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推广渠道的监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10051发布日期:2018-06-05 20:3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品推广渠道的监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产品推广渠道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各渠道的数据建立渠道基准画像;

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待检测渠道的数据建立所述待检测渠道的画像;

将所述待检测渠道的画像与所述渠道基准画像进行比对,并在比对结果指示差异度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或者相似度低于设定的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渠道为问题渠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各渠道的数据建立渠道基准画像之前,进一步包括:根据渠道的数据类型确定至少两个考察维度;

所述根据第一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各渠道的数据建立渠道基准画像包括:根据所确定的考察维度对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各渠道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由各考察维度的基准统计数据线构成的渠道基准画像;

所述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待检测渠道的数据建立所述待检测渠道的画像包括:根据所述确定的考察维度对所述第二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待检测渠道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由各考察维度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构成的待检测渠道的画像;

所述将所述待检测渠道的画像与所述渠道基准画像进行比对,并在比对结果指示相似度低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或者差异度大于设定的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渠道为问题渠道包括:针对每个考察维度,将对应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进行曲线相似度计算,得到对应所述考察维度的差异度值;根据预先确定的每个考察维度对应的加权值,对各考察维度对应的差异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综合差异值,在所述综合差异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渠道为问题渠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考察维度包括如下考察维度中的至少两个:

第一子时间段的日激活量与日新增量之比;

第二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

第二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

第四子时间段的用户留存率;

其中,所述第一子时间段、第二子时间段、第三子时间段及第四子时间段中每个子时间段的长度范围均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段和第二设定时间段内,且相互之间存在重叠或不存在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时间段为一个自然月第一周周一开始的四周的28天;

所述第二子时间段为一个自然月第一周的周一至周五的24时段;

所述第三子时间段为一个自然月第一周的周六至周日的24时段;

所述第四子时间段为一个自然月第一周周一出现新增后开始的14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考察维度,将对应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进行曲线相似度计算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两个;

针对所述第一子时间段的日激活量与日新增量之比,采用动态时间规整计算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的差异度;

针对所述第二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二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中的任一个,首先对所述子时间段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欧式距离计算归一化处理后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的差异度;

针对所述第四子时间段的用户留存率,首先对所述第四子时间段的用户留存率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利用动态时间规整计算降维处理后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的差异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确定的每个考察维度对应的加权值包括下述加权值中的至少两个;

针对所述第一子时间段的日激活量与日新增量之比确定的第一加权值;

针对所述第二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二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中的任一个确定的第二加权值;

针对所述第四子时间段的用户留存率确定的第三加权值;

其中,所述第一加权值小于所述第二加权值,所述第二加权值小于所述第三加权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权值为0.05,所述第二加权值为0.1,所述第三加权值为0.275。

8.一种产品推广渠道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渠道基准画像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各渠道的数据建立渠道基准画像;

待检测渠道画像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待检测渠道的数据建立所述待检测渠道的画像;

问题渠道评估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检测渠道的画像与所述渠道基准画像进行比对,并在比对结果指示差异度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或者相似度低于设定的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渠道为问题渠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维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渠道的数据类型确定至少两个考察维度;

所述渠道基准画像建立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考察维度对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各渠道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由各考察维度的基准统计数据线构成的渠道基准画像;

所述待检测渠道画像建立模块根据所述确定的考察维度对所述第二设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待检测渠道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由各考察维度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构成的待检测渠道的画像;

所述问题渠道评估模块包括:

差异度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每个考察维度,将对应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进行曲线相似度计算,得到对应所述考察维度的差异度值;

加权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每个考察维度对应的加权值,对各考察维度对应的差异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综合差异值;和

结果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综合差异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检测渠道为问题渠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维度确定模块确定如下考察维度中的至少两个:

第一子时间段的日激活量与日新增量之比;

第二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

第二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

第四子时间段的用户留存率;

其中,所述第一子时间段、第二子时间段、第三子时间段及第四子时间段中每个子时间段的长度范围均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段和第二设定时间段内,且相互之间存在重叠或不存在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度计算模块包括下述模块中的至少两个:

第一差异度计算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子时间段的日激活量与日新增量之比,采用动态时间规整计算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的差异度;

第二差异度计算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二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二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中的任一个,首先对所述子时间段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欧式距离计算归一化处理后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的差异度;

第三差异度计算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四子时间段的用户留存率,首先对所述第四子时间段的用户留存率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利用动态时间规整计算降维处理后的待检测统计数据线与基准统计数据线的差异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子时间段的日激活量与日新增量之比,采用预先确定的第一加权值;针对所述第二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新增量时间分布、第二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第三子时间段的激活量时间分布中的任一个采用预先确定的第二加权值;针对所述第四子时间段的用户留存率,采用预先确定的第三加权值;进行加权计算后得到综合差异值;

其中,所述第一加权值小于所述第二加权值,所述第二加权值小于所述第三加权值。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