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益生产方式导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2527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厂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精益生产方式导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都采用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不高,经营管理粗放,浪费巨大。这种方式难以应对日趋上升的要素成本,也难以适应日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要想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要实施精益转变,改善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付周期,建立小批量、多品种,且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精益生产方式;

目前制造业企业导入精益生产方式,实现精益转变,无一例外的全部是采用的传统咨询模式,传统的咨询模式有三大弊端:一是咨询费用很高,企业要想系统的导入精益生产,花费最少都在百万以上,让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望而却步。第二,不注重方法传授,以纯粹的提供解决方案为主,让许多企业在离开咨询师后不知道怎么开展下一步工作。所以导致改善的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三,很多咨询师只擅长单个模块或者几个模块的导入,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局部的改善,没有系统的导入,实施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本发明帮助企业培养自己的精益人才,并且在线上免费开放所有模块的精益工具(精益生产的导入有一套系统的工具,这套工具可以帮助精益人才做分析并指导改善)。由于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精益人才,未来的持续改善就可以摆脱对咨询专家的依赖,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大幅降低了企业实施精益改善的门槛和费用。同时,本发明将基础性的十三个精益工具糅合成一个整体和系统,可帮助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系统的导入精益生产,大幅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企业导入精益生产方式成本过高、不可持续、不够全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可持续、系统全面的精益生产方式导入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精益生产方式导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天为理论课,教授学员一个精益工具的理论、方法和运用;

(2)第二天开始,带领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到生产现场去进行改善,包括以下内容:

①浪费观察及分析统计;

②现场数据收集;

③数据整理和分析;

④策划改善方案;

⑤实施改善方案;

⑥改善前后的对比分析;

⑦制定进一步改善计划;

(3)对每个改善小组的改善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同时巩固本次学习内容;

(4)结合线上开放的精益工具,学员将学习到的知识在自己企业进行实施。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教授学员一个精益工具的理论、方法和运用的方法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和游戏互动。

本发明采用线下加线上的方式帮助企业导入精益生产。线下采用改善工作坊的形式,即理论授课和参与改善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培养精益人才和实施现场改善。线上免费开放精益工具和与之对应的信息化管理工具。这种模式能大幅降低企业实现精益转变和管理升级的门槛和费用。具体地说,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线下改善工作坊和线上提供工具,解决了企业导入精益生产方式成本过高的问题;

2、线下改善工作坊的时间很短,只有3-5天,在3-5天内可见明显的改善效果;

3、以理论培训和现场实施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学员更容易掌握精益工具的使用方法;

4、降低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费用和难度,缩短实施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阐述本发明,应理解,本具体实施方式只用来帮助理解本发明,而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

第一步:选定合适的实践基地工厂,作为线下改善工作坊的举办场地;选择实践基地工厂的主要依据有:

(1)以离散型制造业企业为主;

(2)同一地域内不选两家同类型的实践基地工厂;

(3)规模以上企业;

(4)产品和生产组织方式具有代表性。

第二步:邀请其他企业参加或者其他企业主动派人参加改善工作坊,帮助实践基地工厂一起做改善。

第三步:改善工作坊完成以后,根据学员的表现颁发相应模块的绿带证书,表明该学员可独立使用工具。

第四步:改善工作坊结束后,帮助实践基地工厂实施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并跟踪精益转变行动计划的落实,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第五步:与外来企业的学员保持交流,敦促他们在自己企业实施改善,并以改善的效果和维持的时间来进行人才认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