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笔记本散热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162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笔记本散热扇。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电脑中,我们会使用到散热扇,利用风扇引起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电子部件不至于发热烧坏。要使电子部件保持较低的温度,必须用大功率、高转速、大风量的风扇,但是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候不会一直在运行大型程序,这个时候如果再一直的最大功率的运行电机,则会造成电能的浪费且会缩短风扇电机的使用寿命,得不到高效使用的目的,急需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的笔记本散热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的笔记本散热扇,包括风扇扇叶、风扇电机和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对风扇电机进行控制,风扇电机的转轴与风扇扇叶连接,所述外围电路包括单片机、声响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温度设置电路、复位电路和温控自动电路,所述单片机的数据端口分别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的数据端口和复位电路的数据端口连接,所述温度设置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声响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所述温控自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温度设置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引脚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三端连接后接地。

具体地,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四开关、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单片机的第九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后接5V电压输入。

具体地,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电阻,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的第三引脚连接后接5V电压输入。

具体地,所述温控自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风扇电机、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双向可控硅和双触发二极管,所述单片机的第十四引脚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磁力发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磁力发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的第一固定端分别与所述双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的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的转动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的第二固定端靠近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磁力发生器安装,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后再接220V电源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的转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的第二固定端远离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磁力发生器安装,所述双触发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与所述风扇电机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风扇电机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入220V电源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磁力发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磁力发生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具体地,所述声响电路包括蜂鸣器、第八电阻和第三三极管,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七引脚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入5V电源输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蜂鸣器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为型号为AT89C5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笔记本散热扇,因为外围电路和风扇电机配合的作用,通过温度反应后再合理的调节风扇电机的转动速度,使得风扇电机的转速始终处于最合理的状态,达到高效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的笔记本散热扇,包括风扇扇叶、风扇电机M和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对风扇电机M进行控制,风扇电机M的转轴与风扇扇叶连接,外围电路包括单片机IC1、声响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温度设置电路、复位电路和温控自动电路,单片机IC1的数据端口分别与温度采集电路的数据端口和复位电路的数据端口连接,温度设置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IC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IC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声响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温控自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温度设置电路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单片机IC1的第五引脚与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单片机IC1的第六引脚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单片机IC1的第七引脚与第三开关S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和第三开关S3的第三端连接后接地。

复位电路包括第四开关S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单片机IC1的第九引脚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四开关S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S4的第二端连接后接5V电压输入。

温度采集电路包括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IC2和第二电阻R2,单片机IC1的第十三引脚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IC2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IC2的第三引脚连接后接5V电压输入。

温控自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风扇电机M、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双向可控硅TR1和双触发二极管TR2,单片机IC1的第十四引脚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单片机IC1的第十五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一继电器K1的磁力发生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磁力发生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后接地,第一继电器K1的开关的第一固定端分别与双触发二极管TR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继电器K2的开关的第一固定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开关的转动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开关的第二固定端靠近第一继电器K1的磁力发生器安装,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双向可控硅TR1的第一端连接后再接220V电源的第一输入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开关的转动端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开关的第二固定端远离第二继电器K2的磁力发生器安装,双触发二极管TR2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双向可控硅TR1的控制端连接,双向可控硅TR1的第二端与风扇电机M的第一端连接,风扇电机M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入220V电源的第二输入端,第二继电器K2的磁力发生器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后接地,第二继电器K2的磁力发生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

声响电路包括蜂鸣器SP、第八电阻R8和第三三极管Q3,单片机IC1的第十七引脚端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入5V电源输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蜂鸣器SP的第一端连接,蜂鸣器SP的第二端接地。

单片机IC1为型号为AT89C52。

在声响电路当中,当没有把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IC2接入到外围电路中时,单片机IC1就会通过蜂鸣器SP发出报警声音。

温度采集电路主要是由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IC2构成,它可以把采集的温度数据转化成二进制数,再发送至AT89C52型单片机IC1。

温度设定主要是通过按键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来设定的。

第三开关S3是设定键,用于对风扇电机M转速调节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设置。当按下第一开关S1时,可以加一档速度,长按可以快速加一档速度,当按下第二开关S2时,可以减一档速度,长按可以快速减一档速度。

单片机IC1在初始工作状态时候默认为风扇电机M为最低挡转速,当温度采集电路检测到温度并反应到单片机IC1时候,如温度低于所设的温度下限值时第一继电器K1吸合,关闭风扇,当当前温度高于所设的温度上限值时第二继电器K2吸合,切换到强风档。

当需要对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进行复位的时候,按下复位电路中的第四开关S4,则控制信号传输至单片机IC1,完成对所有设定的复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