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送餐车控制装置

文档序号:32266663发布日期:2022-11-22 20:4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送餐车控制装置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送餐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餐厅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送餐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智能餐厅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餐饮店量身打造的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客人自主点餐系统、服务呼叫系统、后厨互动系统、前台收银系统、预定排号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可显著节约用工数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管理绩效。
3.伴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及智能餐厅的日渐普及,送餐机器人正越来越受餐厅的喜欢,现有的送餐机器人多采用巡线机器人,即在餐厅规划好路线,机器人按预设路线将菜品送至指定餐桌,部分更加智能的送餐机器人能够依据预设地图及摄像头的辅助作用主动寻找到目标餐桌并完成送餐。并且,在以机器人为主题的餐厅内,机器人作为送餐车不仅可以与顾客打招呼,而且可以为顾客点菜、送菜等,实现了餐厅的智能化。
4.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送餐机器人作为智能送餐车,其控制系统大多在于考虑控制智能送餐车的行进、行进轨迹、与人之间的语音交互方面。但是,基于智能餐厅的智能一体化的概念,现有的智能送餐车的控制系统其控制功能单一,没有考虑顾客在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如加菜、加碗筷等)服务方面的控制功能。
5.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送餐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送餐车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对不同菜品放置于送餐车上的对应空间进行保温控制,便于避免送餐车在送菜过程中某些菜品因温度变化影响口感的情况;此外,能够根据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如加菜、加碗筷等),控制送餐车对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进行服务,从而能够节省餐厅的人力劳动,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送餐车控制装置,包括与送餐车通讯连接的控制主体和与控制主体通讯连接的上位机,所述控制主体底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控制主体面朝行进方向的侧壁设有红外寻迹传感器一、超声避障传感器一和显示操作屏一;所述控制主体侧壁嵌设有靠近控制主体顶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主体顶端设有360
°
高清摄像头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所述控制主体侧壁还设有语音播放器一和语音接收器一;所述控制主体底端设有蓄电装置一;所述控制主体连接有安装于后厨的厨房操作显示面板;
8.所述送餐车设有控制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显示屏、语音播放器二、语音接收器二、驱动机构、超声避障传感器二、红外寻迹传感器二、摄像探头;所述控制主体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与送餐车建立通讯,并控制送餐车工作;
9.所述送餐车设有热菜放置层、凉菜放置层和进餐用品放置层;所述热菜放置层设有加热保温装置,所述凉菜放置层设有制冷保温装置;所述热菜放置层、凉菜放置层和进餐用品放置层均设有电控箱门,所述电控箱门设有电控锁;所述控制主体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控制加热保温装置、制冷保温装置和电控锁的工作。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主体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与送餐车上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建立与送餐车之间的通讯连接,控制送餐车的行进、行进轨迹、避障、语音交互方面的工作,并能够控制送餐车上的电控锁的打开,从而控制送餐车上电控箱门的打开与关闭;并且,根据送餐车上设置的热菜放置层和凉菜放置层,能够对不同菜品放置的对应空间进行保温控制,便于避免送餐车在送菜过程中某些菜品因温度变化影响口感的情况;此外,根据送餐车上设置的进餐用品放置层,控制主体能够根据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如加菜、加碗筷等),控制送餐车对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进行服务,从而能够节省餐厅的人力劳动,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采用无线wifi天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无线wifi天线作为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便于实现控制主体与送餐车、上位机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主体侧壁设有与蓄电装置一连接的充电接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充电接口,便于为蓄电装置一进行充电的工作。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和控制处理器均采用stm32f103单片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stm32f103单片机,便于实现控制主体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及对送餐车的控制功能。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保温装置为恒温加热片。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恒温加热片,便于确保送餐车上放置热菜的空间的保温。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冷保温装置采用半导体制冷片。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半导体制冷片,便于确保送餐车上放置凉菜的空间的保温。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主体与多个送餐车无线通信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主体与多个送餐车无线通信连接,能够实现控制主体同时控制多个送餐车,实现餐厅的一体智能化。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中,控制主体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与送餐车上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建立与送餐车之间的通讯连接,控制送餐车的行进、行进轨迹、避障、语音交互方面的工作,并能够控制送餐车上的电控锁的打开,从而控制送餐车上电控箱门的打开与关闭;
