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37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夹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片状构件卡定于平板的输入面的夹子。



背景技术:

例如已知有被称为数字化仪或手写信息处理装置的平板。该平板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137150号公报)记载那样是具备显示画面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与显示装置连接而使用的坐标输入装置、或者与具备显示装置的计算机连接而使用的坐标输入装置。

该平板与笔形状的位置指示器(以下,称为触控笔)一起使用,在检测二维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平面(以下,称为输入面)上,当通过触控笔作出指示输入(笔记操作)时,通过与触控笔检测传感器的交互来检测该笔记操作,并将其位置坐标作为笔记信息向信息处理装置供给。信息处理装置根据从平板接收到的基于指示体的指示输入的位置坐标(笔记信息),生成与触控笔的手写输入对应的显示图像信息,并将该显示图像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的画面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1371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使用者在使用这种平板进行图像的生成之前,预先在纸张上描绘底样,并基于此,执行使用平板的图像的生成的情况很多。尤其是要描绘户外或外出地点的基于写生的绘画的情况下,通常进行作成底样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即便是通过扫描将描绘在纸张等片状构件上的底样取入而形成为电子数据,该电子数据也不同于通过平板处理的电子数据,因此无法进行原封不动地对底样直接加工那样的修正等。因此,使用者需要进行通过触控笔对描绘于纸张的描画图像进行描摹等作业,手写信息处理作业花费巨大的工时。

因此,申请人为了能够解决以上的问题点,提出了能够装配纸张,在该纸张上形成了笔记痕迹时,能够同时取得该形成的笔记痕迹的笔记数据(电子数据)的平板。这种情况下,将纸张向平板进行位置固定的情况至关重要。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纸张向平板进行位置固定的夹子。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第一方案记载的实用新型中,

提供一种夹子,装配于在操作面侧能够配置片状构件的平板的板状端部,其特征在于,

使具备彼此相对且由连结部连结的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平板的所述板状端部卡合,由此将在所述平板的所述操作面侧配置的所述片状构件固定于所述平板。

另外,在第二方案记载的实用新型中,

提供一种夹子,装配于在操作面侧能够配置片状构件的平板的板状端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子具备:第一构件,与所述平板的所述板状端部卡合,具备彼此相对且由连结部连结的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及第二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构件,

在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一面部的与所述平板的操作面侧所面对的面侧相对的面侧转动自如地安装有所述第二构件。

上述的结构的实用新型的夹子以在第一构件的第一面部与第二面部之间夹持平板的板状端部的方式装配于平板,因此能够将载置于平板的操作面的片状构件进行位置固定。而且,夹子的第二构件转动自如地安装在位于平板的操作面侧的夹子的第一构件的第一面部,因此通过夹子的第二构件能够将载置于平板的操作面侧的片状构件进行位置固定。

根据该实用新型的夹子,通过将该夹子装配于平板,能够将载置于平板的操作面的片状构件进行位置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供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实施方式安装的平板的一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实施方式的构成例及向平板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实施方式,对载置于平板的片状构件进行位置固定的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实施方式的另一构成例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实施方式的向平板的安装状态的其他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实施方式与其装配对象的平板的实施方式一起,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平板10的外观的图,图1(A)是其主视图,图1(B)是其左侧视图。从该图1可知,平板10形成为框体11 为薄型的板状形状的结构。

在该例子中,框体11的长边方向(横向)的长度L为例如L=34cm,而且,框体11的短边(进深方向)的长度D为例如D=22cm。并且,框体11的厚度d为例如d=10mm。

如图1(B)所示,该平板10的框体11由上侧壳体11a和下侧壳体11b构成,在上侧壳体11a覆盖下侧壳体11b的内部空间的状态下,成为上侧壳体11a嵌合于下侧壳体11b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图示省略,但是在下侧壳体11b的内部空间中收纳有触控笔检测传感器、触摸检测传感器、电路基板、操作按钮组等。触控笔检测传感器例如由电磁感应方式的传感器构成。触摸检测传感器例如由静电电容方式的传感器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侧壳体11a侧观察时,在框体11内依次以相互重叠的状态配设有触摸检测传感器、触控笔检测传感器、电路基板。这种情况下,触控笔检测传感器与触摸检测传感器以它们的检测区域在从与上侧壳体11a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重叠的状态被收纳。

