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72564发布日期:2023-03-15 08:5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用电量及居民用电量激增。电厂运行时,需要对电厂所使用的锅炉回转空气预热器进行吹灰,以防止空气预热器堵塞出现停机现象。目前通常采用固定频次吹灰的方式实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利用折算压差法对空气预热器烟气侧进出口压力差进行补算,技术人员根据空气预热器烟气侧进出口压力差对吹灰频次进行调整。
3.但是固定频次吹灰的方式难以对吹灰频次进行调整,存在吹灰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及装置,可以对吹灰频次进行调整,提高吹灰效果。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获取空气预热器的历史数据和测量数据;
8.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
9.获取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喷氨余量值;
10.将所述目标反馈量和所述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得到所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吹灰置信度;
11.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
1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包括:
13.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基准值;
14.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测量值;
15.基于所述目标基准值和所述目标测量值确定目标反馈量。
1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烟气侧测量流量值、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所述目标测量值包括烟气侧测量压差、一次风侧测量压差、二次风侧测量压差、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以及烟气侧测量换热量,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测量值,包括:
17.根据所述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烟气侧
测量压差;
18.根据所述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压差;
19.根据所述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压差;
20.根据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所述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确定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21.根据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所述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确定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22.根据所述烟气侧测量流量值、所述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所述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确定所述烟气侧测量换热量。
2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烟气侧基准压差、一次风侧基准压差、二次风侧基准压差、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以及烟气侧基准换热量,所述目标反馈量包括第一反馈量、第二反馈量、第三反馈量、第四反馈量、第五反馈量以及第六反馈量,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准值和所述目标测量值确定目标反馈量,包括:
24.基于所述烟气侧测量压差和所述烟气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一反馈量;
25.基于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压差和所述一次风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二反馈量;
26.基于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压差和所述二次风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三反馈量;
27.基于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四反馈量;
28.基于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五反馈量;
29.基于所述烟气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烟气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六反馈量。
3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包括:
31.若所述吹灰置信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吹灰频次为高频次;
32.若所述吹灰置信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吹灰频次为低频次;
33.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3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5.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气预热器的历史数据和测量数据;
36.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
37.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喷氨余量值;
38.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反馈量和所述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得到所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吹灰置信度;
39.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
4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41.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基准值;
42.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测量值;
43.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基准值和所述目标测量值确定目标反馈量。
4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
力值、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烟气侧测量流量值、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所述目标测量值包括烟气侧测量压差、一次风侧测量压差、二次风侧测量压差、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以及烟气侧测量换热量,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45.根据所述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烟气侧测量压差;
46.根据所述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压差;
47.根据所述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压差;
48.根据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所述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确定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49.根据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所述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确定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50.根据所述烟气侧测量流量值、所述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所述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确定所述烟气侧测量换热量。
