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496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机构通常会就员工出差制定包括交通标准、住宿标准等差旅规则。不同的机构通常会设置不同的差旅规则,例如,国家部委有统一的差旅管理规范《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方法》,在华外资机构则会依照国外的集团总公司颁布的公司规定设置差旅规则。而对于国内的民营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差旅规则通常更加灵活简单,甚至并不制定差旅规则。

为了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现有技术通常使用线下处理、单独隔离的机构系统支持,或者通过无层级的规则执行来做到机构规则的监管。具体而言,一是通过为每个机构单独搭建一套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按机构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二是搭建一套单层级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所有机构公用一套差旅模型,无法实现机构间的差异化、个性化。

第一种方案通常存在成本高昂、复用性差的问题,第二种方案则会导致系统模型无法满足对多个机构复用,后期研发成本高,项目周期长,机构无法监控员工的差旅成本和违规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用于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其特征在于,包括:

职级管理模块,用于管理职级管理模型,以根据所述多个机构的职级设置分别提供多个职级树;

规则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与相应职级树对应的预设差旅规则;

服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差旅规则提供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服务模块包括违规检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差旅规则与所述职级设置提供预设差旅规则违规检查并记录违规原因。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违规检查单元还用于提供预设差旅规则违规统计报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服务模块还包括订单管理单元,用于为所述多个机构提供差旅订单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差旅订单服务包括记录差旅订单的财务信息与统计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三方系统对接,以获取所述职级设置与所述预设差旅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规则管理模块还用于为用户制定所述预设差旅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服务模块还包括用户管理单元,用于为所述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账户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差旅服务信息管理方法,用于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包括:

获取所述机构的职级树;

获取所述职级树对应的预设差旅规则;

基于所述职级树与所述预设差旅规则提供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包括为所述多个机构提供差旅订单服务。

本公开提供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一个职级管理模型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为机构建立职级树,并根据职级树和预设差旅规则为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实现了通过一个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为多个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差旅管理服务。此外,通过在差旅管理服务中集成订单管理单元,实现一站式差旅预定,提高了机构差旅管理的效率,降低了机构差旅管理的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方框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职级树的表现形式。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使用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的完整的差旅管理服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差旅服务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参考附图来对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提供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提供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方框图。

参考图1,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100可以用于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其主要可以包括职级管理模块102、规则管理模块104以及服务模块106。

职级管理模块102可以用于提供职级管理模型,以根据多个机构的职级设置分别提供多个职级树。

不同的机构通常会有不同的职级设置。为了为多个不同机构提供服务,职级管理模块102设置了一种可根据不同机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的职级管理模型,可以为每个机构建立独立的职级体系。职级管理模型是一个嵌套结构,可以支持多维度的扩展。职级管理模型可以表示为职级树的模式。具体而言,职级树是一个嵌套结构,可以支持无限层级,以一根节点(root)作为虚拟节点,一个机构的所有职级均从属于该节点。在上述职级管理模型下,为不同机构建立职级树的过程相同,例如可以为根据机构实际职级设置情况,在属于机构的根节点下依次建立职位等级。

图2是上述职级树的表现形式。参考图2,在对应于机构设置的根节点上,可以建立第一级职级,例如可以为董事长、总经理,在第一级职级上,可以建立第二级职级,例如可以为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其他的职级设置可以以此类推,例如可以在财务总监的节点上建立财务主管职级等等,本公开于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机构的职级设置可能包括多套职位等级,例如可以包括职务等级以及职称等级,在此情况下一名机构员工可以具有两种职级,例如,一名市长,同时也可以是正处级公务员;一名技术总监,同时也可以是教授级研究员等等。对应于此情况,可以对该机构设立两个职级树,在后续管理中,可以请用户确认采用何种职级设置,并根据用户的选择结果对本次操作进行职级树选择。

规则管理模块104可以用于提供对应于多个职级树的预设差旅规则管理,预设差旅规则管理基于预设差旅规则。

当机构设置有差旅规则时,可以根据机构的设置,对应于上述职级树记录每一职级的差旅标准。

当机构并未设置差旅管理规则时,规则管理模块106还可以根据机构定制为用户制定预设差旅规则,并根据机构的设置,对应于上述职级树记录每一职级的差旅标准。

上述获得职级设置以及用于建立预设差旅规则的预设差旅规则的方式可以为人工输入,也可以为与第三方系统对接,以获取职级设置与预设差旅规则。通过服务化的形式为第三方机构系统提供支持,可以实现机构架构与职级和预设差旅规则的松耦合。

通过上述模块,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为不同的机构建立独立的职级与预设差旅规则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规则管理模块可以包括违规检查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差旅规则与职级设置提供预设差旅规则违规检查并记录违规原因。违规检查单元还可以用于提供预设差旅规则违规统计报表。

