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备端口确定装置、终端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USB设备端口的过程中,USB设备插入USB物理接口与电脑连接,通过与USB设备对应的端口号与电脑进行数据通信。然而,一旦设备重启,端口号可能发生跳变(例如COM1变成COM2),导致电脑找到该设备对应的新端口,例如,一台电脑同时连接多台设备,如果这些设备同时发生端口跳变,则无法确定设备与新端口的对应关系,也无法确定某个设备对应的新端口是哪一个,从而无法实现电脑与设备间的数据通信,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多个设备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导致终端无法确定设备与跳变后新端口的对应关系,从而影响用户体验。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备端口确定装置、终端及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设备端口确定装置,包括:接口位置匹配模块,用于若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将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设备端口确定模块,用于若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新端口为设备端口。其中,所述接口位置匹配模块用于若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获取跳变后各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将跳变后任一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各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依次匹配;所述设备端口确定模块用于若跳变后该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其中一个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该新端口为设备端口。其中,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跳变之前,将所述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存储。其中,所述接口位置匹配模块用于检测与终端连接的各设备是否同时重启,若与终端连接的至少两个设备同时重启,则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所述设备端口确定装置确定跳变后的设备端口;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设备端口与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端口确定方法,包括:若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将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若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新端口为设备端口。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若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获取跳变后各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将跳变后任一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各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依次匹配;若跳变后该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其中一个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该新端口为设备端口。其中,所述获取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包括:获取跳变后的新端口;根据跳变后的新端口确定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其中,在所述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跳变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存储。其中,所述检测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跳变包括:检测与终端连接的各设备是否同时重启;若与终端连接的至少两个设备同时重启,则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终端及方法,当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将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若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新端口为设备端口,使得设备通过该设备端口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根据物理接口位置不变的特性来确定端口跳变后设备对应的新端口,从而保证端口跳变后能够有效确定设备对应的新端口,使得设备与终端之间能够通过匹配的端口进行数据通信,完成相应的下载、备份等工作,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口跳变前物理接口位置树形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外部设备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AD(平板电脑)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00包括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模块153等等。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端口确定装置,该设备端口确定装置的应用场景在于,一台终端上同时连接多个设备,如果存在至少两个设备同时发生端口跳变,则终端无法确定设备对应哪个跳变后的新端口。也即在使用设备端口的过程中设备与终端通过物理接口连接,当外部设备重启时,设备端口将会发生跳变(例如由COM1跳变成COM2),导致终端无法找到该设备对应的新端口,从而无法与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基于该前提下,通过本实施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能够根据终端上物理接口不变的特性来确定端口跳变后设备与新端口的对应关系,也就确定该设备对应的新端口是哪一个,从而保证终端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提升用互体验。