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扫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314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扫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扫码机。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出现众多的扫码机产品,但是市场上的扫码机产品由于在技术上制作的不全面成为了广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所烦恼的事情,一方面,市场上的扫码机功能单一,仅仅只能进行扫码工作,另一方面,市场上大部分的扫码机只有当摄像头与条形码之间距离较近时才能达到扫码结果,从而使得扫码操作太过于局限。本套一种多功能扫码机在上述问题所在的技术上做的十分成熟,方便广大使用者购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扫码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扫码机,包括切换按钮、手柄、充电架、网络通信单元、数据连接线、电量显示灯、小型喇叭和充电底座,所述手柄上方左侧安装有遮挡盖,且遮挡盖下方右侧安装有切换按钮,所述切换按钮下方右侧安装有电源开关,且电源开关下方安装有充电架,所述充电架上方右侧安装有采集单元,且采集单元右侧下方安装有网络通信单元,所述网络通信单元右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单元,且温度检测单元下方右侧安装有数据连接线,所述数据连接线左侧上方安装有连接头,且连接头左侧上方安装有电量显示灯,所述电量显示灯左侧下方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手柄上方左侧安装有高清摄像头,且高清摄像头下方安装有小型喇叭,所述小型喇叭下方右侧安装有充电接口,且充电接口左侧安装有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左侧安装有充电卡槽。

优选的,所述电量显示灯共安装有四个,且电量显示灯整齐安装在控制箱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高清摄像头右侧下方安装有扫码凭条出口。

优选的,所述高清摄像头的输出端与采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小型喇叭下方右侧安装有温度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控制箱上表面安装有电量显示灯,并借助查看电量显示灯亮的个数,从而可以了解扫码机的电量情况,通过在手柄上方安装有扫码凭条出口,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所购买物品的价格情况,通过安装有网络通信单元,从而可以将扫码后所获得的数据在扫码机与电脑之间进行传递,切换按钮则可以在扫码功能和测温功能之间进行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扫码机和充电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扫码机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挡盖、2,切换按钮、3,电源开关、4,手柄、5,充电架、6,采集单元、7,网络通信单元、8,温度检测单元、9,数据连接线、10,连接头、11,电量显示灯、12,控制箱、13,高清摄像头、14,扫码凭条出口、15,小型喇叭、16,温度显示屏、17,充电接口、18,充电底座、19,充电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多功能扫码机,包括切换按钮2、手柄4、充电架5、网络通信单元7、数据连接线9、电量显示灯11、小型喇叭15和充电底座18,手柄4上方左侧安装有遮挡盖1,且遮挡盖1下方右侧安装有切换按钮2,切换按钮2下方右侧安装有电源开关3,且电源开关3下方安装有充电架5,充电架5上方右侧安装有采集单元6,且采集单元6右侧下方安装有网络通信单元7,网络通信单元7右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单元8,且温度检测单元8下方右侧安装有数据连接线9,数据连接线9左侧上方安装有连接头10,且连接头10左侧上方安装有电量显示灯11,电量显示灯11左侧下方安装有控制箱12,手柄4上方左侧安装有高清摄像头13,且高清摄像头13下方安装有小型喇叭15,小型喇叭15下方右侧安装有充电接口17,且充电接口17左侧安装有充电底座18,充电底座18左侧安装有充电卡槽19,电量显示灯11共安装有四个,且电量显示灯11整齐安装在控制箱12的上表面,高清摄像头13右侧下方安装有扫码凭条出口14,高清摄像头13的输出端与采集单元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小型喇叭15下方右侧安装有温度显示屏16。

工作原理:当使用一种多功能扫码机时,使用者在电量显示灯11满格的情况下,拿起扫码机,将高清摄像头13对准所需扫码的物体并按下电源开关3,此时,高清摄像头13将对条码进行快速识别,并将识别的信息传递给采集单元6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网络通信单元7进一步将数据上传至电脑,最终能从电脑显示屏上显示物品的详细信息,当需要检测物体的温度时,按下切换按钮2即可在扫码功能和测温功能之间进行快速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