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186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银行、海关等系统中已经有许多的应用。但是人脸识别技术在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中的应用却不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前的摄像头只支持平面人脸识别,而无法进行3D的人脸识别。这会导致使用照片或这视频都可以对人脸进行破解,安全性无法保障。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基于红外模块,通过判断对象是否具有真人的特征,即有红外热感的产生,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其中,包括:

A、当需进行人脸识别时,判断对象的热感现象,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产生,以判断是否具有真实人脸的特征;

B、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不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提示人脸识别失败;

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控制进行人脸识别。

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S、预先在移动终端上设置用于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的红外模块。

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

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调用其算法,则控制进行人脸识别。

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

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不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判断人物特征结果为照片或视频,则提示人脸识别失败。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系统,其中,包括:

红外检查模块,用于当需进行人脸识别时,判断对象的热感现象,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产生,以判断是否具有真实人脸的特征;

人脸识别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不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提示人脸识别失败;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控制进行人脸识别。

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系统,其中,还包括:

预先设置模块,用于预先在移动终端上设置用于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的红外模块。

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系统,其中,人脸识别控制模块包括: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调用其算法,则控制进行人脸识别。

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系统,其中,人脸识别控制模块包括:

人脸识别失败提示单元,用于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不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判断人物特征结果为照片或视频,则提示人脸识别失败。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通过红外模块判断人物对象是否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如果人物有热感产生,则再结合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物不具有热感,则判断对象为虚拟人物,即照片或视频。整个红外模块的运作可以在毫秒级内完成,不影响整个人脸识别系统的效率。本发明基于红外模块,通过判断对象是否具有真人的特征,即有红外热感的产生,借此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S10、预先在移动终端上设置用于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的红外模块。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例前需要在移动终端手机上设置用于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的红外模块,当然如果手机出厂已经设置有红外模块,则可以省去此步骤。

步骤S100、当需进行人脸识别时,判断对象的热感现象,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产生,以判断是否具有真实人脸的特征;当否则进入步骤S200,当是则进入步骤S300。

本步骤中,本发明中,当需进行人脸识别时,判断被识别的对象的热感现象,通过设置在手机上的红外模块判断对象的热感现象,是否具有真实人脸的特征。如果判断失败,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进入步骤S200、。如果判断成功,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进入步骤S300。

步骤S200、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不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提示人脸识别失败。

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不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判断人物特征结果为照片或视频,则提示人脸识别失败。

步骤S300、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控制进行人脸识别。

即本步骤中,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调用其算法,则控制进行人脸识别。

由上可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通过红外模块判断人物对象是否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如果人物有热感产生,则再结合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物不具有热感,则判断对象为虚拟人物,即照片或视频。整个红外模块的运作可以在毫秒级内完成,不影响整个人脸识别系统的效率。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红外检查模块210,用于当需进行人脸识别时,判断对象的热感现象,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产生,以判断是否具有真实人脸的特征;具体如上所述。

人脸识别控制模块220,用于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不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提示人脸识别失败;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控制进行人脸识别;具体如上所述。

预先设置模块230,用于预先在移动终端上设置用于检测是否有红外热感的红外模块;具体如上所述。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系统,其中,人脸识别控制模块包括: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调用其算法,则控制进行人脸识别;具体如上所述。

进一步,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系统,其中,人脸识别控制模块包括:

人脸识别失败提示单元,用于如果检测到被识别的对象不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即对象人物不具有真实人物的特征,则判断人物特征结果为照片或视频,则提示人脸识别失败;具体如上所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优化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通过红外模块判断人物对象是否具有红外热感现象,如果人物有热感产生,则再结合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人物不具有热感,则判断对象为虚拟人物,即照片或视频。整个红外模块的运作可以在毫秒级内完成,不影响整个人脸识别系统的效率。本发明基于红外模块,通过判断对象是否具有真人的特征,即有红外热感的产生,借此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如处理器,控制器等)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碟、光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