5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烟气侧基准压差、一次风侧基准压差、二次风侧基准压差、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以及烟气侧基准换热量,所述目标反馈量包括第一反馈量、第二反馈量、第三反馈量、第四反馈量、第五反馈量以及第六反馈量,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52.基于所述烟气侧测量压差和所述烟气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一反馈量;
53.基于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压差和所述一次风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二反馈量;
54.基于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压差和所述二次风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三反馈量;
55.基于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四反馈量;
56.基于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五反馈量;
57.基于所述烟气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烟气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六反馈量。
5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59.若所述吹灰置信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吹灰频次为高频次;
60.若所述吹灰置信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吹灰频次为低频次;
61.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6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
63.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相连;
64.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
65.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
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
66.由此可见,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及装置,获取空气预热器的历史数据和测量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获取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喷氨余量值;将所述目标反馈量和所述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得到所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吹灰置信度;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如此,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测量数据以及喷氨余量值确定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利用调整后的吹灰频次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吹灰效果,预防空气预热器堵塞,进一步可以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6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组负荷与折算压差反映空气预热器污染状态的折线图;
7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7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2.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3.电厂运行时,需要对电厂所使用的锅炉回转空气预热器进行吹灰,以防止空气预热器堵塞出现停机现象。目前所采用的蒸汽吹灰的方式通常为固定频次吹灰,冷端的吹灰频次较高,热端的吹灰频次较低,热端吹灰有些时候完全不吹,有时候5~10天吹一次。常见的一种吹灰方式:电厂设定冷端的吹灰频次为4次/日,5次/日,6次/日三个频次。现有技术中可以利用折算压差法对空气预热器烟气侧进出口压力差进行补算,将烟气量和烟气温度考虑在内,根据空气预热器烟气侧进出口压力差对吹灰频次进行调整,但该方法难以确定烟气流量测点。也可以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中加入自动控制逻辑,在界面进行频次调整,但调整的依据比较模糊。也就是说,目前的方式一般为固定频次的吹灰,难以确定调整频次,存在吹灰效果差的问题。
74.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及装置,获取空气预热器的历史数据和测量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获取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喷氨余量值;将所述目标反馈量和所述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得到所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吹灰置信度;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
热器的吹灰频次。如此,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测量数据以及喷氨余量值确定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利用调整后的吹灰频次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吹灰效果,预防空气预热器堵塞,进一步可以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及装置进行说明。
7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也可以应用于系统,对此并不做限定。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s101-s105。
77.在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先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介绍产生积灰的过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布置在脱硝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催化剂层之后,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至进入锅炉的空气,加热后的空气送入炉膛,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通常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分为三个通道,流通的介质分别为一次风、二次风和烟气,从而实现利用烟气将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的目的。空气预热器的积灰过程比较复杂,既包含松散性积灰,也包含硫酸氢铵强粘结性积灰。scr脱硝系统投运后,由于参与反应的氨气存在逃逸,脱硝系统多喷入的氨气nh3与烟气中的三氧化硫so3反应生成硫酸氢铵,硫酸氢铵在200℃以下易形成液态,与烟气中的飞灰结合在空预器传热元件上形成板结,难以被吹灰器清除。空预器的吹灰以硫酸氢铵强粘结性积灰为主,通常采用蒸汽吹灰,而不采用适合清除松散性积灰的声波吹灰。
78.电厂常用固定频次吹灰的方式,由于无法知道空气预热器的污染状态,工作人员根据空气预热器烟气侧进出口压差进行判断,一旦差压超过一定数额,蒸汽吹灰已经无法清除积灰,只能采用其他方式,比如水冲洗等方式进行清洗。在利用折算压差法进行空气预热器污染状态监测时,受机组负荷影响,往往会面临难以确定烟气流量测点和调试困难的问题。参见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组负荷与折算压差反映空气预热器污染状态的折线图,其中,实线为折算压差,虚线为机组负荷。从图1中可知,稳定机组负荷下可以通过折算压差的变化反应空气预热器的污染状态,但是在负荷变化时,折算压差受机组负荷影响很大,几乎无法使用。
79.本技术实施例以测量数据和历史数据为基础,指导蒸汽吹灰器的动作,以提高吹灰效果。
80.s101:获取空气预热器的历史数据和测量数据。
8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采集投入使用时间不长的机器的历史数据,此时空气预热器的蓄热元件比较干净,污染程度低。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以时间间隔为1秒的频次采集数据。至少采集7天的历史数据,该历史数据为机组常用负荷段的历史数据,即50%的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负荷(boiler 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bmcr)至满负荷的历史数据。在获取历史数据之前,对机组负荷进行区间划分,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划分间隔,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例如300mw机组可分为150-180区间、180-210区间、210-240区间、240-270区间、270-300区间。获取的历史数据为每个负荷区间下对应的历史测量值,以该历史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目标基准值。该历史数据可以包括烟气侧历史进口压力值、烟气侧历史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历史进口压力值、一次风侧历史出口压力值、二次风侧历史进口压力值、二次风侧历史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历史流量值、一次风侧历史进口风温