触控笔检测传感器经由上侧壳体11a能够进行触控笔的检测,而且,触摸检测传感器经由上侧壳体11a能够进行手指触摸的检测,上侧壳体11a的表面对于上述触控笔检测传感器及触摸检测传感器来说成为共用的输入面。并且,上侧壳体11a的表面的图1(A)中的虚线包围的矩形区域成为触控笔检测传感器及触摸检测传感器的共用的检测区域DA。在上侧壳体11a的表面,例如通过印刷而形成有表示矩形的检测区域DA的四个角的位置的标记MKa、MKb、MKc、MKd。

需要说明的是,表示该矩形的检测区域DA的四个角的位置的标记MKa、MKb、MKc、MKd可以不是通过印刷形成,而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形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操作按钮组的操作部12在上侧壳体11a的、触控笔检测传感器及触摸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区域DA的侧方部,向外部露出地设置,从而使用者能够操作。使用者能够一边用单手操作该操作部12,一边通过触控笔向检测区域DA进行输入操作。因此,上侧壳体11a的表面形成所述输入面,并且也成为操作按钮组的操作部12的操作面。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平板10,准备了第一触控笔和第二触控笔这两种触控笔作为通过触控笔检测传感器能够进行其指示位置输入的检测的触控笔。在该例子中,第一触控笔是通常的电磁感应方式用的触控笔(以下,称为通常触控笔),第二触控笔是芯体具备圆珠笔功能或自动铅笔的功能且其笔记痕迹能够视觉性地形成于纸张等片状构件的电磁感应方式用的触控笔(以下,称为墨液触控笔)。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平板10中,在上侧壳体11a的表面即输入面的检测区域DA载置片状构件例如纸张,通过墨液触控笔,在该输入面的检测区域DA进行笔记操作,由此将其笔记痕迹视觉性地形成于纸张,并且通过触控笔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并取得与该笔记痕迹对应的笔记信息。

这种情况下,载置在输入面上的纸张在输入面处移动时,形成于纸张的笔记痕迹和与该笔记痕迹对应的笔记信息不再一一对应。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平板10中,能够将纸张弹性地固定于输入面的夹子13以能够拆卸的方式附属于框体11。

图2是用于说明该夹子13的构成例的图。即,图2(A)是夹子13的主视图,图2(B)是夹子13的左侧视图。并且,图2(C)示出将夹子13安装于平板10的框体11而将纸张14弹性地固定的状态。在该例子中, 如图2(C)所示,装配于平板10的框体11的上端部11c。

该夹子13的长度方向(与夹子13的向平板10安装的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长度Cx设为比平板10的横向的长度短且比检测区域DA的横向的长度长的长度,在该例子中,为Cx=23.5cm。需要说明的是,纸张14的大小等于或者稍大于检测区域DA的大小。而且,夹子1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Cx设为比检测区域DA的横向的长度长且比纸张14的横向的长度长的长度。

另外,该夹子13的进深方向(夹子13的向平板10安装的安装方向)的长度Cy设为能够将以覆盖检测区域DA的方式载置的纸张14可靠地固定的长度,在该例子中,为4cm。需要说明的是,夹子1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Cx在图2(C)的例子中选定得比纸张1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但也可以是比纸张1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短的长度。

如图2(B)所示,该例子的夹子13包括构成第一构件的一例的安装用部131和构成第二构件的一例的压片132。

安装用部131具备彼此相对的分别具有弯曲形状的第一面部131b和第二面部131a,第一面部131b与第二面部131a的一端侧由连结部131f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开口,从而具备截面为コ形状(U字形状)的凹部131c。如图2(B)所示,第二面部131a的夹子13的进深方向的长度成为所述长度Cy,但是第一面部131b的进深方向的长度成为比所述长度Cy短的长度。

压片132的截面为曲线形状,压片132由稍弯曲的板状体构成,在该例子中,成为以沿着夹子13的长度方向(与向平板10安装的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配设的2根由棒状构件构成的转动轴133A及133B为转动中心能够转动的状态,且安装在安装用部131的第二面部131a上。在转动轴133A及133B卷绕有作为施力构件(付势构件)的例子的螺 旋弹簧137A及137B,通过该螺旋弹簧137A及137B,压片132的、安装用部131的凹部131c的开口侧的端部132a始终被向安装用部131侧弹性地施力。

