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4992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编辑审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PC端审稿系统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普及,许多报纸、期刊、杂志化、网站都拥有自己的PC端审稿系统。投稿人员直接使用浏览器就可登陆该系统上传稿件,具有执行时间短、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审稿人员对所有投稿一目了然,无需繁琐地查看信件或电子邮件,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0.1%,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18.5%。这一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由于移动终端用户数量激增,商务办公正高速地朝移动化趋势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对移动自动化办公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将很多办公功能如阅读通知、审批文件和查看文件等功能在移动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应用进行更大的扩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效性成了编辑的第一要义。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编辑需要打破时空所限,第一时间向用户推送内容,如何在保证“好”的前提下做到“快”,就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编辑的首要挑战。而原有的PC端审稿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编辑随时随地进行稿件的数字化加工、审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包括:

步骤1、作者通过PC端出版社的投稿系统进行PDF稿件的上传;

步骤2、经过选题报批进入编辑组稿环节,编辑者通过访问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实现对PDF稿件的获取、阅读与编辑;其中,PDF稿件在后端进行解析与转换,在前端供编辑者进行阅读与编辑;

步骤3、编辑A对PDF稿件进行审阅批注,若审核通过,则通过微信端的分享功能将流程传递给下一个编辑B;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阅批注的稿件分享给作者进行继续修改;

步骤4、编辑B对PDF稿件进行审阅批注,若审核通过,则通过微信端的分享功能将流程传递给下一个编辑C;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阅批注的稿件分享给编辑A进行重审;

步骤5、编辑C对稿件进行审阅批注,若审核通过,则三审流程结束,进入校对流程;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阅批注的稿件分享给编辑B进行重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PDF解析及转换:上传一个PDF文件,通过解析、转换成PDF和PDF转化的图片两种文件供展示,并且适配手移动终端;

PDF阅读:提供一个基于图片的PDF阅读器,能够用手势滑动来左右翻页和放大缩小功能;

PDF编辑包括编辑、删除、下一步/回撤、保存、切换图片和分享功能,其中:

编辑:编辑者能够随意选择不同的字体粗细以及固定的几种颜色来进行编辑,还能够在各种操作场景下进行编辑,完全迎合用户人群需求;每个编辑者都有自己独立的编辑层,编辑A不可更改编辑B的编辑内容;

删除:该功能和编辑相对应;

下一步/回撤:该功能有着记忆功能,用于记录编辑者所有编辑的信息,通过下一步或回撤,来展示编辑者在某一操作之后的PDF稿件;

保存:在编辑者对编辑满意之后,通过保存功能来保存之前所编辑的内容;

切换图片:该功能在保存完之后,通过切换图片切换到下一张/上一张PDF图片进行编辑;

分享:编辑者通过分享功能分享给下一个需要审核的编辑者,方便用户信息之间的传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该方法不仅实现了PDF在移动端清晰度的无损耗以及PDF的加工与编辑,还能够通过微信进行出版流程的流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中PDF解析及转换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满足编辑在移动端加工、审核作品,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该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作者通过PC端出版社的投稿系统进行PDF稿件的上传;

步骤2、经过选题报批进入编辑组稿环节,编辑者通过访问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实现对PDF稿件的获取、阅读与编辑;其中,PDF稿件在后端进行解析与转换,在前端供编辑者进行阅读与编辑;

步骤3、编辑A对PDF稿件进行审阅批注,若审核通过,则通过微信端的分享功能将流程传递给下一个编辑B;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阅批注的稿件分享给作者进行继续修改;

步骤4、编辑B对PDF稿件进行审阅批注,若审核通过,则通过微信端的分享功能将流程传递给下一个编辑C;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阅批注的稿件分享给编辑A进行重审;

步骤5、编辑C对稿件进行审阅批注,若审核通过,则三审流程结束,进入校对流程;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阅批注的稿件分享给编辑B进行重审。

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PDF的解析与转换;上传一个PDF文件,可以提供PDF和PDF转化的图片两种文件供展示,并且适配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上PDF的清晰度能够达到无损耗。