值、一次风侧历史出口风温值、二次风侧历史流量值、二次风侧历史进口风温值、二次风侧历史出口风温值、烟气侧历史流量值、烟气侧历史进口烟温值以及烟气侧历史出口烟温值。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该历史数据,本技术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8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测量数据,也可以从数据库中实时读取所存入的数据,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测量数据的获取方式。
83.s102: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
8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包括: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基准值;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测量值;基于所述目标基准值和所述目标测量值确定目标反馈量。
8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烟气侧测量流量值、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所述目标测量值包括烟气侧测量压差、一次风侧测量压差、二次风侧测量压差、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以及烟气侧测量换热量,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测量值,包括:根据所述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烟气侧测量压差;根据所述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压差;根据所述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压差;根据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所述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确定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根据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所述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确定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根据所述烟气侧测量流量值、所述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所述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确定所述烟气侧测量换热量。
86.具体的,根据测量数据可以获取目标测量值,根据历史数据可以获取目标基准值。以目标测量值的获取为例进行说明。
87.1)烟气侧测量压差
8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果存在烟气侧压差测试点,则直接从烟气侧压差测试点上采集相应的烟气侧测量压差数据。
89.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计算烟气侧测量压差进行说明。烟气侧测量压差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0090][0091]
其中,为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为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从测量数据中提取任意一个负荷区间在不同时刻的烟气侧测量压差,然后对这一负荷区间不同时刻所有的烟气侧测量压差取平均得到这一负荷区间的烟气侧测量压差;以上述相同的方式计算不同负荷区间的烟气侧测量压差,将不同负荷区间的烟气侧测量压差的平均值作为空气预热器的烟气侧测量压差。
[0092]
2)一次风侧测量压差
[0093]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果存在一次风侧压差测试点,则直接从一次风侧压差测试点上采集相应的一次风侧测量压差数据。
[0094]
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计算一次风侧测量压差进行说明。一次风侧测量压差的计算公式如公式(2)所示。
[0095][0096]
其中,为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为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从测量数据中提取任意一个负荷区间在不同时刻的一次风侧测量压差,然后对这一负荷区间不同时刻所有的一次风侧测量压差取平均得到这一负荷区间的一次风侧测量压差;以上述相同的方式计算不同负荷区间的一次风侧测量压差,将不同负荷区间的一次风侧测量压差的平均值作为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侧测量压差。
[0097]
3)二次风侧测量压差
[0098]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果存在二次风侧压差测试点,则直接从二次风侧压差测试点上采集相应的二次风侧测量压差数据。
[0099]
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计算二次风侧测量压差进行说明。二次风侧测量压差的计算公式如公式(3)所示。
[0100][0101]
其中,为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为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从测量数据中提取任意一个负荷区间在不同时刻的二次风侧测量压差,然后对这一负荷区间不同时刻所有的二次风侧测量压差取平均得到这一负荷区间的二次风侧测量压差;以上述相同的方式计算不同负荷区间的二次风侧测量压差,将不同负荷区间的二次风侧测量压差的平均值作为空气预热器的二次风侧测量压差。
[0102]
4)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0103]
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计算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进行说明。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如公式(4)所示。
[0104][0105]
其中,c
air1
为一次风侧进出口平均温度下的定压空气比热容,单位为kj/kgk;为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单位为kg/s;为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为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从测量数据中提取任意一个负荷区间在不同时刻的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然后对这一负荷区间不同时刻所有的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取平均得到这一负荷区间的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以上述相同的方式计算不同负荷区间的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将不同负荷区间的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的平均值作为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0106]
5)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0107]
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二次风侧
测量出口风温值计算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进行说明。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如公式(5)所示。
[0108][0109]
其中,c
air2
为二次风侧进出口平均温度下的定压空气比热容,单位为kj/kgk;为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单位为kg/s;为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为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从测量数据中提取任意一个负荷区间在不同时刻的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然后对这一负荷区间不同时刻所有的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取平均得到这一负荷区间的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以上述相同的方式计算不同负荷区间的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将不同负荷区间的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的平均值作为空气预热器的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0110]