在该例子中,与安装用部131结合时的压片132的进深方向(夹子13的向平板10安装的安装方向)的长度与所述长度Cy大致相等。压片132的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与第二面部131a连结的连结部131f侧的端部成为与该连结部131f的端面(外表面)相同的位置,或者比连结部131f的端面(外表面)靠平板10的内方侧。

并且,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的进深方向的长度比长度Cy短,因此压片132的端部132a成为比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的开口侧的端部131e延伸出的延出部。

并且,如图2(B)所示,压片132的端部132a成为与安装用部131的第二面部131a的端部131d侧相对的状态。即,压片132的端部132a在与安装用部131的第二面部131a的端部131d侧相对的状态下,被螺旋弹簧137A及137B弹性地施力。

在该例子中,在该压片132的端部132a的与安装用部131的第二面部131a的端部131d相对的部分,设有弹性构件例如由橡胶构件构成的防滑构件134(参照图2(A)及图2(C)的虚线)。

图3是从压片132的端部132a侧的相反侧观察夹子13的图。在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的与压片132相对的相对面侧,设置具有使转动轴133A贯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的两个突起部136Aa及136Ab,并且设置具有使转动轴133B贯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的两个突起部136Ba及136Bb。另一方面,在压片132的与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相对的相对面侧,设置具有使转动轴133A贯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的两个突起部135Aa及135Ab,并且设置具有使转动轴 133B贯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的两个突起部135Ba及135Bb。

由棒状构件构成的转动轴133A使4个突起135Aa及135Ab、136Aa及136Ab贯通地安装,并且由棒状构件构成的转动轴133B使4个突起135Ba及135Bb、136Ba及136Bb贯通地安装,从而安装用部131与压片132结合。

并且,如图3所示,在安装用部131的第二面部131a的两个突起部136Aa与136Ab之间的转动轴133A嵌插地设有螺旋弹簧137A,而且,在两个突起部136Ba与136Bb之间的转动轴133B嵌插地设有螺旋弹簧137B。通过该螺旋弹簧137A及137B,压片132的端部132a侧始终向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侧弹性地位移。需要说明的是,转动轴133A的夹子13的横向的端部侧的一端133Aa具有比转动轴133A的轴径大的直径的圆盘状的形状。同样,转动轴133B的夹子13的横向的端部侧的一端133Ba也具有比转动轴133B的轴径大的直径的圆盘状的形状。

夹子13的安装用部131由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构成,凹部131c根据框体11的上端部的形状及尺寸而形成。如图4(A)所示,夹子13在其安装用部131的凹部131c内收纳平板10的框体11的上端部11c,从而安装于平板10的框体11的上端部11c。夹子13的安装用部131的凹部131c的宽度形成得比框体11的上端部11c的厚度稍小,通过该安装用部131的弹性力,框体11的上端部11c由凹部131c夹持,从而夹子13卡定(固定)于平板10的框体11的上端部11c。但是,夹子13通过将其安装用部131从框体11的上端部11c拆卸而能够从平板10拆卸。

如图2(C)及图4(A)所示,在夹子13固定于平板10的框体11的上端部的状态下,如图4(A)所示,夹子13的压片132的端部132a成为弹性地按压框体11的上侧壳体11a的表面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如果 按下压片132的与端部132a相反的一侧,则压片132以转动轴133为中心转动,在其端部132a与框体11的上侧壳体11a的表面之间能够空出间隙,如果解除压片132的与端部132a相反的一侧的按下,则压片132的端部132a恢复成弹性地按压框体11的上侧壳体11a的表面的状态。

因此,如图2(C)及图4(A)所示,在夹子13安装于框体11的状态下,按下压片132的与端部132a相反的一侧,在压片132的端部132a与框体11的上侧壳体11a的表面之间空出间隙,在该间隙夹持纸张14的上端,通过解除压片132的与端部132a相反的一侧的按下,在压片132的端部132a与框体11的上侧壳体11a的表面之间弹性地夹持纸张14,纸张14被位置固定成无法移动。

此时,如果将纸张14装配于框体11的上壳体11a的表面而使其沿进深方向移动,则如图4(A)所示,纸张14的上端抵碰于夹子13的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的端部131e的端面而被定位。