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示意图,该设备端口确定装置包括:接口位置匹配模块21,用于若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将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设备端口确定模块22,用于若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新端口为设备端口。其中,接口位置匹配模块21还用于若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获取跳变后各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将跳变后任一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各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依次匹配。设备端口确定模块22还用于若跳变后该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其中一个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该新端口为设备端口。进一步的,该设备端口确定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23,用于在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跳变之前,将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存储。更进一步地,接口位置匹配模块21还用于检测与终端连接的各设备是否同时重启,若与终端连接的至少两个设备同时重启,则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上述各功能模块执行的功能可通过图1中的部分硬件来实现,并在后续描述中以具体硬件对本发明各实施例进行说明,当然,各硬件执行的功能也可由上述功能模块实现。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具体由如下硬件实现:接口位置匹配模块21以及设备端口确定模块22执行的功能可通过控制器180来实现,通过控制器180检测端口是否发生跳变,当端口发生跳变时,确定跳变后的端口有哪些,然后获取跳变后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通过将跳变后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各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直到匹配成功,则认为跳变前端口对应的设备与跳变后端口对应的设备为同一设备,相应地,该设备对应的新端口即为上述匹配成功的跳变后端口。存储模块23执行的功能可通过存储器160来实现,该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跳变前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信息、跳变后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信息等等)。终端在与设备进行连接时,可通过接口单元170完成,通过该接口单元170可以完成终端与设备的数据通信,该接口单元170可以包括USB等数据接口、存储卡接口、外部电源接口等。具体地,在终端(下文以电脑为例)与设备通过物理接口连接的情况下,当一台电脑上同时连接多个设备时,存储器160将设备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保存,如果控制器180检测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两个设备发生端口跳变后,将保存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后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若二者匹配成功,则认为跳变前端口对应的设备与跳变后端口对应的设备为同一设备,则跳变后的端口即为该设备的新端口,电脑通过该新端口与设备继续进行数据通信。用户可通过用户输入单元130(如鼠标和键盘)将需要传输的文件发送至设备完成数据通信。需明白,物理接口可以是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物理接口等。更具体地,一台电脑上设有至少两个物理接口,则该电脑可插至少两个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将各个设备的物理接口位置保存至存储器160。当控制器180检测到插入的设备中的至少两个同时重启时,前述至少两个设备对应的端口发生跳变,跳变后的端口为新端口,相应地,跳变前的端口为旧端口,该新端口个数与旧端口个数、设备个数均等同。在此情况下,控制器180获取所有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将所有新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新端对应的物理接口位置与所有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该新端口对应的设备与匹配成功的旧端口对应的设备是同一设备,由此可确定出该设备的新端口即为匹配成功的新端口。当终端在为多个设备同时进行数据备份或同时往多个设备中下载文件后,多个设备出现重启的情况,使得多个设备端口同时发生跳变,控制器180首先获取跳变后出现的新端口,然后将跳变后任一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所有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当跳变后该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其中一个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出跳变后的该端口即为设备端口,通过该设备端口即可进行数据通信。前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进一步地,前述物理接口位置可体现物理接口与设备端口的对应关系,二者为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通过对跳变前后的映射关系表的比对,即可确定设备的新端口,当然,该映射关系基于同一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接口总线。下面将以两个表格分别表示跳变前后物理接口与设备接口的映射关系,具体请参见表1和表2。表1跳变前物理接口与设备端口的对应关系表表1中,包括两个物理接口USB1和USB2以及两个设备端口COM44和COM53,其中,USB1与COM44对应,USB2与COM53对应。由此,物理接口USB1的物理接口位置为: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1)/Port(COM44);物理接口USB2的物理接口位置为: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2)/Port(COM53)。上述物理接口位置可通过树形结构表示,具体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口跳变前物理接口位置树形结构图,通过该树形结构图即可直观地体现跳变前物理接口与设备端口的对应关系。需明白,端口跳变后物理接口位置树形结构图与图3类型,故这个不再重复。