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和接管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10609发布日期:2023-03-31 23:3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和接管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远程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和接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动驾驶车辆是一种通过机械视觉、雷达、监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人工智能共同合作,在没有人类的操作下、自动完成驾驶任务的机动车辆。目前,通常将自动驾驶车辆描述分为6个等级,即l0-l5,用以明确不同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之间的差异性。
3.在物流自动驾驶车辆工作过程中,调度和监管是非常重要的,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需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动驾驶车辆的动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现阶段的监管都固定在某一地方,工作人员不能离开,限制了人员自由;一旦车辆发生任何问题,都需要工作人员实地接管车辆进行调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和接管方法及装置,通过自动监管中心监管车辆动向,发生问题自动将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示意工作人员接管车辆,解决工作人员需要时时刻刻关注车辆的问题;通过将车辆信号、行为、调度、指令接入手机模拟驾驶程序,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可以直接驾驶车辆,解决调度驾驶需要实地接管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方法,所述监管方法包括监管系统模块,所述监管系统模块包括:实时监管模块:用于通过中控台自动对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的行为和状态进行实时监管;自动停置模块:用于通过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车辆的行进是否正常,如非正常,则自动将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下发警报模块:用于在车辆自动停置发生后,下发警报指令给工作人员。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实时监管模块包括安装在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上的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实时监管模块包括用于对中控台和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之间进行相互响应的通信连接模块。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停置模块中的安全区域包括应急车道和道路靠右侧边。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发警报模块通过中控台向工作人员下发警报指令。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接管装置,被配置有包括上述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方法,包括车辆监控模块和车辆接管模块,所述车辆监控模块用于对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的can信息和行驶实时状态进行监管,所述车辆接管模块用于工作人员通过中控台下达指令实现远程操控车辆。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远程接管装置基于手机程序运行。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辆监控模块将监测到的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的can信息和行驶实时状态实时展示在手机程序上。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辆接管模块用于在中控台下发警报后,程序发出警报提示音,所述程序内画面包括车辆的实时监控路况和车辆的左、右后视镜情况,所述程序内包括上下左右方向键、油门、刹车、档位、雨刮器按钮、近/远光灯按钮、紧急制动按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发明通过自动监管中心监管车辆动向,发生问题自动将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示意工作人员接管车辆,解决工作人员需要时时刻刻关注车辆的问题;
16.本发明通过将车辆信号、行为、调度、指令接入手机模拟驾驶程序,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可以直接驾驶车辆,解决调度驾驶需要实地接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方法流程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远程接管方法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0.实施例:
21.实施例1:
22.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方法,所述监管方法包括监管系统模块,所述监管系统模块包括:实时监管模块:用于通过中控台自动对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的行为和状态进行实时监管;自动停置模块:用于通过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车辆的行进是否正常,如非正常,则自动将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下发警报模块:用于在车辆自动停置发生后,下发警报指令给工作人员;
23.所述实时监管模块包括安装在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上的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所述实时监管模块包括用于对中控台和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之间进行相互响应的通信连接模块,所述自动停置模块中的安全区域包括应急车道和道路靠右侧边,所述下发警报模块通过中控台向工作人员下发警报指令。
24.本发明基于超低延时或是无延时的5g通信传输,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车载感知设备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数据进行记录并通过通信连接模块传输到实时监管模块的中控台,通过中控台自动对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进行实时监管,监测车辆的行为、状态,利用自动停置模块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车辆是否正
常,如发生问题,自动将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以便于其他车辆正常运行和后续工作人员接管,如车辆正常行驶则继续监测车辆的行驶数据,其中安全区域包括应急车道和道路靠右侧边等,为了提高车辆道路停放的安全性,可以在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后远程控制其自动打开危险警告闪光灯,再通过下发警报模块下发警报指令给工作人员,通知工作人员进行车辆接管,因此无需工作人员时刻注意自动驾驶车辆的动向,同时也无需限制工作人员的自由使其一直待在监管室内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实时监管。
25.因此本实施例存在以下优点:通过自动监管中心监管车辆动向,发生问题自动将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示意工作人员接管车辆,解决工作人员需要时时刻刻关注车辆的问题。
26.实施例2:
27.如图1、图2所示,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接管装置,被配置有包括上述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方法,包括车辆监控模块和车辆接管模块,所述车辆监控模块用于对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的can信息和行驶实时状态进行监管,所述车辆接管模块用于工作人员通过中控台下达指令实现远程操控车辆,所述远程接管装置基于手机程序运行,所述车辆监控模块将监测到的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的can信息和行驶实时状态实时展示在手机程序上,所述车辆接管模块用于在中控台下发警报后,程序发出警报提示音,所述程序内画面包括车辆的实时监控路况和车辆的左、右后视镜情况,所述程序内包括上下左右方向键、油门、刹车、档位、雨刮器按钮、近/远光灯按钮、紧急制动按钮;
28.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车辆监控模块基于手机程序提供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的can信息和行驶实时状态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查看车辆的信息,车辆接管模块在当中控台下发警报以后,程序发出警报提示音,工作人员打开程序接管车辆,画面提供车辆的实时监控路况和车辆的左、右后视镜情况,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键、油门、刹车、档位、雨刮器按钮、近/远光灯按钮、紧急制动按钮对车辆进行控制,实施远程接管驾驶,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接管,无需工作人员赶到实地进行人工接管。
29.因此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车辆信号、行为、调度、指令接入手机模拟驾驶程序,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可以直接驾驶车辆,解决调度驾驶需要实地接管的问题。
30.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远程监管和接管方法及装置,基于超低延时或是无延时的5g通信传输,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车载感知设备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数据进行记录并通过通信连接模块传输到实时监管模块的中控台,通过中控台自动对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进行实时监管,监测车辆的行为、状态,利用自动停置模块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车辆是否正常,如发生问题,自动将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以便于其他车辆正常运行和后续工作人员接管,如车辆正常行驶则继续监测车辆的行驶数据,其中安全区域包括应急车道和道路靠右侧边等,为了提高车辆道路停放的安全性,可以在车辆停置在安全区域后远程控制其自动打开危险警告闪光灯,再通过下发警报模块下发警报指令给工作人员,通知工作人员进行车辆接管,通过车辆监控模块基于手机程序提供物流自动驾驶车辆车队的can信息和行驶实时状态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信息,以便于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查看车辆的信息,车辆接管模块在当中控台下发警报以后,程序发出警报提示音,工作人员打开程序接管车辆,画面提供车辆的实时监控路况和车辆的左、右后视镜情况,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键、油门、刹车、档位、雨刮器按钮、近/远光灯按
钮、紧急制动按钮对车辆进行控制,实施远程接管驾驶,因此无需工作人员时刻注意自动驾驶车辆的动向,同时也无需限制工作人员的自由使其一直待在监管室内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实时监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自动停靠到安全区域,并对工作人员发出警报指令,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手机程序上对车辆的行驶信息进行查看,并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键、油门、刹车、档位、雨刮器按钮、近/远光灯按钮、紧急制动按钮对车辆进行控制,实现远程接管车辆,无需感到实地对车辆进行接管。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