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4848发布日期:2022-12-24 06:3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除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


背景技术:

2.在实验室中,大多都是置放各种仪器和盛放药剂、化学物品等瓶罐容器,一般当实验人员取用溶剂(水)或用作其他时,溶剂(水)难免会因为动作幅度等因素而溅到地面或其他地方,即使在打扫完毕还是会有部分挥发至空气中使得实验室的环境较为潮湿,从而在实验室中一般都需要使用到智能除湿机器人。
3.市场上的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在使用中,由于智能除湿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为实验室内,而实验室对于环境和空气中无菌质量的要求较为严苛,而现在大多智能除湿机器人都不具备对处理后的干燥空气进行更深层次的消毒除菌,更别提利用相关处理机构来将消毒剂的一部分余味循环吹至空气中以达到扩散式辅助消毒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智能除湿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为实验室内,而实验室对于环境和空气中无菌质量的要求较为严苛,而现在大多智能除湿机器人都不具备对处理后的干燥空气进行更深层次的消毒除菌,更别提利用相关处理机构来将消毒剂的一部分余味循环吹至空气中以达到扩散式辅助消毒的目的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包括主体、碰撞保护机构、智能除湿机构和消毒机构,所述主体的周边设置有碰撞保护机构,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智能除湿机构,所述智能除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消毒区、吸附板、承载区、消毒箱、挤压喷雾组件、电动推杆、连通管和螺纹帽盖,且消毒区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吸附板,所述消毒区的一侧设置有承载区,且承载区的内部设置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内部及上方设置有挤压喷雾组件,且挤压喷雾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消毒箱的一侧上方设置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帽盖。
6.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喷雾组件通过电动推杆与消毒箱构成弹性挤压结构,且挤压喷雾组件的端部与消毒区之间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消毒箱、连通管与主体三者之间相连通,且螺纹帽盖与连通管的一端为螺纹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碰撞保护机构包括基座架、橡胶圈、边撑杆和弹性弧架,且基座架的周边设置有橡胶圈,所述主体的周边设置有边撑杆,且边撑杆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弧架。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弧架与边撑杆之间为弹性连接,且弹性弧架沿着主体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10.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除湿机构包括除湿管道、滤网架、螺纹组件、引风扇组件、加热
管、除湿剂板、干燥板、风泵组件、蓄电池、单片机和湿度传感器,且除湿管道的一端设置有滤网架,所述滤网架的两侧设置有螺纹组件,且滤网架的一侧设置有引风扇组件,所述引风扇组件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一侧设置有除湿剂板,所述除湿剂板的侧边设置有干燥板,所述除湿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风泵组件,所述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单片机,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11.进一步的,所述滤网架通过螺纹组件与主体构成螺纹拆装结构,且螺纹组件设置有四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吸附板用以吸附多余的消毒喷雾,可避免在排出时附有过多的湿润度,并且吸附板上所吸附的消毒液及其气味可以循环被风泵组件利用,可使其最终排出的空气中附带消毒除菌效果,以达到循环式吹至空气中以达到扩散式辅助消毒的目的。
13.弹性弧架及基座架周边橡胶圈的设置,可以保障智能除湿机器人主体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性,无论是受到碰撞还是主动发生碰撞时都能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
14.当主体移动的过程中湿度传感器监测到某处湿度较高时,其单片机接收信号并将控制指令传达至主体底部的驱动机构以及引风扇组件、加热管和风泵组件,使其各部分的除湿组件可以联动,此时湿区域的湿气会被引风扇组件引入主体,随后加热管会对其进行第一步加热干燥,随后再随着除湿管道进入分隔分布的除湿剂板、干燥板上进行二次除湿干燥,最后再由端头的风泵组件引出,此时完成一系列的除湿作业,而最初始的滤网架则是用来给过滤掉湿气中的杂质和空气中的灰尘,且有着螺纹组件的设置便于人员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更换。
15.在智能除湿机器人主体在启动状态下,单片机会驱动电动推杆对挤压喷雾组件进行定时式的喷雾作业,使其消毒箱内部的消毒液可以随着挤压喷雾组件从喷嘴中进入消毒区,而消毒区处于除湿管道的内部一端处,且消毒区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板,用以吸附多余的消毒喷雾,可避免在排出时附有过多的湿润度,并且吸附板上所吸附的消毒液及其气味可以循环被风泵组件利用,可使其最终排出的空气中附带消毒除菌效果,以达到循环式吹至空气中以达到扩散式辅助消毒的目的,较为契合于实验室中。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主体;2、碰撞保护机构;201、基座架;202、橡胶圈;203、边撑杆;204、弹性弧架;3、智能除湿机构;301、除湿管道;302、滤网架;303、螺纹组件;304、引风扇组件;305、加热管;306、除湿剂板;307、干燥板;308、风泵组件;309、蓄电池;310、单片机;311、湿度传感器;4、消毒机构;401、消毒区;402、吸附板;403、承载区;404、消毒箱;405、挤压喷雾组件;406、电动推杆;407、连通管;408、螺纹帽盖。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包括:主体1、碰撞保护机构2、智能除
