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2566阅读:18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业务审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无法对单据的审批时长进行查询与统计分析,业务操作人员需逐张单据进行手工计算各节点审核的时长。如果客户想要实现自动记录审批时效性的功能,只有通过数据库后台二次开发触发器来实现。手工计算非常麻烦,且很容易出错,由于是手工记录,很难做批量多维度统计报表分析。

要自动记录审批时效,客户只能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要求二次开发者必须对系统的审批后台相关表相当熟悉,一般通过先在所有要记录审批时效性的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记录的物理字段然后在后台相关审批表上建立触发器,触发器内容主要为更新对应ERP上的审批时效性物理字段,在每次审核操作更新审批表时触发器将自动触发更新对应的审批时效性字段,以此来实现自动记录。这样的实现方式,所有ERP单据都要增加相应的字段,当审批节点较多时数据库的物理字段将会非常多,单据字段太多,数据块冗余,系统负担很重,二次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后期想要增加ERP单据时,需要同时增加物理字段和修改触发器,后期维护难度很大,同时审批流时效性字段分散在各个ERP单据上,也难于统计和分析。

目前系统有几百种ERP业务单据、每种业务单据的审核节点也有很多个,按300种业务单据,每个单据有5个审批节点来算的话,系统将需要增加定义1500个字段,大大增加了系统和数据库负担。目前系统每种业务单据都有自己专门的审核记录表,用于记录该种业务单据的审批过程信息,例如具体什么人在什么时间进行了审核,按300种业务单据来算,本身系统已经有300张审核记录表,每张审核记录表都要开发一张触发器,需要开发300个触发器,开发非常繁琐,后期维护工作量与成本非常巨大,另外触发器较多也会给系统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审批时效信息分散在各业务单据上,很难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无需在所有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时效性字段,减少单据字段、减少数据库冗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建立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

当运行业务单据的序时薄界面时,根据业务单据的单据类型的审批节点情况,动态构造生成所述单据类型的各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所述业务单据为ERP单据;

利用所述虚拟字段和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生成新序时簿结构;

将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所述数据源与所述业务单据的数据表相关联,统计分析所述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

优选的,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包括五个物理字段,所述五个物理字段为自增长ID、业务数据类型ID、单据内码、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所述自增长ID、业务数据类型ID、单据内码、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均为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

优选的,所述利用所述虚拟字段和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生成新序时簿结构,包括:

将所述虚拟字段与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中的审批节点ID相关联;

将所述虚拟字段与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中的审批时长相关联;

生成同时包含有业务单据数据的物理字段和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在一起的新序时簿结构。

优选的,所述将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所述数据源与所述业务单据的数据表相关联之后,还包括:

显示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

优选的,所述统计分析所述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之后,还包括:

查找出影响效率的审批节点,进行考核与效率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

记录表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

虚拟字段生成模块,用于当运行业务单据的序时薄界面时,根据业务单据的单据类型的审批节点情况,动态构造生成所述单据类型的各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所述业务单据为ERP单据;

新序时簿结构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虚拟字段和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生成新序时簿结构;

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将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所述数据源与所述业务单据的数据表相关联,统计分析所述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

优选的,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包括五个物理字段,所述五个物理字段为自增长ID、业务数据类型ID、单据内码、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所述自增长ID、业务数据类型ID、单据内码、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均为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

优选的,所述新序时簿结构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关联单元,用于将所述虚拟字段与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中的审批节点ID相关联;

第二关联单元,用于将所述虚拟字段与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中的审批时长相关联;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同时包含有业务单据数据的物理字段和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在一起的新序时簿结构。

优选的,所述统计分析模块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

优选的,所述统计分析模块还包括:查找单元,用于查找出影响效率的审批节点,进行考核与效率管理。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建立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当运行业务单据的序时薄界面时,根据业务单据的单据类型的审批节点情况,动态构造生成所述单据类型的各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所述业务单据为ERP单据;利用所述虚拟字段和所述审批时效记录表生成新序时簿结构;将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所述数据源与所述业务单据的数据表相关联,统计分析所述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可见,本发明只需增加一张审批时效记录表、只需要定义5个字段即可,不需要数千个字段,开发过程非常轻量,大大减少数据库字段、大大降低系统负担,同时后期维护也非常简便,而且动态构建虚拟审批时效性字段即虚拟字段,无需在所有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时效性字段,减少单据字段、减少数据库冗余,轻量开发,减轻系统运行与维护负担,另外所有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信息数据都集中在同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便于从各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分析各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用户可进行相关管理提升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无需在所有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时效性字段,减少单据字段、减少数据库冗余。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关键术语如下:

审批流:ERP单据有多少审批节点,具体审批节点之间的线路流向等信息的集合。

审批时效性:审批ERP单据每个级次所耗费的时间与效率。

序时薄:ERP单据数据批量的列表展示界面。

触发器:触发器(trigger)是SQL server提供给程序员和数据分析员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一种方法,它是与表事件相关的特殊的存储过程,它的执行不是由程序调用,也不是手工启动,而是由事件来触发,比如当对一个表进行操作(insert,delete,update)时就会激活它执行。触发器经常用于加强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和业务规则、对相关表进行关联数据更新等。触发器是一个能由系统自动执行对数据库修改的语句。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1:建立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

S12:当运行业务单据的序时薄界面时,根据业务单据的单据类型的审批节点情况,动态构造生成单据类型的各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

其中,所述业务单据为ERP单据;

S13:利用虚拟字段和审批时效记录表生成新序时簿结构;

S14:将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数据源与业务单据的数据表相关联,统计分析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

可见,该方法只需增加一张审批时效记录表、只需要定义5个字段即可,不需要数千个字段,开发过程非常轻量,大大减少数据库字段、大大降低系统负担,同时后期维护也非常简便,而且动态构建虚拟审批时效性字段即虚拟字段,无需在所有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时效性字段,减少单据字段、减少数据库冗余,轻量开发,减轻系统运行与维护负担,另外所有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信息数据都集中在同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便于从各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分析各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用户可进行相关管理提升活动。

基于上述方法,具体的,审批时效记录表包括五个物理字段,所述五个物理字段为自增长ID、业务数据类型ID、单据内码、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自增长ID、业务数据类型ID、单据内码、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均为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这五个物理字段具体是业务单据数据的物理字段。

进一步的,步骤S13的过程具体为:

S1:将虚拟字段与审批时效记录表中的审批节点ID相关联;

S2:将虚拟字段与审批时效记录表中的审批节点ID相关联;

S3:生成同时包含有业务单据数据的物理字段和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在一起的新序时簿结构。

其中,审批节点ID和审批节点ID为业务单据数据的物理字段。

进一步的,将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数据源与业务单据的数据表相关联之后,还包括:显示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之后,还包括:查找出影响效率的审批节点,进行考核与效率管理。

详细的,上述方法通过在系统审核时自动计算审批时效信息更新到统一的审批时效记录表,结合审批时效记录数据,在序时薄界面动态构造每个节点的虚拟审批时效字段,以此来批量展示单据的审批时效信息,并在审批时效记录表大量数据基础之上做汇总统计分析报表,分析各种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首先,增加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记录表建立以下5个字段:

(1)自增长ID;

(2)业务单据类型ID,代表某种类型业务单据的唯一标识;

(3)单据内码,代表某种类型业务单据下某张单据的唯一标识。

(4)审批节点ID,代表某个单据的某个审批节点的唯一标识;

(5)审批时长,代表该审批节点审核时距离上一级审批节点的时间差量。

该表负责统一记录本ERP系统的所有类型业务单据的所有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信息,在每种业务类型单据审核每个审批节点时,本发明程序自动计算该审批节点的审批时长,将该审批节点的审批时长数据更新插入到本审批时效记录表中。

其次,由于原有序时薄架构限制,数据展示必须有对应的模板字段,传统的方法为直接在ERP单据上添加需要的物理字段,但是那样所有的ERP单据都需要添加对应的审批时效物理字段,非常繁琐,会增加数据库的冗余,后期维护工作量与成本非常巨大。

为解决这一麻烦,在打开业务单据序时薄界面运行时,本发明程序根据相应单据类型的具体审批节点情况,动态构造生成该单据类型的各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然后将各审批节点的虚拟字段与审批时效记录表的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字段分别做一一关联对应,这样便实现了一个同时包含有业务单据数据的实际物理字段和审批时效信息的虚拟字段在一起的新序时薄结构,突破原来序时薄必须存在实际物理字段的技术架构限制,实现直接在业务单据的原有序时薄界面上批量展示各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信息的功能。所有业务单据的所有节点的审批时效信息在序时薄界面直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再也不用一一手工计算,直观且高效。另外,本身序时薄已经构造生成了的审批时效虚拟字段,用户可在过滤界面根据需求按审批节点和审批时长进行过滤选择查看相应单据,使用灵活方便。

