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5325发布日期:2018-09-11 19:2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一般用户需要点击特定按键、图标或者位置等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在一些情况中,例如正在进行游戏或者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需要关闭屏幕重力感应功能,用户一般需要退出游戏界面,点击设置按键或者图标后再选择关闭屏幕重力感应锁键关闭屏幕重力感应功能,从而导致用户不能在同一位置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并且操作死板、繁琐。

目前,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相对成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主流移动终端厂商旗舰机型的标配,相关的电子设备通过指纹键(指纹键是用于指纹识别时提取指纹信息的媒介)进行指纹识别来达到安全保护移动终端的目的,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移动终端所获得的指纹只定位一个功能,例如,解锁移动终端、打开微信、移动支付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若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则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首先判断在第一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则将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则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将指纹次数加一,以生成更新后的指纹次数;以及获取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并从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开始再次延长第一时间,并判断在延长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所述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包括:基于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基于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设置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将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生成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若不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不执行任何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判断出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时,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首先判断模块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第一处理模块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时,将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判断出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在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将指纹次数加一,以生成更新后的指纹次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并从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开始再次延长第一时间,并判断在延长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基于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设置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生成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不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不执行任何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首先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若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则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所述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首先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S11,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若否,则执行步骤S12;若是,则执行步骤S14。

具体地,在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的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指纹键进行监控,并判断第一时间内移动终端的指纹键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其中,第一时间是指用户两次操作(例如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间隔的时间,第一时间可以使用系统中默认的时间,也可以使用用户根据需求设置的时间。

举例而言,用户可设置第一时间T为3秒,即,用户设定两次操作指纹键间隔延时时间为3秒,可判断3秒之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即在用户输入一次指纹后,可判断用户在输入的该次之后的3秒之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这里输入的指纹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点击或者按压指纹键输入的指纹。

其中,该实施例所说的移动终端为具有指纹键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等等支持各种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

S12,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判断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是,则执行步骤S13,若否,则执行步骤S17。

具体地,在判断第一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即,在第一时间内用户未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基于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判断是否存在该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

需要理解的是,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移动终端中默认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用户根据需求自己设置的对应关系。

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求预先设置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移动终端将接收并保存用户设置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以方便后续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次数执行对应的功能。

S13,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具体地,在判断指纹次数存在对应的功能,比如指纹次数为2次对应的锁屏功能,控制移动终端执行锁屏。

例如,假设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为指纹次数为1次对应的功能为返回功能,指纹次数为2次对应的功能为菜单功能,假设第一时间为3秒,在判断出在延长的第一时间3秒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假设获取在该3秒之前移动终端中指纹次数为2次,此时,根据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可确定指纹次数为2次对应的功能菜单功能。

S14,将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执行步骤S12;若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则执行步骤S15。

其中,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是移动终端中预先保存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例如,用户可在移动终端中预先录入自己全部手指的指纹信息,以使得可通过任意一个手指向移动终端中输入指纹。

S15,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将指纹次数加一,以生成更新后的指纹次数。

具体地,若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则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将指纹次数加一,以生成更新后的指纹次数。

例如,第一时间为3秒,假设移动终端中保存的指纹次数为2,在监控到用户在延时的3秒之内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此时,可获取到用户在3秒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2,并将指纹次数更新为3。

S16,获取在第一时间内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并从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开始再次延长第一时间,并执行步骤S11。

即,判断在延长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S17,控制移动终端不执行任何操作。

例如,第一时间为3秒,判断在3秒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3秒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为1次,判断指纹次数为1次没有对应功能,移动终端可以不执行任何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首先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21,接收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并根据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生成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

其中,该实施例所说的移动终端为具有指纹键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等等支持各种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

具体地,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为了使得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中的指纹功能,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中的指纹键录入指纹信息。

为了使得用户可通过任意一个手指对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用户可录入全部手指的指纹,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获取指纹的指纹信息(指纹特征),并将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加入指纹组中,以方便后续通过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对用户再次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

S22,接收并保存用户设置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在用户移动终端中录入指纹后,为了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不同的操作,方便用户通过多种方式控制移动终端的某些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不同的指纹次数所对应的功能,移动终端将保存用户设置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例如,用户设置指纹次数为1次所对应的功能为返回功能,指纹次数为2次所对应的功能为菜单功能,指纹次数为3次所对应的功能为打开通话记录功能,移动终端将根据用户的设置保存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以方便后续可根据该对应关系获取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并执行对应的功能。

S23,检测是否有指纹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4;如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3。

具体地,在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的过程中,可对移动终端中的指纹键进行监控,即,检测用户是否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也就是说,检测移动终端的指纹键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图像。

S24,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相匹配,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3。

S25,指纹次数m等于1。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移动终端中的指纹次数的初始值为0,在确定用户输入的指纹为有效指纹后,此时,移动终端中的指纹次数为1。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第一次数输入指纹信息后,如果用户该次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不匹配,由于移动终端中的指纹次数为零,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中未保存指纹次数为零的功能,移动终端继续实时监控移动终端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即监控用户是否点击或者按压指纹键。

S26,获取用户本次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并基于用户本次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开始延长第一时间。

其中,第一时间是指用户两次操作(例如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间隔的时间,第一时间可以使用系统中默认的时间,也可以使用用户根据需求设置的时间。举例而言,用户可设置第一时间T为3秒,即,用户设定两次操作指纹键间隔延时时间为3秒,可判断3秒之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这里输入的指纹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点击或者按压指纹键输入的指纹。

