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MS系统整体数据迁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1864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PMS系统整体数据迁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浙电PMS系统应用覆盖了各直属单位及所辖11个地市、64个县公司,系统注册用户18759人,系统日平均在线人数4614人。系统已涵盖从1000千伏到400伏的全电压等级输变配一二次及自动化设备,具备运行、检修、计划、项目管理、在线监测、配网调度运行、配网抢修指挥、技术监督、状态检修、分析中心等各项关键业务计330多个功能点。同时,浙电PMS系统与多个专业的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和业务的集成共享:与ERP集成,实现设备资产联动;与OMS集成,实现停役申请等管理;与营销系统集成,实现营配贯通;与智能公变监测和用电采集系统集成,实现主动抢修;与配电自动化集成,实现配调专题图自动生成和PMS图模的生产-配调闭环管理;与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集成、与海讯海量实时数据库系统集成、运营监控中心管理模块集成,实现运检数据共享和指标监控。PMS在浙江公司已经不仅仅是运检业务信息系统,而是企业级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其他专业信息系统提供电网拓扑、图形、设备台账等基础信息,而随着PMS系统升级,需要将现有PMS系统中保存了大量的业务数据,而新的PMS系统与现有的浙电PMS系统存在较大差异,无法直接应用在现有的建设成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PMS系统整体数据迁移的方法,解决现有PMS系统升级原来保存的数据无法直接应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PMS系统整体数据迁移的方法,包括PMS基准库、PMS生产库、中间库、工程库、原生产系统、支撑平台和集成系统,原生产系统包括GIS系统数据,PMS基准库包括PMS基准库表结构、基础及公共代码数据集、应用程序、支撑平台所需的初始化数据,工程库复制原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同时在工程库内建立组织机构、人员、代码的基础数据的对照关系,中间库用于数据收集、校验、存储所用的物理介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生产系统的数据和GIS系统数据复制到工程库中;

步骤二:PMS基准库内数据初始化配置到中间库内;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工程库内的部分基础数据同步到支撑平台;

步骤四:将步骤三处理后的支撑平台内中数据迁移必需的基础数据导入到中间库内;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数据迁移必需的基础数据生成原生产系统与集成系统的对照关系,并将对照关系生成到工程库中;

步骤六:将电网资源、业务数据从原生产系统中通过映射、转换、迁移到中间库内;

步骤七:GIS系统内数据通过空间几何对象转移迁移到数据迁移中间库内;

步骤八:将原生产系统中缺失的数据由用户收集、填报保存到Excel中间文件载体;

步骤九:PMS基准库初始化配置到支撑平台和PMS生产库内;

步骤十:PMS生产库涉及到支撑平台的组织机构、人员权限进行引用更新;

步骤十一:将中间库内的数据进行检查核实,并通过工具迁移至PMS生产库内;

步骤十二:根据数据迁移情况,汇总形成新旧系统编码对应表及相关变更数据清册提供相关集成系统,以便集成系统更新接口数据;

步骤十三:将冻结期中的变动数据、原系统中不包含的新增业务功能的数据通过手工补录集成系统内。

优选的,中间库内的物理介质包括数据库和文件,能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收集校验。

优选的,原生产系统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图形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中间文件,且结构化数据和图形数据通过数据库直连的方式进行迁移,非结构化数据通过上传接口进行数据迁移,中间文件通过excel工具进行数据导入,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迁移,保证最终数据的审核。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1.将原生产系统的数据和GIS系统数据先迁移至中间库中,通过中间库实现数据的清理、审核,然后数显数据导入至PMS生产库中,保证了在迁移过程中数据的验证和最终数据的审核,迁移数据完整准确、系统应用正常、安全生产业务不受影响,不增加基层班组工作量,系统数据不重复返工,并最终达到生产管理系统实用化要求;

2.基准库的设置,能实现对支撑平台、PMS生产库、集成系统的数据进行初始化工作;

3.工程库的设置,能避免影响原生产系统正常运行,实现对原生产系统及GIS系统内数据的复制,用于进行进一步向中间库的迁移;

4.中间库的设置,能保证数据迁移过程中进行提供数据收集、校验、存储所用的物理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PMS系统整体数据迁移的方法,包括PMS基准库、PMS生产库、中间库、工程库、原生产系统、支撑平台和集成系统,原生产系统包括GIS系统数据,PMS基准库包括PMS基准库表结构、基础及公共代码数据集、应用程序、支撑平台所需的初始化数据,支撑平台为ISC或BPM或UDS,工程库复制原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同时在工程库内建立组织机构、人员、代码的基础数据的对照关系,中间库用于数据收集、校验、存储所用的物理介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生产系统的数据和GIS系统数据复制到工程库中;

步骤二:将PMS基准库内数据初始化配置到中间库内;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工程库内的部分基础数据同步到支撑平台;

步骤四:将步骤三处理后的支撑平台内中数据迁移必需的基础数据导入到中间库内;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数据迁移必需的基础数据生成原生产系统与集成系统的对照关系,并将对照关系生成到工程库中;

步骤六:将电网资源、业务数据从原生产系统中通过映射、转换、迁移到中间库内;

步骤七:GIS系统内数据通过空间几何对象转移迁移到数据迁移中间库内;

步骤八:将原生产系统中缺失的数据由用户收集、填报保存到Excel中间文件载体;

步骤九:PMS基准库初始化配置到支撑平台和PMS生产库内;

步骤十:PMS生产库涉及到支撑平台的组织机构、人员权限进行引用更新;

步骤十一:将中间库内的数据进行检查核实,并通过工具迁移至PMS生产库内;

步骤十二:根据数据迁移情况,汇总形成新旧系统编码对应表及相关变更数据清册提供相关集成系统,以便集成系统更新接口数据;

步骤十三:将冻结期中的变动数据、原系统中不包含的新增业务功能的数据通过手工补录集成系统内。

中间库内的物理介质包括数据库和文件,能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收集校验,原生产系统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图形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中间文件,且结构化数据和图形数据通过数据库直连的方式进行迁移,非结构化数据通过上传接口进行数据迁移,中间文件通过excel工具进行数据导入,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迁移,保证最终数据的审核。

结构化数据的迁移包括以下步骤:1.在PMS生产库中创建数据库链指向原生产库;2.编写映射转换程序,把原生产系统的数据结构转换成PMS生产库需要的数据格式;3.运行映射转换程序,将数据抽取到PMS生产库;4.数据抽取结束之后对比校验数据抽取的结果。

图形数据的迁移包括以下步骤:1.在PMS数据库中创建数据库链指向原GIS生产库;2.开发图形转换工具对原GIS数据进行空间坐标转换、空间几何转换;3.数据转换之后迁移到PMS生产库;4.数据抽取结束之后对比校验数据抽取的结果。

非机构化数据的迁移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工具将非结构化数据抽取到非结构化数据平台进行存储,将对应数据在非结构化平台中的存储地址回写到系统中;2.将存储的非结构化数据平台地址迁移至PMS生产库内,适应图片、图纸资料、附件、试验报告等非结构化数据的迁移。

中间文件的迁移包括以下步骤:1.将数据录入到PMS生产库提供的标准excel模板中;2.通过excel导入工具导入数据到PMS生产库内。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