预设时长之后,所述家居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音箱播报所述第一语音指令。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时,所述家居控制器控制第二智能设备执行第二预设操作,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属于所述第一服务平台。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语音指令通过第三音箱拾取,所述第三音箱属于所述第一服务平台。

16、此时,第三音箱可以作为多个品牌设备的语音控制指令的统一入口,而第一音箱和第二音箱可以作为连通两个服务平台之间信令传输的桥梁。第三音箱可以设置于用户经常活动的地方,例如设置于客厅中。而第一音箱和第二音箱可以设置于用户不经常活动的房间,防止第一音箱播报的第一语音指令对用户造成噪音干扰。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控制场景为点击式场景、条件场景或者定时场景。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家居控制器为所述第一服务平台的云平台服务器。

1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预设的智能控制场景的触发条件是否被满足;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时,控制第一音箱播报供第二音箱拾取的第一语音指令,以通过语音控制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执行第一预设操作;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音箱属于第一服务平台,所述第二音箱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属于第二服务平台,所述第一服务平台与所述第二服务平台不同。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用户的第二语音指令确定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所述第二语音指令指示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执行所述第一预设操作。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音箱播报所述第二音箱的唤醒词;在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第一音箱播报所述第一语音指令。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触发条件被满足时,控制第二智能设备执行第二预设操作,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属于所述第一服务平台。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语音指令通过第三音箱拾取,所述第三音箱属于所述第一服务平台。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控制场景为点击式场景、条件场景或者定时场景。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为所述第一服务平台的云平台服务器。

26、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27、可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该存储器。

28、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实现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29、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30、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3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处理器单独封装,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32、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二、三方面提供的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第四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五方面提供的芯片系统、第六方面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