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操作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目前,大部分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都利用触摸屏作为其输入操作指令的用户接口。为了方便使用,手机通常被使用者放入口袋或者手提包中。如此一来,该手机很可能由于使用者的不慎而触发一些功能,如不小心碰到了触摸屏上的通话键而打电话给他人。因此,现有的手机都具有触摸屏锁定的功能。现行的手机触摸屏的解锁方法有多种,例如,点击固定的区域解锁、滑动解锁等。利用上述解锁方法,触摸屏的锁定很有可能因为使用者的误操作而被错误地解除。此外,利用上述解锁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对手机的触摸屏进行解锁。而有时由于手机内存储有重要资料,鉴于安全性的考量,手机的所有者可能不希望他人能够对其手机的触摸屏进行解锁。此外,现有的大部分智能手机由于没有物理键盘,因此在触摸屏锁定的状态下不能进行紧急号码,如112、911等的呼叫,这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触摸屏操作系统及方法,其能够使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不容易被误解锁,并可以增加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此外,还能使没有物理键盘的移动终端在触摸屏锁定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紧急号码的呼叫。所述的触摸屏操作系统应用于电子装置中。该电子装置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操作系统包括:密码设置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置的触摸屏的解锁密码,并将该解锁密码存储到所述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中;数字产生模块,用于从触摸屏处获取物体每次触摸触摸屏时产生的触摸点的个数,根据该每次产生的触摸点的个数依次产生一个数字,并根据该依次产生的数字生成一个数字序列;比较模块,用于判断上述生成的数字序列是否与任何一个紧急号码相同或者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解锁密码相同;及通讯模块,用于当生成的数字序列与一个紧急号码相同时,执行该紧急号码的呼叫操作;或解锁模块,用于当生成的数字序列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解锁密码相同时对触摸屏解锁。所述的触摸屏操作方法运行于电子装置中。该电子装置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操作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置的触摸屏的解锁密码,并将该解锁密码存储到所述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中;从触摸屏处获取物体每次触摸触摸屏时产生的触摸点的个数,根据该每次产生的触摸点的个数依次产生一个数字,并根据该依次产生的数字生成一个数字序列;判断上述生成的数字序列是否与任何一个紧急号码相同或者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解锁密码相同;及当生成的数字序列与一个紧急号码相同时,执行该紧急号码的呼叫操作;或当生成的数字序列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解锁密码相同时对触摸屏解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摸屏操作系统及方法利用数字密码的方式,使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不容易被误解锁,并可以增加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摸屏操作系统及方法还能使没有物理键盘的移动终端在触摸屏锁定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紧急号码的呼叫。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触摸屏操作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图2是本发明触摸屏操作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图3是本发明触摸屏操作方法较佳实施例中解锁密码设定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触摸屏操作方法较佳实施例中对触摸屏进行解锁或者紧急呼叫的方法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1触摸屏10触摸屏操作系统11感测器12电子时钟13处理单元14存储单元15密码设置模块110侦测模块111判断模块112数字产生模块113比较模块114通讯模块115解锁模块11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或者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触摸屏操作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所述触摸屏操作系统11应用于安装有触摸屏10的电子装置1中。所述电子装置1可以是手机、PAD、掌上电脑等。所述触摸屏10是具有多点触摸功能的电容式触摸屏或其它触摸屏。所述触摸屏操作系统11包括多个由程序段所组成的功能模块(详见图2),其利用触摸屏10的多点触摸功能在触摸屏10锁定的状态下根据使用者每次触摸该触摸屏所产生的触摸点的个数生成数字序列,根据该数字序列进行紧急号码的呼叫或者对触摸屏10的解锁操作。所述电子装置1还包括感测器12、电子时钟13、处理单元14,及存储单元1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当电子装置1,如手机,被锁定之后可能会进入休眠模式。此时,电子装置1的触摸屏10处于黑屏状态。所述感测器12用于当电子装置1处于休眠状态时,实时判断是否一个唤醒条件被触发。所述唤醒条件是指使电子装置1从休眠状态转入工作状态的条件。当电子装置1转入工作状态之后,其触摸屏10亮起。所述唤醒条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电子装置1的某个特定的物理按键,如开/关键,被按下时被触发。