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装置及交互式二维码支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36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支付装置及交互式二维码支付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装置及交互式二维码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支付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付款人提供扫描的二维码,收款人在电脑上输入付款金额后,由收款人通过扫描设备扫描付款人提供的二维码完成支付;另一种是收款人提供扫描的二维码,由付款人扫描二维码后,付款人输入价格进行支付。在这两种支付模式下,付款处理都是由客户端和支付服务器直接交互,因而付款金额都是由单方控制的,用户体验非常不好。而且,对于付款人提供二维码、收款人控制支付金额的支付模式,支付是直接完成的,即直接根据付款人的金额完成支付扣费,没有确认支付的过程,增加了付款人的不安全感。而对于由付款人确定付款金额的支付方式,虽然付款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支付金额和支付过程,但收款人只能被动收款,不知道支付金额是多少,只能在支付完成时,在支付结果页面看到支付金额,这也相应增加了收款人的不安全感。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付装置及一种交互式二维码支付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其中,支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设置于装置本体上的二维码载体,装置本体包括输入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输入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获取输入信息输出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输入信息生成第一支付请求输出,第一支付请求包括支付装置编码和支付金额。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付装置,能够利用输入单元进行实时支付金额输入,并通过控制单元将包括输入支付金额的第一支付请求发送出去,而通过二维码载体中承载信息,可以追踪输入的支付金额,以根据实时输入的支付金额进行支付,提高对支付金额的可控度。将输入单元交由收款方控制,将二维码载体交由付款方控制,即可实现基于交互模式的二维码支付,提高支付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连接控制单元。通过将处理结果信息,如支付请求处理信息和支付结果信息,进行显示,能够方便支付的双方进行查看,改变传统支付中,只能单方支付的局面,提高支付金额的透明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置本体还包括电源模块和无线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相连,无线模块与控制单元相连。由此,可以通过独立的电源模块对装置进行供电和通过无线模块将第一支付请求发送出去,使支付装置更智能化,方便远程使用,应用范围更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壳体,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设置在壳体上,控制单元、电源模块和无线模块设置于壳体内,二维码载体设置于壳体表面。由此,可以对支付装置进行安全保护,延长支付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止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交互式二维码支付系统,包括支付装置、云端服务器和支付终端,支付装置连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连接支付终端;其中,支付装置为前述的支付装置,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支付请求至云端服务器;支付终端通过二维码载体生成第二支付请求输出至云端服务器,第二支付请求包括产品ID;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一支付请求和第二支付请求进行支付处理。由此,收款方通过支付装置控制支付金额,付款方通过支付终端控制支付金额和支付确认,可以实现支付处理中的双向交互,支付的双方都可以对支付过程进行控制,尤其是控制支付金额,提供支付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云端服务器上包括二维码生成单元、存储单元、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和第二数据处理单元,二维码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二维码信息和数据行信息,二维码信息承载在二维码载体中,数据行信息存储于存储单元中,二维码信息包括产品ID,数据行信息包括支付装置编码、产品ID和支付金额;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支付请求更新存储单元的支付金额,并输出更新结果至支付装置;第二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支付请求和存储单元的数据行信息生成支付指令输出至支付终端,并将支付终端返回的支付结果信息输出至支付装置。由此,云端服务器可以根据支付装置发送的第一支付请求确认支付金额,并根据支付终端的第二支付请求调用支付终端的支付确认页面,从而实现共同对支付过程进行干预和监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付终端包括二维码获取单元和支付模块,二维码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支付装置上的二维码载体获取二维码信息生成第二支付请求输出至云端服务器;支付模块用于接收支付指令进行支付和返回支付结果信息至云端服务器。由此,可以通过二维码获取单元生成第二支付请求,将产品ID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并获取对应的支付金额,从而进入支付确认页面进行支付,并能告知对方支付结果,进一步提高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交互式二维码支付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付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付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交互式二维码支付系统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支付装置1、云端服务器2和支付终端3,支付装置1与云端服务器2相连进行数据交互,云端服务器2与支付终端3相连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支付装置1与云端服务器2相连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云端服务器2与支付终端3也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支付装置1与云端服务器2进行数据交互包括支付装置1向云端服务器2输出第一支付请求,云端服务器2根据第一支付请求获取支付金额进行存储,并返回对第一支付请求的处理结果至支付装置1。云端服务器2与支付终端3进行数据交互包括支付终端3向云端服务器2输出第二支付请求,云端服务器2根据第二支付请求和存储的支付金额生成支付指令输出至支付终端3,支付终端3返回支付结果给云端服务器2。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在云端服务器2上配置二维码生成单元、存储单元、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和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图未示出)。其中,二维码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二维码信息和数据行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生成的数据行信息。其中,数据行信息包括支付装置编码、产品ID和支付金额,二维码信息包含产品ID。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第一支付请求,配置成根据支付装置1的第一支付请求获取支付装置编码和支付金额,并根据支付装置编码更新数据行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即将支付金额设置为接收到的第一支付请求中的支付金额),并返回确认信息至支付装置1。第二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第二支付请求,配置成根据支付终端3的第二支付请求获取产品ID,并根据产品ID获取存储的对应的支付金额,根据获取的支付金额生成支付指令输出至支付终端3,和接收支付终端3返回的支付结果信息输出至支付装置1。

