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286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用性强、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税收营改增业务的不断推进,税务机关的职能由过去的事前管理向事中、事后管理转变,由保姆式监管机构逐步转向服务型职能机构转变,企业纳税也逐步改型为自助申报,因此如何评估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是否正确,成为了当前税收风控的急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以往政府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信息化建设一般都是分散的“单元型” 建设模式,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拥有固定的用户群体,因此无论从业务角度还技术角度,想要对政府各部门的业务与管理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已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无法从整体上管理、控制和应用。电子政务的价值只能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应用领域内得以实现,却无法在信息控税、信息共享方面得到具体的体现,成为政府信息化应用的短板。

为了克服上述政府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控制税收风险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基于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该结构基于数据整合、税收指标模型分析实现信息控税。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数据分析,信息控税”的总体思路,依托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和“财税库银企”横向专网,利用各部门、各单位现有资源,建立完善的财税监管体系和信息资源分析、加强税费监管,提高政府对税源的监控能力,促进税收增长,减少漏征漏管,防止偷逃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实用性强、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税源分析模块、税收监控模块、推送反馈模块、数据报表模块、信息共享模块与系统管理模块,其中,

数据采集模块提供数据采集服务,该模块从政务部门采集数据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到数据仓库中;

税源分析模块根据数据仓库中采集的联网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管理,查找疑点企业,即异常税收企业;

然后推送反馈模块按异常税收企业所属主管税务机关不同,进行异常税收企业信息推送,并提供各税务机关对异常税收企业进行处置反馈的功能;

税收监控模块提供税收风险分析功能;

数据报表模块对采集来的各联网部门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对税收监控数据分析,提供税收风险的辅助预测功能;

信息共享模块根据各部门对数据保密级别的不同,对联网各部门提供数据交叉共享服务;

系统管理模块提供对包括系统用户、角色、权限、统一单位代码的基础信息维护功能。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三种数据采集方式提供数据的采集服务,即手工报送、自动采集和接口对接的方式,其中手工报送是指将Excel数据手动导入;自动采集是指针对第三方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ETL数据抽取。

数据采集模块在数据采集时,将采集来的原始数据放入数据仓库中并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校验后放入各专题数据库,供各业务系统使用;同时对各采集子系统及接口服务提供实施监控,对异常功能进行实时预警,保证各采集数据的正常运行。

税源分析模块用于对于联网部门提供的交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管理,即对从包括工商、质检、国税、地税、房产、公安的政务部门获取来的企业数据,进行数据比对分析,查找存在漏税疑点的企业信息。

税收监控模块通过指标管理功能设置管理各税种指标风控模型,通过主题分析功能对企业进行税收监控分析,即调用系统内设置的指标和扫描模型归集风险提供主题风控分析、统计功能,具体为:

税收监控模块根据税种不同建立不同的税收指标风控模型,风控模型中由用户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指标公式、指定风控区间、指定区间等级,系统根据指标公式定时检测各企业税收数据,完成税收疑点检测;同时根据时间段内政府关注的项目、领域调用系统内设置的指标,指定主题风控计划;同时根据各区域发现疑点企业的数量,对各税务部门进行风险评估预测并进行风险预警。

数据报表模块,对采集来的各联网部门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即对包括不同时期税收数据、异常企业、行业、区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分析包括对风险预警结果进行分析,系统管理人员根据反馈分析结果,调整各指标风控模型;对税收实际入库情况进行分析,提供财政税收比率。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基于财政、国税、地税、工商、质检等多部门业务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模型,实现政府间各涉税数据的采集、整合,实现政府间各部门涉税数据的互联互通,增强部门间数据的有效利用,为后期政府大数据的整合、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通过对从各部门采集来的数据的交叉比对分析,及时发现漏税企业信息,增加漏税检测能力;通过对用户制定的指标风控模型分析,可以加强税源监控,最大限度避免税款流失,促进税收增长,最终实现增加财政税收收入的目的,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其目的是要整合涉及本级税收的所有信息资源,建立政府税收预测、分析、管理、预警体系,提高本级税务部门税收监控能力,促进税收增长,减少漏征漏管,防止偷逃税,进而起到增加本级财政收入的效果。