表2跳变后物理接口与设备端口的对应关系表物理接口设备端口USB1COM69USB2COM28表2中,包括两个物理接口USB1和USB2以及两个设备端口COM69和COM28,其中,USB1与COM69对应,USB2与COM28对应。由于一个设备通过一个USB物理接口与电脑连接,则表1和表2均可体现出存在两个设备,相应地,电脑上存在两个USB物理接口。对于设备端口COM69,在确定该端口对应的设备时,将COM69的USB1与COM44的USB2进行比较,发现两个USB不同,则认为COM69对应的设备与COM44对应的设备为不同设备,则COM69不是COM44对应的设备的端口;然后将COM69的USB1与COM53的USB1进行比较,发现两个USB相同,则认为COM69对应的设备与COM53对应的设备为同一设备,则COM69为该设备的新端口。对于设备端口COM28,在确定该端口对应的设备时,将COM28的USB2与COM44的USB2进行比较,发现两个USB相同,则认为COM28对应设备与COM44对应的设备为同一设备,则COM28为该设备的新端口。确定出设备对应的新端口后,不再对后续端口进行这个匹配。在端口发生跳变之前,控制器180首先将设备的USB物理接口位置存储于存储器,然后获取跳变后出现的新端口。当多个端口同时发生跳变时,电脑在向设备发送数据时无法确定通过哪个新端口发送,从而无法完成相应地下载或备份等功能,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由此,通过上述对比方式,以USB物理接口不变的特性即可解决端口跳变的问题,从而保证电脑可以将文件传输给对应设备以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在检测端口是否发生跳变时,控制器180首先检测与终端连接的各设备是否同时重启,若检测到与终端连接的至少两个设备同时重启,则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检测到端口发生跳变后,完成后续的根据物理接口位置确定设备新端口的步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当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将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若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新端口为设备端口,使得设备通过该设备端口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根据物理接口位置不变的特性来确定端口跳变后设备对应的新端口,从而保证端口跳变后能够有效确定设备对应的新端口,使得设备与终端之间能够通过匹配的端口进行数据通信,完成相应的下载、备份等工作,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第二实施例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连接示意图。该移动终端41包括第一实施例中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对于设备端口确定装置的相关说明,本实施例将不再详细赘述,具体请参见第一实施例。移动终端41中的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电力,在此情况下,移动终端41中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通过将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以确定设备与新端口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设备与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图4中,包括两个外部设备(即设备)和两个USB物理接口,分别为USB物理接口42和USB物理接口43,外部设备44和外部设备45。外部设备44通过USB物理接口42与移动终端41连接,外部设备45通过USB物理接口43与移动终端41连接。通过移动终端41确定出跳变后外部设备44和外部设备45分别对应的两个端口,然后移动终端41分别通过两个端口与外部设备44和外部设备45进行数据通信。需明白,前述端口即为设备端口,通过设备端口号可区分各个外部设备,即端口号作为各个外部设备的唯一标识,移动终端根据该端口号即可找到对应的外部设备完成数据传输;前述物理接口用于连接移动终端和外部设备,一般在移动终端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物理接口,将多个外部设备连接到移动终端上。本实施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设备端口确定装置将跳变后出现的新端口的物理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位置进行匹配,保证端口跳变后能够有效确定设备对应的新端口,使得设备与终端之间能够通过匹配的端口进行数据通信,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端口跳变的问题出现。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方法与第一实施例对应的设备端口确定装置对应,故不再对部分内容做详细说明,具体说明请参见第一实施例的相关部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1,若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将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具体地,在终端(下文以电脑为例)与设备通过物理接口连接的情况下,当一台电脑上同时连接多个设备时,存储器160将设备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保存,如果控制器180检测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两个设备发生端口跳变后,将保存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后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更具体地,当控制器180检测到插入的设备中的至少两个同时重启时,前述至少两个设备对应的端口发生跳变,跳变后的端口为新端口,相应地,跳变前的端口为旧端口,该新端口个数与旧端口个数、设备个数均等同。在此情况下,控制器180获取所有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将所有新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新端对应的物理接口位置与所有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出设备对应的新端口。设备出现重启的情况可以是终端为多个设备同时进行数据备份或同时往多个设备中下载文件,然后需要对设备进行重启以完成后续操作,前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S52,若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新端口为设备端口。