最后,通过增加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审批时效记录表已经存储了大量的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以此基础数据为数据源,再关联业务单据的数据表,按不同纬度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审批时效性,找出影响效率的审批节点,进行考核与效率提升等管理活动。例如可按单据类型、按周期、按部门、按职员等查询出考核时效最高和最低的部门、职员。

如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客户无需手工计算,系统自动记录所有ERP单据的审批时效性信息,在ERP单据的序时薄界面自动批量展示,直观快捷,省去手工计算的繁琐过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系统动态构建虚拟审批时效性字段,无需在所有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时效性字段,减少单据字段、减少数据库冗余,轻量开发,减轻系统运行与维护负担。

(3)、提供各ERP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的汇总统计分析报表,从各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审批时效性,方便客户找出影响效率的节点,进行考核与效率提升。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记录表建立模块101,用于建立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

虚拟字段生成模块102,用于当运行业务单据的序时薄界面时,根据业务单据的单据类型的审批节点情况,动态构造生成单据类型的各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所述业务单据为ERP单据;

新序时簿结构生成模块103,用于利用虚拟字段和审批时效记录表生成新序时簿结构;

统计分析模块104,用于将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数据源与业务单据的数据表相关联,统计分析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

可见,该装置只需增加一张审批时效记录表、只需要定义5个字段即可,不需要数千个字段,开发过程非常轻量,大大减少数据库字段、大大降低系统负担,同时后期维护也非常简便,而且动态构建虚拟审批时效性字段即虚拟字段,无需在所有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时效性字段,减少单据字段、减少数据库冗余,轻量开发,减轻系统运行与维护负担,另外所有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信息数据都集中在同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便于从各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分析各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用户可进行相关管理提升活动。

基于上述装置,具体的,审批时效记录表包括五个物理字段,所述五个物理字段为自增长ID、业务数据类型ID、单据内码、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自增长ID、业务数据类型ID、单据内码、审批节点ID和审批时长均为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这五个物理字段具体是业务单据数据的物理字段。

进一步的,新序时簿结构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关联单元,用于将虚拟字段与审批时效记录表中的审批节点ID相关联;

第二关联单元,用于将虚拟字段与审批时效记录表中的审批时长相关联;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同时包含有业务单据数据的物理字段和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在一起的新序时簿结构。

其中,审批节点ID和审批节点ID为业务单据数据的物理字段。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模块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

更详细的,统计分析模块还包括:查找单元,用于查找出影响效率的审批节点,进行考核与效率管理。

以上,通过本发明,由原来需要定义1500个字段、开发300个触发器,本发明减少为只开发一张审批时效记录表、只需要定义5个字段即可,开发非常轻量,大大减少数据库字段、大大降低系统负担,同时后期维护也非常简便;突破序时薄框架限制,动态构建虚拟审批时效性字段即虚拟字段,无需在所有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时效性字段,减少单据字段、减少数据库冗余,轻量开发,减轻系统运行与维护负担;所有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信息数据都集中在同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便于从各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分析各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用户可进行相关管理提升活动。

ERP单据的审批线路不同,审核时效信息也不同,本发明却可快速批量的在序时薄批量直观展示,无需手工一一查看计算,无需通过二次开发,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本发明现审批时效性功能,开发非常轻量,比原有二次开发实现方式优良先进;本发明突破系统原有序时薄数据展示必须存在相应物理字段的技术架构限制,通过动态构造虚拟字段来在序时薄展示审批时效性信息,而无需在系统的所有ERP单据上建立实际的物理字段,大大减少数据库字段,减轻系统运行与维护负担;本发明提供各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的汇总统计分析报表,从各维度统计分析审批时效,方便客户找出影响效率的节点,进行考核与效率提升。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建立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当运行业务单据的序时薄界面时,根据业务单据的单据类型的审批节点情况,动态构造生成单据类型的各审批节点的审批时效的虚拟字段;所述业务单据为ERP单据;利用虚拟字段和审批时效记录表生成新序时簿结构;将审批时效记录表中存储的审批时效信息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数据源与业务单据的数据表相关联,统计分析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可见,本发明只需增加一张审批时效记录表、只需要定义5个字段即可,不需要数千个字段,开发过程非常轻量,大大减少数据库字段、大大降低系统负担,同时后期维护也非常简便,而且动态构建虚拟审批时效性字段即虚拟字段,无需在所有ERP单据上建立每个审批节点的时效性字段,减少单据字段、减少数据库冗余,轻量开发,减轻系统运行与维护负担,另外所有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信息数据都集中在同一个审批时效记录表,便于从各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分析各业务单据的审批时效性,用户可进行相关管理提升活动。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ERP业务审批时效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