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3482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触摸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触摸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触控技术(touchtechnology)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早期的玻璃触控面板采用对金属导电层、ito刻蚀,以达到图形化的目的。当手指接触图形化的面板,通过接触点电容改变,而达到信号输入芯片的目的。图形化的导电线路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一般是通过形成于导电线路上的保护层、光学层或粘合层进行填充。当间隙距离大于20um且导电线路的材料与填充间隙的材料的反射系数较大时,这样的间隙就会被人眼所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触摸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可以避免暴露导电图形之间的空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触摸传感器,其包括衬底、层叠于所述衬底表面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导电区域及绝缘区域,导电区域及绝缘区域由包含导电颗粒的原始材料层经过局部处理形成,在原始材料层被局部处理的区域导电颗粒相互导通而形成导电区域,在原始材料层未被局部处理的区域导电颗粒相互隔开而形成绝缘区域。

其中,原始材料层还包括绝缘颗粒,绝缘区域的绝缘颗粒位于导电颗粒之间,导电区域的绝缘颗粒位于导电颗粒侧部。

其中,绝缘区域包括多层绝缘颗粒及多层导电颗粒,绝缘区域的相邻的两层导电颗粒被一层绝缘颗粒所隔开。

其中,导电区域包括多层导电颗粒,导电区域的相邻的两层导电颗粒接触,导电区域的绝缘颗粒靠近衬底。

其中,导电区域的绝缘颗粒的粒径小于绝缘区域的绝缘颗粒的粒径。

其中,导电区域的绝缘颗粒由原始材料层的绝缘颗粒经过分解后形成。

其中,原始材料层包括绝缘感光层,绝缘感光层在局部处理过程中接受光照的区域形成导电区域,未接受光照的区域形成绝缘区域。

其中,所述原始材料层的绝缘颗粒包括t型苯丙氨酸分子团保护的杯芳烃与三氟甲磺酸三苯锍鎓酸衍生物的复合有机凝胶颗粒。

其中,所述杯芳烃与三氟甲磺酸三苯锍鎓酸衍生物的质量比为1:9.5-1:10。

其中,原始材料层的绝缘颗粒在局部处理过程中,t型苯丙氨酸分子团脱落。

其中,还包括覆盖导电层的盖板,盖板与所述导电层绝缘区域及导电区域通过粘结胶层连接。

其中,绝缘区域与导电区域的反射率差小于1%。

本申请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原始材料层,所述原始材料层包括绝缘颗粒及分布于绝缘颗粒之间导电颗粒;

对原始材料层进行局部处理,被处理过的区域中导电颗粒导通而形成导电区域,未被处理过的区域中导电颗粒被绝缘颗粒隔开而形成绝缘区域。

其中,导电区域中的绝缘颗粒位于导电颗粒的侧部,绝缘区域中的绝缘颗粒位于导电颗粒之间。

其中,绝缘区域中的绝缘颗粒与导电颗粒逐层交替堆叠,导电区域中的绝缘颗粒聚集于靠近衬底表面的位置。

其中,导电区域的绝缘颗粒的粒径小于绝缘区域的绝缘颗粒的粒径。

其中,原始材料层为感光材料层。

其中,对原始材料层进行局部处理包括:

对原始材料层进行局部光照;

对光照后的原始材料层进行中和。

其中,原始材料层的绝缘颗粒包括由分子团保护的酸性颗粒,在局部光照时分子团脱落而使酸性颗粒外露。

其中,在光照后采用弱碱性溶液对酸性颗粒进行中和,形成导电区域的绝缘颗粒。

本申请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的导电层采用绝缘感光颗粒和导电颗粒掺杂涂层后再进行构图,被光照的区域导电颗粒导通就形成了导电结构,而没有被光照的区域保持绝缘,由于被光照后的区域并未去除,而是保留在原处,并且经过光照及碱性溶液浸泡后的光学特性虽发生变化,但并不明显,不会被人眼所察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触摸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触摸传感器的绝缘区域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触摸传感器的导电区域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触摸传感器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5-图7是图4所示的触摸传感器制作方法的步骤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摸传感器及使用所述触摸传感器的触控装置。所触控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触控屏幕等。所述触摸传感器,其包括衬底、层叠于所述衬底表面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导电区域及绝缘区域,导电区域及绝缘区域由包含导电颗粒的原始材料层经过局部处理形成,在原始材料层被局部处理的区域导电颗粒相互导通而形成导电区域,在原始材料层未被局部处理的区域导电颗粒相互隔开而形成绝缘区域。原始材料层还包括绝缘颗粒,绝缘区域的绝缘颗粒位于导电颗粒之间,导电区域的绝缘颗粒位于导电颗粒侧部。进一步的,原始材料层包括绝缘感光层,绝缘感光层在局部处理过程中接受光照的区域形成导电区域,未接受光照的区域形成绝缘区域。