服务模块106可以用于基于预设差旅规则管理提供服务接口,上述服务接口所提供的服务可以有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模块可以包括订单管理单元,用于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订单服务。为了提供差旅订单服务,订单管理单元可以对接一个或多个第三方差旅预定系统,例如对接火车票预定系统、飞机票预定系统以及酒店预定系统等,使用户可以一站式解决差旅预定问题。更进一步的,差旅订单服务可以记录用户的订单详情,包括记录差旅订单的财务信息与统计信息,将上述信息反馈给用户,以方便用户统计差旅财务行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模块106还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单元,用于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账户服务。为了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账户服务,服务模块106可以为不同机构设置不同的主账户,以供用户登录使用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还可以为机构员工设置个人账户,供机构员工自助登录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当设置个人账户时,可以在个人账户的相关信息中记录该机构员工所属机构,以利于统合机构的职级树以及预设差旅规则为该员工提供差旅管理服务。

本示例实施方式提供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使用一个职级管理模型,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为机构建立职级树,并根据职级树和预设差旅规则为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实现了通过一个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为多个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差旅管理服务。此外,通过在差旅管理服务中集成订单管理单元,实现一站式差旅预定,提高了机构差旅管理的效率,降低了机构差旅管理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差旅费服务平台100支持两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提供完整的差旅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机构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管理,职级管理,预设差旅规则管理,违规日志管理,订单管理,购票管理等等,用户可以通过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完整的差旅预定,机构还可以通过差旅平台进行员工、职级以及差旅信息的管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作为一个提供差旅业务的相关服务的外部平台,包括但不限于职级信息服务、差旅信息服务、机构信息服务、违规校验服务等。

当用户使用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时,可以通过人工输入机构的职级设置,也可以通过机构自身的平台的api网关与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交互对接来同步职级设置信息。

图3是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100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的示意图。参考图3,当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第三方系统获取用户职级设置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a.机构使用的第三方系统通过api网关暴露的服务发起与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职级设置同步,具体的同步策略由第三方系统控制。

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获取职级设置后,对职级设置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根据该职级设置建立或更新对应于该机构职级树。上述的职级设置可以为员工信息与其对应的职级的记录,在此情况下,一名机构员工只能对应一个职级。在同步结束后,可以对第三方系统返回同步结果。

步骤b.第三方系统获取同步结果后,如果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可以调用预设差旅规则服务发起与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差旅规则设置同步。如果同步结果为失败,则可以再次发起同步,或请相关技术人员排查系统错误。

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获取差旅规则设置后,同步规则信息,对应上述职级树记录该机构的差旅规则。

图4是用户使用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的完整的差旅管理服务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4,当用户希望获得完整的差旅管理服务时,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对接外接预定系统。

首先,用户登录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时,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校验,以确定该用户时机构用户或是机构员工用户,从而加载用户信息。校验成功后,可以提示用户登录成功。更近一步的,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在获知员工姓名后显示与员工姓名对应的差旅标准。

当用户查询差旅商品时,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对接的外接预定系统查询差旅商品。例如当用户查询机票信息时,可以通过对接机票预订系统查询并显示对应的头等舱或经济舱机票信息,并对用户返回查询结果。

当用户根据上述差旅商品的信息选择预订商品并发起预订时,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机构信息和职级信息进行预设差旅规则违规校验,判断用户选择的差旅商品是否符合其职级对应的差旅规则。如果违规,可以提示用户违规,在用户再次确认需要预订此差旅商品时,可以请用户填写违规原因,并保留该违规记录,继续进行预订流程。如果没有违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直接为用户向外接预定系统提交订单。

在外接预定系统返回预订结果,例如为预定成功或失败时,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对用户显示此预订结果信息。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当用户不需要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的完整的差旅管理服务时,可以只通过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职级设置、预设差旅规则设置以及差旅规则定制。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差旅服务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5,差旅服务信息管理方法500可以用于为多个机构提供差旅管理服务。差旅服务信息管理方法500可以包括:

步骤s502,获取所述机构的所述职级树。当用户通过前述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本方法时,可以在用户登录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时,确认用户所属的机构,并获取机构对应的职级树。当所述机构具有多个职级树时,可以请用户选择本次所用的职级树。

步骤s504,获取所述职级树对应的预设差旅规则。

步骤s506,基于所述职级树与所述预设差旅规则提供服务。服务可以包括包括但不限于机构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管理、职级管理、预设差旅规则管理、违规日志管理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还可以包括为所述多个机构提供订单管理、购票管理等差旅订单服务。

本公开通过实现一套通用的、可扩展的职级与预设差旅规则关系模型,实现了机构架构与预设差旅规则的松耦合,不但从模型层面保证了预设差旅规则的标准化,也实现了机构预设差旅规则的个性化,大大降低了后期的开发成本。

本公开的差旅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既可以提供完整的差旅服务,也可以通过平台服务的形式对接不同的机构信息化系统,增强了差旅平台的伸缩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通过对差旅违规信息的监控,可以帮助机构分析预设差旅规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优点,提升机构预设差旅规则的实施效果,降低预设差旅规则实施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