具体地,若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后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未匹配成功,则将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继续与请他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直到跳变前后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一致以判断出跳变前后属于同一设备。进一步地,前述物理接口位置可体现物理接口与设备端口的对应关系,二者为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通过对跳变前后的映射关系表的比对,即可确定设备的新端口,当然,该映射关系基于同一PCI接口总线。下面将以两个表格分别表示跳变前后物理接口与设备接口的映射关系,具体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表1和表2。在表1中,包括两个物理接口USB1和USB2以及两个设备端口COM44和COM53,其中,USB1与COM44对应,USB2与COM53对应。由此,物理接口USB1的物理接口位置为: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1)/Port(COM44);物理接口USB2的物理接口位置为: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2)/Port(COM53)。上述物理接口位置可通过树形结构表示,具体请参见图3,通过图3中的树形结构图即可直观地体现跳变前物理接口与设备端口的对应关系。需明白,端口跳变后物理接口位置树形结构图与图3类型,故这个不再重复。在表2中,包括两个物理接口USB1和USB2以及两个设备端口COM69和COM28,其中,USB1与COM69对应,USB2与COM28对应。由于一个设备通过一个USB物理接口与电脑连接,则表1和表2均可体现出存在两个设备,相应地,电脑上存在两个USB物理接口。对于设备端口COM69,在确定该端口对应的设备时,将COM69的USB1与COM44的USB2进行比较,发现两个USB不同,则认为COM69对应的设备与COM44对应的设备为不同设备,则COM69不是COM44对应的设备的端口;然后将COM69的USB1与COM53的USB1进行比较,发现两个USB相同,则认为COM69对应的设备与COM53对应的设备为同一设备,则COM69为该设备的新端口。对于设备端口COM28,在确定该端口对应的设备时,将COM28的USB2与COM44的USB2进行比较,发现两个USB相同,则认为COM28对应设备与COM44对应的设备为同一设备,则COM28为该设备的新端口。确定出设备对应的新端口后,不再对后续端口进行这个匹配。在端口发生跳变之前,控制器180首先将设备的USB物理接口位置存储于存储器,然后获取跳变后出现的新端口。当多个端口同时发生跳变时,电脑在向设备发送数据时无法确定通过哪个新端口发送,从而无法完成相应地下载或备份等功能,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由此,通过上述对比方式,以USB物理接口不变的特性即可解决端口跳变的问题,从而保证电脑可以将文件传输给对应设备以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在检测端口是否发生跳变时,控制器180首先检测与终端连接的各设备是否同时重启,若检测到与终端连接的至少两个设备同时重启,则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检测到端口发生跳变后,完成后续的根据物理接口位置确定设备新端口的步骤。通过上述设备端口确定方法,当检测到至少两个设备的旧端口同时发生跳变,则将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若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匹配成功,则确定跳变后的新端口为设备端口,使得设备通过该设备端口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同时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以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方法为基础,以两个外部设备和电脑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具体如下:端口跳变前,在电脑上插入两个外部设备的时候即可确定各外部设备的端口,外部设备1的端口为COM44,外部设备2的端口为COM53。电脑获取跳变前端口COM44(外部设备1)的物理接口位置为: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1)/Port(COM44);电脑获取跳变前端口COM53(外部设备2)的物理接口位置为: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2)/Port(COM53)。然后,电脑检测到外部设备1和外部设备2同时重启,使得端口COM44和端口COM53同时发生跳变,跳变后出现新端口COM28和COM69。电脑获取跳变后端口COM28的物理接口位置为: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2)/Port(COM28);电脑获取跳变后端口COM69的物理接口位置为: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1)/Port(COM69)。最后,对于跳变前和跳变后的物理接口位置,无论端口如何变化,设备的物理接口位置均不发生改变,在此情况下,将跳变后各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前所有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依次进行匹配,直到跳变前的物理接口位置与跳变后的物理接口位置一致,则认为二者属于同一外部设备,从而可以得到跳变后新端口与设备的对应关系:设备1端口COM44跳变后的新端口是COM69;设备2端口COM53跳变后的新端口是COM28。需明白,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方式是根据物理接口位置不变的特性来解决端口跳变的问题,也即在端口发生跳变之前对各设备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保存。一旦端口发生跳变,就可以获取全部跳变后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并逐个与跳变前各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进行匹配,只要新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和旧端口的物理接口位置一致,则可判定二者为同一个设备。前述物理接口位置一致,是指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2)或PCIROOT(0)/PCI(27CC)/USBROOT(0)/USB(1)这部分物理位置一致,该部分能够体现出USB物理接口的位置,只要跳变前后这部分物理接口的位置一致就可认为属于同一设备。该部分并不包含端口位置在内,由于端口位置会跳变,因此,包含端口位置的物理接口位置跳变前后始终不同。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端口确定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端口跳变的问题,确定条变后设备对应的新端口,从而完成终端与设备的数据通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