(2)PDF阅读;提供一个基于图片的PDF阅读器,能够用手势滑动来左右翻页、放大缩小等功能,便于初步熟悉PDF内容。

(3)PDF编辑;

①编辑;该功能作为PDF编辑的主要功能,能够随意选择不同的字体粗细以及固定的几种颜色(三审三校,红蓝黑)来进行编辑,完全迎合用户人群需求。还能够在缩放之后进行编辑,在缩放移动之后进行编辑等各种操作场景下编辑。每一个人编辑都在不同的图层,以防用户之间操作重叠之后会相互影响,每个编辑的用户都有自己独立的编辑层。A用户不可更改B用户的编辑内容。

②删除;该功能和编辑相对应,在用户发现自己操作失误之后,可以点击橡皮擦,接下来的操作就是删除操作,用户可以用手指划过的区域,来删除最近一段时间之内自己所写的内容,避免,多次重复操作来删除一个字,时间常量可以自身设置。也可以点击想删除区域的中心,来实现撤销操作。

③下一步/回撤;该功能有着记忆功能,记下了用户所有编辑的信息,可以点击下一步或者是回撤,来展示用户在某一个操作之后的PDF,方便用户随意选择自己想要的编辑内容。

④保存;在用户对编辑满意之后,可以点击保存按钮,来保存之前所编辑的内容,之后也可以覆盖更改编辑内容。

⑤切换图片;该功能在保存完之后,想要切换到下一张/上一张PDF图片进行编辑。

⑥分享;该PDF编辑,默认是在微信端使用,提供了分享给朋友的功能,在自己编辑完之后,便可以分享给下一个需要审核的朋友,方便用户信息之间的传递。

本发明后端的技术支持为:

后端技术支持用于实现PDF的解析与转换,如图1所示,本发明PDF的解析与转换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客户端页面:HTML上传PDF文件;

外置接口:调用的上传PDF数据至PDF数据流处理单元中;

PDF数据流处理单元:包括合法性检验中心和编码数据处理中心,用于依次对PDF数据进行合法性检验中心和编码数据处理;

PDF存储单元:包括PDF持久化存储中心和LOCAL缓存存储中心,PDF数据流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分别进入PDF持久化存储中心和LOCAL缓存存储中心中,PDF持久化存储中心对数据进行持久化,持久化成功后进入LOCAL缓存存储中心中;LOCAL缓存存储中心中的数据图片转换单元将PDF转化为PDF转化的图片,并进入PDF持久化存储中心中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可以提供PDF和PDF转化的图片两种文件供展示,并且适配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上PDF的清晰度能够达到无损耗。

技术方案:

i采用JPEDAL PDF图片转换为基础转换方案;

ii采用“PDF文件流”和“PDF磁盘文件”双重转换方案,以PDF文件流实时图片转换为主,PDF磁盘文件的图片转换功能为辅。

本发明前端的技术支持为:

①由于该功能需要适应各种场合下都可以实现,所以,平板电脑成为该功能的首要载体。我们采用H5作为技术主体,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设备需求,使用移动设备自带Touch事件,实现完全的触屏手势操作。

②目前火热的Canvas成为主要书写功能实现的首选,该技术功能完善,适配性高。

③前端大热的框架React作为视图层,为PDF的操作展示,提供无比流畅的用户体验。

④用新一代ES6技术,根据用户的习惯性以及逻辑性,做合理的操作,并展示效果。

⑤结合几何学知识,采用虚拟画板,实现缩放PDF之后,依然可以编辑,由于该功能需要适应各种场合下都可以实现,所以,平板电脑成为该功能的首要载体。我们采用H5作为技术主体,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设备需求,使用移动设备自带Touch事件,实现完全的触屏手势操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端的PDF编辑审稿方法,该方法不仅实现了PDF在移动端清晰度的无损耗以及PDF的加工与编辑,还能够通过微信进行出版流程的流转。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