湿机构3和消毒机构4,主体1的周边设置有碰撞保护机构2,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智能除湿机构3,智能除湿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机构4,,碰撞保护机构2包括基座架201、橡胶圈202、边撑杆203和弹性弧架204,且基座架201的周边设置有橡胶圈202,主体1的周边设置有边撑杆203,且边撑杆203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弧架204,弹性弧架204与边撑杆203之间为弹性连接,且弹性弧架204沿着主体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弹性弧架204及基座架201周边橡胶圈202的设置,可以保障智能除湿机器人主体1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性,无论是受到碰撞还是主动发生碰撞时都能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
21.如图2所示,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智能除湿机构3包括除湿管道301、滤网架302、螺纹组件303、引风扇组件304、加热管305、除湿剂板306、干燥板307、风泵组件308、蓄电池309、单片机310和湿度传感器311,且除湿管道301的一端设置有滤网架302,滤网架302的两侧设置有螺纹组件303,且滤网架302的一侧设置有引风扇组件304,引风扇组件304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加热管305,且加热管305的一侧设置有除湿剂板306,除湿剂板306的侧边设置有干燥板307,除湿管道301的另一端设置有风泵组件308,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309,且蓄电池309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单片机310,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311,滤网架302通过螺纹组件303与主体1构成螺纹拆装结构,且螺纹组件303设置有四组,当主体1移动的过程中湿度传感器311监测到某处湿度较高时,其单片机310接收信号并将控制指令传达至主体1底部的驱动机构以及引风扇组件304、加热管305和风泵组件308,使其各部分的除湿组件可以联动,此时湿区域的湿气会被引风扇组件304引入主体1,随后加热管305会对其进行第一步加热干燥,随后再随着除湿管道301进入分隔分布的除湿剂板306、干燥板307上进行二次除湿干燥,最后再由端头的风泵组件308引出,此时完成一系列的除湿作业,而最初始的滤网架302则是用来给过滤掉湿气中的杂质和空气中的灰尘,且有着螺纹组件303的设置便于人员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更换。
22.如图3所示,一种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消毒机构4包括消毒区401、吸附板402、承载区403、消毒箱404、挤压喷雾组件405、电动推杆406、连通管407和螺纹帽盖408,且消毒区40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吸附板402,消毒区401的一侧设置有承载区403,且承载区403的内部设置有消毒箱404,消毒箱404的内部及上方设置有挤压喷雾组件405,且挤压喷雾组件405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推杆406,挤压喷雾组件405通过电动推杆406与消毒箱404构成弹性挤压结构,且挤压喷雾组件405的端部与消毒区401之间相连接,消毒箱40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连通管407,且连通管407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帽盖408,消毒箱404、连通管407与主体1三者之间相连通,且螺纹帽盖408与连通管407的一端为螺纹连接,在智能除湿机器人主体1在启动状态下,单片机310会驱动电动推杆406对挤压喷雾组件405进行定时式的喷雾作业,使其消毒箱404内部的消毒液可以随着挤压喷雾组件405从喷嘴中进入消毒区401,而消毒区401处于除湿管道301的内部一端处,且消毒区401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板402,用以吸附多余的消毒喷雾,可避免在排出时附有过多的湿润度,并且吸附板402上所吸附的消毒液及其气味可以循环被风泵组件308利用,可使其最终排出的空气中附带消毒除菌效果,以达到循环式吹至空气中以达到扩散式辅助消毒的目的,较为契合于实验室中。
23.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实验室用智能除湿机器人首先当主体1移动的过程中湿度传感器311监测到某处湿度较高时,其单片机310接收信号并将控制指令传达至主体1底部的驱动机构以及引风扇组件304、加热管305和风泵组件308,使其各部分的除湿组件可以联
动,此时湿区域的湿气会被引风扇组件304引入主体1,随后加热管305会对其进行第一步加热干燥,随后再随着除湿管道301进入分隔分布的除湿剂板306、干燥板307上进行二次除湿干燥,最后再由端头的风泵组件308引出,此时完成一系列的除湿作业,而最初始的滤网架302则是用来给过滤掉湿气中的杂质和空气中的灰尘,且有着螺纹组件303的设置便于人员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更换,并且在智能除湿机器人主体1在启动状态下,单片机310会驱动电动推杆406对挤压喷雾组件405进行定时式的喷雾作业,使其消毒箱404内部的消毒液可以随着挤压喷雾组件405从喷嘴中进入消毒区401,而消毒区401处于除湿管道301的内部一端处,且消毒区401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板402,用以吸附多余的消毒喷雾,可避免在排出时附有过多的湿润度,并且吸附板402上所吸附的消毒液及其气味可以循环被风泵组件308利用,可使其最终排出的空气中附带消毒除菌效果,以达到循环式吹至空气中以达到扩散式辅助消毒的目的,较为契合于实验室中,最后弹性弧架204及基座架201周边橡胶圈202的设置,可以保障智能除湿机器人主体1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性,无论是受到碰撞还是主动发生碰撞时都能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