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次电池生产的涂布机模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95622发布日期:2023-09-09 16:1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用于二次电池生产的涂布机模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二次电池生产的涂布机模拟方法及装置,具体地,涉及用于训练二次电池生产工作人员的涂布机模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最近,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对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的开发、生产等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与这种二次电池需求的增加相对应地,用于生产二次电池的生产工厂数量也逐渐增加。然而,当前二次电池生产工厂所需的熟练工作人员数量依然处于不足状态。

2、另一方面,当前对于新员工的培训教育仍采用观察熟练工作人员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二次电池生产日程繁忙的情况下,将难以对新员工进行长时间的培训教育。而且,因工作人员频繁离职而难以确保充足数量的熟练工作人员。并且,即使工作人员接受工厂正常运转方法的培训,也难以让工作人员立即应对工厂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缺陷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二次电池生产的涂布机模拟方法、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及装置(系统)。

3、技术方案

4、本发明可由包括方法、装置(系统)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多种方式实现。

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二次电池生产的模拟装置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至少一个指令;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至少一个指令。至少一个指令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执行装置工作部、设备运转部及质量确认部,装置工作部包括与二次电池的生产关联的三维(3d)涂布机,设备运转部包括用于确定三维涂布机的工作的多个调整参数,质量确认部包括与由三维涂布机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获取通过装置工作部获取的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及通过设备运转部获取的第一用户条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获取的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及第一用户条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三维涂布机的工作;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工作来执行在与三维涂布机关联的三维箔上涂布三维浆料的工作。

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至少一个指令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确定一个以上质量参数,所述质量参数用于确定由三维涂布机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在三维涂布机的工作执行期间,基于执行的三维涂布机的工作来计算分别与所确定的一个以上质量参数相对应的值;基于所计算的分别与一个以上质量参数相对应的值来生成与由三维涂布机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

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至少一个指令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确定在与三维涂布机的故障关联的多个缺陷场景中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基于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来变更三维涂布机的工作及与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缺陷场景包括表面缺陷场景。至少一个指令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当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包括表面缺陷场景时,将三维涂布机中涂布有三维浆料的三维箔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变更为表示表面缺陷的预定区域。

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至少一个指令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接收对多个工具中的用于解决表面缺陷的特定工具的选择;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用户行为信息,对变更的三维箔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进行校正,第二用户行为信息用于利用所选择的特定工具拖动与三维涂布机的模具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基于校正的三维箔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来判断是否已解决表面缺陷场景。

1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缺陷场景包括加载量缺陷场景。至少一个指令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当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包括加载量缺陷场景时,将质量信息所包含的表示加载量的图表的值变更为缺陷范围。

1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调整参数包括与三维涂布机的加载量关联的模具弯曲参数、模具间隙参数及泵转速(rpm)参数。至少一个指令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用户条件信息,对表示变更的加载量的图表的值进行校正,第二用户条件信息用于变更模具弯曲参数、模具间隙参数及泵rpm参数中的至少一部分值;基于表示加载量的图表的校正值来判断是否已解决加载量缺陷场景。

1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缺陷场景包括未涂布部分宽度缺陷场景。至少一个指令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当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包括未涂布部分宽度缺陷场景时,将质量信息所包含的表示未涂布部分宽度的质量参数的值变更为缺陷范围。

1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至少一个指令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响应于接收到第三用户行为信息,对三维涂布机的工作进行校正,第三用户行为信息用于通过触摸与三维涂布机的垫片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来调整垫片偏移;基于校正的三维涂布机的工作来判断是否已解决未涂布部分宽度缺陷场景。

1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用于二次电池生产的涂布机的模拟方法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执行装置工作部、设备运转部及质量确认部,装置工作部包括与二次电池的生产关联的三维涂布机,设备运转部包括用于确定三维涂布机的工作的多个调整参数,质量确认部包括与由三维涂布机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获取通过装置工作部获取的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及通过设备运转部获取的第一用户条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行为信息及第一用户条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三维涂布机的工作;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工作来执行在与三维涂布机关联的三维箔上涂布三维浆料的工作。

1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一个以上质量参数,所述质量参数用于确定由三维涂布机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在三维涂布机的工作执行期间,基于执行的三维涂布机的工作来计算分别与所确定的一个以上质量参数相对应的值;以及基于所计算的分别与一个以上质量参数相对应的值来生成与由三维涂布机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

1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在与三维涂布机的故障关联的多个缺陷场景中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以及基于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来变更三维涂布机的工作及与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缺陷场景包括表面缺陷场景。基于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来变更三维涂布机的工作及与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当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包括表面缺陷场景时,将三维涂布机中涂布有三维浆料的三维箔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变更为表示表面缺陷的预定区域。

1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对多个工具中的用于解决表面缺陷的特定工具的选择;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用户行为信息,对变更的三维箔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进行校正,第二用户行为信息用于利用所选择的特定工具拖动与三维涂布机的模具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以及基于校正的三维箔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来判断是否已解决表面缺陷场景。

1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缺陷场景包括加载量缺陷场景。基于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来变更三维涂布机的工作及与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当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包括加载量缺陷场景时,将质量信息所包含的表示加载量的图表的值变更为缺陷范围。

2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调整参数包括与三维涂布机的加载量关联的模具弯曲参数、模具间隙参数及泵rpm参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用户条件信息,对表示变更的加载量的图表的值进行校正,第二用户条件信息用于变更模具弯曲参数、模具间隙参数及泵rpm参数中的至少一部分值;以及基于表示加载量的图表的校正值来判断是否已解决加载量缺陷场景。

2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多个缺陷场景包括未涂布部分宽度缺陷场景。基于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来变更三维涂布机的工作及与物质的质量关联的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当所确定的一个以上缺陷场景包括未涂布部分宽度缺陷场景时,将质量信息所包含的表示未涂布部分宽度的质量参数的值变更为缺陷范围。

2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第三用户行为信息,对三维涂布机的工作进行校正,第三用户行为信息用于通过触摸与三维涂布机的垫片相对应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来调整垫片偏移;以及基于校正的三维涂布机的工作来判断是否已解决未涂布部分宽度缺陷场景。

23、提供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用于在计算机上执行根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方法。

24、发明的效果

25、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在执行二次电池生产的用户投入工作之前,可通过模拟装置执行与二次电池生产装置的运转方法、发生缺陷时的应对方法等关联的训练,在按照上述方式训练用户的情况下,不仅显著减少因发生缺陷引起的损失,而且可有效提高二次电池生产作业的效率。

26、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模拟装置可基于实际装置的错误信息生成缺陷场景来有效生成实际作业环境的最佳训练内容。

27、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模拟装置可生成具有与二次电池生产装置的故障关联的多种值的缺陷场景并向用户提供,由此,使得用户自行解决有可能在装置实际发生的故障状况,从而可有效学习各个状况的应对方案。

28、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用户可通过按照用户作业熟练度分阶段进行的模拟来轻松学习二次电池生产装置的操作方法。

29、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用户可通过简单确认并处理训练不足的缺陷场景来集中训练作业熟练度不足的缺陷场景。

30、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用户可预先有效地训练针对可能在涂布机工序中发生的问题的应对方法等,模拟装置可基于输入或接收的用户动作来有效判断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

31、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用户可利用基于实际作业环境中发生的故障生成的缺陷场景进行训练来有效地提高缺陷应对能力。

32、本发明的效果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简称为“普通技术人员”)可基于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记载内容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