25.2、本实用新型中,根据送餐车上设置的热菜放置层和凉菜放置层,能够对不同菜品放置的对应空间进行保温控制,便于避免送餐车在送菜过程中某些菜品因温度变化影响口感的情况;此外,根据送餐车上设置的进餐用品放置层,控制主体能够根据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如加菜、加碗筷等),控制送餐车对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进行服务,从
而能够节省餐厅的人力劳动,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餐车的结构示意;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与送餐车的控制框图。
29.图中:1、上位机;2、控制主体;3、驱动装置;4、红外寻迹传感器一;5、超声避障传感器一;6、显示操作屏一;7、控制器;8、360
°
高清摄像头;9、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10、语音播放器一;11、语音接收器一;12、蓄电装置一;13、厨房操作显示面板;14、送餐车;15、控制处理器;16、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17、显示屏;18、语音播放器二;19、语音接收器二;20、驱动机构;21、超声避障传感器二;22、红外寻迹传感器二;23、摄像探头;24、热菜放置层;25、凉菜放置层;26、进餐用品放置层;27、蓄电装置二;28、电控箱门;29、电控锁;30、加热保温装置;31、制冷保温装置;32、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2.实施例:
33.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送餐车14控制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与送餐车14通讯连接的控制主体2和与控制主体2通讯连接的上位机1(用于设置控制模型或控制程序,并与控制主体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连接,规划控制主体2对送餐车14的控制功能),控制主体2底端安装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采用滚轮式驱动,控制主体2面朝行进方向的侧壁安装有红外寻迹传感器一4、超声避障传感器一5和显示操作屏一6。控制主体2侧壁嵌入式安装有靠近控制主体2顶端的控制器7,控制器7采用stm32f103单片机。控制主体2的顶端安装有360
°
高清摄像头8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9。控制主体2侧壁还安装有语音播放器一10和语音接收器一11,语音播放器一10、语音接收器一11和控制器7构成语音交互系统,实现语音交互功能。控制主体2底端安装有蓄电装置一12,蓄电装置一12采用锂电池。控制主体2连接有安装于后厨的厨房操作显示面板13,厨房操作显示面板13用于显示不同餐桌顾客点的菜单情况及菜品完成情况信息。
34.送餐车14安装有控制处理器15(stm32f103单片机)、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16、显示屏17、语音播放器二18、语音接收器二19、驱动机构20、超声避障传感器二21、红外寻迹传感器二22、摄像探头23。送餐车14安装有蓄电装置二27。控制主体2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16与送餐车14建立通讯,并控制送餐车14工作。
35.送餐车14的送餐主体上设置有热菜放置层24、凉菜放置层25和进餐用品放置层26。热菜放置层24的放置空间内安装有加热保温装置30,凉菜放置层25的放置空间内安装
有制冷保温装置31。热菜放置层24、凉菜放置层25和进餐用品放置层26均安装有电控箱门28,电控箱门28通过电控锁29实现打开和关闭。控制主体2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16控制加热保温装置30、制冷保温装置31和电控锁29的工作。
36.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主体2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9与送餐车14上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16,建立与送餐车14之间的通讯连接,控制送餐车14的行进、行进轨迹、避障、语音交互方面的工作,并能够控制送餐车14上的电控锁29的打开,从而控制送餐车14上电控箱门28的打开与关闭。并且,根据送餐车14上设置的热菜放置层24和凉菜放置层25,能够对不同菜品放置的对应空间进行保温控制,便于避免送餐车14在送菜过程中某些菜品因温度变化影响口感的情况。此外,根据送餐车14上设置的进餐用品放置层26,控制主体2能够根据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如加菜、加碗筷等),控制送餐车14对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进行服务,从而能够节省餐厅的人力劳动,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
37.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9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16采用无线wifi天线。采用无线wifi天线作为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9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16,便于实现控制主体2与送餐车14、上位机1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
38.控制主体2侧壁安装有与蓄电装置一12连接的充电接口32。利用通过充电接口32,能够为蓄电装置一12进行充电工作。
39.加热保温装置30采用恒温加热片,利用恒温加热片,能够确保送餐车14上放置热菜的空间的保温。制冷保温装置31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制冷片,能够确保送餐车14上放置凉菜的空间的保温。
40.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主体2能够与多个送餐车14实现无线通信连接。通过控制主体2与多个送餐车14无线通信连接,能够实现控制主体2同时控制多个送餐车14,实现餐厅的一体智能化。
41.工作原理: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中,将控制装置设置为了一个可移动的机器人,并且,该控制装置的控制主体2利用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一9与送餐车14上的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二16,能够建立与送餐车14之间的通讯连接,控制送餐车14的行进、行进轨迹、避障、语音交互方面的工作,并能够控制送餐车14上的电控锁29的打开,从而控制送餐车14上电控箱门28的打开与关闭。并且,根据送餐车14上设置的热菜放置层24和凉菜放置层25,能够对不同菜品放置的对应空间进行保温控制,便于避免送餐车14在送菜过程中某些菜品因温度变化影响口感的情况。此外,根据送餐车14上设置的进餐用品放置层26,控制主体2能够根据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如加菜、加碗筷等),控制送餐车14对顾客进餐过程中的其他需求进行服务,从而能够节省餐厅的人力劳动,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
4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