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动力系统、可移动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20609发布日期:2024-03-05 15:1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控制器、动力系统、可移动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可移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动力系统、可移动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电动式船外机通常由电池提供船外机运行所需电力。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船外机的设计存在功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器、动力系统、可移动设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2、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

3、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能够与电池连接;

4、信息采集电路,所述信息采集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连接,以接收所述电池的电能,所述信息采集电路能够与电池连接,以采集所述电池的运行参数;

5、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连接,以接收所述电池的电能,所述控制电路还与所述信息采集电路连接,以接收所述运行参数;

6、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以在所述控制电路与受控设备间传输指令。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唤醒电路,所述唤醒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连接,以用于唤醒所述电源管理电路。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唤醒电路还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唤醒电路的传输信号确定当前运行状态。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唤醒电路包括充电唤醒电路;

10、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充电设备,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使能端连接,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唤醒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开关管;

12、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充电设备,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13、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14、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控制电路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

15、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唤醒电路包括按键唤醒电路;

17、所述按键唤醒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池,所述按键唤醒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使能端连接,所述按键唤醒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唤醒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按键和第二开关管;

19、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的第一端连接;

20、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21、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控制电路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

22、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上电保持电路;

24、所述上电保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上电保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使能端连接。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用于对输出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使能端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和/或

26、所述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对输出至所述控制电路的电信号进行滤波。

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唤醒电路包括充电唤醒电路及按键唤醒电路,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28、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充电设备,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使能端连接,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29、所述按键唤醒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池,所述按键唤醒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使能端连接,所述按键唤醒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上电保持电路,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三二极管;

31、所述上电保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上电保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使能端连接。

3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休眠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在所述休眠状态下暂停为所述通信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以为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通信电路供电。

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进入休眠状态前,控制所述信息采集电路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退出所述休眠状态后,控制所述信息采集电路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3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器;

37、所述控制器用于与所述动力装置通信,并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工作。

38、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可移动设备,包括载体和上述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安装于所述载体。

39、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40、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休眠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进入休眠状态,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在所述休眠状态下暂停为所述通信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4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42、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以为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通信电路供电。

43、在一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进入休眠状态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44、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信息采集电路进入休眠状态。

45、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退出所述休眠状态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46、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信息采集电路退出所述休眠状态。

4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

48、本技术将用于采集电池的运行参数的信息采集电路与控制电路集成到同一控制器中,从而可以进一步将电池的管理功能集成到控制电路中。如此,本技术通过一个控制电路即可以实现电池充放电管理和各受控设备的控制管理,通过一个电源管理电路即可同时为信息采集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通过一个通信电路即可实现对外传输电池的运行参数,以及在控制电路与受控设备间传输指令。因此,本技术的控制器所需使用的电路器件减少。电路器件减少一方面可以简化电路结构,另一方面,器件越少,需要消耗的电能也越少,降低了控制器的功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