6)烟气侧测量换热量
[0111]
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烟气侧测量流量值、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计算烟气侧测量换热量进行说明。烟气侧测量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6)所示。
[0112][0113]
其中,为烟气侧测量流量值,单位为kg/s,为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为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从测量数据中提取任意一个负荷区间在不同时刻的烟气侧测量换热量,然后对这一负荷区间不同时刻所有的烟气侧测量换热量取平均得到这一负荷区间的烟气侧测量换热量;以上述相同的方式计算不同负荷区间的烟气侧测量换热量,将不同负荷区间的烟气侧测量换热量的平均值作为空气预热器的烟气侧测量换热量。
[0114]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烟气侧测量流量值、烟气侧进口烟气焓值以及烟气侧出口烟气焓值计算烟气侧测量换热量。其中,烟气焓值的计算是为公共算法,根据煤质低位发热量、过量空气系数、烟气温度、收到基灰分、收到基水分、收到基氢、收到基氮计算烟气焓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0115]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烟气侧基准压差、一次风侧基准压差、二次风侧基准压差、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以及烟气侧基准换热量,所述目标反馈量包括第一反馈量、第二反馈量、第三反馈量、第四反馈量、第五反馈量以及第六反馈量,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准值和所述目标测量值确定目标反馈量,包括:基于所述烟气侧测量压差和所述烟气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一反馈量;基于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压差和所述一次风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二反馈量;基于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压差和所述二次风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三反馈量;基于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四反馈量;基于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五反馈量;基于所述烟气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烟气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六反馈量。
[0116]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基准值的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根据测量数据确定目标测量值的具体过程。通过历史数据可知,烟气侧基准压差、
一次风侧基准压差、二次风侧基准压差随着机组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呈正比关系。
[0117]
第一反馈量为烟气侧压差偏差值,第一反馈量f_δp
gas
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7)所示。
[0118][0119]
其中,为烟气侧基准压差。
[0120]
第二反馈量为一次风侧压差偏差值,第三反馈量为二次风侧压差偏差值,第二反馈量f_δp
air1
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8)所示,第三反馈量f_δp
air2
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9)所示。
[0121][0122]
其中,为一次风侧基准压差。
[0123][0124]
其中,为二次风侧基准压差。
[0125]
第四反馈量为一次风侧换热量偏差值,第五反馈量为二次风侧换热量偏差值,第四反馈量f_δq
air1
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10)所示,第五反馈量f_δq
air2
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11)所示。
[0126][0127]
其中,为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
[0128][0129]
其中,为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
[0130]
第六反馈量为烟气侧换热量偏差值,第六反馈量f_δq
gas
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12)所示。
[0131][0132]
其中,为烟气侧基准换热量。
[0133]
s103:获取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喷氨余量值。
[0134]
喷氨余量值是指实际的喷氨量与理论需要的喷氨量之间的差值,理论需要的喷氨量可以根据scr进出口nox浓度值及烟气流量进行计算,实际的喷氨量有测点,虽然电厂也有氨逃逸测点,但是测点代表性很差,所以采用计算得到喷氨余量值,表征多喷入的氨气量。
[0135]
理论喷氨量n0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13)所示。
[0136][0137]
其中,d
nox_in
为折算6%o2后scr进口nox浓度,单位为mg/nm3;d
nox_out
为折算6%o2后scr出口nox浓度,单位为mg/nm3;f
gas
为烟气流量,单位为nm3/h;m
nh3
为nh3的摩尔质量,取17g/mol;m
no2
为no2的摩尔质量,取46/mol。
[0138]
喷氨余量值n
plus
的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14)所示。
[0139]nplus
=∑(n
nh3-n0)
ꢀꢀꢀꢀꢀꢀꢀꢀꢀꢀꢀꢀꢀꢀꢀꢀꢀꢀꢀꢀ
(14)
[0140]
其中,n
nh3
为实测喷氨量,单位为kg/h。
[0141]
s104:将所述目标反馈量和所述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得到所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吹灰置信度。
[0142]
将上述获得的第一反馈量、第二反馈量、第三反馈量、第四反馈量、第五反馈量、第六反馈量以及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将会得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特征参数,该特征参数为空气预热器的吹灰置信度。输出的特征参数的数值越大,则表明积灰越严重。
[0143]
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可以选择高斯函数,则获取的模糊子集为[不吹灰,可吹可不吹,吹灰]。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模糊推理和去模糊化方法为mamdani推理法,推理的输出结果是吹灰置信度bl,bl的论域范围[0,1]。利用阈值进行吹灰判断,预先设定一个阈值m(0《m《1),将实时得到的吹灰置信度bl值与预设阈值做比较。本技术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该阈值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当bl》m时,将空气预热器标记为吹灰。
[0144]
s105: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
[0145]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包括:若所述吹灰置信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吹灰频次为高频次;若所述吹灰置信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吹灰频次为低频次;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0146]
当空气预热器的ab侧同时进行吹灰,可能会面临汽源压力不足的情况,同一时间内只能投入单侧吹灰,而且每次空气预热器吹灰过程比较长,需要通过计算确定每日最大的吹灰频次。需要说明的是,空气预热器的ab侧不为同侧,为相对立的异侧。本技术实施例中并不限定高频次和低频次的具体吹灰频次,以固定4次/日,5次/日,6次/日为例,根据吹灰置信度调节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若吹灰置信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吹灰频次为高频次,调节吹灰频次为6次/日;若吹灰置信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吹灰频次为低频次,调节吹灰频次为4次/日;若吹灰置信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吹灰频次为中频次,调节吹灰频次为5次/日;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根据吹灰置信度确定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能够根据污染情况动态调节吹灰频次,在节省能源的同时能够大大提高吹灰效果。
