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磁浮车辆的车辆-桥梁系统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磁浮车辆的车辆-桥梁系统的真件对应的运行算法,构建所述车辆-桥梁系统的真件对应的虚拟模型;基于所述虚拟模型和所述真件进行联合仿真,以得到所述车辆-桥梁系统对应的仿真系统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虚拟模型和所述真件进行联合仿真,包括:将所述虚拟模型输出的第一信号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真件,以得到所述真件输出的真实信号;对所述真实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虚拟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件包括多种类型;所述基于所述虚拟模型和所述真件进行联合仿真,以得到所述车辆-桥梁系统对应的仿真系统模型,包括:获取所述多种类型的真件之间的真实信号逻辑关系;基于所述真实信号逻辑关系,对所述多种类型的真件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型进行集成,得到所述仿真系统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件包括车辆系统、悬浮系统、导向系统和涡流制动系统;所述车辆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通过如下步骤构建:根据所述车辆系统的运行算法,构建所述车辆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作为所述车辆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所述车辆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用于向所述悬浮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所述导向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和所述涡流制动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分别输入对应的运行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类型的真件还包括车辆动力学系统;所述悬浮系统、导向系统和/或涡流制动系统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型通过如下步骤构建:根据所述悬浮系统的运行算法,构建所述悬浮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作为所述悬浮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所述悬浮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用于向所述车辆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第一虚拟状态数据,并向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的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悬浮力虚拟数据;和/或,根据所述导向系统的运行算法,构建所述导向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作为所述导向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所述导向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用于向所述车辆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第二虚拟状态数据,并向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导向力虚拟数据;和/或,根据所述涡流制动系统的运行算法,构建所述涡流制动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作为所述涡流制动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所述涡流制动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用于向所述车辆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第三虚拟状态数据,并向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制动力虚拟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通过
如下步骤构建:基于有限元方法,并根据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的运行算法,建立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作为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用于向所述多种类型的真件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车辆动力学虚拟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构建车辆运动学虚拟模型、轨道桥梁系统虚拟模型和轨道不平顺虚拟模型;所述车辆运动学虚拟模型用于分别向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所述轨道桥梁系统虚拟模型和所述轨道不平顺虚拟模型输入车辆运动学虚拟数据;所述轨道桥梁系统虚拟模型用于向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桥梁位移虚拟数据;所述轨道不平顺模型用于向所述车辆动力学系统对应的虚拟模型输入轨道不平顺虚拟数据。8.一种磁浮车辆的车辆-桥梁系统的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磁浮车辆的车辆-桥梁系统的真件对应的运行算法,构建所述车辆-桥梁系统的真件对应的虚拟模型;联合仿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虚拟模型和所述真件进行联合仿真,以得到所述车辆-桥梁系统对应的仿真系统模型。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浮车辆的车辆-桥梁系统的仿真构建方法及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根据磁浮车辆的车辆-桥梁系统的真件对应的运行算法,构建车辆-桥梁系统的真件对应的虚拟模型;基于虚拟模型和真件进行联合仿真,得到车辆-桥梁系统对应的仿真系统模型。如此,根据预先构建的虚拟模型,并借助车辆-桥梁系统的部分真件,即可构建车辆-桥梁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系统模型,无需构建全真实的测试环境即可实现系统级半实物交联试验,从而可以提高仿真精度和工作效率,并降低开发风险。此外,采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虚拟模型结合真件的仿真方法,可以构建出更贴近真实的车辆-桥梁系统的仿真系统模型,从而提高仿真系统模型的构建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庆 谭富星 邵晴 马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