所述处理单元14用于执行所述触摸屏操作系统11中各个程序段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触摸屏操作系统11的中各功能模块的功能(详见图3和图4中描述)。所述存储单元15用于储存所述触摸屏操作系统11中各个程序段的程序代码。该存储单元15可以为智能媒体卡(smartmediacard)、安全数字卡(securedigitalcard)、快闪存储器卡(flashcard)等储存设备。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触摸屏操作系统11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所述触摸屏操作系统11包括密码设置模块110、侦测模块111、判断模块112、数字产生模块113、比较模块114、通讯模块115及解锁模块116。以下结合图3及图4说明模块110~116的功能。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触摸屏操作方法较佳实施例中解锁密码设定的方法流程图。根据不同的需求,该图3所示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步骤S10,密码设置模块110提供一个密码设置区域,以接收用户设置的触摸屏10的解锁密码。步骤S11,密码设置模块110判断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是否包含数字以外的其他字符,如字母、标点符号等。若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包含数字以外的其他字符,则于步骤S12中,密码设置模块110提示错误,如密码中只能包括数字,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解锁密码,之后返回步骤S10。若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不包含数字以外的其他字符,则执行步骤S13。在步骤S13中,密码设置模块110进一步判断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是否与任何一个紧急号码相同。例如,若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为112,则该解锁密码与紧急号码相同。若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与任何一个紧急号码相同,则于步骤S12中,密码设置模块110提示错误,如密码与紧急号码112相同,并要求用户重新输入解锁密码,之后返回步骤S10。若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与任何一个紧急号码都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急号码可以预先设定,并保存在存储单元15中。在步骤S14,密码设置模块110将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存储到存储单元15中。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触摸屏操作方法较佳实施例中对触摸屏进行解锁或者紧急呼叫的方法流程图。根据不同的需求,该图4所示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步骤S20,侦测模块111在电子装置1处于休眠状态下时,实时侦测触摸屏10的唤醒条件是否被触发。所述唤醒条件是指触摸屏10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的条件。本实施例中,当在电子装置1的某个特定的物理按键,如开/关键,被按下时,侦测模块111判断触摸屏10的唤醒条件被触发。若触摸屏10的唤醒条件没有被触发,则重复执行步骤S20。否则,当触摸屏10的唤醒条件被触发后,执行步骤S21。在步骤S21中,触摸屏10进入工作状态,判断模块112通过电子时钟13的计时,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是否有物体接触触摸屏10。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是指从触摸屏10进入到工作状态的时刻开始的一个预设时间段,如1分钟。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物体接触触摸屏,则于步骤S22中,触摸屏10重新进入休眠状态,并返回步骤S20。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有物体接触触摸屏,则执行步骤S23。在步骤S23中,数字产生模块113从触摸屏10处获取物体触摸触摸屏10时同时产生的触摸点的个数。如前所述,本发明中的触摸屏是电容式触摸屏,其支持多点触摸技术。所谓多点触摸技术是指触摸屏10能够识别和支持每次多个物体(如多个手指)同时的触摸、点击,并能做出正确反应。步骤S24,数字产生模块113根据上述获取的触摸点的个数产生一个数字。例如,若用户用五根手指同时触摸触摸屏10,则数字产生模块113从触摸屏10处获取物体触摸触摸屏10时同时产生的触摸点的个数为5个,从而产生数字5。步骤S25,判断模块112通过电子时钟13的计时,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是否有物体再次触摸到触摸屏10。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是指从数字产生模块113产生最后一个数字的时刻开始的一个预设时间段,如10秒钟。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有物体再次触摸到触摸屏10,则重新执行步骤S23及步骤S24。否则,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有物体再次触摸到触摸屏10,则执行步骤S26。在步骤S26中,数字产生模块113根据上述产生的数字及各数字产生的顺序生成一个数字序列。步骤S27,比较模块114判断上述生成的数字序列是否与任何一个紧急号码相同。若生成的数字序列与一个紧急号码相同,则于步骤S28中,通讯模块115执行该紧急号码的呼叫操作。若生成的数字序列与所有紧急号码都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29。在步骤S29,比较模块114进一步判断上述生成的数字序列是否与存储在存储单元15中的解锁密码相同。若生成的数字序列与存储在存储单元15中的解锁密码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30,解锁模块116提示解锁失败,并返回步骤S22。若生成的数字序列与存储在存储单元15中的解锁密码相同,则执行步骤S31。在步骤S31中,解锁模块116对触摸屏10解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