并且,在该例子中,尤其是通过设置在压片132的端部132a的防滑构件134,将纸张14更强地向框体11的上侧壳体11a的表面侧弹性按压,更加被位置固定成无法移动。

在该例子中,防滑构件134由橡胶构件构成,但是如图4(B)及图4(B)的A-A线剖视图即图4(C)所示,沿着与该夹子13的向平板10安装的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一个或多个槽134M,通过该一个或多个槽134M而对于纸张14的防滑效果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夹子13进行位置固定的纸张14可以为一张,也可以为多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夹子13装配于平板10的框体 11的上端部11c,但是也可以装配于框体11的下端部。在本实施方式的平板10的情况下,如图1(A)及图2(C)所示,从检测区域DA的上端位置至框体11的上端位置的距离与从检测区域DA的下端位置至框体11的下端位置的距离大致相等,将夹子13装配于框体11的下端部侧也没有任何问题。

[夹子的其他构成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转动轴分为两个构成,但也可以由使两个的转动轴133A与转动轴133B连通的一个转动轴构成。并且,在设为一个转动轴的情况下,作为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可以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为两个,但也可以为一个。

图5是示出转动轴为一个并且作为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也为一个的夹子13A的主要部分的构成例的图。在该夹子13A中,对于与上述的夹子13相同的部分标注与上述相同的参照标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图5与图3同样是从压片132的与端部132a侧相反的一侧观察夹子13A的图。

该例的夹子13A使用一个的由棒状构件构成的转动轴133。该转动轴133的一方的端部133a及另一方的端部133b形成为比转动轴133的轴径大的直径的圆盘状形状。

并且,在该夹子13A的例子中,在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的与压片132相对的相对面侧,设置具有使转动轴133贯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的两个突起部136a及136b。另一方面,在压片132的与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相对的相对面侧,设置具有使转动轴133贯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的两个突起部135a及135b。

并且,由棒状构件构成的转动轴133使4个突起135a及135b、136a及136b贯通地安装,从而安装用部131与压片132结合。

并且,如图5所示,在安装用部131的第二面部131a的两个突起部136a与136b之间的转动轴133嵌插地设有螺旋弹簧137。通过该螺旋弹簧137,压片132的端部132a侧始终向安装用部131的第一面部131b侧弹性地位移。

[夹子的向框体的安装的其他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夹子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平板10的框体11的上端部或下端部,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拆装自如地安装于框体11的右侧的侧部。

这种情况下的夹子13B的与该夹子13B的向平板10安装的安装方向交叉(在该例子中为正交)的方向的长度CBy设为比平板10的检测区域DA的进深方向的长度大,而且与平板10的进深方向的长度D(参照图1)同等或者比长度D短的长度。这是因为,载置在平板10的框体11的输入面上的纸张的大小设为与检测区域DA相等的大小或者其以上的大小,因此为了将该纸张可靠地进行位置固定而优选形成为这样的尺寸关系。但是,夹子13B的长度方向的长度CBy只要能够将纸张进行位置固定即可,当然也可以比检测区域DA的进深方向的长度短。而且,夹子13B的长度方向的长度CBy优选比框体11的进深方向的长度短,但也可以比框体11的进深方向的长度长。

并且,夹子13B的框体11的横向的长度CBx只要是能够将载置在平板10的框体11的输入面上的纸张的右端部可靠地进行位置固定的长度即可。

[其他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

在上述的例子中,夹子13是在安装用部131的凹部131c内收纳平板10的框体11的上端部11c而被安装于平板10的框体11的上端部11c,并通过压片(第二构件)的端部132a对载置于平板10的纸张(片 状构件)14进行夹持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将载置有纸张14的平板10与纸张14一起收纳在安装用部131的凹部131c内,由此来夹持纸张(片部)14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需要压片(第二构件)。

在上述的例子中,片状构件设为纸张,但只要是在利用芯体具备圆珠笔功能或自动铅笔的功能的墨液触控笔进行笔记时,其笔记痕迹能够视觉地形成的片状构件即可,可以是任意的结构。

【标号说明】

10…平板,11…框体,12…操作按钮组的操作部,13…夹子,14…纸张,131…安装用部(第一构件),131a…第二面部,131b…第一面部,132…压片(第二构件),137、137A及137B…螺旋弹簧,133、133A及133B…转动轴,134…防滑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