其中,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实施方式的支付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支付装置1通过外部电源供电,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连接至云端服务器2。如图2所示,支付装置1可以设置为包括装置本体10和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上的二维码载体11。装置本体1包括输入单元101和控制单元102。其中,输入单元101连接控制单元102,用于获取输入信息输出至控制单元102,控制单元102用于根据输入信息生成第一支付请求输出。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将云端服务器2生成的二维码信息承载在二维码载体11中,并将二维码载体11设置在支付装置1上,以通过二维码载体11记载产品ID。支付终端3可包括二维码获取单元和支付模块,二维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二维码载体中的二维码信息生成第二支付请求输出至云端服务器,支付模块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的支付指令进行支付和返回支付结果信息至云端服务器。具体地,支付终端3可以选用现有的支付产品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一支付请求的生成是通过支付装置1的输入单元101接收支付金额输入,并根据支付金额输入生成第一支付请求,第一支付请求可以包括支付装置编码和支付金额。第二支付请求的生成可以是通过支付终端2的扫描功能扫描支付装置1上的二维码载体11,通过扫描二维码载体11获取第二支付请求输出至云端服务器2,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支付请求可以是包括产品ID。在云端服务器向支付终端3发送了支付指令后,支付终端3根据其支付模块的现有接口功能,直接显示支付确认画面(即显示支付金额和请求输入支付密码)。在用户完成支付后,支付终端3返回支付结果至云端服务器2。云端服务器2接收到支付结果后,将支付结果输出至支付装置1。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支付装置。如图3所示,该支付装置在图2所示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有显示单元104、电源模块105和无线模块103。其中,电源模块105分别与输入单元101、显示单元104和控制单元102相连,以为输入单元101、显示单元104和控制单元102提供独立的电源。无线模块103与控制单元102相连,以使控制单元102能够通过无线方式远程连接云端服务器2,而不管云端服务器2的物理位置是在何地。显示单元104连接控制单元102,用于接收控制单元102输出的信息进行显示,根据上文叙述可知,显示的信息例如包括第一支付请求处理结果信息和支付结果信息。

当使用时,收款的用户通过支付装置1的输入单元101输入支付金额,控制单元102根据支付金额生成第一支付请求,其中第一支付请求包括支付装置编码和支付金额。控制单元102将第一支付请求发送至云端服务器2,云端服务器2的第一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支付请求更新存储单元的相应数据行信息(即根据支付装置编码找到对应的支付金额进行更新),并在更新成功后返回处理结果信息至支付装置1的控制单元102。控制单元102将接收到的处理结果信息输出至显示单元104进行显示。之后,付款的用户通过支付终端3扫描二维码载体11,以生成第二支付请求发送至云端服务器2。云端服务器2的第二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支付请求中的产品ID找到存储单元中的对应的数据行,并获取该数据行对应的支付金额,根据支付金额生成支付指令输出至支付终端3。支付终端3接收到支付指令后,启动支付模块进行支付,具体为在支付终端3输出支付确认画面,例如支付金额和支付密码输入界面,等待用户进行确认支付。当支付成功后,支付终端3将支付结果信息返回给云端服务器2,云端服务器2的第二数据处理单元接收支付结果信息输出至支付装置1,支付装置1的控制单元102接收支付结果信息输出至显示单元104进行显示。

优选地,还可为支付装置1增设壳体,将输入单元101和显示单元104设置在壳体上,而将控制单元102、无线模块103和电源模块105都设置于壳体内,并将二维码载体11粘贴于壳体表面。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支付装置1发送第一支付请求和接收支付终端3的扫码操作。在具体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1例如可以是输入键盘或触摸屏,显示单元104例如可以是电子显示屏,控制单元102例如可以是单片机,无线模块103例如可以是Wi-Fi模块等,电源模块105可以是电池等,二维码载体11例如可以是RFID标签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软件或硬件模块或产品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