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接检测功能的智能卡个人化发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332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具有非接检测功能的智能卡个人化发卡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卡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智能卡个人化发行过程中可同时对智能卡的非接功能进行检测的智能卡个人化发卡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金融IC卡来说,只有具备个人化数据后才是一张真正完整的卡片。将卡片的个人化数据写入卡片是制作智能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公开号为CN10309327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界面智能卡制作工艺,当卡片制作完成后,通过多头式个人化平台上对智能卡芯片进行预个人化,包括对芯片内数据,如持卡人信息、账户信息等,以及卡面数据,如持卡人姓名、照片、卡号、全息标等进行处理。相对于普通IC卡,双界面智能卡由于封装工艺的原因,封装后的成卡在持卡人使用过程中存在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其中,模块与天线连接不稳定或芯片在加工过程中失效是导致智能卡故障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不稳定卡片的流出到客户端、给客户使用带来不便的风险,以及为了降低工厂内部全检的成本,有必要在智能卡个人化发行过程中进行非接检测,以减少不良品流出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非接检测功能的智能卡个人化发卡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具有非接检测功能的智能卡个人化发卡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卡片输送轨道,智能卡在所述卡片输送轨道上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发卡盒,发卡盒位于所述卡片输送轨道的首端;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收卡盒,收卡盒位于所述卡片输送轨道的尾端;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个人化数据处理机构,个人化数据处理机构位于发卡盒的下一个工位;非接检测组件,非接检测组件位于收卡盒的前一个工位,所述非接检测组件包括塑胶夹具及设置于所述塑胶夹具上的非接触读卡器,所述塑胶夹具设置于所述卡片输送轨道上,所述塑胶夹具具有一供智能卡移动通过的通槽,所述非接触读卡器位于所述通槽的上方。

更具体的,所述塑胶夹具的长度大于智能卡的长度。

更具体的,所述非接触读卡器与智能卡之间的距离小于2厘米。

更具体的,所述非接触读卡器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更具体的,所述收卡盒包括用于收纳废卡的废卡盒。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非接检测组件,以实现双界面卡在进行个人化处理的同时可以进行非接电性能的测试,实现对检测中发现非接触功能异常卡片的剔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增加设备和检测工艺环节的情况下,实现对卡片的非接触功能检测,既降低了设备成本投入,也减少了对作业人员及生产场地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非接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卡个人化发卡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卡片输送轨道2、发卡盒3、个人化数据处理机构4、非接检测组件5和收卡盒6。卡片输送轨道2沿机架1长度设置,发卡盒3位于卡片输送轨道2的首端,收卡盒6位于卡片输送轨道2的尾端,智能卡在卡片输送轨道2上移动,从发卡盒3移动至收卡盒6。智能卡可通过由电机驱动的输送带传送在卡片输送轨道2上移动。个人化数据处理机构4位于发卡盒3的下一个工位,卡片沿卡片输送轨道2移动时会经过个人化数据处理机构4。

非接检测组件5设置于卡片输送轨道2上,非接检测组件5位于个人化数据处理机构4的下一个工位,是收卡盒6的前一个工位。如图2所示,非接检测组件5包括塑胶夹具5-1和非接触读卡器5-2,非接触读卡器5-2与个人化发卡设备的控制主机(未图示)电连接,从而将读卡信息发送给控制主机。塑胶夹具5-1安装在卡片输送轨道2上,塑胶夹具5-1具有一供智能卡移动通过的通槽5-1a,当智能卡10沿卡片输送轨道2移动至塑胶夹具5-1上时,智能卡10会从塑胶夹具5-1的通槽5-1a通过。优选的,塑胶夹具5-1的长度(沿卡片移动方向的长度)大于智能卡的长度。非接触读卡器5-2设置于塑胶夹具5-1上,位于通槽5-1a的上方,当智能卡10从通槽5-1a通过时,非接触读卡器5-2会对智能卡进行电性能测试。采用塑胶夹具来安装非接触读卡器后设置于卡片输送轨道中,可以避免金属对非接触读卡器读写信号产生干扰。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非接触读卡器的读卡效果,非接触读卡器5-2与智能卡10之间的距离要小于2厘米。本实施例的非接触读卡器采用的是D&C公司型号为D8的感应式IC卡读卡器。

下面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智能卡个人化发卡设备工作时,首先

发卡盒进行发卡,将智能卡发送到卡片输送轨道2上,智能卡沿卡片输送轨道2移动;

智能卡移动至个人化数据处理机构4所在工位时,由个人化数据处理机构4对智能卡进行个人化数据处理;

个人化数据处理完毕后,智能卡继续沿卡片输送轨道2移动,当智能卡移动至非接检测组件5时,在智能卡通过塑胶夹具5-1的通槽5-1a的过程中,非接触读卡器5-2对智能卡进行电性能测试;

非接触读卡器5-2将测试结果发送给设备的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对非接电性能测试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智能卡的非接功能是否正常,并将功能正常的智能卡分至收卡盒,功能失效的智能卡分至废卡盒。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非接检测机构,在实现卡片个人化的同时完成非接电性能测试,非接检测机构的塑胶夹具可以采用替换一段卡片输送轨道的方式安装在卡片输送轨道上,在智能卡经过塑胶夹具的同时,通过设置于塑胶夹具上的非接触读卡器对智能卡进行非接电性能的测试,在不新增设备投入的情况下,即可达到增加对卡片非接触功能的检测,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及终端产品的稳定性,对于个人化过程因设备或软件问题导致的卡片非接触功能损坏可及时发现,有效防止批量问题的发生,以避免功能不正常的卡片流出至客户端,而且减少了后续的检测环节,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