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转发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8072发布日期:2018-08-24 17:0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息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应用或平台中信息传播过程中,首先,各用户需要拥有一个ID(Identity,身份标识),即可以是注册一个用户,基于用户可以建立起自己社交圈子(如,加好友、关注等),社交圈子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圈友。

用户A可以在自己的用户中发布一条信息,该条信息能够被用户A的社交圈子中的圈友看到,例如被圈友B看到。如果圈友B对这条信息感兴趣,则可以转发该条信息,使自己的社交圈子中的圈友(例如圈友C)看到。

在实现上述信息转发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经过信息转发操作后,信息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完全取决于发布信息的用户的社交圈子的大小(即取决于圈友的数量);另外,因为一次传播(即用户的发布信息的过程)的受众人群有限,所以信息被二次传播(即圈友转发信息的过程)的可能性很低,并且二次传播还需要消耗操作成本,例如,需要圈友B进行“转发”或“分享”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转发的方法和装置,在不增加操作成本的情况下,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转发的方法,包括:

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

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

若开放,则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转发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

发送单元,用于若开放,则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转发的方法和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后,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若开放,则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这样,在第一用户发布信息后,第二用户不执行转发等操作的情况下,网络服务器还可以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的用户可以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在不增加操作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转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转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用户开放自己的好友圈权限给第一用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用户开放自己的好友圈权限给第一用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为现有技术中用户A发布的信息的传播范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3所示的方法中用户A发布的信息的传播范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转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转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经过信息转发操作后,信息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完全取决于发布信息的用户的社交圈子的大小(即取决于圈友的数量);另外,因为一次传播(即用户的发布信息的过程)的受众人群有限,所以信息被二次传播(即圈友转发信息的过程)的可能性很低,并且二次传播还需要消耗操作成本,例如,需要圈友B进行“转发”或“分享”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转发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信息转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

在SNS应用或平台中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首先注册一个账户,然后可以在账户下发布或转发或浏览相应的信息,各用户还可以建立各自的好友圈,好友圈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用户。当好友圈中的某一用户发布或转发信息后,该用户的好友圈中的所有用户便可以接收到所述某一用户发布或转发的信息。

102、网络服务器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

103、若开放,则网络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向所述第一用户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的范围,所述第三用户可以是所述第二用户自身好友圈内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

本实施例中,若第二用户开放了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则网络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后,可以查找第二用户及通过第二用户向第一用户开放权限的第三用户,并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三用户。这样,在第一用户发布或转发信息后,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的所有第三用户也会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

采用上述方案后,在第一用户发布好友圈信息后,网络服务器可以在第二用户不执行转发等操作的情况下,将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开放的第三用户,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的用户可以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在不增加操作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信息转发的方法,该方法是对图1所示的方法的进一步扩展和优化,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201、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

202、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

本实施例中,第二用户可以为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用户。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网络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有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当网络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后,查找第一用户的好友圈信息,即查找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然后将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送至第一用户的好友圈中的所有用户(包括第二用户)。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可以但不限于为第一用户自己创建的信息,或者,还可以为转发已有的信息。

203、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若开放,则执行步骤204,若不开放,则流程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第二用户可以将自身的好友圈开放给第一用户,即可以将第三用户的权限开放给第一用户,这样,当第一用户发布信息时,不仅第一用户的好友圈中的用户(包括第二用户)可以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而且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也可以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换言之,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不仅可以在第一用户的好友圈中进行传播,而且还可以在第二用户的好友圈中进行传播,与未开放第三用户的权限相比,扩大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的传播范围。

为了为后续步骤作铺垫,首先,网络服务器需要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若第二用户向第一用户开放了自身好友圈权限,则网络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有第一用户与第三用户的对应关系,网络服务器可以判断是否存储有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三用户,若是,则可以说明所述第二用户开放了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若否,则可以说明所述第二用户未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

下面对第二用户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方法进行简单说明,第二用户可以在步骤201之前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也可以在执行步骤201之后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

其中,第二用户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方法可以包括:第二用户被动向第一用户开放好友圈权限,第二用户主动向第一用户开放好友圈权限。

如图3所示,第二用户被动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的步骤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网络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所述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将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全部或部分指定好友作为所述第三用户开放给所述第一用户;网络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用户转发所述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并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接受所述请求,若不接受,则网络服务器可以向第一用户发送拒绝开放信息;若接受,则网络服务器关联记录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第三用户,并还可以向第一用户发送同意开放信息。

所述关联记录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第三用户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关联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三用户的对应关系,使得若网络服务器需要将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则还需要获取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三用户,并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三用户。

如图4所示,第二用户主动向第一用户开放好友圈权限,具体可以包括:

网络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所述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全部或部分指定好友作为所述第三用户开放给所述第一用户;网络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用户转发所述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并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是否接受所述请求,若接受,则关联记录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第三用户,并还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向第二用户发送同意开放信息,若不接受,则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向第二用户发送拒绝开放信息。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用户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的性别、偏好、年龄等因素确定开放给第一用户的第三用户。

例如,第一用户偏爱摄影,经常发布或转发关于摄影的信息,则第二用户可以从自己的好友圈中选取偏爱摄影的好友作为第三用户;再如,第一用户可以设置有基本信息(如,高中学校、大学学校等),第二用户可以从好友圈中获取基本信息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好友作为第三用户。

本实施例对好友圈不作限定,如,可以为通讯录、社交应用中的好友圈,或者,可以为微博中单项关注的用户或双向关注的用户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第二用户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将好友圈开放给第一用户。