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税源分析模块、税收监控模块、推送反馈模块、数据报表模块、信息共享模块与系统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手动报送、采集系统监控,其中采集系统监控主要负责数据自动采集服务状态的监控与数据清洗、转换的状态。

所述税源分析模块通过对工商与税务企业数据的分析比对,提供税收漏管户分析功能。

所述税收监控模块包括指标风控模型管理、主题计划分析、风险评估功能。

所述推送反馈模块包括风险推送、风险处置功能。

所述数据报表模块包括主体税种分析、税收比重分析、预警分析功能。

所述信息共享模块实现政府内部资源共享,信息对称,为政务、业务服务。

所述系统管理模块包括单位代码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功能。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通过手动报送、自动采集(ETL工具)、接口对接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分类等处理,并对各采集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非正常工作的各子采集系统进行实时预警,具体的: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采集政府各部门与企业税收相关的各种数据,采集方式分手动报送、系统自动采集、接口对接,手工报送功能,对不能实现ETL数据采集与系统接口对接提供数据的单位,提供手工报送功能(Excel数据手动导入),数据采集时,将采集来的原始数据放入数据仓库中并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校验后放入各专题数据库,供各业务系统使用;同时对各采集子系统及接口服务提供实施监控,对异常功能进行实时预警,保证各采集数据的正常运行。

税源分析模块主要用于联网部门对于交叉数据的比对分析与管理,实现企业数据信息的共享与查漏补缺,防范偷漏税和管理缺失,具体的:

税源分析模块,对从工商、质检、国税、地税、房产、公安等各部门获取来的企业数据,进行数据比对分析,查找存在漏税疑点的企业信息,如可通过分析在工商与国税、地税的数据比对,发现已注册但为交税的企业,此类企业将被列为疑点漏税企业名单中。

税收监控模块提供税收风险分析功能,根据各税收不同提供不同的税收指标风控模型,并根据市局管理规划或者区县相关科室的工作计划调使用系统内设置的指标和扫描模型归集风险提供主题风控分析、统计功能,通过风险评估功能对全市所辖的各税务部门或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预测,具体的:

税收监控模块,提供税收风险分析功能,根据税种不同建立不同的税收指标风控模型,风控模型中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指标公式、指定风控区间(超出区间的进入异常名录)、指定区间等级(低、中、高)系统将根据指标公式定时检测各企业税收数据,完成税收疑点检测;同时根据市局管理规划或者区县相关科室的工作计划(时间段内政府关注的项目、领域)调用系统内设置的指标,指定主题风控计划;同时根据各区域发现疑点企业的数量,对全市所辖的各税务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及对连续出现在疑点企业税收名录中的企业进行风险预警。

推送反馈模块主要对各异常税源的税务机构进行异常税源信息的推送,并对接受异常税收企业信息的税务机关提供异常处置功能,财税监管人员将疑点企业信息推送至企业所在税务机关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反馈处理结果,消除企业税收风控预警。

数据报表模块主要对采集来的各联网部门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对税收监控数据分析,提供税收风险的辅助预测功能,具体的:

数据报表模块,对采集来的各联网部门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如对风险预警结果进行分析,系统管理人员可根据反馈分析结果,调整各指标风控模型进而提高风控模型的准确性,对税收实际入库情况进行分析,提供财政税收比率等。

信息共享模块主要根据各联网部门对信息保密程度的不同,对特定部门的特定数据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为政务、业务服务的目的。

主要根据各联网部门对信息要求的保密程度的不同,对特定数据的特定部门,提供数据权限管理功能,可指定特定数据对那些部门、人员开放,实现信息共享服务的功能。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提供系统的用户、角色、权限管理功能,同时还提供整合联网部门各机关代码的功能,进而实现各平台数据的有效交互;

主要提供系统的用户、角色、权限管理功能,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一般都是分散的“单元型” 建设模式,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使各部门都单独具有一套机关单位代码,为了实现各平台数据的有效交互,系统管理模块还具有整合各部门单位代码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结构通过政务专网、财政专网和互联网三类网络与各政府部门使用的系统相连。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控税实现结构的权利要求书的且任何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替换,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