本发明以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衬底10、层叠于所述衬底10表面的导电层12以及层叠于导电层12上的盖板14。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12与所述盖板14之间通过粘结胶层100连接。请参阅图2与图3,所述导电层12分为多个导电区域121及间隔所述多个导电区域121的绝缘区域123。

导电区域121包括多层导电颗粒,导电区域121的相邻的两层导电颗粒接触,导电区域的绝缘颗粒靠近衬底。其中,导电区域121的绝缘颗粒的粒径小于绝缘区域123的绝缘颗粒的粒径。导电区域121的绝缘颗粒由原始材料层的绝缘颗粒经过分解后形成。具体的,所述导电区域121的导电层包括绝缘颗粒层1211及层叠于所述绝缘颗粒层1211的第一导电颗粒层12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所述绝缘颗粒层1211与第一导电颗粒层1212层叠也包括第一导电颗粒层1212内的导电颗粒部分嵌于所述绝缘颗粒层1211内的情况。所述绝缘颗粒层1211由多个绝缘颗粒形成。特别地,绝缘颗粒层1211包括绝缘的酸性的小分子物质粒115。所述导电区域121的绝缘颗粒层1211位于第一导电颗粒层1212的下方,也就是靠近所述衬底10。所述第一导电颗粒层1212由多层导电颗粒层构成,多层导电颗粒层位于绝缘颗粒层1211上方并导通,进而实现导电区域的导电性能。

如图2,绝缘区域123包括多层绝缘颗粒及多层导电颗粒,绝缘区域的相邻的两层导电颗粒被一层绝缘颗粒所隔开。具体的,所述绝缘区域123内的所述导电层包括绝缘颗粒1231和由绝缘感光颗粒1231间隔的导电颗粒1232。其中,所述绝缘区域123内的导电颗粒1232在垂直于衬底10方向上互相绝缘。绝缘区域123的导电颗粒1232的材料与第一导电颗粒层1212的导电颗粒的材料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电颗粒1232形成多个第二导电颗粒层124,每两层第二导电颗粒层124之间通过所述绝缘感光颗粒1231形成的所述的绝缘感光层125隔离。本实施例中,每一层绝缘感光层125位于两层所述第二导电颗粒层124之间,避免两层第二导电颗粒层124接触导通。绝缘区域123与导电区域121的反射率差小于1%。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感光层125也就是原始材料层的绝缘颗粒的成分为t型苯丙氨酸分子团保护的杯芳烃与三氟甲磺酸三苯锍鎓酸衍生物的复合有机凝胶颗粒。由于有t-boc分子团的保护,所以杯芳烃与三氟甲磺酸三苯锍鎓酸衍生物的复合有机凝胶呈现出不活跃的化学性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杯芳烃与三氟甲磺酸三苯锍鎓酸衍生物的质量比为1:9.5-1:10。需要说明的是形成所述绝缘颗粒层1211的绝缘感光颗粒的原始成分与所述绝缘感光层125成分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感光层125内的绝缘感光颗粒的粒径尺寸为80-150nm。所述第一导电颗粒层1212及第二导电颗粒层124内的导电颗粒的粒径尺寸为30nm-70nm。所述第一导电颗粒层1212及第二导电颗粒层124内的导电颗粒为ag。由于绝缘感光层125内的绝缘颗粒粒径较大,将各第二导电颗粒层124之间隔开,从而使整体保持绝缘。

请参阅图4,本申请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5所示,步骤s1,在衬底10上形成原始材料层11。其中,