例如,第二用户可以但不限于根据第一用户的信誉确定是否将好友圈权限开放给第一用户,若第一用户的信誉较低或评价较差,则可以拒绝将好友圈权限开放给第一用户,此时,第二用户可以向第一用户发送拒绝推送通知。

为了避免垃圾信息被发送至第三用户,第二用户还可以设置不允许被发送至第三用户的信息的类型等,并可以将设置的该规则发送至网络服务器,以便网络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布请求后,可以首先根据该规则判断是否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三用户。

例如,第三用户偏爱摄影,则可以设置只允许将与摄影有关的信息发送至第三用户。

本实施例对第二用户设置不允许被发送至第三用户的信息的类型的方法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204、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发布要求,若是,则执行步骤2031,若否,则流程结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预设的发布要求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被转发的次数、收费、被收藏的次数、信息的内容类型等。

例如,若预设的发布要求为信息被转发的次数大于50次,则网络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好友圈信息发布请求后,判断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被转发的次数是否大于50次,若大于50次,则满足预设的发布要求;若预设的发布要求为获取信息需要缴纳的费用是否高于3元,则网络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好友圈信息发布请求后,判断获取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缴纳的费用是否高于3元,若低于3元,则满足预设的发布要求。

本实施例对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发布要求的方法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203亦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2031、查找所述第三用户的用户标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若第二用户确定将好友圈权限开放给第一用户,则网络服务器可以关联记录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第三用户,例如,网络服务器可以将第一用户与第三用户的对应关系存储在转发关系表中;这样,当网络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好友圈信息发布请求,并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后,可以从转发关系表中查找与发布信息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三用户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对网络服务器查找所述第三用户的用户标识、第三用户的用户标识的存储位置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2032、将所述第三用户的用户标识作为索引,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用户。

当第三用户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后,该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如,名称、第一用户对应的网页链接等),这样,第三用户可以与第一用户建立好友关系,这样,扩大了用户的好友圈。

采用上述方案后,网络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查找第二用户,并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另外,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若开放,则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这样,在第一用户发布信息后,网络服务器不仅可以把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前述步骤并没有网络服务器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向第二用户发布的步骤),而且在第二用户不执行转发等操作的情况下,网络服务器还可以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的用户可以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在不增加操作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例如,如图5a所示,用户A的好友圈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户B、C、D,当用户A发布或转发信息后,只有用户B、C、D可以接收到用户A发布或转发的信息,采用本方案后,如图5b所示,当用户A发布或转发信息后,不仅用户B、C、D可以接收到用户A发布或转发的信息,而且用户B、C、D的好友圈中的用户(如,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户D1、D2、D3、C1、C2、C3、B1、B2、B3等)也可以接收到用户A发布或转发的信息。

另外,第二用户可以根据第一用户选取第三用户,还可以设置预设的发布要求,当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不满足预设的发布要求时,不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三用户,这样,避免了第三用户接收到垃圾信息。

为了便于对上述实施例的理解,下面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上述实施例并不限于应用于以下例子中。

例一:

用户A在一个摄影SNS圈中,最近他发现了一个业界大牛的摄影平台,这个平台会定期发布一些好的摄影技巧和作品,于是用户A把摄影SNS圈权限开放给该摄影平台,这样,摄影SNS圈中的用户都可以接收到该摄影平台发布的信息。

例二:

用户C和用户D都在某社交购物网站开店做生意,该网站建立有社交购物圈,用户C和用户D均在该社交购物圈中,即用户C和用户D在社交购物圈中是“圈友”关系,且他们彼此都信赖各自的个人信誉和产品质量,于是用户C和用户D彼此向对方开放了各自的好友圈权限,每当用户C(D)发布某产品信息时,用户D(C)的好友圈中的所有用户均可以接收到该信息。

下面提供一些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分别与上述提供的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转发的装置,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

判断单元62,用于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

发送单元63,用于若开放,则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

采用上述方案后,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单元,用于若开放,则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发送单元,还用于查找第二用户,并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这样,在第一用户发布好友圈信息后,网络服务器可以在第二用户不执行转发等操作的情况下,网络服务器还可以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的用户可以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在不增加操作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信息转发的装置,该装置是对图6所示的装置的进一步扩展和优化,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

判断单元72,用于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

发送单元73,用于若开放,则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

进一步的,接收单元71,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所述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将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全部或部分指定好友作为所述第三用户开放给所述第一用户;

所述发送单元73,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转发所述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

判断单元72,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接受所述请求;

所述信息转发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记录单元74,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二用户接受所述请求,则关联记录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第三用户。

进一步的,接收单元71,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所述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全部或部分指定好友作为所述第三用户开放给所述第一用户;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转发所述好友圈权限开放请求;

所述判断单元72,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是否接受所述请求;

所述信息转发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记录单元75,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用户接受所述请求,则关联记录所述第一用户及所述第三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73,包括:

查找模块731,用于查找所述第三用户的用户标识;

发送模块732,用于将所述第三用户的用户标识作为索引,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用户。

进一步的,判断单元72,还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之前,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发布要求;

所述发送单元73,还用于若满足所述发布要求,则将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用户。

采用上述方案后,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发布的好友圈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位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二用户是否开放自身好友圈权限给所述第一用户;发送单元,用于若开放,则将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用户好友圈中的第三用户,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好友圈中的用户;发送单元,还用于查找第二用户,并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这样,在第一用户发布信息后,网络服务器可以在第二用户不执行转发等操作的情况下,网络服务器还可以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即第二用户开放的好友圈中的用户可以接收到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在不增加操作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另外,第二用户可以根据第一用户选取第三用户,还可以设置不被预设的发布要求,当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不满足预设的发布要求时,不将第一用户发布的信息发送至第三用户,这样,避免了第三用户接收到垃圾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