[0147]
基于上述s101至s105的相关内容可知,获取空气预热器的历史数据和测量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获取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喷氨余量值;将所述目标反馈量和所述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得到所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吹灰置信度;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如此,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测量数据以及喷氨余量值确定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利用调整后的吹灰频次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吹灰效果,预防空气预热器堵塞,进一步可以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148]
前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基于上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接下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装置,该装置执行前述图1所示的方法,接下来对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装置的功能进行说明,该空气预热器的
吹灰频次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1,第一确定模302,第二获取模块303,第三获取模块304,第二确定模块305。
[0149]
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空气预热器的历史数据和测量数据;
[0150]
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反馈量;
[0151]
第二获取模块303,用于获取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喷氨余量值;
[0152]
第三获取模块304,用于将所述目标反馈量和所述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得到所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吹灰置信度;
[0153]
第二确定模块305,用于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
[0154]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2,包括:
[0155]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基准值;
[0156]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目标测量值;
[0157]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基准值和所述目标测量值确定目标反馈量。
[0158]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烟气侧测量流量值、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所述目标测量值包括烟气侧测量压差、一次风侧测量压差、二次风侧测量压差、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以及烟气侧测量换热量,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0159]
根据所述烟气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烟气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烟气侧测量压差;
[0160]
根据所述一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压差;
[0161]
根据所述二次风侧测量进口压力值和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出口压力值确定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压差;
[0162]
根据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流量值、所述一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确定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0163]
根据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流量值、所述二次风侧测量进口风温值以及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出口风温值确定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
[0164]
根据所述烟气侧测量流量值、所述烟气侧测量进口烟温值以及所述烟气侧测量出口烟温值确定所述烟气侧测量换热量。
[0165]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烟气侧基准压差、一次风侧基准压差、二次风侧基准压差、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以及烟气侧基准换热量,所述目标反馈量包括第一反馈量、第二反馈量、第三反馈量、第四反馈量、第五反馈量以及第六反馈量,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0166]
基于所述烟气侧测量压差和所述烟气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一反馈量;
[0167]
基于所述一次风侧测量压差和所述一次风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二反馈量;
[0168]
基于所述二次风侧测量压差和所述二次风侧基准压差确定所述第三反馈量;
[0169]
基于所述一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一次风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四反馈量;
[0170]
基于所述二次风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二次风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五反馈量;
[0171]
基于所述烟气侧测量换热量和所述烟气侧基准换热量确定所述第六反馈量。
[0172]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05具体用于:
[0173]
若所述吹灰置信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吹灰频次为高频次;
[0174]
若所述吹灰置信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吹灰频次为低频次;
[0175]
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0176]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第二获取模块,第三获取模块以及第二确定模块。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气预热器的历史数据和测量数据;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喷氨余量值;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反馈量和所述喷氨余量值输入吹灰模糊控制器中,得到所述吹灰模糊控制器输出的吹灰置信度;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吹灰置信度确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如此,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测量数据以及喷氨余量值确定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利用调整后的吹灰频次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吹灰效果,预防空气预热器堵塞,进一步可以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177]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
[0178]
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相连;
[0179]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
[0180]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气预热器的吹灰频次确定方法。
[0181]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182]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018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