所述原始材料层11包括绝缘颗粒及分布于绝缘颗粒之间导电颗粒。

如图6所示,步骤s2,对原始材料层进行局部处理,被处理过的区域中导电颗粒导通而形成导电区域121,未被处理过的区域中导电颗粒被绝缘颗粒隔开而形成绝缘区域123;

具体包括,步骤s21,通过光照图案化所述原始材料层11,形成多个第一区域113及间隔所述多个第一区域113的第二区域114。所述原始材料层11,在无外界特殊光线的照射催化下,绝缘性质稳定。当施加特殊的光照条件时(比如波长在780-820nm的飞秒激光),原始材料层11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产生酸性物质。原始材料层的绝缘颗粒在局部处理过程中,t型苯丙氨酸分子团脱落。具体的,所述原始材料层11内的绝缘感光颗粒(t型苯丙氨酸(t-boc))分子团保护的杯芳烃与三氟甲磺酸三苯锍鎓酸衍生物的复合有机凝胶)的(t-boc)分子团脱落分解成三氟甲磺酸复合胶颗粒,且颗粒径尺寸为80-150nm。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13未接受光照而维持原状,第一区域114暴露于光照下而使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其中,原始材料层11为感光材料层。导电区域121中的绝缘颗粒位于导电颗粒的侧部,绝缘区域123中的绝缘颗粒位于导电颗粒之间。绝缘区域123中的绝缘颗粒与导电颗粒逐层交替堆叠,导电区域121中的绝缘颗粒聚集于靠近衬底表面的位置。导电区域121的绝缘颗粒的粒径小于绝缘区域123的绝缘颗粒的粒径。

如图7所示,步骤s22,将图案化后的原始材料层11放入弱碱性溶液,第一区域113内的绝缘感光颗粒变换为小分子物质粒115而形成绝缘颗粒层,参见图3。具体的,在碱溶液的作用下三氟甲磺酸复合胶颗粒会中和成小分子物质粒115,小分子物质粒115受到重力与扩散作用向下运动,所述小分子物质粒115离开导电颗粒112之间。由于没有小分子物质粒115隔离,使得导电颗粒112运动而在垂直于衬底方向接触形成第一导电颗粒层,从而使被光照的第一区域导电形成所述导电区域121。其中,所述小分子物质粒粒径尺寸为1nm-50nm。第二区域114由于未接受光照,其内部的绝缘感光颗粒不会受到弱碱性容易的影响,因而第二区域114仍旧保持原状。

步骤23,将盖板14通过粘结胶层100固定于所述导电层12上,最后形成图1所示的触摸传感器。

简而言之,步骤s2的局部处理实际上就是包括:对原始材料层进行局部光照;对光照后的原始材料层进行中和。

参见图2,所述第二区域114形成包括绝缘感光颗粒和由绝缘感光颗粒间隔的导电颗粒的所述绝缘区域123。也就是说,通过上述步骤后的所述原始材料层11成分变化,成为包括绝缘区域123与导电区域121形成的导电层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图案化所述绝缘感光胶层主要用于构图,其使用有图案设计的遮光板16,遮光板16包括遮光区域161及透光区域162。遮光板16放于原始材料层11上方,透光区域162位于第一区域113上方,遮光区域161位于第二区域114上方。光线透过透光区域162照射第一区域113时第一区域113形成所述导电区域。

本申请所述的触摸传感器的导电层12采用绝缘感光颗粒和导电颗粒掺杂进行构图,被光照的区域导电颗粒导通就形成了导电结构,而没有被光照的区域保持绝缘,从而形成图案化的电极。由于被光照后的区域并未去除,而是保留在原处,并且经过光照及碱性溶液浸泡后的光学特性虽发生变化,但并不明显,可以保持与未光照区域的反射率差异在1%以下,而不会被人眼所察觉。

上述图形化电极的方式是通过光照处理感光材料来实现的,可以理解地,图形化电极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热处理热敏感材料来实现。比如可以热敏性材料中具有绝缘颗粒及导电颗粒,通过对热敏性材料局部热处理,使得绝缘颗粒被分解成小分子,使导电颗粒之间接触而形成通路。未被局部热处理的区域则保持原来的绝缘状态。由此,同样可以实现电极图案化的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图形化电极的结构及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的触摸传感器,比如电阻传感器、表面声波传感器等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