S27,判断延长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指纹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若是,则执行步骤S28,若否,则执行步骤S30。

具体地,在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的过程中,可对移动终端中的指纹键上用户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监控,即,检测用户通过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输入的指纹图像,如果监控到用户本次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即,用户本次输入的指纹为有效指纹,则移动终端将指纹次数加一,并获取用户本次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并从该时刻开始延长第一时间,并判断在延长的第一时间内是否再次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S28,判断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相匹配,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9,若否,执行步骤S30。

S29,获取用户在延时的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m,并将指纹次数m加一,以生成更新后的指纹次数m,并执行步骤S27。

即,在判断出用户本次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相匹配时,对指纹次数进行更新,执行m=m+1。

例如,第一时间为3秒,假设移动终端中保存的指纹次数为2,在监控到用户在延时的3秒之内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此时,可获取到用户在3秒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2,并将指纹次数更新为3。

S30,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m,并判断是否存在指纹次数m对应的功能,若存在,则执行步骤S31,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32。

S31,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S32,控制移动终端不执行任何操作。

具体地,在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次数m后,可基于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查询指纹次数m对应的功能,若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中存在该指纹次数m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若不存在,则控制移动终端不执行任何操作。

需要理解的是,在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次数执行对应的功能,或者在不存在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之后,为了减少对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的影响,将移动终端中的指纹次数进行初始化,即,将移动终端中的指纹次数再次设置为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首先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判断模块10、第一处理模块20和第一控制模块30,其中:

判断模块10用于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20用于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时,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

其中,第一时间是指用户两次操作(例如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间隔的时间,第一时间可以使用系统中默认的时间,也可以使用用户根据需求设置的时间。

第一控制模块30用于在第一处理模块20判断出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时,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首先判断模块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第一处理模块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上述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匹配模块40、第二处理模块50、更新模块60、第三处理模块70和第二控制模块80。其中,

匹配模块40用于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时,将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第二处理模块50用于在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不匹配时,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

其中,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是移动终端中预先保存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例如,用户可在移动终端中预先录入自己全部手指的指纹信息,以使得可通过任意一个手指向移动终端中输入指纹。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30还用于在第二处理模块50判断出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时,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更新模块60在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时,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将指纹次数加一,以生成更新后的指纹次数。

第三处理模块70用于获取在第一时间内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并从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开始再次延长第一时间,并判断在延长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80用于在不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时,控制移动终端不执行任何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首先判断模块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第一处理模块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基于图4所示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90和第二接收模块100。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90用于接收并保存用户设置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第二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并根据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生成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20可基于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判断是否存在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首先判断模块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第一处理模块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首先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输入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1,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若否,则执行步骤S12;若是,则执行步骤S14。

具体地,在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的过程中,对移动终端的指纹键进行监控,并判断第一时间内移动终端的指纹键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其中,第一时间是指用户两次操作(例如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间隔的时间,第一时间可以使用系统中默认的时间,也可以使用用户根据需求设置的时间。

举例而言,用户可设置第一时间T为3秒,即,用户设定两次操作指纹键间隔延时时间为3秒,可判断3秒之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即在用户输入一次指纹后,可判断用户在输入的该次之后的3秒之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这里输入的指纹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点击或者按压指纹键输入的指纹。

其中,该实施例所说的移动终端为具有指纹键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等等支持各种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

S12,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是,则执行步骤S13,若否,则执行步骤S17。

具体地,在判断第一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即,在第一时间内用户未按压或者点击指纹键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基于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判断是否存在该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

需要理解的是,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移动终端中默认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用户根据需求自己设置的对应关系。

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求预先设置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移动终端将接收并保存用户设置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以方便后续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纹次数执行对应的功能。

S13,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

具体地,在判断指纹次数存在对应的功能,比如指纹次数为2次对应的锁屏功能,控制移动终端执行锁屏。

例如,假设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为指纹次数为1次对应的功能为返回功能,指纹次数为2次对应的功能为菜单功能,假设第一时间为3秒,在判断出在延长的第一时间3秒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假设获取在该3秒之前移动终端中指纹次数为2次,此时,根据预先保存的指纹次数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可确定指纹次数为2次对应的功能菜单功能。

S14,将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执行步骤S12;若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则执行步骤S15。

其中,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是移动终端中预先保存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例如,用户可在移动终端中预先录入自己全部手指的指纹信息,以使得可通过任意一个手指向移动终端中输入指纹。

S15,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将指纹次数加一,以生成更新后的指纹次数。

具体地,若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则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将指纹次数加一,以生成更新后的指纹次数。

例如,第一时间为3秒,假设移动终端中保存的指纹次数为2,在监控到用户在延时的3秒之内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的指纹组中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此时,可获取到用户在3秒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2,并将指纹次数更新为3。

S16,获取在第一时间内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并从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时刻开始再次延长第一时间,并执行步骤S11。

即,判断在延长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S17,控制移动终端不执行任何操作。

例如,第一时间为3秒,判断在3秒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3秒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为1次,判断指纹次数为1次没有对应功能,移动终端可以不执行任何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首先判断在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间之前输入的指纹次数,并进一步判断在是否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若存在与指纹次数对应的功能,则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由此,实现了通过指纹次数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方便了用户通过指纹控制移动终端执行对应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位置通过指纹实现不同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控制的灵活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